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蓉子是当代台湾影响最大、作品最丰富的女诗人.就蓉子整个诗集而言,抒写女性意识和乡愁情结的诗歌所占比例最大.对女性自我价值的充分肯定是蓉子诗歌的灵魂.蓉子诗的乡愁情结,既烛照了诗人自身的内心天地,更辉映着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精神渴望.  相似文献   

2.
台湾现代派女诗人蓉子在她的风景诗中,选择了大自然中最有代表性的三原色──红、绿,蓝,作为其诗的基本色彩基调,通过对这些色相进行高明度高彩度的选择和处理,使三原色的表现各有其功,形成有意味的色的呈现。同时诗人又通过色彩的搭配对比表现出更为多姿的意象情感,并进而诉诸色彩中的灵魂投射出深彻而独到的生命底蕴,具有意味深厚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以来,宁夏较有影响力的女诗人之诗作从写作题材上大致分为四类,包括于自然万物的书写中寄言深挚情感的托物寄情之诗、于地缘民俗的考察中书写生命体味之诗、于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中书写生命之网的诗作、在反躬自省中张扬生命价值的诗作。贯穿这些诗作始终的是宁夏女诗人们对自然万物及生命本身的特殊体验和诗性认知。  相似文献   

4.
文章讨论1960年代开始发表诗作的台湾现代女诗人:夐虹、白雨.从诗史的角度,对夐虹补苴罅漏,提出叙述性与宗教性,作为阅读夐虹诗的补充观点;对白雨,张皇幽眇,援引较罕被注意的诗作,强调白雨对生活细节的洞烛力,而特别提出客观语调为白雨诗的优点.在某个层面上,夐虹和白雨的诗写得不总是像“女诗人的作品”;她们在语言上最大的共相,是诗语的表现不受性别成见束缚、不刻意避开横梗的什么.评论者习于以化约的母性或女性特质圈定的“女性书写”,因此不适用于夐虹与白雨:至少在狭义上,观察夐虹和白雨的诗,可以让我们为女性书写划下另一种定名方式.  相似文献   

5.
公元1598~1606年,朝鲜女诗人许兰雪轩诗流传中国,也是明代最重要的女诗人徐媛诗名崛起的时期。徐媛的诗名鹊起,是她20余年学诗、悟诗的结果。然种种迹象表明,她也从许兰雪轩诗中获得启发。中朝女诗人基于相同的"宗唐"诗风、不同的诗学情境和文学个性却殊途同归地走向学习李贺诗的道路,留下了辨识度甚高而又各有特色的长吉体诗。许兰雪轩在明清人构建的女性诗史中占据重要位置。许兰雪轩和徐媛的诗歌交集呈现了中朝文化多向的交流和互动。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美国19世纪著名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部分诗作品的悟读,透视了这位女诗人的情感历程,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有“阿姆斯特修女”之称的女诗人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7.
艾米莉·狄金森的自然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艾米莉·狄金森是美国十九世纪著名女诗人。她以自然物为创作对象的诗歌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独到的见解而深受读者的喜爱。本文通过对部分自然诗作品的解读 ,分析艾米莉·狄金森的自然景色诗和哲理诗以及其超验主义自然观和反超验主义自然观 ,揭示了女诗人对自然的认识历程  相似文献   

8.
<正> 我国古代历朝诗坛诗人林立,诗作浩如烟海。在这诗的王国里,女诗人既没有男诗人那样多,其作品也不如男性诗人的作品影响大。但就其对整个古代诗坛的贡献来说还是不可一笔勾销的。遗憾的是,直到今天有关古代女诗人研究的资料仍很少,且大都显得支离破碎缺乏系统的阐述。我在阅读这些女诗人的诗作时,发现这些诗多以写恋爱、婚姻、家庭为主,思想内容虽现实性不强,但艺术成就还是值得肯定的。本文试图对我国历代女诗人的诗作情况综合加以考察,不妥之处,诚望方家教正。  相似文献   

9.
艾米莉&#183;狄金森是美国十九世纪著名女诗人。她以自然物为创作对象的诗歌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独到的见解而深受读者的喜爱。本文通过对部分自然诗作品的解读,分析艾米莉&#183;狄金森的自然景色诗和哲理诗以及其超验主义自然观和反超验主义自然观,揭示了女诗人对自然的认识历程。  相似文献   

10.
伊丽莎白.白朗宁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著名的浪漫主义女诗人,席慕容是20世纪台湾女诗人。她们均擅长于吟咏爱情,创作的爱情诗歌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和热爱。本文试从背景、思想、艺术等方面对这两位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女诗人的诗歌创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1.
林徽因作为后期新月诗派的一位女诗人,既沿习了该派前期的抒情风格,而且几乎没有改变,导致与该派男诗人当时的主体创作形成一种相对的错位;同时又有作为女诗人的独特一面。这表现在她的诗在形式上结构偏于狭窄,但却有深潜的内部光华和细致独到的艺术手法。从中我们可以窥见现代女性诗的一些特质。  相似文献   

12.
<正> 台湾的新诗,发展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了.纵观其历程,从其审美意识、审美趣味的倾向性上看,大体可划分为五个阶段:一、自20年代新文学运动起至国民党逃至台湾前的雏型阶段,特点是,传统的“言志载道”白话诗倾向与前卫性新诗实验的初步结合;二、自国民党49年占据台湾后至50年代中期的“反共八股诗”阶段,特点是,强化诗的政治意识,淡化诗的审美意识;三、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的现代派诗盛行阶段,特点是,追求诗的纯粹美学上的价值,倾向于诗的内在美的艺术探索;四、自  相似文献   

13.
伊丽莎白&#183;白朗宁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著名的浪漫主义女诗人,席慕容是20世纪台湾女诗人。她们均擅长于吟咏爱情,创作的爱情诗歌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和热爱。本文试从背景、思想、艺术等方面对这两位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女诗人的诗歌创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台湾中生代诗人的概念作了界定,分析了中生代诗人的群体追求和诗学理念,认为台湾中生代诗人的创作趋向主要表现为:中生代诗人是诗坛创作的主力,他们不再有"集社"的主张和行动,形成"非集团化"的走向;不少中生代诗人向"学院诗人"转型,此外女诗人主体意识提高,女诗人崛起,展现出另一种崭新的风格.中生代诗人所显现的创作趋向,在诗史的演变和发展中有其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5.
自然、死亡与爱情是美国著名女诗人艾米莉·迪金森一生反复吟咏的主题。她是基督教的叛逆者,却构想着自己心目中的上帝;她热爱自然又害怕自然;她追求真爱却一生独身。本文在对女诗人几首具有代表性的诗进行具体分析之后,揭示了其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对自然、死亡与爱情的双面观。  相似文献   

16.
汉代的女性诗歌是汉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女诗人身份的不同,可以将她们的诗作分三类,即宫廷诗、民间诗和异域诗。通过对汉代女性诗歌的研究,既可以了解汉代众生百态特别是女性的真实生活,又可从中把握文人五言诗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国朝闺秀诗柳絮集》所收诗人的分析,认为:清代女诗人主要分布在江南地区,特别是由苏南和浙北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从总体格局来看,呈现出从沿海向内陆、从南方向北方递减的特征;从各省中心分布点来看,则可分为首府中心型和名府中心型两种。地域分布的南北失衡是宋代以来中国经济、文化和教育重心南移的必然结果;出身并生长于官宦之家是女诗人生成的重要条件,因而清代女诗人群体的分布大致与进士群体的分布成正比。  相似文献   

18.
台湾诗人的“中华价值系统”和“中华意识形态”及“中华文化记忆”与“台湾意识”及“台湾价值”,存在于通过旅游和写作旅游诗的两次转移而被重新构建的境况之中.台湾中生代诗人的大陆纪游诗是大陆风景名胜和中华文化记忆与意识形态结合的类型写作,具有采风写作强调景点意识的旅游意识和政治写作重视介入意识的当下意识,且方式多种多样,相同身份(台湾诗人)和相似经历(游大陆名胜古迹)使他们的写作动力源具有相似性,由“文化记忆”构建的“文化时空”比物理距离产生的“自然时空”对创作的影响更大,“时空错位”明显.  相似文献   

19.
清代贵州女诗人孙诵昭的诗歌虽然只有二十三首存世,但是题材内容和思想感情却很丰富,写景、怀远、思乡、赠别、怀古、悼亡等均有涉及.不仅如此,她的诗歌大多写景优美,感情真切动人,尤其比较讲究艺术构思,注重抒情技巧,锤炼诗歌语言.作为黔中清代为数不多的女诗人,她的二十三首诗确实是我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珍品,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唐代女诗人薛涛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与她当时所处的文化环境密不可分.作为西川节度使府的一位"女校书",她一生曾与众多男性以诗唱和.她的诗作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反映了中唐时期西蜀地区的社会风貌,同时也展现了这位走进了男性世界的女诗人与传统女性迥然不同的生活道路与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