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记叙线索与抒情线索徐瑞雯,徐瑞泰记叙线索与抒情线索是作者谋篇布局、结构写作材料的关键所在。就读者而言,准确地把握记叙或抒情线索不仅有助于提钢挈领地分析全文,更有益于分辨文章结构特点,提高阅读鉴赏水平。现行中等学校语文课本大都编有若干己叙文和散文单...  相似文献   

2.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在《药》的“思考与练习”第二题中说:“这篇小说写了两个故事,安排了一明一暗的两条线索。明线是什么?暗线是什么?”可见,关于《药》的艺术构思,两条线索的说法似乎已经成为定论了。但笔者在多次教学实践中,却愈来愈感到此说不妥。 课本在《比较复杂的记叙》一文中,正确地阐明了:线索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是用来体现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它可以是一件事情的演变,可以是一个人物的活动,也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事物,……总之,无论作者采选哪一种,通过它,一定要使人看到文章的脉络,体现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3.
写文章首先要谋篇布局,把材料严密地组织起来。而要组织好材料,必须紧扣主题;在记叙性主体中,还要围绕恰当的“线索”,把精选的材料贯穿起来,组成一个条理清晰的有机整体。如果离开“主题”,则失去思想的主脑;但如果离开“线索”,则义缺乏结构的主干,也显得零散,缺乏凝聚力和新鲜感。所以记叙性文体的“线索”,不是一个可有可元的问题,而是一个既关系到文章全局的集中和连贯,同时也关涉到表达文章思想内容的十分重要的问题。而恰恰是于这样一个事关重大的问题,目前还没有一个正确的统一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对于线索的研究,必须从文章的实际出发,从阅读与写作的需要出发。在记叙性文章中普遍存在整体线索和局部线索现象。  相似文献   

5.
科技文章是讲事物的客观规律的,逻辑就是指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因此搞科技翻译必须运用逻辑思维。逻辑思维贯穿于科技翻译的全过程。本文通过大量译例解析,论述逻辑分析、逻辑判断和逻辑推理在科技翻译过程中词义辨别、语法分析、原意表达等诸方面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理清文章脉络,也即理清文章线索。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的准绳,是作者选择材料脉络或描写、记叙的脉络。考题形式一般直接问文章的线索是什么或说说作者选择材料的依据等。答题要点是找到线索,根据提问灵活回答。关键是能判断准线索。散文顺序的考题形式一般有两种,一种形式是问“连续的材料或几个段落或词语能否调整顺序?为什么?”  相似文献   

7.
从语音、语法和语义三方面考察《释名》被训词和主训词的关系,可以看出《释名》在解释单音词时是以语音为线索来探求事物得名之由,释词时不管词性,只以语音为线索,声训时,贯穿了“因声求义”、“音近义通”的原则,即以声音为线索,以语义为核心来探求事物的得名。  相似文献   

8.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一切复杂的客观事物都充满着多样性的内在矛盾。任何事物的矛盾运动都以一定的时间、空间为自己的存在方式。因此,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中的每一事物,都是矛盾存在的具体性及其运动过程的历史性的统一。客观事物的这种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性为人们的抽象思维所反映和概括,便形成了具体的历史的思想方法。用这种方法观察事物、分析矛盾,从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揭示和把握中,又在思维中再现和复制了对客观事物的具体的历史的认识。这个认识,是主观和客观  相似文献   

9.
在我们的教学中 ,记叙文中的议论 ,往往被许多同志束之高阁 ,这种作法是千万要不得的。重视记叙文中的议论 ,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提高他们的读写水平 ,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同时恰到好处的议论 ,才能把客观事物抒写得更为真切 ,才能更为畅达地表达作者自己的生活感受和观点。记叙文中的记叙是主体 ,是基础 ,但由于记叙还不能完全表达作者的意思 ,所以在记叙和描写之外 ,往往还要使用一些适当的议论 ,或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作理性的分析 ,或是对事实的意义作必要的引伸 ,由此及彼 ,以扩大读者的认识 ,或是对问题进行辨正分析 ,使读者更加明了…  相似文献   

10.
摆在人类面前的是一个复杂奇妙、五光十色、千姿百态、包罗万象而又变化多端的美的世界。这是任何人都承认的。但是再一细究,客观事物的什么本质才是美的本质?很多人却认为,美是客观事物的属性或典型或客观生活,这些回答都太笼统,没有解决美的本质问题。我认为,美这种东西,是和艺术不可分的。大量的经验事实证明,美并不是客观事物的自然规律、本质,即所谓事物的“真”。人们想获得对客观事物“真”的知  相似文献   

11.
因果关系是客观事物之间广泛存在着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常常给事物的发展变化以很大影响。因而为了揭示事物的奥妙,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就必须弄明白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也就是说,要解决问题,要讲清道理,常常离不开对事物因果关系的分析和阐述。 因果论证就是在议论过程中,运用对客观事物本身或客观事物之间因果关孬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2.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不能离开同其他事物的联系而孤立存在。因此,我们认识客观事物,不仅要把握客观事物本身的属性,而且要把握一事物同他事物之间的联系(即关系)。“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不是空洞的外壳,而是客观世界的反映。”①客观事物本身的属性(即性质和状态)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反映到人们的思维  相似文献   

13.
写事的记叙文就是要通过记叙一件事,来说明一个生活道理,或表达一种思想感情,或留给读者一种启迪、一种感受。它的基本结构是:事件发生(要素清楚明白) 事件发展(情节生动曲折) 事件结局(主旨含蓄启迪)。要想写好它,在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即主旨后,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局交代清楚,并考虑将事情写得曲折生动。  相似文献   

14.
早在二十年代,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就已名闻遐迩,誉满文坛。到了写作《松堂游记》的一九三六年,其艺术功力真正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他不是繁文缛笔地刻意求工,而是准确地把握事物内蕴的辩证关系,舒卷自如地行文落墨。因此,文章质朴自然,不见雕琢之痕,却处处自成曲折,自起波澜,字里行间闪烁着艺术辩证法的光芒。《松堂游记》是一篇山水游记。我国山水游记的传统写法是移步换景,此文也不例外。按照游踪所至,全文可分为到松堂前、写白日松堂、写黑夜松堂三个部分。高妙的是,作者在以游踪为序的线索之外,暗里设置了一条感情线索:以自己盛夏之际消暑求闲  相似文献   

15.
游记是一种记叙浏览经历见闻的记叙文,它往往具有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这些因素,很像是叙事,但它又不要求有完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在写作内容上以山川河湖、风景名胜、社会风情为主要内容。要仿写好游记,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有清晰的游踪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通过移步换景展示游览地的独特风貌。二、有明确的中心和重点。三、要进行深刻的思考,观而有感。四、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把写景、记叙、抒情、议论揉和在一起,使文章内容丰富,表达灵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词义具有系统性。考察由“辰”字构成的同根字、同源字以及相关释义,词义的系统性既体现在义素与义位之间的关系上,也体现在同根字之间意义的相互联系和同源字之间核义素的贯穿上。另外,在文化层面上.词义的系统性也体现在事物的异称与喻指、异体字形符方面的义理的贯通上。词义的系统性缘于客观事物的普遍联系和人们对事物的认知方式。  相似文献   

17.
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因此,写作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如何写好作文,并没有一个现成的方法,而是要你教给学生如何去勤观察、细思考、多动手,逐步提高自己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联想,这是人类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心理活动。人们往往由当前感知的事物而回忆起有关的另一事物,由想起某一事物而联想起另一事物,这就是联想。联想是人脑在实践中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客观事物是互相联系的,因此它们被反映到头脑中时也就能相互联系起来。心理学依据所反映的事物间的关系的不同,把联想分为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等等。联想在人类心理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对促进记忆、进行举一反三的推理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文章的波澜     
文章“忌直贵曲”,这是为把文章写得曲折生动所遵循的原则之一。利用事物矛盾的对立面,通过抑与扬、虚与实、张与驰、断与续、必然与偶然及设置悬念等方法制造文章的波澜,令人耳目一新,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胡适认为中国文学进程呈示出平民文学或白话文学与庙堂文学或贵族文学两条并存对立的流变线索,而平民文学或白话文学则是贯穿始终的富有生气与活力的线索;五四新文学运动是有意识地以革命的方式继承并推动平民文学或白话文学的健全发展,而"平民文学"则成了文学革命的义旗与主潮,虽然20世纪中国文学走过曲折之路,但是"平民文学"仍在与"贵族文学"的抗争中顽强地屹立于文学多元格局之中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