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人才问题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以及我们事业兴亡衰败的重大问题。当前科技人才的培养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随着科技事业的飞速发展,国际间经济、教育、科技方面的竞争最终表现为争夺人才的竞争。因此,培养新一代科技人才是科技界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之一。新的世界形势和新的时代特点对科技界自身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确九十年代我们在科技工作方面的奋斗目标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当前,跨世纪的民族教育应是为祖国的统一、民族的振兴、经济的繁荣作出重大贡献的教育。这样的民族教育体系,急需大批现代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由于跨世纪的民族教育仍然是从实现“两基”着手,着力点放在普及基础教育上,因此,基础教育的教师素质直接关系着跨世纪民族教育的人才素质。高等师范教而是我国教育的工作母机,是培养跨世纪民族教育人才的摇篮。在新疆民族教育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下。高等师范在近几年都扩大民族学生的招生比例。以昌吉师范为例,从lop年开始到现在,民族学生已达到在校生总数的1/3。尽管民族学生的素质…  相似文献   

3.
民族地区信息化差距分析:现状、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据国家统计局、信息产业部以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近年来的统计数据显示,中西部民族地区与东部地区之间的信息化差距呈扩大化趋势。经济发展差距、科技发展差距和教育发展差距是导致民族地区信息化差距的主要原因。民族地区信息化发展必须坚持:以政府信息化带动社会信息化;以城市信息化带动周边及边远地区信息化;加快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普遍提高公众的信息接受能力;搞好民族地区人才建设,特别是IT人才的培养、使用和引进。  相似文献   

4.
人才乃建设之本。在现代,产品的竞争,在实质上就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而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结底乃为培养人才的竞争。因此,人才问题为世人所瞩目。一个地区、一个民族要繁荣富强、兴旺发达,关键在于人才培养。特别是现在,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要实现经济振兴,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都离不开人才。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人才不断涌现,我们才有希望。”这个道理完全适用于民族地区。所以,以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看来,研究民族地区的人才问题,促进人才不断涌现,乃是十分必要的。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从我国的这种国情来说,我们所说的人才,就应该是全国各民族人民之才。因此,要促进全国的人才不断涌现,就不但要研究汉族中的人才,而且也必须要研究少数民族中的人才;不但要研究沿海诸先进省份的人才,而且也应该研究西南、西北民族地区的人才。这对于开发大西北,迎接全国经济振兴,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三大把教育事业提到了经济发展战略的首要位置,明确指出:“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不仅为我国教育事业指明了方向.对民族教育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发展民族教育,培养少数民族的四化人才,提高少数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教育问题,而且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因此,在新的形势下,认真总结建国以来民族教育工作的历史经验,清醒地看到民族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认清民族教育的历史性任务,对于发展和改革民族教育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现在的教育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基础事”,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当今世界,经济竞争乃至综合国力竞争,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科技竞争.谁拥有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谁就能抢占科学技术的“制高点”和市场经济的“前沿阵地”,谁就能在政治上独立乃至成为世界民族之林中的强者.我们研究教育问题,必须立足世界竞争的制高点——人才竞争,敏感地意识到创造教育是跨世纪教育的主旋律.一、创造和创造力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创造教育在跨世纪教育中的位置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已广泛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科技与经济…  相似文献   

7.
于清海 《东岳论丛》2002,23(2):132-135
面对世界科技革命的浪潮和知识经济的勃兴 ,世界各国新一轮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 ,要实现民族的复兴 ,就必须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 ,建立国家的创新体系 ,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 ,培养千千万万个创造型人才。创造型人才的塑造最根本的一条在教育。学校教育非常重要 ,但目前的问题是学校如何搞好因材施教。相对于学校教育 ,后续教育对创新更具实质性意义。对企业而言 ,要培养自己的创造型人才 ,必须重视对员工的后续教育。健康的企业文化是创造型人才辈出的沃土  相似文献   

8.
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今天,人们普遍认为21世纪世界各国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各国间的经济竞争,军事竞争将演变为科技和教育的竞争。谁掌握了科技和教育,谁培养了更多的适应新世纪发展的新型人才,谁就能争取对世纪的主动。各国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教育家都认为21世纪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创造型人才,这种人才应具有良好的政治理论素质、道德作风素质、知识能力素质、心理素质。本文仅就21世纪教育管理人才素质及培养对策作初步的探讨。一、21世纪教育管理面临的时代特点第一,高科技的发展。21世纪是高科技的世纪,世…  相似文献   

9.
宋辉  姜秀珠 《理论界》2001,(3):43-44
21世纪世界已进入一个以高科技为导向的知识经济时代 ,科技和人才将越来越成为国家繁荣、民族振兴的决定性因素和最重要的资源 ,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技进步和知识创新的水平。这种形势对于世界各国来说都是非常严峻的 ,它意味着今后各国之间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实质上是人才方面的竞争 ,而这种人才竞争不仅表现在人才的数量方面 ,更重要的是表观在人才的质量方面。因为知识的生产与科技的进步都来自人的创造发明 ,而这些创造发明又来自人们创新能力。只有一个拥有持续创新能力和大量高素质人才资源的国…  相似文献   

10.
民族文化体现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民族预科教育阶段的受教育者文化背景多样,他们是未来少数民族的人才。预科阶段学习生活是其步入高校之前的加油站,在这一阶段中不仅需要注入文化知识储备油料,也要添加传承民族文化使命润滑油料,借助这一有利资源传承民族文化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民族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中承担着重要角色,通过民族教育环节,民族文化得到传承,进而达到保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尊重人才,重视教育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望子成龙"的心理要求迫切导致了对教育的重视,既有教育投资的心理,也有教育投资的能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早期教育的问题.这是新时期社会对学前教育提出的要求.自20世纪中期以来,国际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实际上是国与国之间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因此,人们普遍意识到人才培养的战略地位与作用,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以及早期教育的深远影响.早期教育不仅对下一代的成长起着深远的影响,而且成为了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卷首语     
思想创造力、创新能力的强弱,思想资源的多寡,是一个国家、民族能否保持蓬勃旺盛的活力和强盛与否的内在强大动力。在有形的资源几被发掘殆尽的今天,思想创造力愈加凸现出无与比拟的巨大作用。因此,如何开发.占有大量的思想资源,如何保持思想的创造力,就成了各国纷纷祭出的制胜法宝。 科技竞争、人才竞争、教育竞争等等竞争的口号已是耳熟能详。然而对思想创造的竞争并未给予重视。其实隐于以上竞争背后的,便是思想创造力的竞争。惟有思想的创新,才有科技的创新,才有所谓人才,才能形成先进的生产力。 在历史的大座标中,从强弱易…  相似文献   

13.
民族院校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民族院校研究生教育从无到有 ,从少到多 ,现已初具规模并形成自己的特色 ,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的人才。但是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 ,民族院校研究生教育 ,与全国研究生教育的总体水平相比 ,在发展规模、学科结构、质量与效益诸方面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面对 2 1世纪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 ,我国民族院校研究生教育与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相适应。因此 ,转变人才培养质量观 ,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高素质的民族高层次人才是我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海南少数民族地区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意义 ;海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科技教育与民族教育状况 ,并指出在海南少数民族地区振兴经济、推动社会进步 ,必须加速走科技与教育协同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人才资源主要是指能提供高智能劳动的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研究能力、创造能力和专门技术能力的人才的总称。老年人才资源是指依据法定的离退休年龄已退出工作岗位,但仍能提供高智能劳动的人才资源。人才资源是一个国家发展科技和经济最重要的资源。世界上各国之间的竞争已经从军事竞争转为经济的竞争,经济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哪个民族拥有高素质的人才,他就能在世界之林中立于不败之地。在我国一方面是人才的匾乏,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退休年龄的限制,大批中高级人才都要按期退出岗位,使许多专业、行…  相似文献   

16.
张红  蒙景村  杨秀伦 《理论界》2007,(10):133-134
新中国建立以来,民族教育立法成果显著,促进了我国民族教育的迅速发展。但民族教育与内地特别是东部沿海相比,差距仍很大。本文从分析研究我国民族教育发展及民族教育立法现状入手。提出民族地区环境恶劣、办学艰难、经费短缺、民族教育性质特殊、民族教育立法体系不健全等是民族教育不能与全国教育均衡发展的因素。为保障少数民族公平受教育的权利,需要比较借鉴中外立法成果,加强民族教育立法,健全民族教育与全国教育均衡发展的法律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7.
党的七中全会把发展教育列为今后十年和“八五”期间经济建设的重点之一,提出加强基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等教育要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合理调整结构,大力提高教育质量;积极发展成人教育等重要措施。这对于进一步统一全党的思想和行动,增强对发展教育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国家的强盛,民族的振兴主要靠人才,而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民族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一部份,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8.
轨迹与走向:我国民族经济优惠政策探析施本植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实行有别于汉族地区的特殊优惠政策(以下简称民族优惠政策),这是我国长期奉行的一项重要政策。我国民族优惠政策的范围主要包括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和干部选拨等方面。根据李永华等(19...  相似文献   

19.
营造氛围陶冶情操培育新人——谈普通高校舞蹈教育的功能●薛生辉面对未来世界激烈的科技经济文化竞争的挑战,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更高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1987年国家教委颁布了《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实施方案。从此,我国的学校艺术教育开始走...  相似文献   

20.
试论对各民族干群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于永茂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我们党认识和处理国内和国际间民族问题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臊族观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整个国家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历来就重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并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