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人的活动史,没有人的自觉活动,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历史。那么,人们为什么要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呢?一句话,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有物质的和精神的;有生理的和心理的;有个人的和集体的;有生存需要,还有发展需要等等。这多种多样的需要是通过多种多样的利益表现出来的。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在每一社会形态内部,人们的具体需要不同,因而他们的利益也不同。人们为了争得自己的利益,满足自己的需要,就要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开展各种各样的斗争。人们之间相互争胜的斗争,叫作竞争,它是人们力图发挥自己…  相似文献   

2.
日本人文化价值观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如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一样。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普通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文化价值观,即是人们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这个客体是否满足人的需要,评价其效用的认识。作为群体的文化价值观,可以确定群体或社会选择什么样的生存形态、生活方式及行为模式。大而论之,一个民族的历史及其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莫不同其所持的文化价值观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在改革时期,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现代概念成了一个特别尖锐的问题。因此,人们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表现出越来越大的兴趣。首先要回答的一个问题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否向自己提出了制定社会主义模式,即社会主义构想的任务。依我所见,他们从来没有这样做。与空想主义者不同,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本就没打算勾画一幅未来社会的最终蓝图。在《共产党宣言》中,他们批判了一些空想主义者,因为这些人竭力按照臆想的方案组建社会,幻想实现乌托邦社会。恩格斯在给英国社会主义者爱·皮斯的一封信中说,他和马克思对未来  相似文献   

4.
人到老年,如何做到老有所为,安度晚年,这是人们共同关心的问题。老人们自己呢,更是牵肠挂肚,他们在担忧、企盼,生怕自己老来无人管,老来不幸,企盼自己的晚年生活能平平安安。但人世间的事往往是事与愿违,由此,不知演出了多少闹剧、悲剧。 因此,在我国步入老年社会之际,有必要对目前老人们自身的养老心态及社会的养老现状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5.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及其变革的根本原因。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序言中对历史唯物主义这一基本原理作了精辟的论述:“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彼此间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依他们本身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与他们当时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社区建设:问题与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的真正本质是社区精神。人们通过参与社区生活,形成对自己生活和工作社区的认同。中国社会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和人文生态环境,它的社区发展和社会结构与西方有着明显区别,中国的社会组织没有得到充分发育,政府在社区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社区建设应该培育居民的共同体意识,并针对特定的社会问题(诸如无家可归、失业下岗、家庭照顾、贫困等)。  相似文献   

7.
修鞋,普罗大众几乎人人都与之打交道,生活当中谁都离不开的一件再寻常不过的工作,在当下的社会中,却越来越难觅其踪. 记者辗转在高密路寻到一位修鞋匠,她是一位年轻的母亲,大家都喊她杨大姐.没有太多的言语,没有花枝招展的外表,她默默地守候着自己依靠双手原始劳动的卖力工作,坚持给周围的住户和为修鞋远远跑来的人们,一只只、一双双地修复着他们的足下所爱.  相似文献   

8.
论自我呈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们并不是被动地对他们的社会环境做出反应的。秘们总是企图影响他们的环境,以便建立有利于自己的氛围,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对环境的操纵往往是从操纵目D已开始的。他们不断地调节、控制呈现给观众的信息,特剧是有关他们自己的信息。这种对行为的调节和控制有时是有意识的,有时是无意识的。对社会信息和个人信息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概念可以追溯到早期的信号交互作用I理论(cooley,1902;Mead,1934)。这种理论认为。社会交往中的人会想象自己处于他人的角色位置时可能的情况,会设想他人对各种行为的可能反应,从而选择相应的行为,最…  相似文献   

9.
“杰出人物论力或“杰出人物流动论”是自由派理论家们设想出来的,他们以此来说明资本主义社会中没有终身的或世袭的名副其实的阶级,而只有人们可以随意出入的等第。他们认为,阶级适合于农业社会的静止性,反映了一种稳定的或近乎稳定的经济状态。在基于竞争、竞赛、创新、变革的工业社会中,阶级则被一种极大的流动性取而代之。勤奋、聪明、灵  相似文献   

10.
韦开译 《生存》2020,(8):0127-0127
如今人们对教育这一方面是十分的重视,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成才。而在中职的教育之中主要是以人为本,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素质,让他们拥有一个更好的未来,但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对作文是非常苦恼的,这也是因为在学生的脑袋里没有准确的思维,没有写作的逻辑,对本来的素材没有进行整理,所以在进行写作的时候就随心所欲,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让整个作文看起来非常的杂乱。想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就要整理他们的思维,而思维导图就能很好的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1.
高虹远 《社会》2007,27(1):120-129
本文通过个案,分析探索转型期的私营企业主是如何看待“向上流动”的。被访的私营企业主依据文化资本把自己归入社会中下层,他们期望并力图使子代通过教育进入体制,从而实现向上流动。而他们的子代在进入体制失败后无奈地“子承父业”,没有实现他们所认同的向上流动。文中重点分析了文化资本在私营企业主自我定位和其子代谋求向上流动过程中的影响。正是这些源于制度与文化的影响使私营企业主认同积累文化资本才是实现向上流动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不管我们关注什么———通信、交通、人们自身的流动或是物品的运输,我们都可以看到,无论在哪里,技术与社会变革都是相互关联的。青年人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社会的组成部分,他们不可避免地与既定的技术和社会安排发生联系。在他们之前,没有哪一代人拥有如此多的人工制品,因此技术对青年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影响他们的升学、职业培训、休闲时间的安排、俱乐部活动以及政治参与。本文的目的正是探索青年人如何与新技术发生联系,他们使用哪些特别的技术以及在什么情况下他们使用这些技术。社会中的技术  我们所谈论的工业、信息或传媒社…  相似文献   

13.
出乎人们意料的是虽然异化这个词是通过马克思的媒介传播到现代思想中来的,但是异化的涵义和马克思所赋予它的涵义却没有什么关系。尤其使人感到意外的是当我们了解到目前异化这个词的涵义是来源于象托克维尔和维贝尔这样的人,虽然他们并没有使用这个词,而且他们对人的本性、社会和历史的看法和马克思的看法几乎是截然相反的。  相似文献   

14.
关于人对于世界和他们所属社会的知识和认识之间的关系,这就是知识社会学研究的范围。我们一般通过社会化来形成概念和信念。我们的观点乃是通过我们所受的教育、我们的工作和所阅读的报纸建立和形成的,因而人们的信念随着他们所居住社会性质的不同而各有所异。社会学家的任务不是去判断谁是谁非,而是去证实为什么人们会持有他们那样的看法。然而这一过程由于社会科学家长期以来对于知识本身的性质存在不同看法而复杂化  相似文献   

15.
以卢卡奇为代表的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深刻批判第二国际理论家的"正统历史唯物主义"中阐发了他们对"真正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他们认为经典历史唯物主义不是关于人类社会普遍规律的认识,而是对资本主义的经济至上、物支配人的似自然性的批判;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研究方法可以谨慎地运用于前资本主义时期,但其典型运用基础是资本主义社会;未来社会是要克服经济的至上性、强制性,实现人们对自己劳动产品和全部生产力的自觉控制。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思想家,习惯于从历史过程的多样性中归纳出其统一性,从单一社会机体的结构功能和发展中去发现这些社会机体的普遍性。但是他们对社会形态的分类,皆没有跳出历史循环论的泥淖。在马克思科学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问世之前,人们对未来社会前景的描述,多半具有猜测、臆断和空想的性质,不过,这种猜测、臆断和空想毕竟扎根于现实的土壤并对未来产生真实的冲击,成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得以诞生的精神渊薮。马克思并没有从古代中国直接吸收思想资料,但不等于说他没有间接地吸收。马克思与恩格斯曾密切关注过中国的社会制度、政治制度、乃至财政税收制度和当时的太平天国革命以及中俄边界的状况。马克思对古代东方社会的考察,既受制于当时西方学术界的偏见(例如黑格尔对中国的偏见),又局限于手头不多的中国史料。不过,我们从他对  相似文献   

17.
纪念保加利亚立国1300年,回顾历史,保加利亚人民虽然遭受过悲惨的命运,但是不仅保卫住自由,而且保持着本民族创造的个性、民族的特点。长达许多世纪的拜占庭帝国文化压迫,并没有使她失去自己的面貌,人民坚持和维护了自己的精神特征。当时有一批杰出的人物,他们既是革命家,又是诗人。他们的充沛的精力和才能贯穿着保加利亚复兴时期。他们的口号是“诗歌和号角”。他们都是革命的宣传家,对祖国同胞具有极大影响力,他们的热情洋溢的语言是“点燃人们心灵之火”。这些人中有拉科夫斯基、卡拉维洛夫等,还有最伟大的巨匠鲍特夫。当西欧的诗歌正处于象征  相似文献   

18.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社会人,生老病死都要与他人及社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这种社会关系构成人的“社圈”。一般来说,每个人都有三个“社圈”。家庭是一个人的第一社圈。因工作、学习或日常业务与自己保持密切联系的人们构成人的第二社圈。因舆论和大众传播媒介而了解自己的人们构成人的第三社圈。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三个社圈,孤儿和流浪汉就没有第一社圈。白痴、瘫痪病人以及其它原因不能离开家庭独立生活的人就没有第二社圈。默默无闻、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就没有第三个社圈。作为第一社圈的家庭至少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员组成,单身家庭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家庭。家庭成  相似文献   

19.
对大多数孤残儿童而言,儿童福利院是他们生活的地方,是他们避风的港湾,是他们的家。在那里,有悉心照顾他们生活的保育员,有负责他们健康的医护人员,还有教授他们知识的老师以及强大的后勤部门提供各类生活保障;在那里,他们不愁吃喝、不愁冷暖,呵护备至。但是他们踏上社会的那一天,会突然发现,他们不再是被呵护、被照顾的孩子,他们所依赖的保护伞已没有,而要自己独立去面对外面复杂的世界,此时的他们往往很难适应这样的转变,从而对他们的工作、生活、发展等各方面都造成很大的影响。如何帮助成年孤  相似文献   

20.
任何一个社会都有自己的价值和价值观,它不仅决定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而且还会对意识过程(der BewuBtseinsprozess)产生影响,促进或阻碍动机和行为的构成。社会主义的价值范畴包括以下内容:人们所得到的劳动权利、社会保险以及作为社会主义社会个性发展基础的现代教育;社会为每一个公民提供的共同建立劳动集体、企业、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