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宗教极端主义与国际恐怖主义辨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以政治激进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相结合为本质特征 ,是与现代改良主义和世俗民族主义相对立的一种宗教社会思潮。主流的原教旨主义派别主张开展合法斗争 ,希望参与国家的政治进程 ;而极端的原教旨主义 ,就伊斯兰而言 ,也就是宗教极端主义的一种形态。它与恐怖主义关系密切 ,从宗教角度称为极端主义 ,从政治、法律角度称为恐怖主义。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与宗教极端主义、国际恐怖主义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认真加以研究和辨析 ,对深入开展反对恐怖主义的斗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郭世杰 《创新》2011,5(3):27-30,126,127
当前,恐怖主义犯罪活动不论是在数量和范围上,还是在作案手段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频繁和恐怖程度。它对普通国民的健康心理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创伤;使公共权力的正常运转出现中断或弱化,从而削弱国家对社会的控制能力;滋生异于主流价值观的犯罪亚文化。因此,在普遍加强对其政治控制与军事打击力度的同时,有必要将其上升到法律规制层面,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恐怖主义犯罪活动问题。  相似文献   

3.
张家栋 《南亚研究》2009,(2):23-31,94
南亚是当代世界除中东以外恐怖活动最为剧烈的地区,几乎所有南亚国家都面临着严重的恐怖主义威胁。由于南亚恐怖主义的根源非常深刻,呈现社会动荡、政治不稳定、经济落后的状态,种族和宗教矛盾也非常复杂,恐怖主义将继续是南亚面临的主要安全威胁。  相似文献   

4.
恐怖主义是当代国际政治分析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概念。各个学科中研究政治暴力问题的学者普遍认为,恐怖主义是政治暴力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不是一种哲学,也不是一个政治运动。有史以来,许多国家和半官方组织都曾由于各种政治原因或目的,把恐怖主义作为一种武器或方法。这种特殊形式的政治暴力有五个主要特点: (1)它是预谋的,旨在造成一种极度可怕或恐怖的气氛; (2)它所针对的是比暴行的直接受害  相似文献   

5.
邵峰 《太平洋学报》2010,18(9):90-99
作者从全球恐怖袭击的数量和烈度、恐怖组织的类型、组织和人员数量等方面,对当前全球恐怖主义的现状进行了简要的梳理和分析,指出了恐怖主义的一些新态势和特点,并对当前国际社会反恐斗争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简要归纳。最后指出,反恐的根本出路在于,各国和国际社会应脚踏实地逐渐消除恐怖主义产生、发展的根源和土壤,并切实加强国际反恐合作。  相似文献   

6.
姚华 《社科纵横》2004,19(3):62-63
恐怖主义犯罪是采取暴力、胁迫或其他手段 ,对公众产生恐惧和威吓 ,以达到其政治或其他社会目的的行为。恐怖活动组织是恐怖主义犯罪活动的主要载体和表现形式 ,它与犯罪集团、黑社会及黑社会性质的组织有严格的区别。  相似文献   

7.
当前可供利用的知识的数量每 5年就翻一番。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化对于雇员和公司 ,对于政治和民主 ,或者总的来说 ,对于我们的社会 ,有什么影响呢 ?首先是知识导致政治权力的丧失。在地平线上依稀可见的社会秩序是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之上。我们的社会将经历快速的变革 ,这已经是老生常谈。但新的问题是这些社会、经济和文化变迁的性质和驱动力。如果知识不仅是现代经济的一个基本特点 ,而且是我们用以管理生活的一条基本的组织原则 ,那么 ,就完全有理由说我们是生活在知识社会之中了 ,说明我们是以知识为基础来组织我们的社会。2 0世纪 …  相似文献   

8.
从基要主义到恐怖主义全球化时代的宗教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义  陶飞亚 《社会》2007,27(5):47-47
1970年代以来全球宗教复兴和宗教政治的发展,是全球化背景下社会运动的一种形式和表现。宗教基要主义和恐怖主义作为一种宗教运动,反映了对主导性的全球化意识形态的反抗,以及对全球化方案的替代性选择。这可以被界定为一种文化政治或认同政治。政治伊斯兰作为当今最突出的宗教基要主义和恐怖主义,一方面反映了全球社会运动和宗教运动的一般特征;另一方面则也是美国霸权和意识形态人为制造的结果。针对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本文作者认为,当今的宗教与政治冲突更多地是反映了一种不同基要主义之间的冲突,而非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9.
作为现代国际体系中的后起之秀,中国已经意识到崛起之后所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中国多次遭受了源于新疆或者与之相关的暴力袭击。中国政府在中东、非洲、南亚和中亚广泛寻求能源,使得中国面临的恐怖威胁在未来可能还会增加。在美国遭受。"9.11"恐怖袭击之后,特别是在2008年奥运会的安保工作中,中美开展了共同反对恐怖主义的合作。华盛顿和北京都发现,在反对国际恐怖主义的问题上,双方有很多共同利益。然而,为确保两国能开展长期合作,双方都必须掌控在恐怖主义问题上意见相左的局面,并克服区域政治竞争带来的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0.
正《欧洲的德国之秋——跨国视角下的七十年代左翼恐怖主义》一书于2014年由慕尼黑奥尔登堡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彼得拉·特赫芬(Petra Terhoeven)是哥廷根大学欧洲文化史与当代史教授。1977年的德国之秋深深地植根于所有德国人的记忆之中。作者在本书中首先分析了"德国之秋"的参与者所策划的"国际迫害"的背景,尤其是红军派(RAF)恐怖主义者与意大利红色旅(Rote Brigaden)的关系。作者认为,如果不运用跨国视角分析所有政治行为者的角色,那么对20世纪70年代的暴力升级,尤其  相似文献   

11.
邪教与恐怖主义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邪教与恐怖主义性质相同 ,手法相似 ,危害严重 ,是一丘之貉。邪教会癌变成恐怖主义 ,恐怖主义是邪教的最后归宿。我们必须坚决反对、彻底铲除邪教和恐怖主义。  相似文献   

12.
今天,国际政治陷入了多种困境,其中某些困境的深刻根源在于基本的人性问题,另一些则涉及民族国家及其机构本身的问题,此外,还有一种困境属于国际社会的性质问题.只有首先正确地观察和评论这些困境,才谈得上从整体上把握国际政治.在基本的人性方面陷入困境,有如政治思想史一样由来已久.实际上,每一位政治思想家都在按照自已的观点来阐述藉以理解人及其周围环境的人性.因此,对人与社会的阐述是重要的,因为它既从主观上促进了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又从客观上揭示了人类与社会发展的某种法则.各种阐述都有助于从整体上解释人性,因而表现出了人的某些特  相似文献   

13.
名词解释     
"恐怖主义"(terrorism) "恐怖主义"是当今世界非常流行的一个术语,近几年来,各国学者撰写了大量有关论著并举行过多次国际会议探讨这一问题,但是什么叫"恐怖主义",学者们至今仍未找到一个确切的和一致的定义.据1982年出版的《世界百科全书》载,"恐怖主义"这个词最早出现在1789-1799年的法国大革命期间,当时的雅各宾政府领导人罗伯斯庇尔认为在革命时期应当实行"革命恐怖",这是一种迅速的、严肃的和坚决的行动,因而有人就把雅各宾专政称为"恐怖主义".至今一些西方学者仍然认为,恐怖主义主要是指"实行恐吓的政治统治","是使用暴力或暴力威吓在人民中制造恐惧或削弱他们的反  相似文献   

14.
在反恐战争中 ,私营企业系统发挥着重要作用 ,却没有得到广泛的称赞。一开始 ,国防部长唐纳德·H .拉姆斯菲尔德就用生动的语言解释了在反对全球恐怖主义网络的斗争中商业的作用 :“毫无疑问 ,就像沙漠迷彩服一样 ,这场冲突的制服将是银行家的斜条文服加程序员的休闲服。”商业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发挥作用 ,但在许多方面产生的效果通常是间接的。商业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帮助切断流向恐怖分子的资金。切断资金流动  在许多国家 ,大量的银行和其他一些金融机构都卷入了与恐怖主义有关联的金融活动。虽然各类国际恐怖主义组织使用的只是相当少的…  相似文献   

15.
全球主义与国际恐怖主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多目标因素  国际恐怖主义是进行新型战争的一种方式。新式武器被发明并日益得到完善 ,在它面前 ,整个“旧帝国主义”的强大军事机器变得无能为力。很多人———既有全球化的拥护者 ,也有其反对者———把“9 1 1”恐怖主义行动解释为革命行动 ,解释为对帝国主义、对美利  相似文献   

16.
《恐怖、恐怖主义和人类处境》一书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恐怖主义"的相关主题已成为国际政治、文化、军事等领域最具吸引力的话题之一.据说,关于"恐怖主义"的定义达100余种.韦伯尔(C.P.Webel)的著作<恐怖、恐怖主义和人类处境>(Terror,Terrorism,and the Human Condition,New York and Hampshire:Palgave Macmillan,2004)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几万字,但他通过对恐怖事件幸存者的直接采访,以现象学方法界定恐怖主义,指出了恐怖主义本质定义的不确定性和相对性.因此,韦伯尔在众多的恐怖主义研究者中具有较独特的视野和思路.  相似文献   

17.
由于中亚毗邻国际安全威胁--特别是恐怖主义威胁--的发源地,因此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国家安全和反恐服务的市场.各种势力在这个市场上活动和竞争.在此条件下,乌兹别克斯坦面临着十分复杂的地缘政治困境,其与俄罗斯和美国的战略合作就具有特别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冷战后的恐怖主义和反恐怖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恐怖主义概念的不足 ,接着总结了冷战后恐怖主义的新特征 ,最后讨论了冷战后国际反恐怖主义的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19.
刘怀玉 《求是学刊》2007,34(3):12-17
列斐伏尔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批判哲学的开拓者。他放弃了对资本主义宏观的历史必然过程之科学分析,而凸显了现代性日常生活这个微观的主体批判角度。他认为资本主义对社会统治的重心不再是生产而是消费,不再是经济与政治领域而是日常生活领域。这便出现了所谓现代日常生活的“恐怖主义”现象:有形的、局部的、外部的、直接的物质统治,被隐形的、内在的、无孔不入的抽象统治所取代,外在的压迫被自我压抑所取代。这种恐怖主义与当代西方强势意识形态所渲染的“恐怖主义”无任何共同之处。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本极为成功的书,首先该书文笔流畅优美,其次,该书的研究角度独特。作者认为,日本的情况很特别,有必要对三种体制(日本、美国和苏联)进行详细的研究。第三,作者自己承认是在进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总是重视这一事实,即经济体制是在一定的社会和政治环境中运行的,受到社会因素和政治因素的影响。经济体制可用某些指标衡量,一定数量资源的有效分配(“合理”分配)只是其中的一个指标,尽管这一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