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鲁迅的觉醒者和郁达夫的零余者,都是现代文学史上带有自叙传特点的现实主义形象,但又各有不同的特点。这些不同特点,透露出两位作家不同的个性、气质、思想、艺术才能和艺术修养。首先,思想家型和艺术家型的不同,使觉醒者形象和零余者形象迥然异趣。鲁迅是思想家型的...  相似文献   

2.
张小平 《兰州学刊》2006,(12):168-170
当我们把审视的目光投注到郁达夫身上时,其不可忽略的两点就是其自叙情结和“零余者”。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内在质点上的一定联结,这一联结透过表层的文本表述进行着深层次的暗合和渗透。“零余者”形象于此亦具有更大程度上的包容性。这其中作者本人的忧郁天性和文学禀赋与彼时的存在状态在一定程度上的碰撞和整合是一个不可忽略的质素。这一质素通过作家的过滤和组接投射到文本中时,文化的意蕴就显得突出和重要起来。本文作者力图在文化这一层面上通过对郁达夫小说“零余者”形象及其潜性因子的透视和梳理,洞悉郁达夫小说具有的显隐两方面的文化内涵,阐释文本内外作者与“零余者”之间薄发出的文化张力。  相似文献   

3.
“边缘人”和“零余者”的悲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杰 《殷都学刊》2005,(3):94-96
在中国现代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零余者”和“边缘人”形象,他们实际上是“五四”时期及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一群受着压迫开始觉醒而自身又带点病态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传统文化的血脉、国家落后挨打的现实、异域文化的诱惑冲击交织着生命情感的痛苦,谱写出了这些“边缘人”和“零余者”的命运悲歌。  相似文献   

4.
本文所要谈到的“悲剧精神”主要指郁达夫作品中“零余者”命运悲剧的思想底蕴,意在挖掘“零余者”身上所蕴含的深层的生命内涵。郁达夫作品中的“零余者”,生命在内心展开,抗议也似乎不免“带点低调的愤慨”(郑伯  相似文献   

5.
论19世纪俄日中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变乱时代,知识分子心中充满了苦闷、寂寞与彷徨。觉醒了却没有方向,勇猛抗争却没有希望,虽疾声呐喊却痛苦无力。这就产生了与整个社会不相融合的“零余者”。这一形象在俄、日、中三国文学中相继得到表达。新文学的“零余者”比日本文学中的“多余人”更能大胆的自我剖析,具有更强烈的反抗精神,但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没有能像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那样表现出一种博大的终极关怀精神,而是无声地消弭于社会现实之中。  相似文献   

6.
论郁达夫小说中的“零余者”──兼与鲁迅小说中的“孤独者”比较张鸿声(郑州大学中文系)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五四”小说中的知识者作为一个类属。对鲁迅小说中的“孤独者”与郁达夫小说中的“零余者”,往往在相同的社会意义中视为同类,如社会的反抗者、多余人,...  相似文献   

7.
多余人的多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斫伤。零余者则把零余归咎于生活的贫困、性的压抑和现代的苦闷。这种向外归咎的取向,倾泄着也鼓荡起怨恨情绪,而怨恨情绪,实为革命的先声。  相似文献   

8.
浅草—沉钟社在创作中塑造出了一个具有丰富历史内涵的“奔逃者”形象家族。他们从封建铁屋子中“奔逃”出来 ,但残酷的现实却又从物质和精神方面压抑了他们合理的个性要求。在幻灭和绝望中 ,这群“不安定的灵魂”又在人生迷途中开始了第二次“奔逃” :他们或逃回内心 ,或寻找刺激 ,或皈依宗教。同仁们借这组形象表现出了在当时社会状况下个性主义者的实然状态和对个性主义价值观的坚守 ,并启示人们应立足现实、在与现实的抗战中实现个体自我的价值。“奔逃者”与“多余人”、“零余者”同中有异 ,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9.
《孤独者》是一篇内涵很丰富的小说,在“互文”的研读视野中,文本内三个人物的“孤独”命运形成互文式循环:魏连殳与鲁迅其他小说的人物构成了互文式“孤独者”谱系;《孤独者》对“魏晋名士”、“零余者”这两个前文本进行了互文利用;文本中关于“孩子”话题的讨论与鲁迅“孩童观”发生了互文引证。在共时和历时的网络体系中,在此文本与他文本、文本和文化语境的相互指涉和映射下,建构起多维度的语言形象、文本语义结构、互文符号范式。  相似文献   

10.
《琼州学院学报》2015,(4):37-41
郁达夫小说创作体现了新文学寻找自身审美和叙事形式的过程,其内容庞杂且在前后期穿插了不同的变化和分割。从"零余者"叙事、革命叙事、叙事艺术的成熟跨越及诗境小说的创造四个方面,建立四个阅读支点和解读通道,能够从宏观上完成对其小说创作的整体解读。  相似文献   

11.
关于我国现行出口贸易政策的思考及调整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出口超速增长,出口依存度迅速提高,过度出口的现象和不利影响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我国奖出限入的贸易与汇率政策部分地促成了我国外贸的失衡发展。作者认为应该摒弃过分追求出口创汇和贸易顺差、以奖出限入政策支持出口等惯常的出口贸易发展思路,提出要继续采用国际上通行的促进出口发展包括扶持鼓励高科技产品出口的政策与措施;以市场为主导适度出口,将出口增长速度与出口依存度降至合理水平;主要依靠增加内需来带动国民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了在明代“内忧外患”的历史环境下,《杨家将演义》的作者通过塑造一批神采熠熠、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群像,表现出他的肯定女性自身价值、赞美男女平等的先进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3.
薇拉·凯瑟(1873-1947)是美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也是最著名的一位以描写拓荒生活而见长的女作家。《啊,拓荒者!》中亚历山德拉以其身上含有的二维性格成为凯瑟塑造的第一位令人难以忘怀的高大女性形象,她身上不仅含有女性特有的性格,也蕴含着鲜明的男性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对当代女作家徐坤的小说<厨房>的解读中,分析当代中国女性解放面临的家庭困境和社会困境,探讨了解决女性家庭角色与社会角色矛盾冲突的出路,认为女性解放最理想和最终的出路是男女两性共同建构平等和谐的两性世界.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大虎  李建磊  金浩 《河北学刊》2007,27(2):228-231
本文对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对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进行了测算;其次,对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特征进行了计量阐释,并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AS对河北省境内11个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进行了聚类解析;最后,提出了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剩余价值的分配制度是全部剩余价值被资本所有者独占。伴随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以及各种要素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相对地位和作用的变化,当代社会剩余价值分配制度发生了新的变化,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不再被资本所有者所独占,而是被投入各种要素的不同所有者以不同的方式所拥有,当代社会剩余价值分配制度的变迁要求对剩余价值分配理论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7.
实行过限作为共同犯罪的一种特殊形态,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部分共同说为教唆犯实行过限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被教唆犯实行过限的构成应具备主客观特征,即主观上被教唆人具有超出教唆内容的故意,客观上实施了超出教唆范围的行为,时间上,教唆犯的实行过限须发生在共同犯罪过程中。对于教唆犯过限行为的刑事责任由实施该行为的被教唆人个人独自承担。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存在着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不仅能够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而且还会促进河北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对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了估算,指出了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影响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推动因素和制约因素,最后提出了加快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流动性过剩下的央行货币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流动性过剩在我国经济中出现了快速发展的局面,其影响开始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引起了货币当局的高度重视.治理流动性过剩成为央行当前最为重要的工作,密集货币政策的不断出台显示了央行收紧流动性的决心,同时也预示了央行实施紧缩货币政策的走向.不断的综合运用准备金、利率以及汇率等货币工具来治理流动性的过剩,将成为央行货币政策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内外学者度量生产者剩余的方式有多种,这给初学者造成了很多困惑。文章介绍了生产者剩余的几种度量方式,尝试性提出了生产者剩余的产生原因及其影响因素,证明了在离散型和连续型两种情况下,边际成本之和等于总可变成本,并分析比较了生产者剩余与租金、准租金、经济利润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分析垄断、价格政策以及税收问题时,使用市场价格线以下、供给曲线以上这一生产者剩余度量方式更加简洁准确。在比较经济利润和生产者剩余两者关系时,用总收益减去总可变成本来度量生产者剩余则更加简单。供给曲线左边几何图形的面积更符合高版教材中生产者剩余的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