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小平 《兰州学刊》2006,(12):168-170
当我们把审视的目光投注到郁达夫身上时,其不可忽略的两点就是其自叙情结和“零余者”。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内在质点上的一定联结,这一联结透过表层的文本表述进行着深层次的暗合和渗透。“零余者”形象于此亦具有更大程度上的包容性。这其中作者本人的忧郁天性和文学禀赋与彼时的存在状态在一定程度上的碰撞和整合是一个不可忽略的质素。这一质素通过作家的过滤和组接投射到文本中时,文化的意蕴就显得突出和重要起来。本文作者力图在文化这一层面上通过对郁达夫小说“零余者”形象及其潜性因子的透视和梳理,洞悉郁达夫小说具有的显隐两方面的文化内涵,阐释文本内外作者与“零余者”之间薄发出的文化张力。  相似文献   

2.
“边缘人”和“零余者”的悲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杰 《殷都学刊》2005,(3):94-96
在中国现代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零余者”和“边缘人”形象,他们实际上是“五四”时期及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一群受着压迫开始觉醒而自身又带点病态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传统文化的血脉、国家落后挨打的现实、异域文化的诱惑冲击交织着生命情感的痛苦,谱写出了这些“边缘人”和“零余者”的命运悲歌。  相似文献   

3.
论郁达夫小说中的“零余者”──兼与鲁迅小说中的“孤独者”比较张鸿声(郑州大学中文系)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五四”小说中的知识者作为一个类属。对鲁迅小说中的“孤独者”与郁达夫小说中的“零余者”,往往在相同的社会意义中视为同类,如社会的反抗者、多余人,...  相似文献   

4.
对郁达夫若干小说的文本分析,可以深入地揭示作者在小说中所体现出的“弱者心态”,结合时代的大背景对这种心态产生的原因进行扼要分析,能够对其作文化意义上深度解读.  相似文献   

5.
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毫不顾忌地用“爱”这种欲望形式表现对自由和解放的不懈追求的作家。他的思想、创作虽然比鲁迅稍逊,但在“五四”文坛上,也是一位公认的大家。在“五四”时期反帝反封建的特定历史背景下,他本身所具有的忧国忧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使他能用人文主义的严肃态度探讨人的情欲和生存问题,从个体的本能欲望切入到所处的时代、社会;借欲望的外貌,灌注启蒙的理性,把人的解放和民族的解放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而使他的文本成为一面以独特视角反映“五四”时代人性觉醒历史的镜子。  相似文献   

6.
从比较史学、文化比较再到跨文化研究,都表现了历史学家对历史现象的复杂性的认知日益深入。比较史学使历史学家更为清晰地认知一国的历史现象,并有利于那些有社会科学研究倾向的学者获得概括性认知;文化比较研究具有同样的长处,还能使历史学家更为中立地看待文化现象;跨文化研究不把一个国家或文化视为孤立和不相联系的,注意到其相互的影响和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论19世纪俄日中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变乱时代,知识分子心中充满了苦闷、寂寞与彷徨。觉醒了却没有方向,勇猛抗争却没有希望,虽疾声呐喊却痛苦无力。这就产生了与整个社会不相融合的“零余者”。这一形象在俄、日、中三国文学中相继得到表达。新文学的“零余者”比日本文学中的“多余人”更能大胆的自我剖析,具有更强烈的反抗精神,但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没有能像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那样表现出一种博大的终极关怀精神,而是无声地消弭于社会现实之中。  相似文献   

8.
本文所要谈到的“悲剧精神”主要指郁达夫作品中“零余者”命运悲剧的思想底蕴,意在挖掘“零余者”身上所蕴含的深层的生命内涵。郁达夫作品中的“零余者”,生命在内心展开,抗议也似乎不免“带点低调的愤慨”(郑伯  相似文献   

9.
受西方艺术运动思潮影响,近代中国在西方各国的文化输入与国内染织设计需求的外因内需共同作用下,染织设计与图案学体系在继承中国传统造物精神基础上参照西方现代设计理论,在探索中逐步创新形成中国本土化染织设计与图案学体系。以陈之佛为例,通过研究陈之佛近代染织设计图稿、相关教材与报纸文稿、尚美图案馆等相关实物资料,总结出在受“跨文化”影响下染织设计从初始借鉴、融合吸收再到逐步探索创新的嬗变过程,设计范式从适应传统手工业模式逐渐转变为服务于机械化生产,同时也开始注重美育与图案科教学以培养独立设计人才。这种既吸纳西方设计思想又继承中国传统“民族性”文化的模式创新对现代设计发展创新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为新时代“中国风格”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启发。  相似文献   

10.
普鸣(Michael J. Puett)教授所授中国哲学课程(Classical Chinese Eth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在哈佛大学深受欢迎,它的成功需要跨越双重的距离或障碍:一是从古典到现代,一是从中国到西方。从古典到现代,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几千年前的思想为何在今天仍有说服力。作者的手法是作两种提取工作,一是从经典提取论题,一是从生活提取可以证成问题的经验。这是一种哲学研究的尝试,经典与生活都是它的资源。其观念来自经典的启发,但其可信度必须体现在生活经验中。从中国到西方,则是处理跨文化传播的问题。正如从古典到现代需要某种观念的转换一样,从中国到西方,也得一番思想的提炼。当普鸣提出今人的思想误区时,实际就是为西方文化背景准备针对性的问题。外国同道对中国哲学所做的努力,包括教育传播或学术探索,其成功经验对中国学者都是重要的鼓舞。另一方面,如果中国学者在当代中国复杂的文化背景下,其工作也能体现传统哲学的魅力,那对它的跨文化传播,一定会起助力的作用。人类精神事业的大道,是可以相互沟通的。  相似文献   

11.
邱睿 《殷都学刊》2008,29(4):97-101
郁达夫的《采石矶》以乾嘉诗人黄仲则为题材,初次体现郁达夫“借古讽今”的历史小说创作理念,借以影射郁达夫与胡适的一段纠葛。《采石矶》蕴含了郁达夫对名士“狂狷”精神的回溯,并揭示了以“立言不朽”来对抗“在世寂寞”的途径。郁达夫对黄仲则等旧名士的追慕,不仅仅止于其诗文,更是一种名士精神的坚持。  相似文献   

12.
在文人话语与政治话语中徘徊的郁达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其强 《文史哲》2002,(3):89-93
“五四”前后,郁达夫的出现是社会与文坛的另类亮色。他以一生的抗争与逃遁演绎着文人话语与政治话语对话的悲喜剧,揭示了中国文坛上因政治话语的强悍而致使为自由、真诚作歌的文人逃遁的惆怅。郁达夫恰恰在这种无奈的逃遁中确立了他诚誉拥身的地位,显示了一个纯粹文人的真正价值。  相似文献   

13.
郁达夫与外国文学的接触 ,是从阅读俄国文学作品开始的。在郁达夫欣赏和喜爱的 19世纪俄国作家中 ,最得郁达夫的偏爱并且在创作上对郁达夫影响最大的是屠格涅夫和陀斯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不仅是郁达夫文学创作上的启蒙导师 ,而且他在多余人形象的塑造以及抒情气氛的营造等方面都对郁达夫产生了巨大影响。陀斯妥耶夫斯基则以其对描写人类痛苦的偏爱和对病态人格的刻画对郁达夫构成了有力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郁达夫作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著名作家,也是一位语言天才。他精通多国语言,熟悉东方西方,对中国古典文学有深厚修养,创作深受古今中外文学影响。同时,他的不朽创作反过来又给时代、给社会以各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郁达夫的小说代表作《沉沦》一经发表就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人们或褒扬或诟病,就其主题探讨至今仍众说纷纭。本文则认为作者注重从人的心灵、情感、人性美的角度来表现和肯定人的尊严、人的价值。《沉沦》不仅表达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爱国主义情怀的隐痛,同时也体现出对个性解放的大胆追求,以及对传统道德抉择的两难等文化社会学价值。  相似文献   

16.
郁达夫的诗学是一种感伤诗学,它在追究什么样的情感才是最适合文学表达的问题上,是对中国“言志”、“缘情”诗学传统的丰富和发展,而这种丰富和发展则是中西文化、诗学激荡化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余华与卡夫卡都以荒诞怪癖的小说形式袒露了人生哲学的悖谬实质,但他们经过的途径、达到的层次高度又有本质性的差别。余华宏观落笔,全景式展开,辛酸中话悲凉,体验中悟真理;卡夫卡是细微处锲入,逻辑丝丝入扣,平淡中见无奈,推理中得悖谬。余华在形而下的层面上把握人物的命运,卡夫卡则是形而上的层面上直接与人的灵魂交流对话。  相似文献   

18.
俞益谟是清代宁夏广武营人,官至湖广提督。关于其家世,前人因资料所限,极少论及或所论不够充分。本文考证了俞益谟家世的基本情况,对其祖上至子辈的有关材料进行了梳理,特别对其子俞汝钦、其侄俞汝翼的著述进行了考证。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英美生态批评是西方环境危机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文学研究流派。美国文学研究领域的学者首先将环境关注与生态思考溶入到文学研究,并以"生态批评"命名这种文学批评方法。随后由于相似的时代背景加上美国生态批评的启发,英国学者也开始在文学研究领域探索生态批评。他们都意识到生态思考对文学研究乃至人类文化的重要意义,共同探索一种蕴含生态关注的文学批评方法。而英美各自的自然风貌与文化特性又使两国的生态批评呈现出不同的理论研究倾向,二者在共同的时代背景与生态批评总旨下,从不同角度进行生态批评理论探索与研究,形成各具特点的当代生态批评理论。  相似文献   

20.
该书作者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的分析方法 ,对改革的重新定位 ,现代性、现代化和现代社会的关系 ,以及产业精神在工业现代化中的作用等诸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观点 ,为我国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大业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