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期三篇论文聚焦于新时代的地方立法,分别从理念、制度与技术三个不同的层面,深化、拓展关于地方立法的理论。从宏观的理念层面来看,地方立法作为一个学术议题的兴起,是二元立法体制的产物,是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的一个重要环节。数十年来,关于地方立法的研究,已经积累了较多的学术文献。然而,已有的研究重心在于“立法”,关于“地方”的理论则尚待培育。针对这种状况,喻中教授主张从根本上解释法的地方性。他认为,法律地理学作为法理学与地理学的交叉学科,有助于拓展关于地方的法律理论。他勾画了法律地理学的理论资源。他既从中国范围内的长城内外、大河上下着手,也从世界范围内的陆地和海洋着眼,展示了法律因地理环境的差异而出现的分野。他从法律地理学的角度思考法的地方性与地方性的法,有助于把地方立法根植于特定的地理环境,更好地体现地方立法的地方性。从中观的制度层面来看,新时代地方立法的科学化需要制度上的保障。白利寅博士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他认为,地方立法科学化创新机制是科学立法在地方立法机制中的体现,是科学立法的内涵标准在地方立法过程中的融入与细化。他发现,当前影响地方立法科学化创新的障碍与困境包括地方立法体制弊端的影响、人大主导立法的格局未完全建立、设区的市立法能力与水平亟待提升、地方立法引领和保障地方治理的能力不足等。解决这些问题依然需要以创新为动力,以科学立法的要求为目标,以完善地方立法工作机制为核心,通过理顺地方立法体制、强化地方人大建设、提升设区市立法技术水平、立法对接治理实践等环节,最终实现地方立法的科学化创新。从微观的技术层面来看,地方立法的升级换代亟待立法技术的支持。基于对当下地方立法现状的分析,魏治勋教授洞幽察微,全面阐述了地方立法技术的内涵、功能及科学化路径。他认为,地方立法技术的内涵取决于地方立法的层级、原则及地方人大的内部分工,框定地方立法技术的合理内涵是为了明确地方立法技术的功能定位,即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引领和保障社会经济发展、增强地方立法在地方治理中的话语权。当下地方立法技术的运用中存在着立法冲突、重复立法、立法与实践相脱节等诸多现实问题,这主要源自地方立法经验缺乏、地方立法人才匮乏、地方立法技术规范不够完善。地方立法的技术层面与实质目标并不截然分离,而是会交互影响,解决以上问题需要分层面、有次序地逐步进行,以推动地方立法技术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2.
2015年3月15日《立法法》修订后,全国200多个设区的市首次获得了地方立法权。但通过对安徽省的实证考察发现,这些“晋级者”们由于立法经验匮乏,缺乏专业人才等因素,出台的地方性法规还存在立法名称使用缺乏统一性、立法根据表述缺乏科学性、立法语言表达上存在模糊性、立法修辞逻辑缺乏严谨性等问题,这有悖地方立法权扩容初衷,有损地方法治化进程和地方人大公信力。对新获立法权设区的市而言,目前亟待加大对相关人员立法用词用语知识技能培训,引入语言修辞学专家进入“智库”和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立法用语“护航”等路径措施,提升立法语言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行私营经济法律制度的评价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二十年实践证明,私营经济在客观上起到了“三个有利于”作用。新宪法明确指出:“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保护、发展和监督和营经济是‘依法治国”的题中之意。我国涉及私营经济的法律、法规已有不少,理顺其中的法理关系是当务之急,对私营经济单独立法也势在必行。在《私营经济发展法》出台之前,着重解决好一些方面的理论问题既是立法准备所需,也是经济发展实践所需。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授予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规”的权力。明确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规的基本属性直接关系到建设什么样的海南自由贸易港法律体系这一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规的价值取向及立法目的决定了“开放”是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规的基本属性,制定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规必须始终紧扣其“开放”的基本属性:即在宏观层面上,海南自贸港法规坚持法律移植与本土化改造相结合的立法思路;在中观层面上坚持立法原则的开放,即坚持立法原则的普遍性借鉴与本土化变通并举;在微观层面上坚持规范创制的开放,即在进行规范创制时坚持借鉴国际化经验并对其作出契合海南自贸港现实的适应性调整。  相似文献   

5.
《荀子·王制》篇提出了“故法而不议,则法之所不至者必废”。作为儒法两家对立局势的破冰之人,荀子引礼入法,提出“法而议”的法律思想主张,宣扬兼重法律的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并最终选择以“法义”为代表的实质主义作为法律价值遵循。对于现代法治而言,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方略下探究荀子的“法而议”思想,对确立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具有重大价值。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意义上,“法而议”思想对依法立法、民主立法、科学立法等具体操作也具有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法律是感情与理性的统一,还是感情与理性的对立?立法、司法是唯情还是唯理亦或是情与理的兼顾?这是立法、司法实务中必须明确的一个基本问题。法律的“情”与“理”,虽然都可能带有一定的阶级立场、主观指导思想,但是,法律的基本属性是“理”,立法中立法者的思想感情不应损害法律的理性;司法中司法人员在严格依法判案的同时,在法律缺陷和不足的地方,在自由裁量权的情况下,司法人员应有“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的司法感情,更完美体现法律的正义。  相似文献   

7.
论地方立法独立性王圣诵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人们十分重视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立法。关于地方立法的地位,学术界一般认为,地方立法的从属性和执行性是其基本方面,地方立法所形成的规范性文件也因此被称之为“地方性法规”。本文认为,地方立法具有独立性,地方立法...  相似文献   

8.
流域治理的整体性为“空间思维”指导流域法治的重塑提供契机。黄河流域特殊的生态环境问题、复杂的环境社会关系、落后的管理体制机制、突出的法律供需矛盾构成黄河法的生成背景,黄河流域的“自然—社会—管理—法律”空间属性成为黄河法的生成动力,循此所生成的黄河法应当具有独立性、系统性、非凡性和中观性特征。在基本理念上,黄河法应当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管理体制上,黄河法应当修正流域治理与区域治理相结合的主辅关系;在事权配置上,黄河法应当按照“中央—流域—地方”的三维层级界定权责;在制度设计上,黄河法应当对流域基本制度进行体系化。  相似文献   

9.
立法的基础是人类理性、公众意志和社会生活本身的规律。因此,立法的实质不是创造法律,而是发现和表达民众心中的“法”。  相似文献   

10.
地方立法标准法构想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立法行为法治化时代的到来,而该法的贯彻实施还需其他配套法律、法规来保障.文章从规范地方立法的角度出发,系统探讨了地方立法标准法,说明了制定地方立法标准法的必要性,分析了地方立法标准法的规范对象,揭示了地方立法标准法的标准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南海问题由于涉及国家主权、历史问题和法律问题以及敏感的现状,成为历史学、国际法学、国际关系等学科专家学者共同关注的焦点。国内外学者大量著述,从各个角度对南海问题进行了阐述。为进一步推动南海问题的研究,本文仅对历史地理研究和法理研究两个领域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2.
在自然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基础上产生的后现代地理学,以信息空间、网络空间和虚拟空间为特征,解构现代地理空间,重构人文地理空间,陈述了社会-空间辩证法,扩展了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任务,推动其由物质世界、现实世界、描述世界、物理空间和实体空间进入信息世界、虚拟世界、数字化世界,赛博空间和概念空间与人类的日常生活、社会实践和政治经济制度更加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3.
论《徐霞客游记》的民族地理学研究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霞客游记》作为古代地理学之杰作,它不仅蕴含有地貌、水文、植被、动物、植物、气候等重要的历史自然地理学内容,还具有丰富的人文地理学研究价值,全面研讨其中的有关西南地区的部分,可以看出该著作另一个独特的学术价值———民族地理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从文化地理学角度研究文学,实际上是借用地理空间的形式,展现文学完整的风貌。中国文学经历了从相对静态和封闭的地域文学研究到动态的文化地理研究。空间是文化地理学的关键词,从文学空间的视境下重新阐释与领悟文学的内在意义,对于超越当前的文学研究,构建一种时空并置的新型文学范式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河湟"地区是中国西北多元民族文化共生的典型区域。"以水为据"梳理该地区少数民族聚落的分布特征,为该地区民族地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河湟地区多元文化反映了西北民族文化分布格局,少数民族人口的时空变迁,少数民族文化与自然环境间的调试关系等,对于研究民族文化地理空间具有重要价值。河湟地区是整个西北民族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整个汉藏边界民族文化研究具有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经济法、行政法和民法三者性质的比较,试图论述经济的社会法性、民法的私法性和行政的公法性,从而明确它们三者的界限。  相似文献   

17.
在法制现代化进程中,民间法与国家法的矛盾较为突出,法制现代化西方化范式在中国法治化进程中出现很多矛盾,不利于法治秩序的建构与法律权威的树立,因此反思中国法制现代化建设中国家法与民间法的作用,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8.
法律规避是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中时常发生的一种现象,对该现象的有效处理,不仅涉及对国家法律尊严的维护,也能有效地推动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的发展.因此,必须在对法律规避现象的不断研究中,逐步完善我国的法律制度,促进我国同别国民商事交往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9.
论行政法上之法律保留原则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法律保留原则是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它以民主为前提,以法治为基础,其核心理念则是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保留原则的适用范围从传统的侵害行政延伸到给付行政和特别权力关系领域.在我国,法律保留原则已得到运用与体现,但也存在着诸多缺失与不足,需待重新检讨和进一步修正,以充分发挥该原则在行政法治实践中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20.
科学的教学观是教学质量与效益的基础和保障。文章根据新教改的要求,论述了地理教学观念改变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