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事件是偶然的,当且仅当它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基于亚里士多德这种强偶然性的概念,一个分析偶然命题的非标准的有限公理化的模态逻辑系统LA被给出;通过使用可能世界语义学和亨金方法,LA被证明在任意克里普克框架上是可靠且完全的.LA的基础上扩张得到其他系统.偶然逻辑系统能够处理一类哲学问题.  相似文献   

2.
陈寅恪先生1950年为学生毕业论文而作的评语反映了一个杰出的历史学家在这个问题上的真知灼见。陈先生平生虽未对《无题》诗作全面训释,然在此评语中,从历史解《无题》,评点众注家得失,于中可见自30年代以来诗史互证之脉络,实亦为元白诗证史等典范性研究外一个少为人知的诗文证史之例。  相似文献   

3.
潜能与现实的理论是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第九卷的主要内容,以运动变化为理论前提的对立统一的辩证法思想始终贯穿其中。通过分析亚里士多德的质料与形式、主动与被动、潜能与现实等范畴可知,其潜能与现实的理论中已包含了对立统一的辩证法思想,但这一理论也有其自身局限性,即它蕴含了某种与辩证法相对立的形而上学立场。  相似文献   

4.
新发现的赵树理的佚文为《“说”与“唱”的分野》。该文是赵树理于共和国初期,在北京掀起大众文艺高潮时,为改进民间文艺而创作的。文章短小精悍,言简意明,主要表述说唱文学中“说”与“唱”的区别和写作。“说”与“唱”是赵树理文艺生涯的关键词,赵树理是伟大的说唱文艺家,他的文艺理想与文化愿景是“把太行的石头搬到北京去”。  相似文献   

5.
NO先生当然不姓NO,之所以称他为NO先生,是因为你跟他说任何话,让他做任何事情,他一般是面无表情不说话。即便非说不可,嘴里肯定只蹦出一个字——NO。比如:当你准备外出与朋友聚会,NO先生刚好也要出门办事,你想得到搭便车的机会,但可能要等你5分钟化快妆的时间,他会给你一个毫不留情的NO;  相似文献   

6.
亚里士多德开创了西方文化重视分析、重视逻辑 ,同时又重视经验的科学传统。陈康先生于 2 0世纪 40年代将西方对希腊哲学 ,尤其是亚里士多德哲学研究的成果和方法介绍到国内 ,并以严格的方法研究亚里士多德的哲学 ,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是公认的亚里士多德研究的专家 ,他所倡导的是一种严格的实事求是的研究方法。苗力田先生师承陈康先生 ,致力于古希腊哲学的研究及亚里士多德哲学的研究 ,他所主编和翻译的《亚里士多德全集》的出版 ,为我国的亚里士多德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西方哲学的翻译工作也是一种再创造活动 ,其和学术研究一样 ,也存在着方法论的问题 ,学术界应重视西方哲学研究方法和翻译方法的研究与讨论  相似文献   

7.
逻辑学不能只是"精神贵族"的游戏,更应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有效途径。逻辑学的使命在于促进社会进步。逻辑学可以有效提高逻辑思维品质、培养理性精神,对科学研究、民主法治与社会和谐都具有重大价值。当前我国逻辑学教育面临严峻挑战,必须加以改造。为此,我们需要正确认识逻辑学的地位与功能,在加强专业前沿研究的同时,大力加强逻辑学的普及与应用。  相似文献   

8.
何西亚的《我国之旧影戏》和陈志进的《甘肃之灯影戏》是两篇早期的影戏论文,一直以来被人们所忽略。它们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自有其价值和意义。影戏概念经历了传统影戏、走马灯、幻灯和电影的演变,因此在使用材料时应避免出现失误。  相似文献   

9.
旧邦新命,革命功成;文化高潮,媲美建设,此朱翊新兄学习词典所由作也。余识翊新,在二十世纪之三十年代。当是时,翊新居吴县之贞丰里,里有巨人长德,曰陶先生小沚,曰沈先生仲眉,咸负一乡重望。文人墨士,如陈巢南、叶楚伧、王玄穆、凌昭懿、费一瓢、朱灵修、徐弘士之伦,复奔走而疏附之。陶先生外孙陈蕺人,侄孙岷原,沈先生哲嗣君崇、君匋,尤与余昵。尝集里中卖浆家曰迷楼者,酣歌痛饮,穷日夜忘返,予季率初则刻其诗为《迷楼集》行世矣!而翊新偕其表侄唐庐锋教授梁溪,岁时休假,萧然不与文酒之会;  相似文献   

10.
欲望部分是否可教一直是《国家篇》教育规划中的难题之一。基于对灵魂三部分之实在性的肯定与对欲望部分特性的分析,陈康先生否定了欲望部分与相对应的生产阶层的可教性。本文认为,若以灵魂三分理论为基础,《国家篇》的教育规划确实通过体育和音乐训练对欲望部分施加了直接的影响,但这些影响似乎并不包含理智教导与说之以理。以亚里士多德承前启后的教育理论为桥梁,柏拉图对此颇为模糊的态度在较严格地奉行灵魂三分理论的盖伦那里变得更加明确。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柏拉图的欲望教育思想在希腊化时期的回响、沿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理解"'所知'是'所可能知道的'"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可能"这一语词."可能"一词具有双重意义:一是相对于不可能而言,二是相对于现实而言.在"所知学"中,"可能"是相对于不可能而言的,因此,"'所知'是'所可能知道的'"这一观点所要表达的,既是现实地知道的、也是想象地知道的.刘永富先生与张帆先生由于在不同意义上理解了"可能"这一语词,所以他们关于"'所知'是什么"的讨论很难形成正面交锋,从而也难以形成有积极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存在与实体》力图按照 《形而上学》Z卷现有的顺序来读解亚里士多德的实体理论, 并说明:第一,Z卷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的整体;第二,Z7-9对于整个 Z卷来说是关键性的,它们 使对实体的研究从存在论转向生成论,从而更加有效地对实体做出了说明;第三,亚里士多德的实体 理论是前后一致的,他始终运用主体原则对实体加以界定。其中第三点是一个传统上富有争议的问 题,对它的论证影响到对前两个观点的证明。对此, 《存在与实体》 首先提出实体的四个备选项之间 可能存在着非平行的不对等关系, “是其所是”、普遍者和属可以被认为属于主体,由此说明亚里士 多德始终认为主体是真正的实体,这与 《范畴篇》中实体的定义相一致。其次,《存在与实体》通过 指 出 1029a1 1-30的 论 证 是 一 个 归 谬 论 证 , 证 明 亚 里 士 多 德 在 对 实 体 做 进 一 步 界 定 时 并 没 有 放 弃 主 体 原则,而是将其推进到更深的层次。本文试图对这两个论证予以梳理,说明 《存在与实体》对上述 第三点的证明是成功的,其论证思路富有启发性。  相似文献   

13.
隐喻的概念本质是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隐喻不仅发生在字词、句法层面,而且还可以作为一种宏观的概念结构,自上而下构成篇章隐喻。通过对美国黑人诗人Langston Hughes(兰斯顿·休斯)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的研究发现:认知主体把基于源域的经验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投射到目标域的概念结构上,通过充分发挥松散类推和发散性思维能力,对各种信息进行比较,寻找出源域与目标域的相似点,从而快速正确地理解语篇的隐喻之意。概念隐喻能力作为人类的高级语言认知能力对语篇推理发挥着核心价值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夏年喜先生的《论集合概念的界定》一文提出商榷,对集合概念做了深入的阐释.  相似文献   

15.
1927年,在宁夏,吉鸿昌在自己的一张照片上写了以下话语: “公正纯洁,为做事而做官; 训练民众,使知四权运用; 政治注重下层工作,适合一般民众需 要。”(见照片) 他以此作为座右铭,鞭策自己,诫励部队。这座右铭,不仅是他在宁夏期间所做所为的真实写照,也体现了吉鸿昌不同于其他军  相似文献   

16.
形式是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的核心概念.但是,围绕这个概念,长期以来却存在着有关形式是普遍的种属还是具体的个体的争论,而这又特别涉及到对《形而上学》Z卷中一些广受争议的段落的具体的理解.本文梳理了在这个问题上的各种立场和观点,明确地站在形式是个体的立场上,对其中最为困难的《形而上学》Z8中的1033b20-24一段话进行了深入的疏解,表明对于亚里士多德来说形式和质料是不分离的;当形式和质料不分离时,形式就是个体,而仅当形式脱离了质料,它才作为一般的类来被把握.本文进一步对Z卷中其他一些和这一难题相关的文本进行了逐一的疏解,为上述观点的成立提供牢固的证据支持,并且最终在根本的义理上做了说明.  相似文献   

17.
海德格尔对情绪的处理非常独特。他没有将情绪仅仅视为关于此在之生存活动的后继情感反应,而是将其理解为一种构建着“此在之存在”的特殊变动。不过,这种颇具个人哲学特色的解读方式并非海德格尔所独创,而是在西方哲学史中有其根源。由此,澄清情绪概念的思想来源,是理解情绪基本性质的关键。在《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基本概念》中,海德格尔对π■θο■的解读就是一次对情绪概念的溯源考察。他的系统性阐释不但为理解情绪的变动性提供了理论支持,而且有助于厘清这一变动对“此在之存在”之构建的独特完善性作用。通过π■θο■,海德格尔还将亚里士多德哲学的核心概念(善、灵魂等)与“此在之存在”联系起来。这一联系提供了一个理解和评判他对亚里士多德哲学传统之继承、批判和发展的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8.
行政许可的概念与性质略谈——与郭道晖先生共同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行政许可应界定为 :基于当事人的申请 ,行政主体经过对申请的审查而决定是否准许所申请的活动 (或从事某种活动的资格 )的行政行为 ,这一概念的关键在于把握 :审查申请人是否具备从事某项活动的法定条件以及相应地是否予以批准。在性质上 ,行政许可并不只是人们一般所理解的单一性 ,或“特权”、或“赋权”、或“解禁”、或“确认” ,而是具有核准、羁束和授益的多重性  相似文献   

19.
碧野同志是我们熟悉的作家。他从一九五五年到一九六○年,先后两次去新疆深入生活,创作了长篇小说《阳光灿烂照天山》,还写了歌颂祖国边疆风光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散文集《在哈萨克牧场》、《遥远的问候》、《边疆风貌》等,《天山景物记》是其中著名的一篇,被选人《1949——1959建国十年文学创作选(散文特写)》。 正如作者在本文结尾说的:“天山绵延几千里,不论高山、深谷,不论草原、湖  相似文献   

20.
<圣哲画像记>从数千年灿若群星的历史名人中精选三十二位,画龙点睛地概述其为学成就,并借此作为后辈为文的圭臬,给学者治学提供读书门径选择的便利路径,为后来张之洞<书目答问>起到探源导流的作用.曾国藩继承姚鼐"义理、词章、考据"之文论,创造性地提出"德行"、"政事"、"言语"、"文学"四分法,发挥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曾氏传承以神气论文的桐城文统,把阳刚、阴柔两种文章风格各析为四,提出八种文境之美的理论.其所作所为,达到了"中兴桐城"夙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