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公建民营是公办养老机构改革的主要方式。在养老机构公建民营改革的推进过程中,出现了目标性偏离、功能性质不明、风险预判及防范不足、权益保护措施欠缺、国有资产安全存在隐患等问题。可以运用产权制度改革以及基于产权的委托—代理理论来解释养老机构公建民营问题和实际操作。同时,应加强规制,引导非营利法人机构承接运营,明确公建民营后机构的公益属性和职能、风险防范措施、设施使用费的计算和收益属性以及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等,以保障各方权益,实现公办养老机构的改革预期。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养老机构服务发展面临社会化不足、供需不均衡等问题,根源在于对养老机构属性分类不明确,供给主体的责任定位混乱,导致供给效率低下。对此,应改变目前由政府作为主要供给主体的不平衡机制,引入民办公助、公办民营的模式,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明确政府兜底的责任人群,其他交还社会力量,建立养老机构多主体供给的平衡机制,深化和完善民营化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3.
中国老龄化的速度进入世界最快国家之列。社会化机构养老模式作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抉择得以应运而生。目前,我国社会化机构养老模式尚处于萌芽阶段,还存在若干发展误区、问题与短板。鉴于社会化机构养老模式是医疗机构的参与、生态环境的支撑、保险制度的优化、开发企业的转型、交通通讯的便捷、税费杠杆的撬动、土地政策的支持、投入资金的催化、现代服务的配套、职业人才的培育等十大要素集成与协同的系统工程,各级政府至少应该在“规划”、“投入”、“规制”等三大方面为社会化机构养老模式给力。  相似文献   

4.
许莲凤 《东南学术》2021,(1):192-201
在当前日趋严峻的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国家大力支持和发展养老服务业的PPP项目,然而却因私人部门投资热情不高陷入申报率和落地率“双低”的发展困境.对此,基于合伙契约的视角,探析私人部门对养老服务行业PPP项目投资缺乏信心的深层次原因.进而从博弈视角设计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最优股权结构,提出这一模式下双方股权合作建设的实施要点.引入股权合作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破解养老服务业PPP项目“双低”的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5.
家庭养老作为我国传统的养老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其内涵、内容、目标和方式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为此通过重新陈述“家庭养老”这一概念来分析家庭养老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并通过与社会养老的对比分析,探索我国农村的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6.
高晨 《家庭科技》2023,(4):45-46
<正>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愈加凸显,养老院等养老机构的服务将难以满足大量老龄人口的需求,此时居家养老将成为老龄人口首选的养老模式,然而当前居家养老存在缺乏看护、缺乏养老设施、缺乏健康监控设备等问题。基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居家+大数据”成为解决当前居家养老问题的一大方案。本文主要介绍了“智能家居+大数据”居家养老模式的优势,并分析了当前“智能家居+大数据”居家养老模式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7.
当前作为公办养老机构的重要补充和支撑,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直接关系到老年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合理平衡公益性和营利性之间的关系是其健康发展的关键。调查发现安徽民办养老机构存在六个特点:规模差异大、人力资源弱、管理欠规范、资本靠自筹、服务类型多和标准更灵活。进而检视影响其发展的六项桎梏:传统观念影响深、政策落实不到位、养老消费水平低、专业化程度低、民营资本投入低及缺乏特色服务经验。最后提出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的六条路径:观念培育、政策先导、市场优先、专业为本、资本支撑和服务多元。  相似文献   

8.
机构养老是社会化养老的重要方式,服务质量影响老年人的健康和福祉。通过对国内外机构养老服务质量研究的源起、核心主题的系统梳理,发现已有研究存在“以人为中心”未回归本位、单一学科视角、理论与政策脱节三个问题。基于此,研究提出一个以跨学科政策分析为特点,围绕“以人为中心”,融合“跨学科视角、政策牵引、需求驱动、供给匹配、评价导向、质量体系及干预”过程的新的理论研究框架。未来,对机构养老服务质量的研究可重点从养老服务机构概念情境化研究、机构养老服务质量的数据开发与测量工具创新、不平等与友好型环境研究、以人为中心目标的伙伴关系重构研究等四条路径展开。研究提出的新的理论框架契合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对机构养老服务质量的要求,为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普适性的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重新审视现行老龄服务业促进政策与管理措施,有助于更加有效地满足不断增长的老龄人口的服务需求。首先,不能将所有养老服务都视为公共服务,也不能把老龄服务业全部都当成社会福利事业;其次,进一步改革养老机构设立的行政许可做法、放松简化前置审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同时对享受特殊政策的公办养老机构,应该禁止其进入经营性领域,以避免其与民办养老机构形成不公平竞争,扰乱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最后,优化政府提供兜底保障性公共老龄服务的途径与方式,改革对养老机构实行的公建民营、公助民营和财政补贴等做法,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或者直接补贴经济困难老人,让其自主购买老龄服务,这样有助于扩大市场发展空间、培育优秀的行业主体。  相似文献   

10.
熊劼  黄欣 《北方论丛》2023,(6):83-92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的融资问题日益突出,而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为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的融资提供了便利。采用我国31个省份2014—2021年养老机构的面板数据,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于社会养老服务机构供给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了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的供给。同时,在引入政府政策干预这一控制变量之后,发现社会养老服务机构与政府政策干预呈负相关关系。研究结论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影响社会养老的机制提供了新的证据,在养老产业政策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在公办、民营、公建民营等机构养老模式尚无法充分满足中国农村老年人养老需求的社会背景下,"慈善+扶贫+产业"的新型养老模式在农村地区应运而生。"慈善+扶贫+产业"的农村新型养老模式通过慈善奠基、扶贫保障、产业支撑、机构承接、需求导向等特质,链接、整合了社会、政府、市场、机构、个人等多个层面的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社会和民间资本的力量。"慈善+扶贫+产业"的新型养老模式具有显著的成本和价格优势,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照护失能、失智、高龄、重病、低保、五保、贫困等需要兜底的农村困境老人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对于完善当前我国农村机构养老服务体系意义重大。因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构建"慈善+扶贫+产业"的新型农村养老模式,以适应当前我国农村老年人养老的现实需求:完善慈善融资渠道,实现慈善、扶贫、产业三要素与机构养老的有机结合,精确瞄准服务对象,提升机构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2.
健康老龄化背景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晓芳 《兰州学刊》2014,(9):129-136
良好的身心健康是老年人保持独立和继续为家庭或社区做出贡献的前提,健康老龄化即延长老年人的“健康余寿”,缩短其带病生存期,这需要政府和社会力量的合作,有效地融合医疗资源与养老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可利用、可获得的综合医疗保健与养老照护.文章采用SWOT模型分析当前我国三类“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拓展其外延,进而构建“一个中心、两个依据、三种类型、四个战略支撑”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战略框架,完善“以居家养老为主、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网络,促进健康老龄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大林牙院初设于辽太祖时期,当时还设有文班司.文班司与创制契丹文字有关,是早于大林牙院而设的机构,两者的关系值得注意.“制契丹大字”与“制契丹国字”在含义和意义方面都有区别.辽代在北面官系统中广泛设置林牙,当与“以国制治契丹”有关.辽代铨选林牙的条件与出身于契丹文化世家及文化水平等有关.大林牙院是一个把契丹本族文翰事务作为主要工作的部门.辽代的林牙也有承担军务、作为使者出使他国等职能.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保基本养老机构蓬勃发展,承担起了“保基本,兜底线”的重大责任。本研究对上海市保基本养老机构服务收费政策进行了梳理,围绕托马斯·戴伊关于政策分析提出的“三段式分析”,发现当前政策实施下保基本养老机构服务收费方面发生的变化及存在的问题,最终从完善评估政策内容、探索制定服务收费价格联动机制、加强养老护理员人才队伍建设三方面提出完善现行保基本养老服务收费政策的建议,以期规范上海市保基本养老机构服务收费价格机制,助力上海市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十四五”规划提出的普惠型养老服务,既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举措,也是老年人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从“补缺型”养老服务,到适度普惠型养老服务,再到普惠型养老服务,我国老年人的养老待遇不断得到改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主体责任不清、供需衔接不畅、价格机制不完善等短板,制约着养老服务的普遍性和可负担性。需运用包容性治理理念,协同推进机构养老、家庭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动员多方力量提供多样化服务产品,畅通服务递送渠道,降低服务价格成本,构建既“普”又“惠”的普惠型养老服务制度体系,满足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老年人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6.
文章认为,居家养老是将家庭养老与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优势相结合后实现资源共享的一种新模式.老龄化逐年加速已经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严峻问题.目前我国是“9073”养老分布模式,其中居家养老已经成为当前老龄化背景下养老的主要方式.文章对西安市九个区县居家养老工作进行了调研,将“实地座谈方法”、“个案访谈方法”、“横向比较方法”、“德尔菲方法”有机结合,对目前西安市居家养老的现状及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从政府财政支持的角度,提出了建立持续增长的财政预算投入机制、变“高龄补贴”为“老龄补贴”并实现个人直补、完善养老服务券的政府购买的优化方案和保障措施,力图最终实现社会福利从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17.
在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养老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退休年龄改革成为发达国家缓解养老金支出压力的共同选择。作为“未富先老”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退休年龄改革具有必然性。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有关退休年龄研究的基础上,论证了我国退休年龄改革的必要性,借鉴国外延迟退休和弹性退休的改革实践,提出了稳步推行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延迟退休与弹性退休相结合、实施差异化退休等若干退休年龄改革的构想。  相似文献   

18.
《东岳论丛》2017,(10):37-44
医养融合养老服务作为一种创新的养老保障模式,将现代医疗服务技术与养老保障模式有效结合,增强了养老机构的医护功能,开发了基层医疗机构的养老功能,已成为新形势下我国积极应对老龄化、改善老人健康状况的有效举措。本文提出了我国发展医养融合养老服务的必要性,总结了当前我国开展医养融合养老服务的主要途径,分析了医养融合养老服务面临的困境,从发展公共产品的角度提出了政府在发展医养融合养老服务应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责任。  相似文献   

19.
养老保险证质押贷款项目:一种农村养老模式的理性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养老保险证质押贷款是新疆呼图壁县首创的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特殊养老模式。深入研究并剖析该模式在全国农村推广的政策可行性,对改革与完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具有重要的政策意涵和实践价值。文章首先分析了“呼图壁模式”产生的特殊背景,接着从“政治一法律因素”和“财政一社会因素”两个层面阐述了“呼图壁模式”在全国推广的理论基础.最后从公共政策的角度就该模式在全国范围普遍应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金融综合经营趋势下,我国当前的“一行三会”制分业监管体系已不适应国内金融发展的监管需求。应在借鉴发达国家金融监管改革经验的前提下,实现我国金融监管的变革,宜分“三步走”:第一步,在不改变“一行三会”制监管结构的前提下,尽快确立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机制,实现机构性监管向功能性监管转变;第二步,作为过渡,微调现有监管框架,在“一行三会”之上建立综合协调机构,实行综合监管与分业监管相结合的综合监管模式,为多元化监管向一元化监管、功能性监管向目标式监管过渡做铺垫;第三步,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实施基于目标的综合金融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