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环境公平问题在农村社会凸显,严重威胁着农村社会的环境安全和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城乡环境不公更成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要制约因素。农村居民在环境资源的分配使用、环境污染后果的承担等方面都明显处于不公平的境遇。因此应当结合环境公平理论的新要求以环境公平为基本理念构建新的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政策,实现城乡环境经济的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基于社会需求理论视角,提出地区人口结构影响社会组织发展的若干研究假设,通过对中国31个省份2002—2010年的经验数据进行检验,研究发现:1)总体而言,地区人口结构主要对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发展具有显著影响,而对社会团体的发展影响则不显著;2)具体而言,一个地区的人口性别比、平均家庭规模和非农户籍人口比例对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密度具有显著影响,高等教育人口比例则对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的密度都具有显著的影响。这些结果表明,如果选取地区人口结构作为测量指标,社会需求理论比较适合解释公益性社会组织的发展,而对互益性社会组织的发展则缺乏解释力。  相似文献   

3.
政府规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失效而产生的政府治理现代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制度安排.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环境的保持和发展,不仅直接影响当代,而且间接影响后代.目前我国的居住环境状况不尽人意,严重的环境污染已经威胁了人们生活健康和安全.而政府的城市居住环境污染规制是低效的.本文根据环境污染规制的理论依据、以及环境污染规制的目标、分析城市居住环境规制污染的现存问题、提出了城市居住环境污染规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民众在实施公领域环境行为的初期存在着转换成本,面子意识对该阶段民众的公领域环境行为选择有着重要的影响.基于"理性人"假设与"效用最大化"原则,引入多维度环境认知构建"面子意识-多维度环境认知-公领域环境行为"的偏好选择模型,采用江苏省的实地调研数据,借助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面子意识对民众公领域环境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面子意识不仅对公领域环境行为存在直接的正向影响,也能够通过不同维度的环境认知对其产生间接影响.此外,年龄、受教育水平、家庭年收入、居住地类型等人口统计特征对"面子意识-多维度环境认知-公领域环境行为"影响路径产生部分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将有助于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民众环境行为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5.
如何公平分配补偿利益已成为地方政府对农村宅基地房屋进行征收与拆迁问题的焦点。按照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房屋补偿利益归房屋所有人,宅基地补偿利益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但实际征收中,一些地方政府往往将全部补偿利益归于房屋所有人。集体土地的合有性质及社会基本善理论决定了对农村集体组织成员以人口为基数分配补偿利益的公平性与合理性,公平分配的关键是要区分宅基地补偿利益中的基本居住利益与超额利益。  相似文献   

6.
公众参与政府环保工作评价对提高政府环境治理效率、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从个体的人口社会经济特征、社会心理特征及其所在地区的宏观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水平三个层面来探索一种公众评价政府环保工作的影响因素模型。多层次分析发现公众对政府环保工作的评价是一个主观感知和客观状况、个体因素和宏观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获得感"是当前民众客观需求满足与社会公平公正发展的直接反映,与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不断追求和满足紧密相关.本研究基于民众对获得感和美好生活需要概念的社会心理表征,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智媒云图数据中心美好生活状况调查(Better Life Survey 2019)大样本抽样调查数据,通过考察民众当前美好生活需要及其各维度的现实状况,进一步探讨了多维度获得感测量指标对三种不同维度的民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具体影响.结果显示:民众美好生活需要总体水平较高,在各人口学变量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主观社会阶层的解释力相对较高.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获得感不同维度与美好生活需要关系紧密,但各维度相关指标的具体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获得环境"中的社会公平和社会安全以及"获得共享"中的赞美贡献者,与美好生活需要国家社会维度的关联更为紧密;"获得内容"中的身体健康和"获得环境"中的社会安全,对美好生活需要家庭关系维度有更显著影响;"获得内容"中的升职加薪和"获得体验"中的过得舒适,则对美好生活需要个人物质维度有更显著影响.明确不同层面获得感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具体影响,可以为新时代创新社会治理,以促进社会改革发展、保障民众生活质量提供有效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建设和发展,社会出现了一些问题,尤其引人注目的是生态环境问题。有必要以贵州民族地区为研究对象,探索人口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以2013年贵州统计年鉴数据为基础,分析贵州民族地区人口与经济的相关关系。在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缩小我国收入两极分化、促进社会公平的以城镇化为主题的背景下,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出发,贵州民族地区人口城镇化过程中的环境变迁并讨论环境问题的表现、原因、影响及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9.
高管薪酬公平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管薪酬的公平性问题涉及众多利益相关者。从组织层面来讲,提高高管薪酬的公平性可以促进组织功能的发挥,提高组织中高管和员工的积极感受与行为,如对工作的满意度、组织承诺、信任、组织公民行为等。从社会层面来看,如果高管薪酬分配公平,会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本研究从分配公平视角出发,在组织层面探讨了高管薪酬的个人公平、内部公平和外部公平问题。在分配公平理论基础上,构建高管薪酬公平的综合模型,为将来的量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分配的合理与否是社会是否公平的最直观感受,要塑造公平正义的社会首先就要保证收入分配的公平。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腾飞了,人民生活改善了,可是,不合理的收入差距削弱了社会的公平感,滋生了各种社会问题,影响了改革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在改革开放这条道路上走得更好更远,政府目前应该做的就是敢于面对问题,剖析不合理分配的根源,寻求妥善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分配正义是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重要方面,分配正义的实现有利于协调社会关系,充分发挥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收入不平衡、分配差距扩大的现象越来越突出,社会矛盾相当严峻,特别是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以及不同社会群体和成员之间收入差距的日益扩大,已经越来越接近民众心理承受的最大限度和社会稳定的最低临界点。如何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现分配正义是急需认真研究的问题。建立分配正义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市场与政府良性互动的分配正义实现机制,构建保障弱势群体基本权利的制度体系,继续加快经济发展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公平公正高效配置经济资源是实现分配正义的可行选择。  相似文献   

12.
唐河北藩镇时期人口问题试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藩镇军额、散见诸文献中各府州实际户与口数及相关材料、本区经济发展状况三个方面对河北藩镇时期的人口进行考察,可知藩镇时期的实际民户未必大减于天宝盛时。由于唐后期户籍自身的重要性减弱,藩镇向中央申报的户籍并非实际征税的户籍,藩镇隐匿户口尤甚等方面的原因,实有民户不能在户籍上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13.
长期超低生育率必然对人口总量、结构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以江苏省太仓市为例,研究低生育率与预期寿命提高带来的人口结构性问题及应对措施,为中国低生育水平地区提供借鉴.分析太仓人口发展状况发现,长期的超低生育率使太仓户籍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超过二十年为负值.同时基准人口比例也低于同期全国的基准人口比例,长期处在远低于1的状态,户籍人口过快衰减的特征非常明显.太仓由于户籍人口缺少生育水平提升的空间,依靠自身难以实现年龄结构均衡.这其中育龄妇女人数的减少、女性晚婚比例的提高,使已婚育龄妇女人数明显减少,而希望生育两个及以上孩子的妇女也占比较低.这些因素的存在,与低生育率陷阱理论中影响出生率上升的强化机制完全吻合.太仓生育水平的提高缺少足够的动力,未来必然保持原有生育水平甚至会继续下降.太仓户籍人口依靠人口迁移缓解了自然增长的持续下降,外来人口缓解了人口数量和结构矛盾,但增速已经由快到慢.从太仓应对人口结构性问题的措施来看,面对人口结构不均衡带来的老龄化比例较高、独生子女婚育冲突以及失独家庭等问题,需要基于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培育和社会工作现代化体制建立“三社联动”思想,发展志愿者团队和社工机构,为政府购买养老等服务提供支持,使社会矛盾和冲突在基层得到有效解决.针对中国很多地区还是处于未富先老状态,政府购买服务缺少经济支持,需要在预防低生育率陷阱产生以及养老支持定位于保基本方面做更多的努力.  相似文献   

14.
陆地边境地区人口流出对当地社会生活状况影响显著,对当地资源利用情况、社会环境、教育医疗等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基于2011年三类地区人口流动及其影响因素监测调查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文章深入考察人口流出对当地土地资源、水资源、基础设施建设等状况造成的影响,并提出解决相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论现代化进程中影响族际通婚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改革开放将各个族群纳入到现代化进程中,不仅汉族地区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他族群也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变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族群缔结婚姻的习俗和标准是多方面因素综合的结果。它不再是单一的风俗习惯标准或个人行为,而是一种动态的社会现象,受到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地理环境、人口规模、居住格局和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冲突加剧,群体性事件频发。研究个体参与群体事件的影响因素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个体是否遭遇不公对待的经历来表征感知到的不公平,结合个体身边发生的抗议或反抗性群体性事件,从经验上估计了感知的不公平对参与群体事件的概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曾遭遇不公对待的个体,更有可能参加群体性事件。即便考虑不同参与程度,并控制一系列潜在影响因素,上述结果也稳健可靠。还发现,个体的户籍、与群体事件的利害关系、对他人体制外维权的态度、群体事件针对的是否是国家,都会显著影响个体参与群体性事件的概率,并且遭遇不公对待的经历对个体参与群体事件概率的影响程度因人而异,对社会中层、下层、低学历、农村户籍等人口群体影响更大。上述结果具有明确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改善,民众幸福感问题成为大家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影响民众幸福感的指数及其因素相对较多。三江源地区自然条件较差,经济发展欠缺,这个地区的广大民众如何和全国人民一起致富奔小康、获得幸福、感受幸福,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基于国家战略和维护民族整体利益,研究三江源地区民众幸福感问题,了解他们的生活质量与生存现状,评估他们的心理状态与预期,从而为加强青海地区社会管理创新、提升社会管理水平、满足民众情感需求、促进青海社会和谐稳定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8.
基于CGSS2010数据统计,可以分析中国居民的环境治理责任认知状况,以及检验影响中国居民环境责任认知的因素。描述性统计研究发现:(1)在环境责任认知方面,居民倾向于把环境保护责任归咎于政府和企业,自我避责倾向严重;存在环境认知的"两体分离"现象,即在宏观层面关注环境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忽视环境保护;(2)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对环境污染严重性、关切度,以及对人与环境关系和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关系的认知对于居民的环保责任认知没有显著性影响;教育水平是影响居民环保责任认知的关键因素之一。处于"元治理"角色的政府要通过经济激励强化企业环保责任,借助社会激励手段加强公民个人的环境保护责任。此外,也要加强制度设计,强化政府环保责任,预防政府在环境治理中的寻租腐败。  相似文献   

19.
青藏高原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分析之方便和统计口径上的一致 ,本文所指的青藏高原包括青海、西藏全境及四川阿坝与甘孜州、甘肃之甘南州、云南之迪庆州等相互毗连的地区。这与严格地理意义上的概念不尽相同。(一 )人口特征人口是决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困素、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因为人口的数量规模、增长速度、结构特点、素质状况等都直接制约着社会经济发展的规模与效果 ,影响着人口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1、人口数量。青藏高原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 ,人口规模较小、增长速度快 ,但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导致环境人口容量小、人口压力较大。该地区土地面积约占全国的 2…  相似文献   

20.
张文宏  张君安 《河北学刊》2020,40(1):183-189
老年人口健康,不仅是老龄化社会研究的重要问题,而且事关国家的未来发展战略。社会资本理论视角下的老年人心理健康研究逐渐受到学术界关注,但是目前尚缺乏系统分析社区设施的影响及其与个体社会资本对心理健康的交互作用。本文基于CFPS的数据,以社会资本为理论基础构建分析框架,从结构性社会资本、认知性社会资本两个维度分析中国老年人口的心理健康状况;采用多层线性回归模型,检验社区设施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相关变量后,个体社会资本的增加会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这从经验上证实了社区为老设施对于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积极效应——即使在控制了其他社会人口和社会关系以及社会支持变量之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