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补齐乡村环境治理短板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硬任务, PPP模式的引入为乡村环境整治提供了新途径。以共生理论为基础引入演化博弈分析框架,对不同场景下乡村环境治理的三方(地方政府、社会资本、村民)共生条件进行探索,并结合现实案例检验基本结论,结果发现:PPP模式高度依赖政府的有效治理,特别是各级政府的有效监管对达成多方共生非常关键;政府的有效监管、社会资本守约的交易成本和村民在环保治理过程中受益是三方共生的基础,而设计合理的惩罚机制可以减少政府失职和资本方的违约动机,博弈结果将趋于三方共生。同时发现,在监管缺失的情况下,社会资本守约和村民参与恒不成立;村民参与环境治理取决于参与的净收益,与受到的政府奖励无关。由此,可以通过改革乡村治理方式、加强政府有效监管、采取第三方定价和构建风险补偿机制、以村民受益为核心加快乡村组织建设、发挥村民主体作用等措施,不断推进乡村环境的治理。  相似文献   

2.
3.
4.
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形势日益严峻,给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阻碍.基于演化博弈分析,从大气污染防治主体出发,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中央政府约束下地方政府之间,地方政府和企业,以及企业和公众四个层面建立演化博弈模型,根据复制动态方程分析大气污染防治主体间的策略演进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表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间博弈只有一个演化稳定策略,即双方都进行环境监管,其余三组演化博弈模型均有两个演化稳定策略,且最终的策略选择受到一系列因素的综合影响.为了实现帕累托最优,促进各主体协同防治大气污染,建议加强技术创新从而降低政府监管成本以及企业治污成本;加大对排污企业的处罚力度;改革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体系;引入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5.
提升农户环境治理参与积极性是推动我国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重要社会基础。本文基于福建、河南、四川3省820户农户的调查数据,采取生计资本水平与结构的双重理论视角,运用熵值法对生计资本进行量化,并构建双栏模型实证研究了农户生计资本状况对其参与村庄环境治理意愿(包括环境参与意愿和环境支付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农户生计资本禀赋在水平与结构上存在不均衡现象,生计资本总量的增加以及生计资本结构的优化有利于农户环境治理参与意愿的提升,其中人力资本对农户环境治理支付意愿的影响最大。据此,本文认为提高农户生计资本水平,重点通过人力资本优化农户生计资本结构,是提升当前农户参与村庄环境治理意愿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政府、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者和生态系统服务受益者是生态补偿的责任主体,三方的行为策略选择直接影响生态补偿的演化和实施过程。通过构建政府、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者和生态系统服务受益者三方生态补偿动态演化博弈模型,揭示博弈主体行为策略的演化过程及对生态补偿策略演化方向和演化速度的影响,基于行为策略演化稳定路径的仿真分析提出提高生态补偿实施效率的对策建议。研究表明,在生态补偿演化博弈过程中,政府、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者和生态系统服务受益者三方最终的演化稳定策略是协同,各主体对生态补偿的参与态度、期望收益和奖惩力度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生态补偿的长效稳态发展需要向鼓励主动参与、提高期望收益、增强信任关系、加强市场监管、完善奖惩机制的方向引导,不断提高生态补偿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文章初步探讨了共生与融合对产业系统演化的作用。基于IT产业的特点,文章首次描述了产业融合、产业共生与产业演化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共生与融合运行的内生机制进行了研究。通过构建产业系统的演化模型与分析共生状态的稳定性,得到的主要结论是:在产业系统的子系统相互协同发展或相互间的竞争程度不大时,产业融合可以实现,并且融合型产业与原有产业是产业共生体。在这种情况下,信息产业系统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8.
当前,环境治理已然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逐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环境治理制度体系。基于多元主体协同共治视角,围绕政社互动的分析框架,就地方环境政策修正利益主体的博弈分析发现,在压力型体制和政绩竞争的驱使下,相关主体不可避免地将自身利益追求和行为倾向掺杂入地方环境政策修正之中,使得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为寻求利益最大化与其他利益主体展开竞争,致使地方环境决策和执行之间塑造了无形的组织界限。因而导致地方环境政策执行主体依托正式科层体制反馈政策设计问题往往难以奏效,不得不依托普通民众等社会主体采用非正式行为策略“自下而上”反向施压地方环境政策修正,但其成本付出也要远高于正式反馈的行为策略。由此提出,要建构政府与普通民众等社会主体相对平等的协同治理机制,推动基层政府由“行政枢纽”向“治理枢纽”转型以及引导普通民众等社会主体有序参与环境治理监督,才是打破地方环境决策和执行之间的组织壁垒、政府与社会实现双向良性互动以及推进中国式环境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税费改革后,农村公共物品多元主体供给成为解决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问题的可行之策。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视角,首先从理论上对农村公共物品多元主体供给的扇形模式进行了建构;其次针对实践,对目前我国农村公共物品多元主体供给中存在的困境进行了具体分析。结合对理论的应然性和实践的必然性两个层面的研究,指出实现我国农村公共物品多元主体供给的关键在于政府职能的有效发挥,并围绕政府供给职能、培育扶持职能、制度保障职能、规划创新职能和监督管理职能的履行进行了具体阐释。  相似文献   

10.
运用博弈论的研究方法,通过构建农村劳动力迁移决策与政府鼓励迁移的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影响系统演化路径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的迁移损失越小,越有利于劳动力迁移;劳动力城乡相对收入差距的大小对劳动力迁移有重要影响;农村劳动力迁移到城市以后获得的无形效用和福利越大,对劳动力迁移的吸引力越大;农村劳动力迁移过程中政府总成本支出与额外收益之差对其采取何种策略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12.
对于小城市业主维权基本面貌和特征的把握,能够丰富对当前我国业主维权的整体认知。采用个案研究法,尝试建立并运用多元主体博弈动态分析框架,以Q市X社区业主维权行动作为研究对象,剖析整个业主维权过程,考察小城市业主维权状况。该框架强调从“多元主体博弈”和“动态”两个特征来看待业主维权,认为业主维权是在动态维权情境下多元主体相互博弈的过程。研究表明,当前我国小城市业主维权中业主的权利意识和行动力不断增强,业主维权呈现出一定的组织化和较强的理性,但维权的组织化程度不高,维权策略也不够成熟。要充分认识业主维权促进公民社会发展的积极功能,不断加强制度设计,为业主有效维权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3.
文章将协同创新与演化博弈相结合,论证了企业孵化网络主体协同创新的内在机制及其演化过程。研究表明:协同创新中存在多重均衡,网络结点协同具备了一般创新网络的自组织演化特征,其中,自组织、外部政策的调控与约束机制共同发挥作用,三类机制的发挥受网络协同初始状态、学习策略和调整策略的影响。因此,只有在企业孵化网络结点创新成员间构建起信任与约束契约,才能构建企业孵化网络稳定持续的协同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假设移动支付产业链上的主体移动运营商和金融机构为有限理性,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建立移动运营商和金融机构关于主导权合作竞争的非对称复制动态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分析与研究,得出移动支付商业模式的演化趋势,以及选择不同的商业模式需满足的参数条件,为移动运营商和金融机构在移动支付产业链上做出最佳的策略决策提供了指导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资金保障对于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至关重要.通过构建军口单位和民口单位博弈模型,探究军口单位和民口单位采取PPP模式参与军民融合项目的行为演化趋势.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军民双方SD仿真模型,使用Vensim软件验证演化稳定策略和分析各因素对演化稳定策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军民双方初始意愿、项目收益对博弈双方合作策略有正向影响;项目风险成本对博弈双方合作策略有负向影响;仅当项目收益大于项目成本时军民双方才会采取PPP模式.  相似文献   

16.
17.
特殊地理环境下多民族共生关系是在资源和生存空间争夺的过程中不断试错、调适形成的,是一个动态的博弈过程。合作和竞争是各民族族际共生的重要形式,而合作是理想选择。滇川藏毗连藏区多民族族际共生关系的形成与发展,并不单纯局限于民族之间关系的变动,而是自然资源系统和社会文化系统之间交织演进的动态过程,是在特定空间尺度中多界面关系系统性综合作用并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结果,而在多民族博弈的过程中,外在的合理干预对其良性发展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8.
19.
推广低碳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建立各相关利益主体的均衡机制是发展低碳农业的关键。将低碳农业的三个主要利益主体纳入分析框架,构建“政府-农业企业”“农业企业-农户”两组演化博弈模型,探讨各主体低碳发展决策的动态演化过程、演化稳定策略及其对应条件。研究结果显示:三方的策略选择依赖于初始状态和关键参数选择;政府通过给予补贴、碳税返还等措施来鼓励农业企业实行低碳生产;农业企业通过传授低碳生产技术、改善低碳生产设施条件、分享低碳生产收益等途径来促使农户与其合作,最终可实现三方共赢以及低碳农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面对重大突发疫情,治理情境的复杂性及治理主体的局限性倒逼农村应急合作。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农村应急合作易出现治理疲惫,诱发治理主体非合作博弈行为。针对农村应急合作中的非合作博弈行为,运用演化博弈方法,以村“两委”与基层政府为研究主体,分析农村应急合作策略组合的演进路径及其影响因素,并进行模拟仿真分析。研究发现,影响基层政府、村“两委”应急合作策略选择的因素分别为监管成本、应急成本与奖惩力度,农村应急合作路径为自治力量推动行政力量介入的“自下而上”型。基于实证结果提出了建立“县、乡、村”三级协调联动机制、完善农村应急监管机制和惩戒机制、赋能农村应急治理、减负基层政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