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生态城市是人、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互惠共生,和谐发展的城市。在当前城市建设的热潮中,如何有效、高效地建设生态城市,是城市政府管理的一大难点。从和谐管理的角度入手,以崇明生态新城的建设为例,探讨了生态城市建设的和谐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化也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数字城市逐渐成为世界上许多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目标。目前世界上已有许多城市根据各自的情况,制定了宏大的数字城市推进计划,并在城市管理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指出陕西省榆林市是地理位置重要和综合条件优越的中等城市,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加快建设数字榆林,对于加快中小城市管理创新,保障中国能源战略安全,促进陕北经济发展,加快西部地区开发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地级市纷纷提出建设生态城市战略目标,以地级市“领地”为平台独立建成生态城市是可行的。以衡水市为例,实现此目标必须以建设大城市、作好水文章、构建林业生态体系等为着力点。从一般意义说,实现此目标还必须遵守相邻地级市共谋生态建设、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等一系列理念和行为指向。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经营成为我国众多城市政府管理的重要模式并取得了丰富的经验。但无论是在实践层面还是在理论方面,都对城市经营存在着一些模糊的、不尽准确的认识。本文从新公共管理的视角,在对城市经营理念形成及其发展历程作纵向考察并分析国内认识的基础上,探讨了城市经营的新含义、新界定。  相似文献   

5.
海绵城市建设是利用系统工程原理提升雨水利用率的有效方法。近几年,我国PPP项目发展迅速,利用PPP项目的海绵城市数量也逐年增多,但实际中存在运作模式选择欠缺规范化的问题。首先,基于我国海绵城市PPP项目发展现状,立足政府视角,参考财政部PPP中心入库海绵城市项目及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标准和公共基础设施等PPP项目运作模式选择评价指标,构建海绵城市PPP项目运作模式选择指标体系。其次,引入BP神经网络,利用其中的非线性分类评价模型,设定参数进行训练,获得满足误差要求的模型,计算确定符合项目建设实际的最优运作模式。最后,通过实际项目数据,利用模型验证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总结研究成果不足,以期帮助提升海绵城市PPP项目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追求既表明了当前人类历史发展的困境,又预设了历史发展的新趋势,从而必然成为审视和改进现有政府管理模式的价值依据。当前,政府在环境问题上经常力不从心,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的作用有限,其根源在于政府管理模式方面存在缺陷。因此,实现政府管理模式的优化是当前政府改革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的政府管理模式优化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摆正政府角色地位,建设"社会本位"的服务政府;调整政府职能结构,建设"生态优先"的责任政府;再造政府管理流程,建设"协调高效"的整体政府;合理选择政府治理方式,建设"位置恰当"的善治政府。  相似文献   

7.
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以辽宁阜新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掠夺式"的开采导致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采空塌陷等人为地质灾害频发.由于资源枯竭型城市地方财政入不敷出,大量职工处于贫困状态,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总量小,煤炭资源逐渐萎缩等,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存在太多障碍.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不仅需要采用财政转移支付,矿山环境损害行政补偿,对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者实行征税、收费或罚款,发展替代产业等政府调控手段,还应当采用BOT融资,发行生态彩票,建立生态补偿基金、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培育和完善探矿权和采矿权市场等市场调节手段.  相似文献   

8.
城市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并不完全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城市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上佳区域。对区位优势明显、环境承载力强的地区,应把做大、做好城市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首位战略。做大武汉必须调整既定的国土空间规划,改变现有的限制性规定,突出超特大城市特点,围绕国家中心城市的要求布局。我国长期奉行的限制大城市发展战略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大城市与"城市病"没有正相关关系,只要我们能真正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加快产业升级,以良好的产业结构来统摄城市人口的规模化增长,同时真正解决户籍管制问题,实事求是地制定不同地区的城市发展规划,我们就有可能根治中国的城市病,使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9.
生态城市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建立起的一种经济、社会和自然三者协调发展,物质、能量和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文章应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生态城市的特点与系统结构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建立了生态城市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该模型包括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生态四个子系统.使用VENSIM软件,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提出6种方案,结果显示方案5、6为中新天津生态城的最佳方案,是有利于经济稳定增长、生态良性循环的,为生态城市的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是一个全球城市化的世纪,也是人类追求可持续发展、推进绿色经济发展的世纪,是生态文明的世纪.厦门市作为沿海经济特区,经济发展迅速.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应关注如何持续推进厦门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要加快建立城市生态文明制度、综合治理城市生态环境污染、并注重发展以闽台地域文化为主的生态文化,力争使厦门成为“经济稳健发展、生活富裕安康、生态优美宜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特区.  相似文献   

11.
论政府生态伦理政策的构建——以厦门PX项目迁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各种生态伦理问题日益突出.运用生态伦理的理论和原则来指导政府决策,制定符合生态伦理精神的公共政策,就成为实现政府有效治理的必然途径.生态伦理政策的构建就是在传统政策模式的思维中添加新的生态伦理视角,把生态伦理的基本理念和价值现贯彻到整个政策制定过程.  相似文献   

12.
自20世纪90年代ICLEI提出并倡导生态预算的运用和推广以来,欧洲和亚洲的许多城市政府在自然资源的管理中,对生态预算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中国目前城市政府尚未运用生态预算对自然资源进行管理。文章阐述了生态预算的内涵、特征及其运行程序,指出了在中国城市自然资源管理中推行生态预算的现实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发展都市农业 改善城市生态——以青海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的生态危机也在加重。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可以有效化解城市生态面临的危机。都市农业是以现代科技为基础,以农业产业化为依托,以多种经营为条件,集生产、服务、消费于一体的经济、生态和社会等多种功能并存的现代农业。在城市中大力推行都市农业可以扩大城市的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生态、强化城市功能。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已然成为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直接相关的重要内容,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也成为现代政府治理的重中之重,它是政府绩效考核的主要标准。为了应对环境问题全球化和适应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生态文明建设视野下的政府治理必须创新,首先,改变政府治理理念,加强生态教育宣传;其次,调整政府职能体系,形成生态治理整合效应;最后,完善生态治理绩效考核机制,加强生态监管能力。  相似文献   

15.
基于"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五律协同"论,构建出一套适用于生态城市建设的综合评价模型,选取2015年福建省各地市的相关统计数据,利用线性加权法对福建省生态城市建设水平进行评价和分析。为福建省协同提升城市生态化发展水平,提出了健全生态保护与生态补偿机制、提升合作与协同发展能力、发挥地区产业布局与产业经济优势、发挥地区产业布局与产业经济优势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16年的实际数据和2020年的目标数据,构建了以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为目标层,以生态经济、生态空间、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文化、生态制度为准则层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综合加权指数法构建了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定量模型,实证分析北海市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现状。研究发现:北海市城市可持续发展整体情况较好,但生态文明建设子体系差异较大,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和生态制度的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据此,提出转变经济发展观念以优化产业发展结构,重视生态文化建设以提高城市综合实力,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以加强环保执行力度等对策,以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发展低碳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和加快生态城市建设的迫切要求。政府通过采取确定城市发展定位、制定生态城市规划、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低碳技术开发与应用等措施,采取大力开展低碳宣传,提高公众的节约意识,引导低碳社会生活方式,积极植树造林发挥碳汇潜力等手段来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  相似文献   

18.
提高政府扶持企业创新的效果需要针对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过程中的企业创新需求而实施相应的扶持措施。企业通过整合内外部的创新性资源产生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产生新的运营能力与创新成果,创新成果则由运营能力利用运营性资源直接或间接转化为新一轮的创新性与运营性资源,从而最终持续循环地提高企业创新能力。这表明,政府既可以提供创新性资源,又可以提供运营性资源扶持企业创新,既可以直接扶持企业,又可以建设企业外部的创新与竞争环境扶持企业创新,据此,以皖北地区为例,提出地区政府扶持企业创新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发展生态文化产业是新型工业化城市实现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选择,具有培育新型工业化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以绿色、创新引领生态经济发展,实现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统一的作用。东营市位居黄河三角洲中心地带,具有黄河口湿地生态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因此,大力发展生态文化产业是东营市由资源型城市向新型工业化城市转型的重要选择。东营市生态文化产业的发展应加强城市生态文化理论政策研究、科学制定生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挖掘开发历史文化中的题材资源、建设文化产业园区、打造生态文化产业链,以发展生态文化产业为突破口,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城市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城市滨水风光带建设已成为城市文化景观建设的重要内容。衡阳市湘江滨水风光带景观建设的基本优化方案为:显山露水,建设浑然一体的景观带;合理规划,形成优美的景观轮廓线;挖掘文化,建设本土式园林景观群;以人为本,建设多元化沿江休闲区;丰富水景,增添滨水休闲区的活力;量化资源,实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