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2009年通过的《西藏自治区道路交通安全条例》自施行以来,对维护西藏的道路交通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以法制统一性、制度设计合理性、技术规范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要素对该法规进行评价,对其已不能适应西藏道路交通安全的相应条款的修正和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梁平 《江西社会科学》2020,40(3):168-175
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成为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方面,从供给侧化解该矛盾的方式则是区域协同发展,但政策红利刺激下区域竞争性发展造成区域地位不平等、发展不均衡,对区域协同治理带来了现实张力,集中地体现为政策引领与法治保障的冲突,以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的扭曲,进而演化为社会矛盾纠纷,包括直接的利益纷争、发展权利诉求以及社会心态失衡等问题。法院作为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应当立足于审判执行本职职能,积极推进区域司法合作,深度参与区域社会治理,构建一体化的司法协同治理体系,将矛盾纠纷纳入法治框架进行分析研判,进而推动区域实质性公平,为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和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4.
邢蕾 《西域研究》2015,(2):10-13
作为清廷对回疆的重要立法成果,《回疆则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它在关注当地吏治问题的同时,还对宗教事务、经济活动和民族政策的具体实施内容等做出较为全面的设计,《回疆则例》在当地的社会治理体系中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回疆政治局势的变化,该法在实践中也逐渐显露出与社会现实间的不相适应性。  相似文献   

5.
"云榜"模式是广西天峨县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有效实现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一种有效模式.该模式立足自然村屯,发挥党领民办;群众自治,以"三依靠""四到位""五联防"和"六大员"为工作机制,实现基层党建与社会治理创新的深度融合和良性互动.该模式表明,提升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性,党建引领是核心,依靠群众是关键,立足基层是基础.  相似文献   

6.
刘平 《阴山学刊》2003,16(1):90-94
国务院 2 0 0 1年 12月 2 0日公布了新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与 1991年公布实施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相比 ,极大地提高了计算机软件的保护水平。在计算机软件领域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具有优先于《著作权法》的效力 ,这种“优先”源于《著作权法》第 5 8条的授权。就目前而言 ,打击盗版 ,应重点打击制造、销售盗版软件的人以及作为单位的计算机最终用户 ,对个人最终用户不宜追究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7.
我国长期以来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体制机制障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公园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构建和治理能力的提高。而国家公园生态环境保护的整体性对跨区域环境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以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环境保护为视角,通过对祁连山国家公园跨区域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现状的调查,分析其运行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对有效提升国家公园生态环境保护跨区域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效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余庆经验"就是基层党委政府因地制宜、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的一个新范本,是西部欠发达地方社会治理的成功案例。法治是社会治理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社会治理创新必须限定在法治的框架内并需要法治的保障。社会治理中的法治最好通过区域法治理论来理解。区域法治更多地利用"地方性知识",突破传统上以法院为中心的研究。区域法治建设有着多元维度。从治理过程的角度来看,法治体现在社会治理机制展开的全过程;从知识系统的角度来看,法治还包括了调解、习惯法等知识系统。  相似文献   

9.
创新社会协同治理是推进基层社会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的有效途径,但具体如何落实多主体协同治理是理论与实践的核心问题。南昌市在推进禁燃禁放实践中首创了党政领导、公安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治理新模式,实现了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和群众之间的良好协同,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治理效果。研究发现,以任务分解和过程实时监督为重心协同推进禁燃禁放工作,可以有效避免各协同治理主体之间的隔阂与冲突。为构建社会协同治理长效机制,建议在基层社会协同治理工作中着重在协同治理决策机制、实时监督考核机制和多元主体参与机制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0.
海洋湿地保护立法在海洋生态安全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立法研究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由于衡平性立法理念的缺失、管理体制上的弊端、资源掠夺性开发,海南海洋湿地生态安全已面临严重威胁。需要改变立法指导思想,树立生态安全下的衡平性立法理念,制定并完善相关立法,规范管理体制明确协调管理部门,鼓励公民社会参与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1.
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起草颁布的《儿童个人信息网络保护规定》于2019年10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保护未成年人网络个人信息的专门法.《儿童个人信息网络保护规定》借鉴了美国《儿童在线隐私保护法》和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的基本原则,被国外观察者视为中国版本的《儿童在线隐私保护法》.本文在分析《儿童个人信息网络保护规定》出台的立法背景和比较法环境的基础上,探索《儿童个人信息网络保护规定》所借鉴的美欧儿童个人信息保护主要原则,并通过探讨2019年美国启动《儿童在线隐私保护法》新一轮修订所征求到的建议,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儿童个人信息网络保护规定》的方案.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宋刑统>中与嫁妆相关的法律文本为切入点,对户绝家庭和非户绝家庭里在室女、归宗女、已嫁女的嫁资之法进行了深入分析,希望对完善我国现今的婚姻财产立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宋刑统》中与嫁妆相关的法律文本为切入点,对户绝家庭和非户绝家庭里在室女、归宗女、已嫁女的嫁资之法进行了深入分析,希望对完善我国现今的婚姻财产立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推进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是在新时代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要求.《民族区域自治法》序言已经为推进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奠定了作为历史逻辑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为政治逻辑的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作为实践逻辑的"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和作为法律逻辑的法律治理四重逻辑基础.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习近...  相似文献   

15.
16.
中国城市社会从共和国建立起,就以单位—街居制为其主要的微观控制方式,在改革开放之后经历了较大的变化,形成单位街居共治的格局。这一治理方式的变化体现了中国社会现代化历程下政府如何把城市治理作为一种满足现代化要求的重要手段来操作。治理方式的转变折射出中国社会在现代化浪潮里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7.
社会分层与弱势群体是社会转型时期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市场经济本身无法解决贫富分化和资源分配不公问题.法律援助对于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防范和化解矛盾,公平分配法律资源,实现诉讼权利平等具有重要意义.以社会分层和弱势群体为理论依据,考察法律援助制度和法律援助地方立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有助于制定符合社会发展实际的地方性法律援助条例.  相似文献   

18.
现代社会危机管理体系中,电视新闻传播已经成为国家应急管理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应对中,央视《新闻1+1》作为传播观点和思想的权威新闻言论节目,快速反应、独家采访、理性解读,协同政府在危机治理的进程中实现议题共振、议题衍化,发挥了主流媒体在重大危机事件传播中一锤定音、引领方向、凝聚力量的重要作用.以疫情期间《新闻1+1》107期节目为研究对象,以斯蒂文·芬克的危机传播四阶段为框架,分析《新闻1+1》通过议程设置、舆论引导达成的危机协同治理功效与舆论引导力度把控,同时发现节目在危机预警、监督议程向度等层面的不足,建议完善媒体应急联动机制、提升宏大视野、强化专业主义精神,形成媒体参与政府危机协同治理的最大合力.  相似文献   

19.
何得桂  韩雪 《江淮论坛》2024,(1):101-108
基层治理现代化命题为创新和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提供范式指引。通过提高基层场域的治理韧性,统合治理克服科层治理和条块分割的内在局限,从而增强基层治理体系的行动力。与协同治理、整体性治理相比,统合治理以“全过程统合”的逻辑积极回应基层社会既要和谐安定又要充满活力的行动目标。它突出和释放党建势能优势,注重向下负责和敏捷回应,强调属地管理和属性治理、为民服务和筑牢基础的互动,致力于探索基层善治和共同缔造的有效实现路径。通过党领共治、条抓块统、融合赋能和激励约束的运行机制创新和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从而在执政党整合社会、社会积极回应的统合链条中推动基层社会治理迈向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以政府为主导的应急管理体制是我国应急管理的基础,政府应急管理组织结构也是应急管理领域不可回避的基础且重要的研究议题.为减少政府组织的应急协同失灵,本文通过政策文本分析厘清不同类型突发事件的政府应急组织协同治理关系,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清晰描绘了组织内部不同突发事件的应急协同网络结构,并提炼和归纳出四种网络的模式和特点.依此研究指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应急协同网络分别为节点地位平等的紧密—分工型、单核主导的松散—协作型、节点地位平等的紧密—协作型和双核主导的松散—分工型.政府应急组织协同治理网络的困境主要在于负责部门与协同中心不匹配、度分布不合理、不同突发事件类型间应急协同不足.以网络治理理论为基础,提出三重策略包括节点优化、整体网络优化和应急协同网络间优化,是提高政府应急协同能力和绩效的重要方法,有助于加强和完善我国应急管理体系与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