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端 《中州学刊》2008,(2):66-68
金融全球化改变了金融市场的面貌,也对传统的金融监管制度提出了挑战,各国都在根据自己的国情探索新形势下的有效监管之路.在金融全球化之下.各国的金融监管制度改革呈现出趋同化的趋势.我国在完善金融监管制度时也应该注重借鉴国际经验,美国、日本两国的金融监管制度改革具有各自的特点,对我国金融监管理念的革新和金融监管模式的完善都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国外金融预警制度对构建我国地方金融预警系统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地方金融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仅局限于审慎监管是远远不够的,作为金融监管的有效补充和延伸,应建立我国地方金融风险预警系统.了解不同国家的金融监管体制,并从金融监管体制、对问题金融机构的处理机制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我国建立识别和度量地方金融风险的科学诊断工具--地方金融风险预誓系统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采用协同学方法,分析了我国金融监管系统及子系统的协同性。通过分析金融监管系统的特性,论证了金融监管系统具有复杂系统的特征,可以运用协同学方法来研究。金融监管子系统可分为人民银行子系统、银行子系统、证券子系统和保险子系统,通过构建我国金融监管系统的协同机制和分析我国金融监管系统协同现状,发现我国金融监管系统及子系统协调性不强,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应从组织结构、监管成本和制度建设等三个方面提高我国金融监管系统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4.
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有其深刻的宏观经济背景,而金融监管当局对次级抵押贷款及其衍生产品的风险认识不够,控制不当,监管不严,对此次危机的爆发及扩散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次贷危机给各国的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我国防范金融风险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金融综合经营趋势下,我国当前的“一行三会”制分业监管体系已不适应国内金融发展的监管需求。应在借鉴发达国家金融监管改革经验的前提下,实现我国金融监管的变革,宜分“三步走”:第一步,在不改变“一行三会”制监管结构的前提下,尽快确立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机制,实现机构性监管向功能性监管转变;第二步,作为过渡,微调现有监管框架,在“一行三会”之上建立综合协调机构,实行综合监管与分业监管相结合的综合监管模式,为多元化监管向一元化监管、功能性监管向目标式监管过渡做铺垫;第三步,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实施基于目标的综合金融监管。  相似文献   

6.
论金融监管、金融内控与金融风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我国金融领域存在的最突出问题有四个,即金融监管乏力,金融内控不严,金融秩序较乱,金融风险突出。这四个方面的问题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中央银行金融监管乏力,金融机构内部控制不严,导致了金融秩序混乱和金融风险的产生,而要规范和维护金融秩序,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就必须加强金融监管和金融内控。一、当前我国金融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金融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金融逐步成为我国经济的核心。但同时,我国金融领域目前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  相似文献   

7.
金融监管在金融业的发展中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而金融监管法律法规是金融监管的守护神。所以 ,完善金融监管法律法规向来在各国中很受重视。我国原来实行计划经济 ,现充其量也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阶段 ,资本市场极不发达 ,金融监管经验不足 ,金融法律制度不完善。本文试就我国金融法律制度完善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周小光  刘杰 《理论界》2005,(8):202-203
金融业经营体制的变革必然要求变革金融监管体制,金融监管模式的选择将是任何国家必须面对的问题。适应国际金融发展的大趋势,探求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重新构建我国稳健、合理、高效、安全的“一元制”金融监管体制及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9.
近期我国众多金融机构集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主要缘于我国金融监管的薄弱.在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背景下,必须继续深化金融改革,选择新的监管框架,妥善处理好货币政策下金融监管的关系,做到金融监管"三架马车"的协调,不断强化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从而更有力地支持经济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0.
金融全球化是当今世界银行发展的大趋势 ,它对金融业产生正负两方面的影响。随着我国加入 WTO,金融开放程度不断加大 ,我国金融监管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目前我国金融监管存在许多的问题 ,为此 ,需要我们改善我国现存的金融监管体制 ,以适应金融全球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论公证在我国防范金融风险中的特殊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艳宁 《河北学刊》2001,21(1):121-124
信用风险是我国金融业面临的主要风险,防范我国的金融风险要建立以人民银行为主的多元金融监管体系,公证在金融监管体系中可以发挥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金融监管体系中有必要引入公证这一社会中介模式。应当进行金融公证立法,以充分发挥公证在金融监管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给金融监管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总结此次危机的形成、发展机理并分析当前的金融监管现状可以发现:美国当前的金融监管机制是非稳定的,存在着"金融创新一监管一再创新"的循环.世界各国对此都建立了适合本国的金融监管模式.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为避免重蹈美国覆辙,我国应该从建立监管机构与被监管机构的最优和次优均衡、加强金融监管的创新、建立适合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完善监管者激励约束机制、加快金融监管国际化合作等方面,实现帕累托最优的金融监管改进.  相似文献   

13.
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佳佳 《理论界》2009,(1):69-70
合理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是实现监管资源有效配置和提高金融监管效率的基础,也是保证金融体系安全与稳定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英国、美国、澳大利亚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比较分析,探讨了我国监管协调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加入WTO之后,随着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金融监管难度进一步加大。那么,如何加强金融监管以防范金融危机呢?本文在分析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加入WTO之后加强金融监管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中央银行法律地位的特殊性 ,决定了其实施金融监管的重要性 ,也影响着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市场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挑战 ,有必要客观分析影响中央银行金融监管法制化的制度因素 ,以确保我国金融业的稳健运行和不断繁荣  相似文献   

16.
加入WTO以后,我国已颁布的金融法规面对世界贸易服务规则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到金融业的市场准入、风险控制和金融监管等都必须按照国际惯例从法律上重新加以规范。我国金融法制建设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7.
欧美网络金融监管模式的借鉴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美网络金融监管开始得较早,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和完善的网络金融监管制度,而我国的网络金融服务尚处于初级阶段,遇到了不少关系到金融安全的问题,我国应结合现有的金融监管格局,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需要,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及时出台调整网络金融监管方面的新法规,以适应促进经济金融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8.
胡宽 《江西社会科学》2019,39(3):187-195
新时期我国面临着更迫切的防范金融风险、强化金融监管需求,完善金融监管理念、确立适宜的金融监管模式对强化金融监管的实效至关重要。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既考察域外以放任主义监管路径为代表的英美弱金融监管模式的缺陷,也结合我国的强金融管制模式之弊端,必须确立金融监管过程的平衡理念,采取平衡金融监管模式,从金融监管治理的角度强权与限权并重。其中,强权体现为适度集中监管部门,推动运用原则监管;限权表现为具化监管程序,限缩监管目标,建立金融消费者监管评价机制等。为此,立法上应注重出台程序性规定,适时将相关指引上升为正式法律法规,杜绝模糊性的立法宗旨表述。  相似文献   

19.
《江西社会科学》2015,(1):68-72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强金融监管、推动金融创新、维护金融稳定"。我国金融业尽管分业监管制度已经建立,但存在诸多问题,亟须完善和改革。当前金融监管的缺陷在于金融监管法律体系不健全、金融宏观审慎框架不完善、分业监管模式的内在缺陷以及防范系统性风险的能力不足。借鉴世界主要国家的金融监管经验,我国的金融监管改革要尽快建立起完整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完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和监管机构的协调机制,平衡创新与监管的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20.
金融监管权的配置包括横向层面的部门分配和纵向层面的权力分割,地方金融监管权是在金融监管权纵向配置的背景下对金融市场发展的制度回应,也是金融监管权配置理论的逻辑自洽。当前我国金融监管权纵向配置存在模式失衡、内容失当、运行失范等问题,需要重新审视地方政府在金融监管体系中的作用,赋予地方政府适当的金融监管权,构建起横向统合、纵向分权的分层监管模式,实现对地方金融监管合法规制和有效监管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