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府适度干预简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明欣 《齐鲁学刊》2012,(5):112-115
自由竞争经济下,资本家的过分自利行为造成了市场失灵,因此政府以一种"调控人"的身份对市场失灵进行干预,而长期的政府干预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政府失灵"。传统政府干预理论认为这种现象是由于经济法未完全生效的原因,并依此提出双向干预说,期望利用经济法克服政府失灵。但实际上政府失灵是经济法的一部分,对政府失灵的克服只能是完善经济法自身,具体措施可以引入适度干预学说:第一,引入契约机制的互动干预体系;第二,建立责任与干预相统一的问责制度;第三,将克服"政府失灵"列入除经济法以外的合适法律形式。  相似文献   

2.
政府经济管理行为优化作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其内涵在于经济法要赋予政府依法干预、管理社会经济运行的职权,强化其权威,同时依法限定政府经济管理行为必须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这就要求经济法要为政府经济管理方式的转变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要具体规定政府干预和管理经济的法定次序和范围以及越权干预的法律后果,要明确规定对政府经济管理行为的监督和补救措施,为政府合理、有效调控经济运行创造条件、提供保障,以获得最优的经济管理效益。  相似文献   

3.
论国家经济管理权及其实现的特殊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法是国家综合运用各种调控手段实现经济政策目标的基本法律规范。在经济法律关系中,代表国家行使经济管理职能的政府始终是一方当事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经济法的规范对象主要也是国家或政府的经济管理行为。尽管在对经济法的一般性研究中,可能涉及国家经济管理权的一些问题,但是,由于国家经济管理权的运用直接影响到经济法的效率与效能,因此,有必要对国家经济管理权进行专门研究。过去的许多经济法著述,为了回避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问题,往往不涉足这一内容。事实上,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共性与个性既是经济法研究中…  相似文献   

4.
李胜蓝 《兰州学刊》2006,(3):183-184,190
“三农”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经济法在国家统筹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为切入点,本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从经济法社会本位的基本理念出发,提出制定和完善以宏观调控法律制度为主的各项基本法律制度,引导和规范国家对农村经济的宏观调控行为,从而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使之得到切实有效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5.
厘清土地利用规划权力的法律属性涉及到将政府行使规划权力的行为纳入到法治化轨道中,也涉及土地利用规划法治化路径的选择问题。土地利用规划权力在宏观层面属于宏观调控权,在微观层面属于市场规制权。土地利用规划行为与经济法的制度功能具有契合性。确定土地利用规划权力的经济法属性有助于维护土地市场的正常秩序、协调土地资源的利益分配关系以及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我国应当从经济法视域下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权力制度模式设计。  相似文献   

6.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及其基本原则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的经济关系只能由不同的法律部门来调整 ,才能达到法律调整的最优化。根据政府干预经济的内容 ,对经济法所调整的具体经济关系可以概括为 :市场主体参加的体现国家意志的经济关系、市场管理关系、宏观调控关系、社会保障关系等。与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密切相关的是其基本原则 ,根据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经济法必须坚持国家适度干预和维护公平竞争两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7.
当前,政府通过行使宏观调控权的方式来更好地配置市场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但由于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市场机制脆弱性降低,因此,政府应转变经济调控方式,与市场经营主体构建合作型法律关系,在市场经济中与市场主体共享收益、共担风险与亏损,以促进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从而完成从以行政法为依据的干预型政府到以经济法为依据的合作型政府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税收调控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它的实施会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从房地产市场税收调控的视角,利用经济法理论研究分析税收调控的有效性和合法性,并提出完善税收调控功能的相关经济法建议。期望透过房地产市场税收调控的经济法分析,对税收调控的其他领域具有直接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杨家宏 《学术界》2001,(3):196-201
宏观调控是政府的重要经济职能,政府怎样进行宏观调控及实现最佳调控效应,是宏观调控的核心.文章对宏观调控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及如何协调运用宏观调控的方式和手段以及规范和完善宏观调控主体行为等问题进行了阐述,以期我国在第十个五年计划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能够达到既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新经济法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金涛 《理论界》2008,(8):52-55
科学发展观为经济法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和理论指导。本文试图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对经济法的概念进行重新审视和解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经济法观。本文认为,转轨时期的中国经济法是调整政府主导的多元主体为了社会整体经济利益进行调控、规制、参与、协调和服务经济活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相似文献   

11.
总体上看,2003年以来中央政府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难尽人意。其原因错综复杂,但房地产市场主体的预期行为的负面影响也是致因之一。市场主体的预期是一把双刃剑,科学合理的预期有助于宏观政策效果的发挥;反之,不合理、不稳定的预期将在一定程度上冲抵宏观调控政策效果。同时,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和政府本身的可信性和可行性又将影响市场主体的预期行为。因此,要想有效调控我国的房地产业、提高政策实施效果,务必要对房地产市场主体预期行为进行科学有效的引导和管理,以稳定市场预期,并提高调控政策本身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2.
市场主体权利包括消费者权利和生产者权利两个方面,它们各自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同的功能.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部门经济法对市场主体权利实现的禁止、限制和促进,是影响市场主体权利实现的重要因素,并呈现出阶段性特征.文章通过历史考察,认为经济法对市场主体权利的保障,经过了民商法的补充法阶段、与民商法共同调整阶段和当前的引领阶段,并在现有法律体系下有着特定的定位与作用.在新形势下,经济法应着重在4个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以社会整体利益保护为原则,规范政府和企业的市场行为;完善经济调控政策与法律,为市场主体权利的实现提供相应的政策法律环境;完善对外贸易法,保障对外贸易市场主体权利的实现;积极探索国有企业市场主体权利实现的途径.与此同时,十八届四中全会经济立法任务的完成,将更加有利于市场主体权利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风险社会中的宏观调控及其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的启示,在现代社会中,宏观调控本身也是一种风险,呈现出入为性、不可预测性、二重性、个体性和延伸性等特征.这种风险既源自宏观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和宏观调控行为功能的多重性,也源自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局限性和主观随意性.风险规制是法律的基本功能之一.因而,有必要在宪法层面对宏观调控行为进行专章规定,在宏观调控基本法律原则层面确立经济稳定增长原则和一致行动原则,在具体法律制度层面完善宏观调控权力制约机制和宏观调控法律责任追究机制.  相似文献   

14.
经济法立法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分类是指从不同角度,按不同标准对相应法律现象所作的类型化思考。通过法律分类,可以更好地认识相应法律现象。经济法立法按不同标准可以分为经济宪法和经济行政法、宏观调控法和微观规制法、一般经济法和特别经济法、经济危机和战争时期的经济法、经济转型时期的经济法和经济正常时期的经济法、公法性经济法和私法性经济法等。通过分类,将有助于我国经济法理论的研究和立法、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15.
作为后进的经济转型国家,我国的行业协会存在诸多法律问题,对行业协会的经济法确认与规制是必要的。行业协会的功能和特征决定其是经济法主体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确认其经济法的独立主体地位。行业协会的经济法规制应系统化,包括完善经济法主体制度、市场规制法律制度和宏观经济调控法律制度在内的各项经济法制度。  相似文献   

16.
无论是从经济法的产生角度还是从经济法承载的社会整体利益的角度去衡量,政府都是经济法的主体之一,而国家不是经济法的主体。政府作为经济法的主体具体化为各种不同的经济管理机关。从不同角度观察政府作为经济法主体的作用是各不相同的,政府在宏观调控、微观规制中,在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以社会整体利益为导向,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进一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从宏观上看,民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经济法的社会本位理念、协调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决定了经济法将在民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进一步完善经济法要从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两方面入手:在经济立法中充分考虑民族经济利益;建立合理的民族区域财税调控制度;加快循环经济立法;同步建立起市场培育法律制度、规制法协调制度和区域经济协同合作制度.  相似文献   

18.
政府调控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目前经常出现的对“政府调控”的误用与误解进行了辨析。首先,“政府调控”并不等义于“国家调控”,因为它们是由不同的主体进行的调控。其次,政府进行的调控并非都是宏观调控。以克服“市场失败”为出发点的政府调控,既要进行宏观调控,又要进行微观调控。最后,在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政府调控不能单向弱化,而必须进行双向调整  相似文献   

19.
经济法现代化既是一个过程 ,又是一种目标。现代化的经济法以国家干预与市场的干预需求相均衡及干预的最高效率为主要表征 ,以对公权行为的有效规制与优化为关键。文章阐述了对立法行为进行有效规制与优化的路径 ;并主张用企业家精神塑造政府行为 ,改变政府行为的激励机制 ,在公共部门引入竞争机制及在政府部门导入效率动机。  相似文献   

20.
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经济法密切相关,使经济法面临系列重大挑战,经济法传统的价值理念直接受到极大冲击。经济法作为国家调控经济运行的基本法律规范,应积极回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转变视角,拓展视域,更新理念,进行理论和制度创新,建立更加完备的经济法制,才能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良好的法律保障,同时也才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