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什么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可以适当分开?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这种两权分开具有什么性质和特点?从理论上弄清这些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历史上看,生产资料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是伴随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而发展起来的。例如,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方面社会上出现暂时闲置的资本,另一方面有了对货币资本的需求,于是,货币的借贷关系发展起来,产生了借贷资本,即生息资本。虽然“所有权名义仍在贷者手中,但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社会主义的实践,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可以适当分开的”,此后,理论界对两权适当分开的必然性与分开的模式进行了比较广泛深入地研究和探索,提出不少很有启迪的见介和方案。有的正在付诸试验。本文拟就两权适当分开的必要性,“适当”的程度及其模式,谈一点粗浅的想法。  相似文献   

3.
<正> 中共中央在《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指出: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我们这次改革的基本任务。“要使社会财富越来越多地涌现出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为此,必须增强企业活力,扩大企业自主权,将国营企业的所有权同经营权适当分开。因此,《民法通则》规定:“全民所有制企业对国家授予它经营管理的财产依法享有经营权,受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4.
<正> 为什么我们的企业缺乏活力呢?《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是因为两个关系没有处理好:一是国家和企业的关系,二是企业和职工的关系。关于国家和企业的关系长期以来我们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实质上是各级国家行政机构的附属物。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形成这种弊端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把全民所有同国家机构直接经营企业混为一谈。对此,过去一直看作是天经地义的真理。我国以及苏联和其他  相似文献   

5.
为了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我们组织本院教师撰写了以下四篇文章。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正处于从产品经济模式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模式转变的过程中。这种转变,对于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来说,就是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同经营权分开,使企业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具有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我改造能力的商品生产者。实现所有权同经营权的分开或分离,是完成这一转变的关键。但在全民所有制经济中,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同经营权能否“适当分开”,或分离,在一些同志当中还存在着疑问。有的同志认为,在全民所有制经济中,特别是在那些具有重要地位的大企业中,这种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社会主义的实践,所有权同经营权是可以适当分开的。”这是一个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的观点。目前对这一观点有不同的理解,需要作进一步的探讨。首先需要搞清楚什么是全民所有制。马克思恩格斯没有使用过全民所有这一概念,他们使用的概念是“社会全体成员的财产”、“国家财产”、“社会占有全部生产资料”等等。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使用了全民所有这一概念,他认为全民所有同国家所有是一回事。斯大林讲的全民所有同马克思恩格斯所讲的社会全体成员的财产没有什  相似文献   

8.
把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开,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所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所有制结构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几年来,我们在积极探索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的多种有效形式,逐渐走出一条既符合所有制为主体的原则,又使企业是具有旺盛活力和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道路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同时,改革的实践也为我们回答所有权与营权能否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是否改变了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性质等问题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这次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把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开,确立国家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之间的正确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突破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用那种认为所有权和经营权始终相一致、相统一的狭隘眼界来看待一切所有制问题,从而否认社会主义条件下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可以适当分开的传统观念。为此,我认为有必要对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关系作一简单的历史考察。这对我们端正对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关系的认识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的客观存在,必然产生对生产资料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问题。正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使得全民所有制经济也必须采取商品经济形式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利益,并必须实行经济责任制。  相似文献   

11.
无论经济学家怎样回避,农村土地所有权、经营权与地租的关系在非常活跃的发展着。不去认识研究和掌握其客观规律,就将有阻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所谓农村土地所有权是指土地拥有者权力的集中概括,土地经营权是土地经营者权力的综合表现,地租则是土地经营者向土地所有者所要缴纳的税金、提留和摊派的总合。就是说,在商品经济发展阶段,只要有土地就必然有所有权,有所有权就有经营权,有经营权就有土地经营者  相似文献   

12.
在国家所有权同国有企业经营权的分离、企业范围内经营权同经营成果所有权的结合上,国家、企业、职工的利益会形成复杂的结构关系。而在其某一环节上,又会形成双层所有权关系。在“双层所有权”结构中,国家是全民财产的统一的但不是唯一的主体;所有作为法人的国有企业也都应是其财产的所有权主体。承认国有企业享有法人所有权,将是体制改革的重要措施,是国有企业作为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3.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社会主义实践,所有权同经营权是可以适当分开的.”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讨论中,有些同志撇开现实的生产关系谈“两权”分开,结果发现经营权总是离不开所有权.于是提出了股份制、企业所有制等分割全民所有制企业产权的种种设想.这就向人们提出了一个现实同题:是所有制形式决定经营形式,还是经营形式决定所有制形式?我想就它们的从属关系作一些必要的理论考察.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合一、分离与经营能力的强弱结合起来 ,分析了二者结合的四种具体方式 :两权合一而经营能力强、两权合一而经营能力弱、两权分离而经营能力强、两权分离而经营能力弱各自的优劣 ,并提出了实现两权分离企业资本收益最大化目标的两条根本性措施及国有企业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内容提要: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实质是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分离。如果说资本主义股份制作为一种经济组织形式,并没有完全改变无偿占有他人劳动的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性质的话,那么,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产生所有权思想,社会主义劳动股份制在生产资料实行按劳分配的基础上,则是生产资料共同占有的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在这里,实行的是同量全部劳动的商品交换。只有结合实际情况首先找到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实现的最佳形式,才能更好地从理论上和实践中解决“两权分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增强企业活力是城市经济改革的中心环节。城镇集体工业企业要进一步搞活,就要加快工业管理体制改革。要使这一改革有重大的突破,就必须还所有权和经营权于集体企业。集体企业“两权统一”的理论根据生产资料所有制作为一种现实的经济关系,在直接生产过程中具体表现为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后三权通常称为经营权)四方面内容。所有权和经营权在不同的经济形式中结合的方式和程度是不同的。城镇集体所有制经济,一般说所有权和经营权  相似文献   

17.
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为了增强企业活力,人们普遍认为应将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也将此写入了决议。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展开,“两权”分离之后,不少企业增加了活力,提高了经济效益,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这就说明,从选择改革的突破口来看,“两权”分离的第一步是完全正确的。但是仅限于此,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改革的目前状况看,各种各样的问题又都集中在“两权”问题上,特别是所有权问题上。改革实践提出的问题,使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两权”分离,认识它的历史和现状,以及有关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企业所有权经营权的相互关系,在生产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所有权中心同经营权的统一、所有权中心同经营权的分裂、经营权中心同所有权的分裂、经营权中心同所有权的统一四个阶段.(一)所有权中心同经营权的统一早期企业家是业主型,企业主是经营者,它普遍存在于工场手工业式的企业里.这一时期的企业家一般拥有企业的全部产权.在经济生活中,他们既是资产所有者,同时又是资产的经营者,具有双重人格.明晰的产权关系使他们要对自己占有的资产经营承担责任,并维护他们作为实物资本所有者对资产占有的权利和取得收入的权利.同时,激烈的市场竞争又使他们作为经营者必须对公司的整体经营承担风险,使公司经营取得成功得到保证.这种类型企业家的特点是:一方面,个人财产利益与企业利益的高度结合,使他们有足够的动力去从事公司的经营活动;另一方面,这种类型的企业家对企业的经营风险十分敏感,开拓精神弱,创新精神有一定的局限性.这时所有权和经营权是以  相似文献   

19.
按照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实现生产资料所有权与生产资料经营权的分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大步骤。从纵向经济关系方面来说,实现生产资料所有权与生产资料经营权的分离,在于使国家与企业间的关系明朗化,使国家不再以生产资料经营者的身份出现,直接干预企业的微观经济活动,从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控制转向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而增强企业活力的主要理论依据则是实行生产资料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生产资料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问题,实质上是生产资料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的关系问题,通常把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叫做经营权,因此,四权的相互关系也就变为两权的相互关系。从历史上来看,生产资料所有权和经营权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两种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