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峰 《太平洋学报》2012,20(6):80-88
马克思恩格斯主要从社会再生产角度论述了海权思想,新航线的开辟、工业革命、航运、殖民地、世界市场是马克思主义海权思想的五环节。马汉从争夺世界霸权的角度论述了生产、海运和殖民地三环节之间的辩证关系,从海战史的角度论述了海权与大国兴衰的关系。本文认为,这两种海权思想既有共性又有本质差异,均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海洋的重要作用。海权思想对于中国发展航运经济、建设强大海军、维护海洋权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诚信内涵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国战 《社科纵横》2005,20(4):145-146
诚信是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基础,加强诚信建设已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共识。深化对诚信内涵的认识是加强诚信教育和建设的基本前提。诚信的内涵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认识,主要包括从中国古代传统伦理道德的角度和从现代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认识,还可以从不同学科的角度来认识等。诚信的内涵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较为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搞清这个理论问题的重要性及艰难度,接着从历史角度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的基本观点及思想深化轨迹,并突出阐述了邓小平的贡献,然后从逻辑角度概括了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方法原则和社会主义的定义,最后又从现实性和未来的角度透析了在“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上的认识疑团,揭示了21世纪社会主义发展的光辉前景。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运用的实践角度,对中国共产党如何正确运用和自如掌控统一战线重要法宝,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双手五指协调"理论体系和实践办法,并对这"一双无形之手",从每个"指关节"到"五指"的现实支点和关连作用,到左右两手五指协调、相互灵活配合,从宏观运用中张弛有度、掌控自如,到确能维系好大团结大联合的政治联盟的终极目标,都结合实践进行了系统的思路阐述和高度的理论概括;从哲学的实践角度,对做好统战工作的五种重要能力与做好统战工作的五个着力角度之间,建立起了主观能动作用与客观实践平台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从工作的实践角度,对做好统战工作的五个着力角度,分别赋予了一一对应的五种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5.
医务社会工作者如何介入临终关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医务社会工作在医院工作中的重要性。医务社会工作者从专业角度和人文关怀的角度介入临终关怀,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临终病人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6.
关于腐败的社会学断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力 《社会》2001,(11):34-36
解释腐败现象的理论角度很多 ,诸如 ,从政治学权力的角度、从经济学市场的角度、从法律学规范的角度、从伦理学品德的角度等等。但是 ,每一种角度在看到问题的某个方面的同时 ,却往往忽视了另一些方面 ,因而难免具有局限性。相对而言 ,从社会学的某些角度对腐败现象所作的理论解释 ,则显示出更具综合性的特点。断想一 ,社会交换理论与腐败。布劳认为社会交换就是交换者期望得到回报并也确实得到了回报的交换过程。社会交换的范围要比经济交换更加宽广 ,权力与其它东西的交换应在社会交换的范畴之内。公共权力的职能主要是服务、管理、监督 ,…  相似文献   

7.
黄济福 《探求》2006,(Z1):94
一、科学发展观指明了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关键 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共产党执了政,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社会主义怎样巩固,怎样防止倒退,怎样前进.过去,我们更多地是从镇压敌对阶级,防范国际敌人,从政权的巩固角度,从改变生产所有制的角度考虑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相当长时间,则着重从经济角度,从发展生产力的角度,当然或多或少也从政治的,文化的角度考虑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这一切,都有其真理性.但事实证明,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前进,这些考虑都有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首先阐述了沟通在管理中的作用,继而以广东某高职院校为例,从常见的学生工作中的沟通障碍入手,分析了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造成的沟通障碍,并从组织角度和管理者角度提出了进行有效沟通管理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9.
戏曲家尤侗在诗学、文论和词学的广阔领域提出了系统的文学主张.关于文学发展,他既主张文学通变,又强调文学联系;针对文学创作本体,他从主旨表达的角度提出了主情说,从创作心理的角度提出了泄愤说.从作品风格的角度提出了贵静说与自然说;对于文学家的态度、素养和创作条件.他分别提出了有美毕收、兼才和达而后工等重要主张.尤侗从文学史论、创作论、作家论的三维视角建立了其论题丰富、逻辑严密的文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0.
李浩 《浙江学刊》2007,(6):89-93
史家对西汉侍中一职的研究多有所涉猎,但主要是从中朝加官的角度或者是从门下省的发展角度加以论述,往往忽略甚至否定了其作为本官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本文拟对西汉侍中职官进行梳理和考证,以期对西汉侍中有一个更全面的把握。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历史的、现实的、理论的角度,分五个部分对作为现代企业成功范式的股份制的运作做了实证考察。第一部分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起始农村承包制和城市扩大企业自主权所面临的挑战,阐述了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成功范式。第二部分从现实的角度推论出我国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主要源于股份制的贡献。第三部分从理论的角度分析了股份制成功的原因。第四部分阐述了股份制运作过程中存在的观念误区。文章最后从股份制的现状出发描绘了股份制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2.
高科技产业将成为中俄双边合作的主要方向和推动双边贸易增长的主要动力,技术标准联盟则是推动这一合作的主要载体。在分析中俄技术标准联盟构建可行性的基础上,分别从成本和技术传导两方面探讨了中俄建立技术标准联盟的优势,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跨国建立技术标准联盟可能存在的宏观和微观层面的障碍,并据此从政府角度和联盟自身的角度提出了技术标准联盟的推进策略。  相似文献   

13.
《社科纵横》2021,(1):37-43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观与其资本主义观一样,总是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范畴紧密地关联在一起。随着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科学技术的爆炸式进步使得人们不断地重新反思其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社会基本矛盾关联的新形式和新变化。马克思恩格斯所讨论的资本主义带来的生产力发展的问题内在地包含了他们的科学技术观,揭示了科学技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密切关联,并且从存在论角度、政治经济学角度和伦理学与社会批判角度全面地进行资本主义科学技术二重性批判,并指出了科学技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条件下的后果与历史任务,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带来的技术异化和打破这种生产方式束缚的人的解放。  相似文献   

14.
钟国庆 《探求》2004,(3):64-67
从城市规划、景观建筑和环境艺术去理解景观已经众所周知,很多人也非常清楚城市景观在旅游中的重要意义。那么,如何从旅游的角度去理解景观的价值及其设计呢?本文阐述了城市景观在旅游中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如何从游客的角度和城市的旅游发展考虑景观设计,并分析了以旅游为导向的城市景观系统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5.
宋滢 《江右论坛》2007,8(9):61-63
本文主要从意识形态和经济两个角度考察了媒介产业法制管理的必要性,作者主要以我国的报刊业为例,着重从产业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了我国政府对媒介产业管制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并借鉴一些媒介产业发达国家的经验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艾米莉·狄金森被推崇为美国新诗的鼻祖,其诗歌以死亡主题见长。诗人在《邻居的葬礼》和《我注意到人们消失了》中从旁观者角度阐述了对待死亡的客观态度,在《当我死时,我听见了苍蝇的叫声》中从体验者的角度描述了死亡所带来的希望破灭,在《因为我不能停下来等待死亡》中从逝者的角度表达了对死后永生的渴望。从诗人在诗歌创作中所选择的词汇评价意义中可以看出,诗人对待死亡的态度是矛盾的,这种矛盾源于她对爱默生的超验主义的肯定和本身基督信仰的冲突。  相似文献   

17.
徐宝锋 《阅江学刊》2015,(2):108-113
宇文所安从人文主义的角度出发,对中国文学表现中的人性主题予以了审视,他重拾并放大了晚明时期昙花一现于中国诗学中的"情"、"欲"问题,不仅从后现代的角度颠覆了中国诗人的经典形象,而且从作品本身所蕴含的欲望角度出发,解构了作品本身所内蕴着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8.
目前,国内研究钓鱼岛争端问题的文献主要是从历史和法律两个角度来论述的,涉及钓鱼岛列岛的主权归属问题、中国对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拥有主权的历史依据和法律依据研究、日本反复挑衅钓鱼岛主权问题的政治图谋以及钓鱼岛争端对中日关系的影响等方面。本文专门从国际法的角度对解决钓鱼岛争端的模式进行研究,提出了战争模式、仲裁模式、谈判模式和搁置模式,并从历史和国际法理两个角度对这四种模式在中国未来解决钓鱼岛争端上的可行性选择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角度回溯了西方情感人类学的几个发展阶段。从认识论的角度而言,西方情感人类学经历了从反理性主义向情感本身的转变,相应的方法论则经历了将情感视为话语向将情感视为人的生命体验的转变。本文认为情感人类学包含了西方社会理论的基本理论关怀,对于人类学中国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邵治国 《唐都学刊》2005,21(2):14-20
明堂是封建社会重要的礼仪建筑。武则天朝的明堂,有其特别之处:武则天修建的明堂担负着禅代的特殊历史使命,它建成后就成为武则天的政治活动中心和心理支撑点;围绕明堂展开和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不仅是当时历史的缩影,也从某种角度折射出武则天的种种心态,明堂对当时的政治、社会产生了重大而又微妙的影响,很值得分析和回味。前人对于明堂的研究多是从礼仪和考古的角度对建筑本身进行考察,[1]而很少从政治角度和社会背景上分析,武则天朝的明堂所涵盖的内容已经远远超出了它单纯的建筑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