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文学中的共生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中的共生现象是指较后问世的作品对早先存在的作品的重述或重新解释.对经典作品的再创造在美国文学的发展过程中始终起了重要的作用.早在19世纪美国文学发展初期,美国文学之父华盛顿·欧文就使用了这种方法.20世纪上半叶,西方包括美国在内的现代主义作家偏爱使用神话方式,也就是重述早先具有神话意义的故事.美国后现代主义时期的文学对于经典作品的再创造范围更加广泛.这一阶段重述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从女性的角度或是给名作增加进女性的声音.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20世纪文学史上,现代主义文学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促进了中西思想文化的交融和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进程。但是由于特殊历史因素的影响,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研究者们才开始重视现代主义文学这一研究领域,此后有关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研究也才逐步得以广泛、系统和深入地展开。  相似文献   

3.
20世纪的世界文学思潮、流派和创作倾向荣然纷呈,变动不居。但从它的基本格局和历史走向来看:东、西方文学的相互认同和差异,促进了世界文学一体化的进程;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文学的并行与交融,实际是由实证主义和现代人本主义两大文化思潮相互冲突所致;文学与哲学心理学的趋同与结合及其神话倾向,将孕育着新的文学突破。  相似文献   

4.
20世纪西方文学中的现代主义是西方现代一系列文学艺术思潮、流派的总和,现实主义则是有相应审美意识、艺术原则规定性的文学艺术现象。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是20世纪西方文学中相互不能替代、各具强健生命力的奇观,它们在20世纪西方文学中的总体生命律动大体有三种比较典型的情况。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文学倾向同社会变动有着带规律性的密切联系,我们能从中获得历史的、文化的、美学的启迪。展望新世纪,可以预见,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会像一对孪生姐妹一样,继续变换着花样活跃在文学舞台上。  相似文献   

5.
新感觉派是中国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文学流派,它作为中国第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以特有的形式进行现代主义艺术的实验,创作出一种独特的都市文学.在20世纪中国小说流派的发展中占有一个不可予夺的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6.
作为现代哲学的开创人之一,尼采在其悲剧的起源和历史的研究中,摈弃了德国浪漫派试图利用神话恢复有机统一性的观点,提倡以酒神精神抵抗现代科技文明和理性带来的人力孱弱和颓废困境,以期唤醒和恢复作为人类生存本质的强力意志。而现代主义也从神话中找到了现代理性批判这一契舍点,使神话叙事成为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显要特质,发挥着其在现代语境下的隐喻和救赎功能。尼采的神话思想对于现代主义文学中的神话回归产生了一种启示作用和预见性影响,在促进神话的现代书写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从而使现代文学中的神话回归得以产生一种哲学内涵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20世纪60年代初至70年代末,新马华文文学关于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论争从未断歇过。在论争中,现代主义渐渐为读者所接受,由此发展成为与世界文学潮流相接轨的"东方现代主义"。文章通过梳理这场论争的来龙去脉,旨在厘清这场"现实与现代之争"对新马华文文学研究之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华现代主义文学创作在20世纪20年代末就出现了,但那时还没有形成自觉的创作潮流.50-60年代是马华现代主义文学的兴盛时期,其理论与创作都有长足的进展.70年代以来,马华现代主义文学的创作手法逐渐应用于现实主义创作之中,展现出新的面貌.它对于马华文学创作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9.
英美现代主义文学在20世纪中国的研究可分为三个时期,即民国时期、新中国十七年与20世纪80—90年代,其中出现过两大批评范式,即心理学批评范式与政治批评范式。心理学批评范式肇始于20世纪20—30年代,是民国时期英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中的一股重要潮流。新中国早期,文艺批评界将英美乃至西方现代派文学一律贬斥为“反动”、“颓废”、“腐朽”、“没落”的资产阶级文学,政治批评范式由此诞生,并出现了第一次范式转型。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内爆发的现代主义文学大论争是两种批评范式所代表的不同学术理念和价值取向所表现出的公开对立状态,而90年代批评界“话语上的改口”是第二次范式转型的标志。在两次范式转型过程中,学术话语的历史传承与“话语平移”发挥了同等重要的作用。而当下对英美现代主义文学评价的“合法化”状态,是学术研究的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纵论20世纪世界文学的走向,认为20世纪世界文学的最大特点是打破了19世纪及其以前文学发展的单一性而呈现出传统现实主义、无产阶级文学和现代主义文学“三足鼎立”的格局.然而由于形势的变化无常,在几个历史阶段中,文学又呈现出时而偏向这边,时而偏向那边的“钟摆现象”。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初,文学叙事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研究。现代主义作家常常从现代主义绘画艺术中汲取相似的东西来开展文学试验。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在现代主义绘画的影响下开始在小说上探索全新的叙事模式。其代表作《到灯塔去》中体现了现代主义绘画中的“多角度透视”,“非个人化”和“构图”等艺术特征。这些基于现代主义绘画的小说叙事模式加强了叙事领域里的美学价值,打造了文学世界里一种全新的图式文本,发展了现代主义小说艺术。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中期中国文学存在着三种类型的现代主义,即:外来现代主义,上海现代主义,中国学院派现代主义。沈从文是学院派现代主义的先驱人物。学院派现代主义受外来现代主义影响而形成,却有其独创性。它不同于上海现代主义。其典型作品有沈从文的《凤子》、《看虹录》、《水云》等。这些作品从主题到技巧都充分证明了沈从文现代主义特征的一面。沈从文的现代主义作品虽属“非主流文学”,但却影响了后来整整一代的现代派诗人和小说家。  相似文献   

13.
俄国象征主义是唯一一个在俄罗斯的土地上得到充分发展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在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是划分俄国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的分界线,是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总的源头.本文旨在向广大读者介绍俄国象征派这一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产生背景、主要特点、代表作家及作品),同时力争对其做出较为全面、正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麦尔维尔的巨著<白鲸莫比-迪克>虽发表于1851年,但却令人惊讶地包含着20世纪英美文学所特有的强烈的现代主义特征.本文从题材和叙述手法着手,分析了它包含的现代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现代主义在英国刚刚萌芽时,托马斯·哈代敏锐地感到现代主义的特点——思想的深刻性和形式的新颖性,这从哈代作品的思想内涵、语言特色、结构艺术等方面反映出来。哈代的作品着意表现现代文明给人的心灵带来的巨大创痛,具有浓重的危机意识,与现代主义文学颇为相似。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主题——精神隔膜、理想幻灭是哈代作品的基调。而神秘莫测的荒原意识以及意识流手法的运用,更是体现出哈代对现代主义的探索与开拓。  相似文献   

16.
阅读诗歌以及中国诗歌也许能够帮助理解或解决现代主义和世界文学本身固有的矛盾。如果文学现代主义确如艾略特·温伯格所言,倾向于发现从前未予关注的作品,并以"国际风格"无明显地域性的普遍主义为显著特征,那么用非西方语言创作的所谓现代主义诗歌并非代表着在西方文化逻辑驱动下对地方文化的消除,而是代表着当地文化重新发掘各自自我的过去以应对西方伦理及美学。20世纪80年代,中国当代诗人西川以"后朦胧"抒情诗人姿态步入诗坛,后来发展到以散文诗形式持续探究古文化奥秘。通过细读西川诗文,可以探索现代主义确定性特征的方方面面,并将它们彼此联系;可考查在文学研究、尤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占主导地位的世界文学理论流派;最后,将西川诗与中西美学的双重关系为参照,可探究翻译其诗的特别之处。  相似文献   

17.
现代主义文学是19世纪末出现在西方的一个悖逆理性传统的文学思潮。20世纪它引入中国后,随着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发展成为一个持续了近百年的文学潮流。五四时期,中国新小说在创始阶段就具备了西方现代主义因素。30年代出现了真正意义的现代主义小说流派——新感觉派,80年代中期在对其艺术形式技巧的借鉴和观念变革基础上,现代主义小说创作达到高潮。新时期的文化语境也推动了现代主义小说的创作实践。  相似文献   

18.
约翰·密尔是19世纪影响力很大的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家,他的《论自由》集中体现了其哲学思想中的自由理论体系。托马斯·哈代是横跨两个世纪的作家,晚年以《无名的裘德》开拓了英国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先河。哈代文学创作的思想受到密尔自由主义思想的深度影响,这在《无名的裘德》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认真探究《无名的裘德》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对我们进一步了解哈代现代主义文学中的自由理论思想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现代主义小说是印度20世纪文学中的重要构成,其发生、发展大致经历过三个阶段,各时期的创作成就分别以泰戈尔、阿葛叶与布特代沃·巴苏和"新小说派"作家群作为代表.泰戈尔实现了印度小说叙事手段的现代性转型;阿葛叶和巴苏为印地语、孟加拉语现代主义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世纪中后期出现并得到繁荣发展的"新小说派"借鉴、吸收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观念和表现手法,融合本土小说叙事基因,强化现代性诉求,坚持立异标新,对印度文学现代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张霖 《东方论坛》2002,(2):128-128,F003
现代主义文学在中国20世纪文学史上曾经是一颗耀眼的明星.它在沟通中西思想文化,建构中国新文学范式,完成中国文化现代化转型方面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但是.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现代主义文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被排斥在文学史之外,它的作用被有意地忽视和遮蔽了.直到90年代,关于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系统研究才得以广泛深入的展开.目前可见的一些相关成果主要为文学史类型的研究,对"现代主义"这一舶来品如何在中国本土生根发芽,它与中国传统文学之间深刻复杂的内在关系等深层问题,尚无人详细考察.这对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国现代主义文学造成了一个不小的阻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