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在全国房地产业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西宁的房地产业也进入了快速的发展时期,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城市化建设进程,改善了城镇居民居住环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西宁房地产市场价格也节节攀升。高涨的房价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及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和生活水平的  相似文献   

2.
1994年实施危陋平房改造以来,天津房地产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为改善人民居住条件、加快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房地产业实力迅速壮大。“十五”时期末,2005年全市房地产开发企业974家,从业人员3.25万人.  相似文献   

3.
《统计与社会》2009,(2):24-24
据悉,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内需,保增长的总体要求,日前,臼治区政府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危旧房改住房改造暂行办法》,将加大对危旧住房的改造力度,今年全区危旧房改住房改造投资16亿元,开工建设面积100万平方米,这是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关注民生、拉动内需的重要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4.
房地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其健康发展与否,直接关系到保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大局,关系到广大群众基本住房需求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目标。为了更好地分析和判断西宁新建房价的走势,以及房地产业发展对西宁经济增长的作用,解析西宁房价与相关因素的关系,了解城镇居民对房价的承受能力,根据西宁房地产历史统计数据和市场发展现状作以分析,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解放前,西宁地区经济非常落后,金融业极不发达。西宁地区仅有中央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农民银行的分支行及其四银行联合办事处西宁支处,青海省政府办的青海银行及湟中实业银行,业务范围狭窄,资金吞吐量有限。1949年西宁解放,西宁市军管会接管了5家国民党政府旧银行的全部资产,于同年10月22日成立中国人民银行青海省分行,1950年1月1日成立了西宁办事处。中国人民银行青海省分行和西宁办事处的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金融事业在青海省及西宁市的确立,也标志着新政权对旧政府金融体系的接管、改造工作已基本完成。随着新中国金融机构的建立,各项金融业务也同时展开,从而加快了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安定人民生活,建设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进程。经过60年的艰苦创业,不断的开拓进取,改革完善,到2008年末,西宁地区已经形成一个以中国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为领导,以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开发银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等国有商业银行、保险公司为主体,以青海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为补充的一批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优质、效益良好、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较强的现代金融体系。为西宁的经济发展,市场繁荣,人民安...  相似文献   

6.
赵文栋 《青海统计》2005,(12):18-19
房地产开发投资是拉动西宁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主力军之一。今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西宁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国家的各项政策措施,不断规范房地产市场,建立和完善政府监管体系,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使房地产业总体上保持了平稳增长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7.
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居民住宅不断得到改善,以及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四大支柱支撑着我县房地产业的发展。尤其是2005年,我县定为城市建设年,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更使我县的房地产业得到空前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规模不断增大,速度不断加快,房地产业的带动效应已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但尚未进行专门、系统和量化研究。运用投入产出平衡关系分析房地产业对相关产业的总产出和就业带动效应,以及房地产业对相关产业增加值的带动效应。发现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主要影响原材料消耗型、物质资本型产业,而对服务型产业的影响较少,这说明我国的房地产业还处于物质资本消耗的数量扩张阶段,有待产业升级和服务化。  相似文献   

9.
张孟霞 《青海统计》2008,(11):26-28
1978年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西宁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系列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加大投资力度,优化投资结构、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增强投资拉动作用,使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有力地促进了西宁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相似文献   

10.
赵文栋 《青海统计》2007,(12):27-29
今年以来,西宁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在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中,以关注民生的思想为指导,着力解决居民住房消费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引导居民合理的住房消费、切实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西宁房地产市场呈现供、销两旺的格局。一、西宁地区房地产市场供销现状2007年国家对房地产宏观调控以“平稳”为主要基调,重点在于出台的一系列政策的落实和执行。作为省会城市的西宁房地产业在国家“政策执行年”大背景下,保持供销两旺的格局。(一)西宁地区房地产投资稳步增长截至十月底,西宁地区完成房地产投资29.9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80%。其…  相似文献   

11.
数字     
四川房地产业结构亟待调整 近日,四川省统计局通过对四川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依存关系及带动效应进行客观分析,对促进四川房地产业发展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及时调控房地产市场,科学制定发展规划,为房地产业从初级发展阶段过渡到高级发展阶段创造条件;二是选择合理的房地产业发展目标和模式,更大限度发挥房地产业对促进经济增长、改善民生的积极作用;三是重视房地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房地产物业管理和中介服务。  相似文献   

12.
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房地产泡沫治理是当前调控的主要目标,需加快体制改革,从财政、税收、住房保障、金融体就等各方面入手。房地产业: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房地产业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超前性。房地产泡沫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与房地产价格的不断上涨没有必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自1998年取消福利分房,实行住房货币化分配以来,中国的房地产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其房地产业的发展更是一直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为中国的国家经济和地方经济的持续增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房地产业中住宅产业的发展,由于住宅产业关联度高,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了以基础设施为重点的投资力度,西宁市借西部大开发的东风,近几年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西宁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呈现出“经济提升、城市繁荣”的喜人局面。西宁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省上的统一部署,为了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加大了宏观调控力度。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民间投资速度不断加快,已成为西宁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相似文献   

15.
建国60年,西宁个体私营经济走过了艰难曲折而辉煌的发展历程,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市委市政府不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积极鼓励和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着力清除影响和制约我市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障碍,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和条件。同时个体私营经济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到目前已成为我市最具生机和活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我市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的生力军。西宁市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历程:一、解放前西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极其微弱西宁,作为地处西北内陆、开发建设较晚的高原古城,在解放前,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商品交换很不发达,商品经济十分落后。据历史资料记载:直到1913年,才有循化人罗风林在西大街首开冰鉴照相馆,1927年,兰州人傅顺山来宁在观门街开设皮革作坊。1945年孙国斋投资2000元在上朝阳创办的大兴造纸厂,只能生产包装纸。到1949年西宁解放时,全市仅有私营工业5户,个体手工业767户,从业人员1258人,工业产值458万元,其中生产技术最简单、用途最为广泛的砖瓦产值仅25万元,而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粮...  相似文献   

16.
自1998年国家取消福利分房制度后,我市房地产业呈观快速发展的态势。房地产的快速发展及日益壮大.已成为驱动经济快速成长的重要引擎,为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提高生活品质提供了机会和可能,房地产业已是目前经济生活中最受关注的产业。  相似文献   

17.
顾定贤 《浙江统计》1999,(10):12-13
改革开放以来,杭州市区房地产业发展迅速,1979年至1998年市区新建房屋3868.32万平方米,其中新建住宅2034.41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从1978年的4.07平方米增加到1998年的9.6平方米。昔日古老破旧的矮房已基本上被整齐高大的楼房所代替,城市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房地产业的发展对于迅速提高广大城市居民的居住水平,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变城市面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业已成为杭州市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房地产业发展概况1.房地产企业发展迅速。杭州市区房地产业虽起步较晚,但后续发展很快,市区房…  相似文献   

18.
随着“富民强区”战略的强力推进,我区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不断增强,有力促进了住宅和房地产业的发展,住宅建设和房地产业已成为近年来推动我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19.
曾俊林 《四川省情》2008,(12):12-12
自去年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以来,全省正按照中央的部署,加快四川服务业发展。但突如其来的"5.12"汶川特大地震和不断升级的全球金融危机打乱了四川服务业发展的进程和计划。四川  相似文献   

20.
未来五年,即2002至2006年,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实施、西宁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十分重要的时期。只要我们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坚持实施开放带动、扩市提应、科教兴市、工业强市、服务业活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西宁经济总量完全能够保持两位数增长,人均GDP再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