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语境诗学将“语境”作为文学理论的本体范畴、元话语和先验结构,重新反思文论体系的基础概念和理论观念。其自身作为一种诗学话语具有批判哲学、后批判哲学和“后理论”的理论品性:语境诗学是一种“反思型”文学理论,既重视主观概念和理论对经验事实的整合和同化,又对文学的经验事实动态性地开放;语境诗学是一种“默会性”的理论话语,它关注文学的言说和未言说、“焦点觉知”和“附属觉知”之间的意义互动关系。文学语境带有“原初自明性”的默会性,也即“内居”于世界之中,而非超然世界之外地思考世界;在“后理论”思潮之中,文学理论开始拒斥“大理论”或“宏大叙事”,强调以小理论化或者“语境化”的理论进路面对文学现象。语境诗学关注文学事实或文学作品的“具体性”,以及文学自身的“唯一性”和“独特性”价值。  相似文献   

2.
要解答文学理论有没有边界的问题,应该从知识社会学中的"理论"概念入手。"理论"是不断打破已有模式和权威的知识活动,它与对象和已有的知识背景之间是对话关系。文学理论就是以文学为基础的理论。本雅明、巴赫金和海德格尔分别代表了三种不同类型的"文学理论"。为文学理论设定边界的是一种传统理论,在新型文学理论中边界是应该被突破的。  相似文献   

3.
作为批判的文学传播理论的奠基人,洛文塔尔始终把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应用于文学、文化和社会问题的分析研究,在文学理论、通俗文化理论和批判传播理论等方面都有卓越的贡献.他的文学传播研究不仅揭开了西方文学研究的传播学转向的序幕,而且有效地把批判理论、文学理论和传播理论综合起来,建构了"理论力场"方法论和"理解力场"等独特范畴,这使其文学传播理论形成了鲜明的理论特色和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4.
文本理论是进入二十世纪后在西方兴起的一种独特文学观念.二十世纪以来,文学理论在探讨了作者、世界因素后,开始关注作品本身和读者的存在,文本理论聚焦作品本体和作品意义生成的倾向与文学理论关注重心的转变是一致的.文本理论中提出的许多全新观点,对文学观念转变、文学理论本身发展、文艺实践活动展开及文艺学学科教学、研究与建设都很有借鉴和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文学理论教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课程思政为文学理论课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提供了新视角。课程思政指明了文学理论课程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新定位、新方向和新途径,那就是使青年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并树立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同向同行的马克思主义文学观。课程思政视角下文学理论教学加强马克思主义指导应坚持如下基本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马克思主义文学观和方法论;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体系,处理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一般文学理论的关系。其具体方法是透彻讲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深刻性、人文性,凸显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新成果,建构理论讲授、研读教学和案例教学相统一的三维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精品教学资源、精品思政课程资源,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互联互通。  相似文献   

6.
谈谈文学理论的转型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学生活化以及传统文学理论言说者身份和赖以生存的"元理论发生了变化,导致文学理论面临着一次重要转型。调整言说立场,定位于“阐释”,拓展研究领域,通过转型以应对业已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文学实际、文化历史语境以及社会需求,文学理论才会有出路。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当代文学理论的发展现状,提出其经过疏离、召唤、契合的过程,逐渐建构起当代文学理论的本土化形态。指出疏离就是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的脱节;召唤就是当代文学理论研究的困境吁求文学创作的经验充实,文学创作的众声喧哗召唤文学理论的主动介入;契合就是文学理论在文学经验的共同基础上,介入文学现实,吸收古今中外的文学体验资源,最终实现当代文学理论与当代文学创作的整合。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当代文学理论的发展现状,提出其经过疏离、召唤、契合的过程,逐渐建构起当代文学理论的本土化形态。指出疏离就是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的脱节;召唤就是当代文学理论研究的困境吁求文学创作的经验充实,文学创作的众声喧哗召唤文学理论的主动介入;契合就是文学理论在文学经验的共同基础上,介入文学现实,吸收古今中外的文学体验资源,最终实现当代文学理论与当代文学创作的整合。  相似文献   

9.
王委艳 《东方论坛》2014,(1):111-115
文学理论教学的"文本—理论"模式为当前文学理论教学提供了一种参考。立足文本,让丰富的文学现象为理论的生产提供支持,在还原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源生性逻辑中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理论创新能力,创造自由、包容、开放的学习与思考空间是该教学模式的核心特征。  相似文献   

10.
“理论”与文化研究的相继兴盛,使得20世纪上半叶形式主义文学理论确立起来的纯粹文学理论的知识幻象破灭.文学知识界已经普遍接纳“理论”与文化研究为文学理论在20世纪下半叶的两次重大转型变迁.这就意味着文学理论必须放弃其原来的边界甚至学科自足性,成为一种新的跨界知识形态.文学理论的未来图景,或者将在最宽泛的意义上称其为“话语理论”.  相似文献   

11.
《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文章学巨擘,桐城派是近代文章学大宗,作为一位心系中国文学命脉的现代新儒家,徐复观与两者都颇有渊源,并对桐城派文论和《文心雕龙》之关系做了深入研究,认为它们有许多暗合之处。特别是在文体论和文气论两个方面,桐城派文论对《文心雕龙》都有继承和超越。通过对桐城派和《文心雕龙》关系的细致考察和疏通条贯,徐复观希望展现古今文学发展的轨迹,沟通中西文学理论,为建立中国现代文体论作奠基尝试。  相似文献   

12.
文学理论形态学是关于文学理论的理论 ,它的研究对象是古今中外的文学理论话语 ,研究客体是文学理论话语中的元话语。探讨文学理论形态的逻辑起点 ,是文学理论实践本身。以文学理论话语所体现出来的理论观念与方法论之间的关系为视角 ,古今中外的文学理论形态主要有三种 :从上而下的观念演绎式、从下而上的经验总结式和方法互动的横向移植式  相似文献   

13.
文化研究的得失与文学理论的知识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研究将文学视为书写与阅读能力,重视对文学与社会政治的关系的研究并将文学理论看作文化理论,企图对传媒时代文学的形态变异怍出理论上的回答。但由于其本身包含了无法克服的矛昏,所以在其后继者那里渐渐演变成大而化之的"对文化的研究" 文学理论需要正视文化研究的现实并采取恰当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4.
文学理论不仅是一种知识体系,而且也是一种价值学说,历史上各种文学理论之间的分歧和对立,说到底都是由于各派所持文学观念的不同而造成的.因此,要学习和研究文学理论,就必须确立一种正确的文学观念,应联系文学理论的历史,运用整体思维的方法对文学性质作纵横交叉的研究,并强化"问题意识”,这对于推进我国当今文学理论研究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新世纪之初古代文论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20世纪中国古代文论研究注重基础文献和不断追求理论进步的两大传统;探讨传统文论发展在20世纪里“再生”模式的衰竭和“嫁接”模式的生新,把20世纪现代文学理论纳入到中国文论自古至今的发展流程中去,就《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丛书》思考了传统文论的转换和“再生”动力的激活。  相似文献   

16.
文学时代对文学理论提出了新的要求 ,传统精神文化和心理正在分化、瓦解。市场经济条件下 ,现实的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及其集中表现的政治 ,构建了文学理论的基础。同时 ,新文学理论的基础确立后又对作家提出了新要求  相似文献   

17.
经学对刘勰文学思想的影响在<文心雕龙>中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总论篇中表现出的取经典为模范的思想,即刘勰有意识的"宗经"为其文学思想提供了强有力的依傍;二是刘勰的文学本质观与经学有显而易见的牵连;三是刘勰的文学作品论向经学的复归;四是创作论中的物感说与通变观对经学思想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王韶华著述40万字《文学形态论》,提出"文学形态"理论。本文是其中重要论文,提示我们应该研究——文学怎样存在和如何表现,基于文学本体论的逻辑起点,在那广大且笼而统之的意识形态中,以艺术的审美性和言语的生命特征把文学"解放"出来,凸显文学的主体作用。文学性质、规律和途径因"形态"而有脉络,文学现象和文学活动自然而然地深入其本质;另一方面,在学理上能够全面而系统地反映文学的整体面貌,从文学生成过程、内外部建构和表达方式直接而深度地揭示文学的本真状态,从而使文学有自足的理论体系,由它自己的形式、规则、表现方式和艺术范畴诠释、求证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前学术界在文学理论中关于反本质主义问题的争论一直未能停止。究其原因,反本质主义论者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文学理论过分依赖哲学,受其影响而丧失了文学理论的学科基础与自身理论的合理性。文学理论中本质主义问题出现的原因在于:受哲学影响,文学理论过度发展其理论品格的一极,在脱离创作实践中放弃了实践品格的追求。当下文学理论应在保持其理论品格的同时,突出其实践品格,在文学创作实践中提高理论再生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