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赵惠民 《齐鲁学刊》2007,1(4):53-57
清末民初的黄河三角洲移民以政府组织的生存型移民为主。移民群体主要由灾民构成。移民安置区域集中在黄河大堤周围和黄河尾闾新生淤地。由于特定的历史条件,绅士在移民活动中自始至终发挥着重要作用。土地分配不足,安土重迁观念的影响,掠夺性耕作方式导致的土地盐碱化等,使移民返迁比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民国前期,黄河三角洲市镇得到较充分的发育,成为山东省市镇比较密集的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由此导致的农产品生产专业化,促进了商品交换的繁荣和产地市场的形成,这是黄河三角洲市镇发育的主因;胶济铁路的修建,便利的黄河和小清河航运等交通优势,也是黄河三角洲市镇发展的诱因。但是,因为各县的自然、交通等条件不同,造成了黄河三角洲南北部地区市镇发展的差异性。另外,在市镇的密度及专业化水平方面,黄河三角洲市镇发展水平与发达的江南地区也有较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3.
黄河三角洲民间音乐是独具特色的黄河三角洲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深深扎根于黄河三角洲这片广袤而神奇的土地,枝繁叶茂、花果丰硕、姿态万千,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  相似文献   

4.
黄河三角洲[1]作为近代中国移民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其移民活动既有与其他地区的共通之处,又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征:移民活动与黄河运动高度关联,黄河冲决与造陆成为引发移民举动、实施移民行为的主线;外来移民安置和区域内人口迁移相伴进行,使移民活动极为频繁;移民性质属于典型的灾害移民,迁移人口为各地灾民和习惯于"赶黄河"游走式农耕方式的当地居民,劳动力素质偏低;区域"拉力"不足,移民返迁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清末,黄河三角洲地区黄河频繁溃决,灾情惨烈,政府和民间积极应对,多方救助.救助活动既有与其他区域的共通之处,又显现出鲜明的地域特征:政府的积极作为和执行者的消极应对形成反差,使救助效果大打折扣;注重治本的灾民迁移安置在灾后救助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提高了灾害救助的质量;以绅士为主的民间力量在灾后救助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黄河三角洲民间音乐是独具特色的黄河三角洲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深深扎根于黄河三角洲这片广袤而神奇的土地,枝繁叶茂、花果丰硕、姿态万千,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  相似文献   

7.
特色产业园区作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的重要实现途径之一,它的建设一方面依托于当地特色产业的集聚,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园区内同类产业的整合,提高产业整体竞争优势。本文基于产业集群视角,分析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发展现状,并对黄河三角洲发展特色产业园区进行了优劣势分析,进而探讨黄河三角洲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特色产业园区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亲自部署和推动的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黄河三角洲作为黄河入海口,因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特有的生态环境,对整个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作用。黄河三角洲的生态治理近年来取得了不小成绩,同时也面临全球气候变化的不可预测性等多重挑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吸收和借鉴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地理环境较为类似的入海口或河流三角洲区域生态环境治理和高质量发展的成功经验,对于积极推进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无论从地理条件的相似度,还是从生态环境治理的成功经验来看,荷兰的生态治理经验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尤其是荷兰三角洲地带,处于欧陆三条河流入海口,也称为“莱茵-马斯-斯海尔德三角洲”,在无条件承受上游和中游流域的各种污染的前提下,顺利实现生态转型,是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的典范。本文就此问题展开论述,以期对黄河三角洲乃至整个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9.
隋唐五代时期是黄河三角洲大开发、大发展的重要时期之一,这一时期黄河三角洲在市镇、人口、农工商业等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以棣州为中心,可以对隋唐五代时期黄河三角洲的开发状况、开发原因及其开发受制约因素等内容加以认识,为当前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建设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0.
黄河三角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多年的农业综合开发,黄河三角洲已成为山东省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但是,黄河三角洲农业可持续发展仍面临着多方面的制约因素。应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导向,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为主线,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加强农业综合配套体系建设为保障,促进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全面提升,不断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实现黄河三角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周润静 《阴山学刊》2003,16(5):24-26
钢琴协奏曲《黄河》与《黄河大合唱》,由于表现手法与表现风格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特性:协奏曲中常常提高八度,运用和弦形式演奏旋律,用三连音填充较长的时值,改变节奏型等方面发挥出钢琴的交响性效果;而合唱旋律是为了更好地表达歌词,符合人的生理及语言特性。  相似文献   

12.
黄河三角洲是典型的移民区域。移民活动始自明洪武永乐年间,延续至21世纪初。黄河三角洲移民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移民时间长,来源广,成分杂,种类多;移民原因以内部"拉力"为主;移民形式主要为有组织的政府安置;早期移民大多属转迁后移入;外来人口安置与区域内移民相伴进行。  相似文献   

13.
孙景超  耿楠 《殷都学刊》2010,31(3):149-152
黄河与河南地名有密切关系,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自然区域地名向行政区划的转变,如三河地区;由于与黄河的地理位置关系、环境变化而得名的历史地名与现存地名;因为黄河的改道、决口等导致行政区治所的迁移与行政区划归属的变动。  相似文献   

14.
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战国时期多属燕、赵等诸侯国的势力范围.秦汉以后则分别隶属于幽州、冀州及河套地区的并州等行政区域.本文首先梳理了黄河以北广大地区先秦两汉以来文化分发的线索;并分别就燕、赵、晋等地的文化传统及其特色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5.
王永宽 《中州学刊》2006,(1):144-149
河图洛书反映了中国古代先民文化观念中的物象崇拜意识,主要表现在三个基本问题上:其一是河图洛书的来源,传说认为河图洛书是从黄河、洛河的河水中来的,这反映了远古时期先民的河流崇拜意识;其二是河图洛书的传送媒介,传说认为河图洛书是由龙、马、龟衔来或驮来的,这反映了远古时期先民的灵异动物崇拜意识;其三是河图洛书的主要表现形式,传说认为河图洛书的基本符码是数的概念,这反映了远古时期先民的数字崇拜意识。  相似文献   

16.
敬重黄河生命倡导河流伦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儿女应该尊重黄河,与黄河和谐共处.以敬重黄河生命为契机,我们更应倡导河流伦理.河流伦理与环境道德具有浓厚的思想渊源与物质基础,振兴河流伦理,倡导环境道德,也是实现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进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王林 《兰州学刊》2007,(8):170-173
1933年7、8月间,黄河流域发生特大洪水,其中以冀鲁豫三省灾情最重,受灾面积达1万多平方公里,受灾人口300多万,财产损失2亿多元.国民政府在灾后成立了黄河水灾救济委员会,对灾区进行急赈、工赈和卫生防疫.尽管这次赈济活动有健全的组织和制度,但由于投入太少,成效甚微.这场水灾救济的失败,既加重了当时中国的农业恐慌,也反映出南京国民政府在救灾方面的无力和无能.  相似文献   

18.
1946-1947年间最高经济委员会所属公共工程委员会受命组织由美国专家组成、中国专家参加的"治黄顾问团",开展了黄河全流域规划,留下了大量英语文书资料和研究成果,之后不断有节录翻译发表而鲜有整体介绍与评说。充分利用档案以充实此次规划的信息,从历史的角度肯定中外科技工作者的贡献,正视其局限,这既有学术意义,也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黄河包头段水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立新 《阴山学刊》2006,20(1):27-28
水环境恶化的威胁,已成为水资源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本文通过对黄河包头段水污染现状的深入剖析,针对主要水污染物的来源、分布等情况,提出比较切合实际的整治对策。  相似文献   

20.
城市定位是根据城市自身条件、竞争状况以及未来发展变化来确定城市的空间地位、发展目标及特色。沿黄城市带是宁夏经济发展的核心区,银川市作为沿黄城市带的中心城市,其定位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沿黄城市带的发展。本文运用首位度、城市流等理论从不同层面对银川市在沿黄城市带中的功能定位进行研究,并根据研究的结果,就银川市的发展方向及目标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