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清末,黄河三角洲地区黄河频繁溃决,灾情惨烈,政府和民间积极应对,多方救助.救助活动既有与其他区域的共通之处,又显现出鲜明的地域特征:政府的积极作为和执行者的消极应对形成反差,使救助效果大打折扣;注重治本的灾民迁移安置在灾后救助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提高了灾害救助的质量;以绅士为主的民间力量在灾后救助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东营利津县历史文化形态丰富多彩,主要有盐文化、黄河(大清河)文化、港口码头文化、移民文化、凤凰城文化等.由于多种文化的不断融合,东营利津县地域文化形成了包容性、地域性、多元性的特征.黄河水患的频繁发生引起了东营利津地区的生产民俗、地名文化、居住文化、民间艺术民俗等深刻的变化.通过深入挖掘传承乡土文化,打造乡土文化品牌、发展乡土文化特色旅游、增加乡土文化认同感、提升乡土文化品味等渠道,积极开发东营市利津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3.
剪纸艺术的变迁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剪纸艺术作为民间艺术的重要表现形态,对剪纸艺术的变迁进行分析与研究,使我们对民间剪纸的历史演变以及多元化的生存状态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剪纸艺术面临着传承与发扬的任务,应从个人传承过渡到社会传承,并着眼于经济上的开发。  相似文献   

4.
试论元代开发黄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代开发黄河取得了很大成就。世祖忽必烈派遣女真人都实专门探寻河源,都实发现了黄河正源,这是中国古代首次真正发现黄河正源;贾鲁用疏、塞、浚的办法治理河患,取得了成功,保证了黄河下游的相对稳定;黄河漕运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开发。  相似文献   

5.
粤东山区地理环境复杂,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空间,虽然历史上较广东其他地区的开发为迟,然而水土流失现象却极为严重.粤东生态环境的变迁,与明中叶以后大量移民的进入,无片盲目的矿产开发,以及粤东一带流民、矿徒"亦耕亦盗"的生存方式有密切的关系.频繁的盗矿现象的发生,以及矿乱不断,不仅使粤东成为时人眼中的"盗区",对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影响极大,而且也破坏了当地的森林植被,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虽然地方官民与士绅也都采取了一些治理与控制措施,但是取得的效果甚微.  相似文献   

6.
隋唐五代时期是黄河三角洲大开发、大发展的重要时期之一,这一时期黄河三角洲在市镇、人口、农工商业等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以棣州为中心,可以对隋唐五代时期黄河三角洲的开发状况、开发原因及其开发受制约因素等内容加以认识,为当前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建设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7.
自《禹贡》的时代起,人们就已经开始关注自西汉以后称作“黄河”的重要水系与文明进程的关系了。因“河”的作用形成并由“河”滋养的“太原”、“大陆”、“大野”,是中华文明初期发育的基地。“河”的问题解决了,则禹“告厥成功”。据说“四海会同,六府孔修,庶土交正,底慎财赋,  相似文献   

8.
杜延伟 《中文信息》2008,(4):107-109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黄河入海口,位于山东省东北部的渤海之滨,包括黄河入海口和1976年以前引洪的黄河故道两部分,总面积15.3万公顷。1992年8月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有着特殊的生态环境,被誉为“地球温带地区最广阔、最年轻的、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9.
黄河三角洲开发的一大焦点是,这一地区能否获得像长三角、珠三角一样的快速发展?实际上局内人和局外人都明白,要赶上长三角、珠三角,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一点,山东省政府官员也看得很清楚。山东省滨州市黄河开发办公室副主任冯国明说:“打个比方,目前长三角、珠三角已经驶上了快车道,而黄三角却连车道都还没有开始修。但是,开发黄三角绝对是这一地区的历史性机遇,无论如何,我们应该抓住这一机遇。”  相似文献   

10.
《黄河年鉴》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型流域性年刊。它及时地、动态地、系统地反映黄河治理开发的全过程以及黄河流域和西北地区水利水电建设的最新成就和发展趋势。为各级领导和国内外关心黄河的各界人士了解黄河及黄河流域的情况,实施正确决策,提供最新的信息、详尽的资料和科学的依据。《黄河年鉴》的主要篇目包括:特载、治黄文献、黄河防  相似文献   

11.
黄河三角洲是典型的移民区域。移民活动始自明洪武永乐年间,延续至21世纪初。黄河三角洲移民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移民时间长,来源广,成分杂,种类多;移民原因以内部"拉力"为主;移民形式主要为有组织的政府安置;早期移民大多属转迁后移入;外来人口安置与区域内移民相伴进行。  相似文献   

12.
黄河三角洲经济区金融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区域经济体系和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需要建立起完善的区域金融体系.在黄河三角洲开发的大背景下,从充分发挥金融资源配置作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和保证区域经济发展可持续性的角度出发,必须重新构建与黄河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金融体系.基于金融功能观的视角,黄河三角洲区域金融体系的构建,应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制定金融体系战略目标;以服务经济为宗旨,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以合理配置资源为目标.完善金融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13.
清末民初,黄河三角洲的工商业经济比较繁荣.制盐业、纺织业、草缏业等低成本的轻工行业发达.商品市场发育水平较高,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城乡市场体系.但市场功能仍以余缺调集为主,区间发展不够均衡.  相似文献   

14.
黄河三角洲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海盐中心产地之一,其古代盐业生产发展水平较高,发挥着巨大的行业作用。适宜的自然条件,加之政府有效地行使宏观调控职能,使黄河三角洲古代制盐业得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16.
昝风华 《兰州学刊》2008,(9):167-170
汉代风俗文化对汉赋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这主要表现为:风俗文化是汉赋题材内容的重要来源;汉赋喜用铺陈夸张手法、风格闳富奇丽等艺术特点的形成与汉人喜爱奇谈虚语的风气、汉代的神仙信仰、汉人追求完整繁富的审美风尚以及其他种种多姿多彩的风俗事象都有一定关联;汉代文人赋对本时期民间文学有较多借鉴。  相似文献   

17.
王文涛 《河北学刊》2007,27(4):105-109
在汉代,疾疫被看做是"灾异"的一种.时人认为,君王"不明"、德行不盛都会引发疾疫,由此逐渐衍化为一种神秘的以灾异附会社会人事的灾异说.由于在当时医疗技术落后,因恶鬼造成疫病的看法十分普遍,祈祷逐疫去病的仪式也十分盛行,这反映了天命禳灾的思想.汉代进步的疫病观认为,疾疫的发生是"天地之道"和自然规律,主张用医药救治抗疫,并指出,得了疫病后让患者喝符水和祈祷,"无益于治病",是愚蠢之举.  相似文献   

18.
石涛 《晋阳学刊》2006,(2):79-82
宋代是我国古代社会中军事力量相对薄弱的一个朝代,造成这种局面有其深层次的历史原因。对于这一问题的探讨,当今的学者已有不少论述。如果从黄河水患的角度,对造成北宋时期军事力量薄弱的因素进行探讨,可以看出黄河水患在很大程度上对北宋的政治经济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制约了北宋军事力量的进一步发展。当然,不能把北宋积贫积弱的社会状况和孱弱的军事力量完全归咎于黄河水灾以及其他的自然灾害,但是,这些因素也是不应该被忽视的。  相似文献   

19.
北宋时期黄河决溢不断,宋廷为此而频兴河役.河役的长期开展,既对自然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也加重了民众的力役负担与人员伤亡.来自漕运、军事乃至政治体制等方面的限制,为黄河治理活动的开展设置了诸多羁绊;河政管理中官员渎职、欺压河卒及贪蠹资财等现象的普遍存在,也严重干扰了黄河治理活动的正常开展.  相似文献   

20.
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所见汉代乐器,可知汉代的礼乐制度继承了周代礼乐,但又具有自身的特征。汉代礼乐制度受政治因素的影响明显大于经济、地域等其他因素的影响,西汉时期礼的等级更加森严,彰显君主专制和皇权的无上权威。随着经济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丝绸之路的开辟,尤其是武帝时期乐府的扩建及其职能的转变,汉代乐的自然功能更加世俗化,注重乐为人享用,开辟了汉代雅俗并存、繁荣多元的音乐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