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个人化写作是20世纪90年代女性写作中的一种突出现象,它不以记述身边琐事为中心,也不突出女性传统意义上被压抑的灵肉冲突,反而以童年记忆、成长期性意识以及同性之恋和自恋作为文本的主要结构。这种个人化写作无疑受西方女权主义理论,尤其是“躯体写作”对女性欲望的深掘这一理论的影响。女作家们超越女性的一般历史情境和现实处境,深入女性生命的本体,书写她们的身体与欲望,这是对女性文学的新突破。然而,拘泥于男性文化批评视阈的人,往往只见身体而不见灵魂,只注意物质而不关注思想。使得这些优秀的女作家们陷入深深的忧郁和孤独,她们的文本创作隐含了创作主体的困惑与焦虑。  相似文献   

2.
杨绍军 《学术探索》2004,(8):122-125
受西方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影响,在中国当代文学领域内出现了若干的文学现象:以"新生代"为代表的"欲望化叙事"、以"文学新人类"为代表的"身体化写作"、以"下半身诗派"为代表的"下半身写作"等,作者对其进行了全景式扫描,并对其固有的文学效应进行了评析。  相似文献   

3.
空间理论的兴起与完善,让文学叙事走出时间的桎梏,让创作的空间性尝试与叙事的空间化表达得以实现。空间的身体化与空间叙事的身体性成为空间重构与叙事转向的内在要求与必然结果。空间叙事的根本在于,它可以通过恰当的文字为身体建构存在的空间,运用独特的叙事为空间唤回身体的本源。空间叙事的身体性营构预示着文学空间已经进入身体的时代,它不仅让空间与身体在文学叙事中实现融通,而且让文学回归自身更加自然、更为原始的起点即空间与身体上来。  相似文献   

4.
文学观念和文学理论历来是建筑在杰出作家的创作基础之上的.正确的文学观念和理论始终依靠作家生活经验和丰富的写作实践,这样产生的观念与理论才不会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纵观文学及其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正是文学理论家、批评家的概括和作家自身的创作体验的总结与对文学理论创新的回应,共同促进了文学创作观念和理论的繁荣.  相似文献   

5.
史铁生是一个将人生与写作同构的精神跋涉者.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以沉重的肉身向往闪烁着精神之光的神秘星空.他的创作执着于对命运、生死、困境、爱情等一系列“文学母题”的思考和追问,于绝境中追逐希望,于写作之夜冥想世间万象.他对于人生意义的孤独探求,对人类命运的无限隐忧必将成为时代背景下一种纯粹的理想,一种升华的精神.  相似文献   

6.
90年代以来 ,文学的边缘化已成为不争之实 ,文学既无力创建社会共同的想象关系 ,也不再有统一的理论规范 ,但作家依然在某种程度上保持着叙事的热情和写作的欢娱。一方面是作家、批评家的分离与同构 ,另一方面是创作现状的贫血与凋敝。一方面是写作空间的顺延与扩展 ,另一方面是文学创作的日趋世俗化、庸常化。分析这些现象及其根源 ,找寻文学存在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这也许是当前每一个作家和批评家义不容辞的职责。  相似文献   

7.
中国当代影视文化中的女性身体写作理论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凤玲 《中州学刊》2005,(6):243-245
身体写作理论是当代西方女性主义写作理论中的核心,它强调在文学叙事中突出女性身体的重要性,通过身体写作来达到妇女解放的目的.这一理论传到中国后,在中国的文化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成为现代女性追求解放和展示现代性和独立性的标志,但是在当前的影视文化中也出现了一些偏差,人们对这一文化理论产生了误解甚至是歪曲,这是我们在文化比较研究中应该重视的.  相似文献   

8.
张爱玲的创作生命力和经典化过程是研究者瞩目的关键问题之一,从双语创作、港台文学、翻译文学及海外文学角度立体眺望,藉助女性主义、文化消费等理论视角,以发现张爱玲文学世界的多重价值。文本内外的阅读、观看、聆听,复杂、参差、跳跃,得失成败之间,为汉语写作的世界化道路留下了探索的印记。  相似文献   

9.
身体写作是新时期文学中出现的一种复杂的文学现象。身体写作与意识形态之间发生纠葛,呈现出身体意识形态化的特征。作家通过身体来关注政治,表达自己的政治吁求,表现出身体政治化的倾向;通过身体来思考哲理,表现对宇宙、生命、人生的哲学思考,表现出身体哲理化的倾向;通过身体来追逐经济利益,身体成为潜在的商品,表现出身体消费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10.
晚清白话文运动从白话理论的自觉和白话观念的演进、白话文学必将取代"古语之文学"的文学进化史观、现代白话书写的语言试验与奠基、现代白话文写作和白话文学创作的经验积累及文体试验、五四白话文运动领袖人物之陶铸与现代白话文作者之孕育、白话文(学)读者群体及接受环境之准备、文学内容革新方面的熏陶与影响、为白话文争得了至关重要的合法地位等方面,为五四白话文运动作了必要的历史积淀。  相似文献   

11.
吕晓洁 《齐鲁学刊》2012,(5):157-160
1990年代以来河南籍女作家的小说创作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文学现象,这是一种新的女性文学,它与当下女性写作中的私人经验泛滥无关,也与所谓女性叙事的身体自渎无关,而是呈现出了文学本身的美感和力量。她们以朴素而坦率的文字,描绘着我们这个时代人类的生存状况与情感心态,把一种真实的当代生活现场带到了我们面前。她们的创作拓宽了女性文学的表达空间,给当代河南文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2.
在对新世纪文学十年的抽样分析中,着力考察的是网络文学、青春文学与底层写作等三方面内容.网络文学涉及一个文学媒介化的问题.文学媒介化的结果是:文学生产发生了从符号纵聚合轴上的批评性操作向横组合轴上的粘连操作的位移;青春文学是文学市场化的产物,其文学生产与消费特征可概括为作家偶像化与读者粉丝化;底层写作因借用左翼文学的思想资源与叙事资源,本身已存在着介入性有余、文学性不足等艺术缺陷,而它的兴盛很大程度上也是具有新左色彩的批评家与媒体推动的结果,其文学生产亦具有一些可疑之点.总之,新世纪文学的基本走向是媒介化、市场化、商品化和产业化,它们联手推动着文学生产与消费的转型.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女性在写作中对于话语的找寻,经历了一个艰辛的历程。“五四”女性文学与基督教的耦合,为女性小说的创作带来了精神和语言的资源。书写自我的身体经验和感受成为2 0世纪90年代女性叙事的一道独特风景,在商业强有力的运作中,女性小说中的身体叙事逐渐衍生出一种商业化的“身体写作”。女性写作在以经验语言颠覆男权话语之后,理应在感同身受的方式中对生命的感觉作全方位的提取。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 90年代以后 ,女性文学倾向出现变化 ,产生了新话语 ,这是以思想解放的大潮为前导的 ,受到了西方女性写作和阅读理论、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影响。女性文学作家们把女性身体之美放进了审美空间 ,对其自我表达有着双重笔墨 ,找到了一种审美关系 ,形成了有独特风格的女性性别语境  相似文献   

15.
工农兵业余创作在十七年文学期间得到工农兵文艺方向政策推行后的大力发展.以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文学刊物为依托,可观十七年工农兵业余创作经由单一、粗糙到丰富、细致化三个阶段的发展.工农兵业余写作承载着比知识分子写作更明晰的政治意义,即使作品艺术水准不高,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实践着重构新中国国民精神的努力.但与当今的底层写作相比,其写作者的原生态感受被党政文艺政策最大化规束,造成艺术和创作精神上,难以担负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16.
王本朝 《学术研究》2007,3(7):127-131
按社会主义文学的梦想,社会主义文学不但被要求创造人民群众的主人公形象,人民的需要也被作为作家写作的历史使命,而且还提出让人民群众从文学的阅读和欣赏走向文学的创作,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文化策略和意识形态的价值诉求。这种群众写作解放了文学生产力,也消解了作家身份及其文学的创作特性,它使文化精英的作家及其创造性劳动被社会大众的模仿和游戏活动所代替,实现了文学的民间化、政治化和游戏化,也对社会主义文学质量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罗立桂 《兰州学刊》2005,(5):287-289
电脑和网络技术为互文性理论的实现提供了新型的技术支持,使得依托于网络的文学创作充满了互文性写作的特质,分析目前网络文学作品中的互文性写作手法可以发现,互文性写作丰富了文学的创作手段,给文学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对文学创作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需要加强引导,以拨正网络文学的发展方向,提高网络文学的整体创作水平.  相似文献   

18.
孙长军 《江汉论坛》2003,(4):113-116
文学的感性化写作是大众文化的唯物形式,是消费社会中精英文化衰落和大众文化兴起的衍生物.感性化写作的产生可以从大众社会话语权力表达的需要、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影响、文学自身发展的辨证法以及读者的娱性诉求等方面加以说明.感性化写作的特征表现在悲观主义的世纪末情绪、爬行主义的媚俗倾向、自然主义的粗鄙趣味以及蒙昧主义的宗教蛊惑等方面.感性化写作不是文学发展的正途,解救之路是恢复文学与哲学的自然关系,培植文学的形而上意味,重建文学的人文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19.
孙犁"延安时期"的文学创作理论是别具一格的,他以常理的形态表述的尚实和尚用的文学观点。尚实就是崇尚真实,一般需要通过体验生活获得;尚用就是强调文学的价值论的功利性和写作方法的可操作性。两者是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当下是形式主义叙事学玄论盛行的时代,废黜体验生活的命题,"只为自己写作",如今已成为一些作家不问社会风雨,躲在书斋里进行所谓"私语化写作",玩异叙事技巧的借口。孙犁强调对于人们熟悉的事物"应该给它一个新鲜的最能唤起印象的描写"的观点,不仅与俄国形式主义的"反常化"理论颇为相似,而且也有其独特之处。他那种既不因政治功利诉求而遮蔽对文学创作原理独到的思考和阐释;也不因重视创作最基本问题而忽略文学"为人生"的价值向度的创作理论,是值得我们继续思考和发扬的。  相似文献   

20.
韩愈自觉地把碑志文创作纳入到古文运动中,为其"明道"服务.其碑志文既兼实用与文学之美,又鲜明地体现出"文"与"道"的相互贯通与融合.这不仅铸就了韩碑的文学化、经典化,也使其"文以明道"理论更趋圆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