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孔子家语》看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孔子家语》为考察中心,结合《论语》等其他文献资料,深入探析了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文章认为,在《孔子家语》中,“自然之天”是孔子生态伦理思想的理论前提;“仁”是其生态伦理思想的核心理念;“天人和谐”则是孔子生态伦理思想的旨归。  相似文献   

2.
从孔子的生平与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来看,孔子倡导仁学,为华夏开辟了一精神传统,孔门弟子、儒家学者即是从仁这一儒学核心概念出发尊奉孔子为圣人的。从两千多年的历史来看,儒家选择通过出仕、得君行道来实现政治理想,历代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从“君臣之义”“尊卑之礼”的角度尊奉孔子为圣人。孔子的“圣”有多重含义,如果“去圣”,只能去历代统治者尊奉的代表“君臣之义”“尊卑之礼”的圣,作为民族精神信仰的孔子是不能被“去圣”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图指出孔子思想是源于历史传统和现实本真状态两个层面,但由于种种原因,更为重要的后者却被遗志和蔽了,进而使之具有“先验历史本质”的特征。同时由于孔子思想是一种应然和理想的价值理论加之被形式化、物化,从而与现实的具体生存相矛盾。如何对孔子及其所代表的儒学进行创造性转换,则需要我们还孔子以本来面目,深入到“事情本身”,以“过去”和“他者”为手段进行艰苦细致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我从少年时代就怀疑“孔子骂女子”之说,心想,一位圣人怎么会把人类的一半都否定了呢?直到不久前,在《中华文明之光·孔子》的电视节目里仍然听到批判“孔子骂女子”的对话。既然说孔子否定女子不光彩,又何必拍进这“文明之光”里去呢?实在不解。追究起来,这类“孔子骂女子”说的所谓铁证,出自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中那一段:“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其中关键的一个字“女”字,古来多读错了!以上这段话中的“女子”本丰当“女人”讲的,应当作“汝人’丫‘你的人”或“你那里的年轻人”)讲。由於《论…  相似文献   

5.
文章将孔子的为政之道的人生哲学概括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与“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结合,并强调指出这种辩证统一的人生哲学和人生模式不仅使孔子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而且成为后世文人为人处世、追求人生价值的准则和楷模,影响殊为深远。  相似文献   

6.
在孔子的孝道思想中,孝道的根本是子女伴随着对父母的感恩心理,自然流露的对于父母的“爱敬之心”。这种“爱敬之心”是人群大众相亲相爱和平共处的根源,孔子因此视孝为“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可以说,孝是儒家文化的根。为了维护这一文化之根,当父母有过时,子女虽然应当劝谏,但劝谏的方式只能是“几谏”,当父子亲情与国法发生冲突时,维护父子亲情重于维护国法。孔子孝道思想中有“以孝治天下”与“泛孝主义”的倾向,但也应当注意到在孔子思想中“孝”与“忠”与日后“移孝作忠”之间的区别。  相似文献   

7.
“温良恭俭让”作为一个完整的集合体在《论语》中仅出现过一次。《论语》原文作如是记:“子禽问于子贡日:‘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问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日:‘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从子贡的话里我们体识到了“温良恭位让”在孔子思想观念及诸多行为中的重要性。这个重要之点几乎就是孔子“仁”学思想和全部观念的根基以及归着点。“温”在孔子学说中有多种表述法。“温”是一种态度。一个人面对纷繁多变的外在,总要做出自己的反映。孔子教导人们要有较为得体的应变方式,“过”与“不及”都是失…  相似文献   

8.
论孔子的义利观曾广开《论语·子罕篇》曰:“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两千年来,尽管人们对此章有不同的诠释,①但大都相信《论语》所述孔子“罕言利”的说法,今人则进一步简单地把孔子的义利观概括为“重义轻利”。我们认为:孔子的义利观十发复杂,《论语》中涉及义利之...  相似文献   

9.
孔子所言“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是他针对君主和执政者的大量前车之鉴并希望对他们施加正面影响而说的,其尊重妇女的言论或价值取向及夫妻双方互有权利和义务的思想长期被人忽略。孔子对妇女的总体态度和立场显示他是温和的人本主义者,他讲“大同”世界,讲“仁者爱人”、“仁政”,从来就没有把妇女排斥在外,讲孝道把父母放在同等地位等,都反映出对女性的深厚人本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10.
士,事也。——《说文》孔子有个叫子贡的学生,曾问孔子“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孔子回答说:“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孔子的回答,关键地指出了作为一名士的最基本条件和责任一是要行己有耻,即要以道德上的羞耻心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二是要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即在才能上要能完成国君所交给的任务。前者是对士的道德品质方面的要求,后者则是对士的实际办事才能方面的要求。而这两方面的统一,则是一名合格的士,也就是一名完美的儒者的形象。  相似文献   

11.
《春秋》是孔子根据鲁国史记整理而成以寓历史褒贬,政治理想的著作。鲁国史记,是本国大事及诸侯赴告而书策的记事之作,留存后世则成历史记载,当时名称也叫《春秋》。但孔子根据鲁国《春秋》经过笔削润色以后,寄寓他对礼崩乐坏的的慨叹之情,乱臣贼子的诛讨之义与小康大同的政治理想。因此,孔子的《春秋》已从“史”上升为“经”,用我们现代新名词,可称之为“政治哲学著作”。关于孔子作《春秋》的记载,当首推《孟子》,这不仅最早,而且最可信、最可靠。(虽然历来有人疑议,但于其记载本身,始终推翻不了)《孟子·滕文公下》孟子…  相似文献   

12.
“仁”和“礼”到底谁高,这是孔子思想中一个久有争论的问题。令人遗憾的是,这种争论总是伴随着一个奇怪的现象,这就是:想把孔子向上抬一抬的人就大讲其“仁”,以“仁”为孔子思想之核心;想把孔子往下压一压的人则大讲其“礼”,把孔子思想体系的中心归结为“礼”。“仁”和“礼”好象成了抬高和压低孔子的依据,这是极不应该的。我认为:“仁”与“礼”就其实质而言不存在谁统摄谁的问题。“仁”是属于孔子伦理学的范畴,而“礼”在通常情况下则属于政治学的范畴,我们知道,处在不同学科中的两个概念是不能比较谁高谁低的。然而“礼”在有些时候又同“仁”一样作为一伦理范畴出现,这就是“礼”作为外在的强制又可以化为内在的自觉,从而影响、控制个  相似文献   

13.
孔子的管理哲学·实践精神·实践程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1.“允执其中”是孔子的管理哲学;2.“虚以控实”、“静以制动”是其管理的实践精神;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是孔子管理实践的程序。  相似文献   

14.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的大教育家,孟子以私淑弟子而忠实地继承了他的伟大事业。孟子是把教育当作社会上的一件大事看待,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第三卷)。又说“善政不如善教。”(卷七)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而孟子则谓:“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卷四)按孔子之意,是在勉人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而孟子则是为了防止有人强不知以为知和“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卷七)。两者的说法虽不相同,而目的则一,都是着眼于出好人材。  相似文献   

15.
胡玉琦 《社区》2012,(35):13-13
关于财富的聚与散,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哲学命题。一方面,正如孔子所说的.“富与贵.人之所欲也。”“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只要是人,谁都希望拥有财富,并占有财富,这是对于财富的聚;另一方面,古人又“君子以财发身,小人以身发财,”“自不至太富,富则更散之”,讲究有了财富之后。要乐于散财,以保长久之富。  相似文献   

16.
孔子德治的最高理想是大道之行下的大同社会 ,王道之行下的小康社会则是其最低理想。“仁”是孔子德治思想的核心 ,“礼”是孔子德治思想的总纲 ,“天命”则成了孔子德治思想的封闭环。“克己”与“爱人”是实现孔子德治思想的两条主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孔子给其弟子指定的教材是“六艺”,他的教育方法则是“游于艺”。从孔子一生的实践来看,“游”消磨了他“而立”后的十四年时间,也是其一生最辉煌的时间。“游”本身不仅是孔子一生中的重要社会活动,更重要的是,他给后来的教育留下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孔子在研究《诗经》时,将诗与礼密切相连。认为诗是“礼”的展示,而“礼”则是诗的规范。孔子对《诗》的礼用功能极为重视,期望以此恢复传统的礼乐之制。  相似文献   

19.
正名观是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其仁学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认为,“正名”乃先“正字”,先“正百事之名”,百事之名顺,则可继而在此基础上以“正”在政和为政之“名号”。孔子“正名观”是儒家积极入世的政治主张的先导.是儒家为参政、为政而搭设的精神阶梯。孔子正名思想使儒家的“仁”和“礼”具有现实可操作性,是儒家实现政治理想的重要路径。孔子正名思想在历史和现实中都具有积极的精神阶梯价值。  相似文献   

20.
孔子教化之道彰显了中国古典教育的成人意蕴。孔子从慎思个体生存处境此一根本问题出发,唤起个体生命朝向更高事物,据此确证自我生命价值。孔子以切实行动践履其“天下归仁”的大道理想,即塑造人类社会美好生活秩序。作为孔子思想的核心,“仁”敞开了其教化人心的基本视野,即始终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唤起个体心灵朝向他者。作为孔子教育实践的中心,“启发”旨在引导个体从切己的生存体验出发,由现实性向可能性不断提升。孔子与弟子之间的教学互动,一步步引导个体由一己生活境遇向人类历史文明延伸,藉此让“教化之道”得以传承。我们今天重新思考孔子教化之道,意在激活当下教育实践的深度自觉,唤起人们像孔子一样不断思考更好教育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