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柔石《二月》的重新解读——兼与蓝棣之先生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柔石的《二月》文本进行重新解读 ,认为《二月》所叙述的不是一个爱情故事 ,主人公萧涧秋和文嫂、陶岚之间的感情不是以往研究者认定的男女之情 ;采莲则是萧涧秋追求的一种人生的终极信仰和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性意象 ,亦非萧涧秋的爱情对象  相似文献   

2.
《早春二月》放映以后,受到了广大观众和革命文艺工作者的严正批判,它那件声光夺人的外衣正在被剥落,它所散发的资产阶级思想腐臭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嗅觉。但是要彻底清除这部影片引起的种种有害影响,也还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现在还有一些人为《早春二月》辩护,为萧涧秋、陶岚叫屈。他们说什么“《早春二月》为我国电影界别树了一帜”;说什么“萧涧秋是进步的青年”,“心灵纯洁,人格伟大”,他“帮助”文嫂完全是“正大光明”的,“无私的”;说什么“陶岚是个要求进步追求个性解放的新女性”,等等,等等。不难看出,对如何评价《早春二月》是有着原则分歧的,特别是:萧涧秋究竟是个革命者,还是个保命者?是个利他主义者,还是利己主义者?陶岚究竟是个追求“解放”的“勇士”,还是玩世不恭的极端个人主义人物?本文准备就上述问题作进一步的剖析。  相似文献   

3.
《早春二月》篡改了二十年代的历史,把一个恐惧、逃避革命市侩的硬说成进步青年,加上了时代英雄的桂冠;在一片谎言的背后,尽情地宣扬了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及个人主义的思想。与这种反动的内容相适应,它使用了一系列的诡辩手法。揭露这些手法能帮助我们认清社会主义条件下那些“冒充香花”的毒草的一些特点。这里我们将以文嫂之死以及王福生的失学这两个情节为中心,透视一下《早春二月》及其辩护者所进行的一些诡辩。《早春二月》挖空心思用文嫂之死以及王福生的失学作为“两根铁棒”,使萧涧秋  相似文献   

4.
影片《早春二月》是根据柔石的小说《二月》改编的。在小说中,萧涧秋离开芙蓉镇后,是“或南或北,尚未一定”。他说:“我仍是两月前一个故我,孤零地徘徊在人间之中的人。”在电影剧本中,却改为他以后也许终止徘徊。在影片中,他竟然“找到了一条该走的道路”,决心“投身到时代洪流中去”了。对萧涧秋来说,这难道是可能的吗?不,决不可能!这不符合人物思想性格的合乎逻辑的发展,不符合生活的真实。这完全是影片编导者对萧涧秋的美化,是附加的“光明的尾巴。”  相似文献   

5.
在影片《早春二月》中,同萧涧秋一样,陶岚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极端自私自利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者。但由于编导者给她披上了一件美丽的外衣,使得一部分人还认不清她的本来面目。而且居然有人为她发出一片喝采声,说什么陶岚“不是一个极端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者”,而是“有鲜明五四精神”的“反抗封建和恶势力”的“富有反抗性和斗争性的新女性”。为了彻底辨明大是大非,我们组里的全体同学对陶岚这个人物进行了反复的讨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平行比较的研究方法,阐述了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小说《罗亨》中的罗亭和中国作家柔石的小说《二月》中的萧涧秋两位主人公的异同,揭示特定历史时期知识分子的精神历程。  相似文献   

7.
中篇小说《二月》是柔石对中国知识分子人生道路思考的结晶 ,是对中国社会的人道主义探索。主人公萧涧秋的人道主义和牺牲主义是作者的写照和象征 ,在这个人物身上 ,寄托了作者过多的个人情感和理想  相似文献   

8.
影片《早春二月》的冲天臭气,主要是从萧涧秋身上。“怜贫惜苦的假仁假义”和“自我牺牲的世纪末神话”的脓疱疮口散发出来的,其次是从陶岚的“个性解放、恋爱自由”的脓疮里散发出来的。这些脓疮正是所谓“人道主义”的主要内容,不过假仁假义却是古已有之的。  相似文献   

9.
柔石的中篇小说《二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它至少在两个方面引发了读者永久的共鸣与震撼:其一,文本故事本身内在的张力给读者内心层面营造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其二,主人公萧涧秋那份理想失落却又再度顽强追寻的脚步声激发了读者的精神愉悦。  相似文献   

10.
肖东 《山西老年》2008,(3):18-19
电影演员孙道临和越剧演员王文娟于20世纪60年代喜结秦晋之好,当时,全中国几乎无人不晓《早春二月》中的"萧涧秋"和《红楼梦》中的"林妹妹"的这段姻缘。之后,两位艺术家携手走过了风风雨雨的47个春秋……  相似文献   

11.
山东是“红嫂”的家乡。三十年前一曲《红嫂》倾倒观众-无数,今日吟唱起那些精彩唱段,仍觉齿颊留香。然而,有一位命途多舛的“红嫂”却是鲜为人知的。本文字字关情,记述的正是共和国第一任总周恩来一家与这位“红嫂”六十年风雨相知的历程……上海著名大律师李次山的美女  相似文献   

12.
元明清三代戏剧代表之作《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都渲染了女主人公的爱情追求,她们爱情追求的方式和理由虽各具特色:崔莺莺一见钟情式的爱情,杜丽娘超越生死的爱情,杨玉环维系政治式的爱情,但她们于爱情追求中表现出来的勇气与执著是同质的。她们情感追求之热烈,行为表达之大胆,个人意识之独立是旷古罕见的。她们对传统封建伦理纲常观念发出了强有力的冲击,体现了男权社会中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是女性个人意识觉醒的反映,这是她们爱情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13.
50年代小说《红豆》和《青春之歌》都描写了知识分子的情感生活 ,真正从爱情本身出发 ,写出了丰富性和复杂性 ,是对当时“革命 +恋爱”小说模式的反拨。但那个年代的作家无法挣脱政治意识的束缚 ,她们的思想和创作都无法避开“为政治服务”的套路 ,爱情则成了神话 ,而且一旦背离了革命 ,将必然走向崩溃 ;只有依附于革命 ,爱情才有可能获得新生。  相似文献   

14.
伯尔是二战后德国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他以众多的揭示西德社会矛盾的长短篇小说而获得了1972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金。伯尔早期的“废墟文学”描写士兵的苦闷;50、60年代经济复苏时期,伯尔在小说中揭示“小人物”生活的艰难,批判军国主义的复活和天主教的反动。70年代是伯尔创作的高峰期,他的两部代表作:《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勃罗姆》和《以一个妇女为中心的群像》,表现了普通劳动妇女在生活、爱情等方面的遭际,在批判社会歧视她们的同时,颂扬了她们的高洁与叛逆精神。本文还论述了伯尔吸收现代派手法的现实主义小说特色。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三十年代左翼作家柔石的代表作品《二月》,通过萧涧秋芙蓉镇之行的失败历程,从三个方面揭示出现实主义内涵:1.深刻地批判了二十年代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人道主义思想。2.批判了二十年代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逃避现实的动摇性。3.指出反封建任务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相似文献   

16.
朱自清先生虽然以散文名世,但他后来长时间在大学任教,讲授“诗选”(以《古诗源》为教本)“、歌谣”“、陶渊明诗”“、新文学研究”等课程;其学术研究著作,有着很深的学术造诣。这种厚实的为文积淀的得来,自然与他读书、爱书有很大关联。朱自清在上中学时,就极喜欢读书。当时家里每月给他一元零花钱,他大部分都交给家乡一家广益书局了,而且还常常欠账。1920年,是朱自清在大学读书的最后一年。一次,他到琉璃厂逛书店,在华洋书庄见到一部新版的《韦伯斯特大字典》,定价要14元。这对一个念书的学生却实在不是个小数目。自己手头没这么多钱,可…  相似文献   

17.
由中外两住作家茨威格和梁晓声的作品《一个陌人女人的来信》和《苦恋》分析了一个共同的爱情模式,即安徒生在经典童话《海的女儿》中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小人鱼”爱情模式,探究了这类爱情中,女主人公们将“爱”当作自己生命理想的内在深层根源及其悲剧命运的缘由;尽管她们对爱的炽热追求被男权统治的社会所忽视,但那种诚挚无私的爱谱写出一曲生命的赞歌。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塑造了一个庞大的女性的悲剧世界,“二尤”作为众多悲剧人物形象的缩影,除了具备这些悲剧女性的共同品质外,还具有很多这些女性没有的特质。从某种意义上说,她们出身的不洁和她们自身悲剧对宝玉和黛玉爱情悲剧所起的作用,正是她们区别于其他《红楼梦》女性形象的标志。  相似文献   

19.
屈原是楚辞的开创者,一部《离骚》成就了他“固已轩翥《诗》人之后,奋飞辞家之前”的旷世英名,他对后世的影响,更是“衣被词人,非一代也”。屈原刨作的楚辞体作品中,《离骚》是可以与日月争光者,此外,“绮靡以伤情”的就是《九歌》。在《九歌》中,屈原运用浪漫主义手法,把动人的传说、优美的景色、迷离的意境糅合在一起,深情描绘了楚地神女们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开创了富有楚地文学特色的神女爱情模式。本文对屈原《九歌》的特点以及地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抒情散文大师。他的散文真诚朴实,流畅优美,别开生面。著名作家李广田称赞:“他对任何人都毫无虚伪……正由于这样的至情,才产生了他的至文。”(《最完整的人格》)台湾学人周锦评述来自清散文,“富有中国味道,表现着中华民族特有的风格,是不可多得的美文。”(《朱自清作品评述》)《背影》、《儿女》、《给亡妇》是朱自清一组忆念亲人的抒情散文,其感情深沉真挚令人为之动容,而那炉火纯青的优美的口语化语言,又使人拍案称奇。这“情”真,“文”美,恰恰是朱自清散文的基本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