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交子是中国最早的纸币,它首创于四川,关于交子出现的时间,史书上有二种记载.一是《续资治通鉴长编》载:“先是益、邛、嘉、眉等州(本志无眉州,有雅州),岁铸钱五十余万贯.自李顺作乱,遂罢铸,民间钱益少,私以交子为市,奸弊百出,狱讼滋多.”①此说交子产生于李顺起义之后;《长编》又有另一种说法:“初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②这种说法其他史书多有记载.《宋朝事实》载:“始,益州豪民十余万(万字衍)户,连保作交子”.③《建炎以来朝野杂记》载:“四川钱引,旧成郡豪民十六户主之.”④《宋史》:“民间以铁钱重私为券,以便交易,谓之交子,而富家专之.”⑤诸上即说交子创于十六户富商主持之时.  相似文献   

2.
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的产生,与当时使用铁钱的不便有关。这一点,已成为普通的历史常识。可是,在交子起源与铁钱的关系这一问题上,却有些违反历史事实的说法,长期流传于中外学术界和历史教科书中。以至交子产生的具体历史真相,被弄得模糊不清。按照这些说法,直接导致交子产生的原由或条件,是宋初川峡地区使用的两、三种铁  相似文献   

3.
四川铸行铁钱具有悠久的历史,是我国货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四川省钱币学会于3月8日至11日在我省峨眉山市召开了“四川铁钱研讨会”。会议围绕四川历代铸造、发行和使用铁钱的情况及其政治、经济背景和影响进行了讨论。现将讨论情况综述如下: 一、关于四川地区铸行铁钱始于何时。 过去史学界公认四川铁钱始于东汉初期公孙述据蜀称帝时“废铜钱,置铁官”。这次会上,董其详同志提出新的看法,认为应始于西汉。卓王  相似文献   

4.
试论中国国家纸币的产生及其历史地位魏永理中国是世界上使用纸币最早的国家。北宋王朝发行的官交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国家纸币。(一)中国国家纸币交子产生的时代背景为什么交子不是产生在北宋京城所在地的中原河南,而产生在西南的四川呢?宋代承袭了五代十国时铜...  相似文献   

5.
一宋代四川的交子,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人类使用货币的历史,大约只有三千年,而出现纸币的历史还不到一千年。正因为如此,从交子产生以后,人们对其产生原因的研究就不绝于书。但从《文献通考》、《宋朝事实》、《续资治通鉴长编》、《历代制度详说》、《楮币谱》等书,到近代中外研究交子的论著,在言及交子产生的原因时,无不  相似文献   

6.
统一货币是发展封建经济的必要手段,也是加强封建中央集权的重要环节。宋王朝吸取前代的经验教训,制定了一系列加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使其政治体制上高度统一,但其货币制度却始终呈现封建割据的特点。就金属货币而言,北宋期间,铜、铁钱并行,其中成都、梓州、利州、夔州四路专行铁钱,陕西及河东两路铜、铁钱并用,其余地区通行铜钱。各地区铸造发行的铜、铁钱,其重量、大小、成色、形状也不尽相同,各种不同类型的钱币只能在区域内强制流通。《宋史·钱币》一开头就指出:“钱有铜,铁二等,而折二、折三、当五、折十,则随时立制。行之久者,唯小平钱。夹锡钱最后出,宋之钱法至是而坏”。中国货币史上的创举——宋代纸币,也同样呈现封建割据性,特别在南宋,出现  相似文献   

7.
北宋前期是指宋太祖、太宗、真宗统治时期.宋初,因受五代十国时期币制繁杂和货币流通混乱的影响,一度存在铜钱奇缺、劣币泛滥、铁钱贬值、交子失信等弊端,从而呈现出通货膨胀的预期.为了防止通货膨胀的发生,宋廷在增加铜钱产量、统一铸造法币、确定钱陌制度、规范钱币质量、严禁私铸劣币的同时,还采取了其他各种相关的经济措施:大力发展生产和繁荣经济,紧缩财政开支和增加积累,减免人民赋役和救灾扶贫,禁止商业投机和调控物价.由于宋廷实施了上述一系列政策,终于防止了通货膨胀的发生,至宋太宗、真宗时期,己形成了国家富裕、物价平稳、社会安定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试析青海柴达木盆地出土的元“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钞”即纸币。追溯钞诞生的历史,应该首推我国为最早。有人认为钞始于唐之“飞钱”但也有人认为这种“飞钱”是一种汇兑而非纸币,比较多的学者认为纸币始于北宋的“交子”。王献唐遗书载:“布币为物甚微,其关系货币沿革甚大。由物物交易,演为货币交易,又演为信用交易。布币即信用交易之嚆矢,后世票券之先河也。言票券者,类谓起于唐宪宗时之飞钱.飞钱以券相合,如今汇票。入宋张咏镇蜀,又行交子。”这里所谓交子是宋真宋时的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由四川的十六家富户主持发行的纸币,此纸币的出现,在经济史、世界印刷史和出版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当时的发行额是125340缗(缗,古代穿铜钱用的绳子。在此时是量词,用于成串的铜钱,每串一千文),三年更换一次,备有本钱360000缗。后来由于富户衰落,1023年,政府收回纸币的发行权。徽宗时改称“钱行”。“高宗时复又会子.或称楮币。演为银钞钱钞,行于元明,通于有清,为汇票及银票钱票二类。前于飞钱,有西汉之皮币。皮币出于布币,布币原于契券。周秦以来,积渐推演,椎轮大辂,已为信用交易之前驱。不能谓飞钱以前,无货币票券  相似文献   

9.
中国对外开放格局是沿着由南向北、由东西向、由沿海沿边向内地逐步梯次展开的。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中国的对外开放战略由东部沿海为重点逐步转向"西进南下"和"海陆并进"。四川的对外开放在国家战略层面上起步较晚。学者们对四川在中国对外开放中的战略地位和意义有所研究,但角度不同,各有侧重。对四川南向开放的研究则侧重于四川与东盟、四川与南亚的经贸关系,对四川南向开放的主要瓶颈——国际通道建设研究不足。作为四川向南开放的重要支撑条件,深化这一研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未来必须加强四川南向开放与南向国际通道建设的研究,包括:四川南向开放与国际通道建设的紧密关联性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后四川南向开放的突破方向、基本架构和策略,国际通道建设的路径和方略。  相似文献   

10.
一、四川在古代中国的战略地位四川是一个具有特色的经济区,它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过极其重要的影响。由特殊的地理环境及其经济发展等因素所决定,四川在中国历史发展中显示了它的独特作用。首先,四川在历史上曾多次作为进行统一战争的基地。战国时期,蜀已经以其富饶而闻名于世,对于要进行统一战争的政治家来说,自然十分重视四川的战略经济  相似文献   

11.
在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前夕,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组织编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三卷本)正式出版发行,这是四川社科工作者献给党的十七大的一份厚礼。10月12日,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和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联合举办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一书出版座谈会在成都召  相似文献   

12.
王克强 《天府新论》2003,(1):109-112
一部近代四川开发史 ,实际就是一部四川现代化史。四川开发与现代化的关系有五点经验和教训 :近代四川在教育与思想方面的转变要先于经济的现代化 ;近代四川现代化的秩序是先重点城市 ,再由点向面展开 ;中央与地方协调一致 ,是现代化取得成功的基础 ;资金与科技是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现代化要想顺利进行 ,必须保持稳定的政局、稳定的社会环境及政策的延续性  相似文献   

13.
略论秦汉时期盐铁钱专营与中央集权的巩固郝树声盐铁钱专营是秦汉时期的一项重要国策。早在商鞅变法时期,地处西方的秦国就对盐铁实行了国营专卖,所谓“外设百倍之利,收山泽之税。国富民强,器械完饰,蓄积有余,是以征敌伐国,攘地斥境,不赋百姓而师以赡,故用不竭而...  相似文献   

14.
以开放促改革 以开放促发展──’94中国四川经济发展与国际合作研讨会纪要蒋少龙由国家体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日本国际研修交流协会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94中国四川经济发展与国际合作研讨会、月30日在蓉降下帷幕。来自日本;美国、加拿大、澳大...  相似文献   

15.
《四川社科界》2006,(9):38-40
高载能产业是指能源成本在产品产值中所占比重较高的产业,或称为能源消耗密集型产业。四川是发展高载能产业资源比较集中的地区,发展商载能产业对四川经济发展有积极的意义。由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方行明主持完成的四川省社科研究规划项目——《四川高载能产业发展问题与出路》,对高载能产业发展对中国GDP的拉动及其所产生的问题和争议,四川发展高载能产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巴蜀文化,源远流长,据《大戴记》载:黄帝之子昌意娶于蜀山氏,足见四川文化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早在远古之时、已与中原交通,四川文物昌盛,人文荟萃,由古及今,产生了灿若繁星似的文化名人,他们在各自擅长的领城内对四川文化,乃到中国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时代变迁,典籍散落,对于这些文化名人的生平事迹和主要贡献,要作系统地了解与全面把握,殊非易事。有鉴于此,由四川师范学院教授傅平骧、周子瑜、萧源锦著的《四川历代文化人名辞典》就是一部全面而系统认识四川文化源流、发展脉络、重要文化名人生平爵里,文化活动及主要成就的重要工具书,此书已由四川文艺出版社付梓发行。笔者有幸先睹此书,阅览之余,  相似文献   

17.
10月 2 6-2 7日 ,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日报编辑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青年移民反贫困”项目 -成都“社会支持系统”项目主办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承办 ,四川川妹子家政公司协办的“农民工的市民化途径理论研讨会”在成都召开 ,来自省内外各方面的代表 5 0多人参加了会议。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和四川《分忧》杂志社承担的“成都农民工社会支持系统建设项目” ,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中国、老挝、柬埔寨、蒙古四国开展的国际项目“东亚青年移民反贫困”在成都市的分项目。此项目除在实践上针对农民工需求开展实…  相似文献   

18.
侯水平 《天府新论》2004,(4):144-144
《中国西部开发信息百科——四川卷》是由国家发改委、国务院西部办组织编写的《中国西部开发信息百科》丛书之一,系国家“十五”重点图书规划项目,得到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总署和四川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同志和国家发改委及国务院西部办主要领导担任本丛书正副主编,王怀臣副省长担任四川卷编委会主任。  相似文献   

19.
由四川省社科联、四川省近代教案史研究会合编的《近代中国教案研究》一书,即将由四川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它是教案问题出现后的一百多年来,我国出版的第一部关于教案研究的专题论文集。  相似文献   

20.
由四川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四川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四川大学、中国《三国演义》学会联合主办的“中国四川国际三国文化研讨会”,1991年11月1日至7日在四川举行。出席研讨会的100余名代表,有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苏联的专家学者及三国文化爱好者,包括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首席研究员鲍里斯·李福清博士,美国纽约大学教授、《三国演义》英文版译者莫斯·罗伯茨(罗慕士),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克劳婷·苏尔梦博士等;有来自中国各地的文史专家和艺术家,包括四川大学博士导师缪钺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希凡研究员、上海古籍出版社何满子编审、著名电影艺术家孙道临、著名电视艺术家王扶林等。他们共提交学术专著8部、论文50余篇。三国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广,是中华民族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