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外出务工、土地流转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农业发展的趋势,是我国新型农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我国粮食主产区豫南的调研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农民外出务工、土地流转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可以发现:务农人员中生产能手数量和其所在集体内可用于规模耕种的土地数量决定了适度规模可操作的规模上限,同时,当地经济水平和土地亩均受益决定了适度规模经营的规模下限。农业规模经营的大小与土地生产率和机械化程度无关,狭小的土地面积并不能阻碍土地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机械化的推进。劳动力机会成本的大小是影响劳动力城乡转移的决定性因素,进而影响土地的流转速度和集中程度,适度农业经营规模的实现取决于非农收入或者说种植业以外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相似文献   

2.
一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是指农业按照生产力要素最佳组合的科学规模进行生产和经营。这里的生产要素可以概括为三大类:即土地、劳动力和资金。土地从广义来说,除土壤外还包括自然森林、矿藏、水、野生动物以及阳光空气等。劳动力包括劳力、管理、技术等。资金作为人类过去劳动成果的一项要素,内容繁多、范围广泛。如农业中的建筑、水坝、机器设备和运输工具、种子、肥料、饲料等均属资金的范畴。农业中的现实生产力:就是土地、劳动力、资金这三类不同质的要素,在特定组合方式和数量对比下所形成的生产力有机系统。也就是说,生产力诸要素必须组合成一定规模的有效运转整体,才能构成现实的生产  相似文献   

3.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近几年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它是在不改变土地所有权的条件下,通过调整土地使用权来改变劳动力和土地组合的模式.这种模式,既维持了农村双层经营形式,又达到了土地集中的目的,不仅能使生产要素优化组合,而且能使土地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它对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推广应用,促进农业机械化、水利化的发展,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都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烟台市几年来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实践情况,我们认为实行这一经营方式,并不是把分户经营的土地,机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简单地相加,而是应具备一定的条件,并在干部群众自觉自愿的基础上,采取多种形式来进行.  相似文献   

4.
一些乡村主动适应客观要求,引导农民实行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从各地的实践情况看,规模经营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结束农业徘徊局面的一条重要途径。规模经营的适宜“度”,是指在相对稳定的自然、经济、技术、社会环境下,生产的经营者为达到投入产出的最好经济效果,所实现的劳动效益、技术效益和规模效益的最佳组合。由于各地区客观条件差别较大,经营的环境不同,社会化服务的机能不一样,体现适宜“度”的标志主要是当地资源的充分利用,生产诸要素组合的协调合理,传统技术和新技术的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5.
农业规模经营,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过程的产物。世界上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都已形成一套比较完备的农业规模经营理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通过由家庭联产承包制启动的经济体制改革,在扬弃人民公社高度集中统一经营、极端平均主义分配僵化模式的基础上,农户家庭成了土地经营的基层单位。在“均田承包”土地的基础上,随着农户的分化,地块面积也在缩小。土地分散,小规模经营的现状  相似文献   

6.
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及其比较效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在以自给半自给小生产者为主体的微观结构中,粮食的市场供给与需求呈负相关变动,通过粮食提价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粮食生产的不稳定问题,而推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可使粮食生产比较效益的降低因规模效益的增长而得到弥补。自然条件是造成地区间经营规模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南方模式的“临界规模经营——雇工经营——机械化经营”道路,以其渐进性使农户有可能通过自己的逐渐积累解决农业现代化所必需的资金;北方模式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通过对土地实行“统种分管,区域种植”,以适度规模经营促进了农业劳动力转移,但需要以农业机械化为依托,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缺少有效的投资激励机制。文章强调,推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主要目的是稳定粮食生产,因此须与农村商品经济发展保持同步,在商品经济不发达地区,当工副业生产的效益尚不足以冲击粮食生产时,不必急于推行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7.
谷志科 《河北学刊》2002,22(6):72-75
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 ,是农村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 ,有力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农村家庭承包经营 ,已经和正在遇到一些矛盾和问题。推进农业产业化、逐步实行农业规模化经营 ,是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有效措施和现实途径 ,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大趋势和总方向 ,也是农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要求和最终结果。土地经营规模化将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 ,需要谨慎地采取一定的方法、步骤和措施。因势利导 ,采取适时、适当的方式进行地块调整 ,实行土地使用权商品化 ,倡导并支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 ,还要大力发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  相似文献   

8.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需要,我们应当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和保障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一、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为土地规模经营后,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 第一,努力发展乡办企业和村办企业。本着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产品深加工为重点,因地制宜,利用本地资源优势的原则,发展乡办和村办工业。鼓励集体、个体、联合体等多种经济成分一起上,办出高档次、大规模、高科技、高效益的乡村工业,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以工反哺农业,为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广  相似文献   

9.
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给我国农村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实现了我国农业改革与发展的“第一个飞跃”。然而,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未来我国农村经营体制将出现何种形式,这是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予以解决的重大问题。邓小平以战略家的远见卓识,提出了必然有“第二个飞跃”,即“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本文试对我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几个主要问题,作一初浅的探讨与分析。一、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一,适度规模经营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实…  相似文献   

10.
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国农业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是深化农村改革的一大课题,也是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的农业政策之一。规模经营的实质,在于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之间数量上的合理配置优化组合,目的是促进我国农业的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和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准城市化背景下耕地流转困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农业生产的成本收益率较高、农民收入低下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为规模制约.从长远看,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在中国准城市化背景下农村人口的往返式流动必然导致土地流转的反复,本文分析评价了我国土地流转的主要模式,以及由于金融危机增加返乡农民工对转出土地的追索的现象,并讨论了在此情形下耕地流转可能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1990年3月,邓小平同志在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提出了我国农业“两个飞跃”的观点,把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到农业第二个飞跃的高度来看待。这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极其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拟结合我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实践,对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问题谈一点看法。 一、实现适度规模经营是经济发达地区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通常是指在一定的  相似文献   

13.
浙江人民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浙江的实践与启示》一书,以我国经济发达的浙江省为例对土地规模经营作了比较系统的理论探索和实证分析。迄今为止,这是我所读到的以土地规模经营为研究对象,理论紧密结合实际,内容充实,系统性较强的一部研究性专著。(一)80年代以来,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村非农产业的蓬勃发展和农业劳动生产力的增长,沿海地区土地规模经营先行发展起来。经济发达国家多数土地经营规模都比较大,其农业产出一般能获得规模报酬,这是因为农业生产也具有规模报酬的特点。我们知道,无论是就农业企业个…  相似文献   

14.
大庆市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思想观念落后;2.带动力转移环境不够良好;3.流转行为不规范;4.规模小,流转后无保护;5.村级组织作用软弱这五个方面。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一是建立七个流转机制,来解决土地流转中出现的问题;二是培育土地流转市场,以产业规模化经营促进流转;三是加大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四是加大资金扶持,进一步解决农业规模经营资金缺乏问题。  相似文献   

15.
耕地适度规模经营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以来农业改革与发展实现“第二个飞跃”的重要内容,是农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是伴随着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对农业经营制度的完善。尽管在农村现有生产力水平下,广泛推行耕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条件尚不具备,从全省情况看,改变微小型耕地规模经营将是一个渐进的长期过程,但近年来沿海发达地区和城市郊区耕地规模经营已经起步,并取得了一定进展。总结这些地区特别是晋江市的实践经验,探索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耕地适度规模经营的路子,对制定迈向21世纪的农业发展战略,实现农业新的…  相似文献   

16.
小农单位的计量标准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相对值,既受不同历史时期的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又受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消费需求弹性影响,但其上限由农民家庭劳动力的独立经营能力决定,下限则由维持一个家庭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决定.目前我国实行"人均一亩三分地,户均不过十亩"的小农耕作方式,已经算不上是一个真正的小农计量单位,它不足以让绝大多数农户过上温饱舒适的小康生活,下一步应重新塑造现代农业主体,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17.
土地资源流动与规模经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保证农民不断增收 ,切实走上富裕之路 ,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战略性目标。坚持在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 ,使土地资源合理流动起来 ,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 ,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要求。有偿转包、股份合作、龙头企业带动、市场拉动 ,是促进土地资源合理流动 ,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的有效形式 ,而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的转移和土地资源流动的规范化和市场化 ,则是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8.
朱文强 《河北学刊》2006,26(5):148-152
本文以无锡、保定农村经济调查资料为例,说明农业土地经营小型化是中国近代以来农业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人民公社对土地曾实行了大规模经营,由于诸多弊端,导致了农业生产的低效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中国农村重新回到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方式,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近年来,在无锡、保定地区,随着农民大规模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并将土地转包给种田大户、村集体或工商企业,从而出现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农业向现代化发展的喜人现象。但是,这种较高成本的农业现代化只能是少数经济发达地区才能做到的事情。  相似文献   

19.
为了能完全解决经常困扰人们的粮食问题,现在人们的目光越来越多地注视着耕地的适渡规模经营,希望通过它带来农业的新飞跃。围绕这一主题,我们在四川农村较为发达的地区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可以肯定,随着农村经济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逐步实现耕地的适度规模经营,改变目前经营规模过小而又十分分散的状况,提高土地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目前乃至较长时期内要普遍实现耕地的适度规模经营是不可能的。比较而言,耕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将在农村二、三产业比较发达、并形成较好的土地连片经营之后才能实现。因此,要想在较长时期内取得农业的较快发展,较好地解  相似文献   

20.
以家庭承包责任制为开端的农村改革,使一度衰退的我国农业有了高速增长。但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所形成的小规模的、平均化的耕地经营格局,却使得农业生产要素的综合利用效率降低。一家一户为单位的生产组织形式已不能适应新的情况。在深化农村改革的过程中,适度规模经营作为一种新的农业经营方式已被证明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方向。 土地经营规模的扩大或缩小都是与农业经营形式的变化密切联系的。经营规模的变化意味着农业生产组织本身与土地结合形式的变动。那么,在目前我国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条件下,代替个体家庭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应是什么呢?笔者拟就此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