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食品营养信息有助于消费者在网购时了解食品的营养成分并做出健康食品的选择,改善居民的营养健康问题。通过4个实验,从精确性和说明性的角度探究了网络食品营养信息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1)相较于客观型营养信息,评估型营养信息会导致消费者购买网络食品时感知到更高的易于理解性和更低的信息可信性,进而影响购买意愿。(2)消费者对网络食品营养信息的偏好会受到其目标的调节。当消费者具有达成型目标时,客观型营养信息会通过更高的信息可信性来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当消费者具有维持型目标时,评估型营养信息会通过更高的易于理解性来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和政府及有关社会组织在选择网络食品营养信息类型时应该将消费者目标考虑在内。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PB)及相关理论拓展研究,构建了绿色农产品购买行为影响研究框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ogit模型就消费者风险偏好、健康意识、支付意愿、行为与意识一致性、消费者个体特征和家庭特征对消费者绿色农产品购买行为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绿色农产品购买行为在男性和女性群体存在明显差异;健康意识和支付意愿具有显著正相关作用,且女性模型更显著;男性存在意识和行为不一致的现象,以至于反向选择,对绿色农产品购买具有显著负作用;家庭特征比个体特征对消费者购买绿色农产品行为更具有显著作用,女性且与小孩同住的消费者购买行为相应增加,而独居群体购买倾向较差。   相似文献   

3.
解决隐性饥饿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是促进消费者对作物营养强化食品的消费,而作物营养强化食品是否被消费者广泛接受的关键在于其营养含量的高低。为探究营养比较和信息解释水平对消费者作物营养强化食品选择的影响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采用情景模拟实验法,通过设计三个实验对上述问题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当相对营养比较与信息解释水平匹配时,消费者对作物营养强化食品的购买意愿更高。此外,研究还揭示了感知独特效用的中介作用以及健康意识和调节定向的调节作用。由此建议,食品企业在进行作物营养强化食品宣传时,要根据不同产品的营养素含量采用不同的解释水平信息,并有意识地提升消费者健康意识、激活消费者的防御倾向。  相似文献   

4.
食品安全事件后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演化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了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演变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当国产食品在事件前就处于竞争劣势时,事件后消费者会逐渐倾向于购买进口食品直至进口食品完全占领国内市场;当国产食品在事件后还具备竞争优势时,无论生产者是否解决潜在的质量安全问题,消费者都会倾向于购买国产食品,但监管者加强监管力度会增进消费者福利、减少生产者福利;当事件前后国产食品由竞争优势转为竞争劣势时,如果监管力度较弱,消费者会逐渐倾向于购买进口食品,如果监管力度较强,则取决于事件前的消费者群体的购买行为和生产者群体的质量投入行为.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调查北京市消费者对营养健康信息的搜寻情况,运用方差分析和多元有序Logit回归模型,研究了消费者对营养健康信息的搜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目前消费者对营养健康信息的搜寻意识相对较高,电视节目、网络和食品营养标签是主要的信息渠道;消费者对营养健康信息的搜寻行为与其年龄、受教育水平等社会经济特征密切相关;家庭食物购买的参与程度、营养意识、膳食知识和知识背景等因素显著影响其对营养健康信息的搜寻频率,营养和健康需求程度越高、信息搜寻和理解能力越强的消费者对营养健康信息的搜寻越频繁;由于各类营养健康信息渠道的自身属性不同,消费者表现出差异化特征。  相似文献   

6.
采用情景模拟法与问卷法,对网上满额促销对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网上满减促销比满返促销和满赠促销更能刺激消费者的冲动性购买行为;冲动性购买倾向直接影响冲动购买行为,高冲动购买倾向的消费者面对满减促销时更易产生冲动性购买,而低冲动购买倾向的消费者面对不同满额促销产生的冲动性购买行为没有差异,不同冲动性购买倾向的消费者对满额额度的选择不同。最后对网络店家提出相应的营销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三个层次梳理了安全食品的消费者购买倾向动因研究,并结合中国本土相关研究的实际背景,提出了开展中国食品安全的消费者购买动因研究的建议:(1)注重基于中国的现实背景对安全食品概念的内涵进行厘清和界定;(2)注重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以规范的实证研究方法对安全食品的消费者购买倾向进行研究;(3)注重从国际化、全球化背景下的食品安全问题的发展趋势和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改变等方面来开展安全食品购买倾向动因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对按筛选标准入选的11篇文献70个观察进行元分析,结果表明,在控制(1)消费者样本特征、(2)调查方法特征和(3)所研究的食品特征后,计量经济学模型可以解释转基因食品购买倾向估计方差的71%;结果还发现,由城市消费者构成的样本购买意愿显著高于非城市消费者;以面访方式调查、以及在调查时向消费者提供转基因食品的正面信息,被调查者倾向于增加购买GM食品的意愿;被评价食品特征(是否向消费者提供直接利益)对消费者购买意愿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消费者在网络购物时品牌熟悉度与商家促销方式对其购买意愿的交互影响,模拟了网络购物情景,利用消费者的双系统信息处理理论(情感处理系统、认知处理系统)对消费者的购买意愿进行分析,检验了品牌熟悉度(高和低)和网络促销方式(价格促销与非价格促销)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交互影响以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对于高熟悉度品牌,价格促销比非价格促销更能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其中介机制为情感处理系统;对于低熟悉度品牌,非价格促销比价格促销更能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其中介机制为认知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10.
随着食品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消费者对成分日益复杂的食品的相关信息的获取能力愈发不足,从而导致消费者掌握的食品相关信息与食品生产者能够提供的食品信息相距甚远.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的“知悉真情权”有可能无法得到充分保障.因而,作为展示食品有关信息的最主要载体之一——食品标签,应当受到立法机关的重点关注.通过制定相应的强制性规范和非强制性规范(如行业规章、行业标准等),规范从生产到销售流通各环节相关主体与食品标签相关的行为,从而确保食品标签能够充分展示消费者有权获取的信息,消除信息不完全、不对称问题.通过对部分发达国家食品标签中健康说明的立法考察,尤其是美国先进的健康说明法律制度,借鉴其信息反馈机制的制度设计,为目前我国存在的健康说明信息共享、交流的立法不完善等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以保证消费者、第三方组织以及行政机构在我国食品标签健康说明的适用中发挥各自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育种手段实现的作物营养强化,是以农业手段应对“隐性饥饿”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前人一般关注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对人体营养干预的有效性,本文从营销的角度探究了消费者对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的选择与购买意愿。研究发现:当企业对相对价格较高的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使用高解释水平的信息沟通策略,对相对价格较低的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进行低解释水平的信息沟通时,消费者的价格敏感度均较低,购买意愿更高。而消费者的健康意识和调节定向,调节了相对价格比较与企业沟通策略的匹配(高-高;低-低)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据此,建议企业依据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的价位对消费者进行不同的沟通策略,在普及健康知识的同时扩大对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的宣传。  相似文献   

12.
劳工安全健康标准是跨国公司选址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以中国安全生产制度变化为切入点,基于2006—2012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和31个省、市、自治区的相关数据,采用条件Logit模型考察了劳工安全健康标准对跨国公司选址的影响。研究表明:劳工安全健康标准显著正向影响企业进入选址;相比于内资企业,跨国公司选择劳工安全健康标准更高地区的倾向更明显;总体上,高危行业企业和低危行业企业选择劳工安全健康标准的倾向没有显著差异,而对于跨国公司来说,高危行业的企业比低危行业的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劳工安全健康标准高的地区。  相似文献   

13.
基于TRA理论的品牌购买行为倾向前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理性行为理论(TRA)构建消费者品牌购买倾向的理论模型,并在首次购买和重复购买两种购买情形下对该模型有效性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购买某品牌快餐的行为来说,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是品牌购买行为倾向最直接的前因,而主观规范是比行为态度更强的行为倾向的预测变量;品牌态度会通过影响行为态度进而影响行为倾向,品牌声誉通过影响主观规范进而影响行为倾向,品牌声誉对品牌态度的形成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上述理论模型在首次购买和重复购买两种情形下都是有效的,与首次购买者相比,品牌态度→行为态度→行为倾向这一路径对于重复购买者的作用更强,品牌声誉→主观规范→行为倾向的作用更弱,品牌声誉→品牌态度的路径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食品安全危机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虚假信息泛滥、违法案件频出的食品广告也饱受诟病。本文通过对当前众多突出口味、营养及各种附加值的食品广告差异诉求的分析,指出一段时间以来"绿色、转基因、专业术语"等新概念在众多食品广告中的使用与传播,建构出了"广告说什么,我们吃什么"、"不喝不营养、不吃不健康"的拟态环境与病态食品消费文化。其本质是一种混淆视听的夸大其词、科技蛊惑的概念泛化与过分唤起的健康幻想,属于隐藏了商业逻辑的信息陷阱与符号暴力。而背负种种"骂名"的食品问题广告,更是加深了消费者面对食品安全危机时的不安全感。如何消除这种不安全感,则需要重新建立广告与消费者之间的诚信关系,让食品企业与食品广告多一份社会责任感,用理性、责任构筑起真正"绿色"的广告舆论空间。  相似文献   

15.
在"3·15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前,我在超市随便选择了3种食品,仔细观察包装袋上的有关成分:发现普通面包里有9种食品添加剂,方便面有大约14种添加剂,吃一个蛋黄派就接触到17种添加剂。这些食品添加剂被营养学家称为反营养物质,它不是天然食品中的成分,而是人们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故意添加进去的。这些物质可能让食品颜色更漂亮、口感更吸引  相似文献   

16.
食品信息标签是食品安全信息的重要载体,合理规制有助于保障食品安全、促进公共健康。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出台和相关国家标准的发布,我国食品信息标签法律制度已初步形成,但食品信息标签仍存在信息不完整、理解困难等问题,为食品安全风险埋下隐患,也变相导致了消费者的不合理饮食习惯。应当深刻检视当前我国食品信息标签规制现状,充分反思法律规范的健全程度和监管机构的监管力度,以维护公共健康和消费者知情权为落脚点,寻找符合我国国情的制度优化进路。  相似文献   

17.
食品安全认证制度已成为世界各国提升食品安全水平的重要政策工具.基于山东省济南等城市的实地调查,研究了消费者对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等安全食品的信任评价,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考察了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个体特征、认证知识和信息交流对消费者信任影响显著,且信任对购买意愿的积极影响得以验证,但食品安全意识对消费者信任的影响并不显著.促进信息交流,提高消费者认证知识,可有效提升消费者信任.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三种分析框架:问题领域模式、联系战略模式和权力结构模式,当代中国的四种主要国家身份——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主要的社会主义国家、地区大国、崛起中的大国——的关系是:理论上,它们相互独立,互不影响。现实中,在某些情况下,某一种或几种国家身份比其他几种身份相对更重要,前者在某种意义上决定后者,但后者对前者具有反作用力;总体而言,各国家身份同等重要,各身份间的作用力基本相同;这些相互联系的国家身份相互作用,当各种国家身份为互补关系时,它们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当它们相互冲突时,某一种或几种国家身份就会掠夺其他国家身份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19.
    
实践中许多品牌延伸失败案例都表现出了延伸产品与原品牌联想存在冲突的现象。通过对百事、奔驰、苹果三个品牌的研究发现,消费者对核心联想冲突延伸产品评价较低,低于无核心联想延伸产品。利用完美主义将消费者分类,非完美主义者、健康的完美主义者和功能障碍型完美主义者对核心联想冲突延伸产品评价无差异,所有这三类消费者都对核心联想冲突延伸产品的评价很低。研究还发现,存在消费者虽然对某种核心联想冲突延伸产品感知契合度评价较低,但却乐于购买的现象,故推出此类核心联想冲突延伸产品更需要谨慎对待。  相似文献   

20.
当睡眠成了问题,睡眠消费也就应运而生。不过,专家表示,在红火的睡眠消费市场中存在着不少健康陷阱,消费者应该多多警惕。睡眠软件干扰睡眠北京朝阳医院睡眠呼吸疾病诊疗中心主任郭兮恒指出,由于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导致的睡眠时间不足、睡眠质量低,都可以称之为垃圾睡眠,它和垃圾食品一起,被称为影响现代人健康的两大杀手。他说,睡前上网,大量的信息很容易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