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尝试集》的真正价值不在文学本身,它只不过是胡适实验主义文学观和进化论文学史观的产物。尽管如此,胡适所提倡的“写实主义”和《尝试集》所呈现的“浅近”的特点还是深刻地影响了初期白话诗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
文学革命的核心理念——解读胡适文学进化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进化观应是五四文学革命的核心理念,与其他文化先驱的文学观念相比,胡适的文学进化观具有独特的思想内涵与功能效用:文学进化观与时代结合首先提出一时代有一时代文学的命题;文学进化观演绎出非同寻常的文学革命论;文学进化观引入历史领域形成"历史的文学观念论";文学进化观与比较文学研究融合则获得"高深的方法与观念"。文学进化观的哲学基础非是一般的生物进化论,而是与进化论密切相关的实验主义。  相似文献   

3.
胡适用进化论的利器把中国文学史分割成两个对立的部分 ,将非正统的白话文学从文学史中剥离出来并加以增色处理。在胡适的观念中 ,白话文学最具备与西方文学整合的内在机制 ,他试图以此为结合点实现中西文学的对接 ,从而创造出崭新的中国现代文学。胡适重述文学史的文化姿态具有典型的转型期中“过渡人”的特点 ,他一方面强调文学的“西化” ,另一方面又极力弥合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裂痕。胡适文学进化观中所潜伏的一元化话语立场和目的论、意志论的史观模式为我们提供了反思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胡适认为中国文学进程呈示出平民文学或白话文学与庙堂文学或贵族文学两条并存对立的流变线索,而平民文学或白话文学则是贯穿始终的富有生气与活力的线索;五四新文学运动是有意识地以革命的方式继承并推动平民文学或白话文学的健全发展,而"平民文学"则成了文学革命的义旗与主潮,虽然20世纪中国文学走过曲折之路,但是"平民文学"仍在与"贵族文学"的抗争中顽强地屹立于文学多元格局之中轴.  相似文献   

5.
胡适作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学者,曾积极参加过五四新文化运动.那时,他举起"打倒孔家店"的反封建旗帜,宣传民主和科学,提倡白话文和新文学,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鸣锣开道;在哲学思想上,他鼓吹进化论和实验主义,为民族资产阶级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尽管胡适在五四运动以后向右转,离开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立场,成为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的忠实代言人,但对这样一个在中国现代史上有过重大影响的人物,仍然应该本着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对他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本文仅就胡适五四前后的哲学思想,作一简略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篇大事--"五四"文学革命的发生及其动因,胡适的认识交织着必然和偶然.其文学革命发生论表现为向着偶然纵深发展的"三部曲"形态,从历史必然到个人偶然再到历史偶然.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则是他以实用主义与进化论作为基础的哲学观念.  相似文献   

7.
胡适的文学革命纲领深受其翻译实践和世界文学观的影响,同时,其文学革命宣言也为现代翻译指明了方向.胡适主张翻译"欧西名著"为新文学创作树立典范,以白话翻译代替文言翻译以利于向国人进行文学启蒙,主张自由流畅、严谨有度的直译以达到对原文的忠实.胡适的文学革命观、翻译思想与策略,无疑是建构现代翻译规范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8.
五四新文学运动初期,在对于胡适文学改良主张形成之缘起上,就已经有"外来说"昭示于众,而随着"本土主义"文学观的反弹,以及对于20世纪初期新文学和新文化运动的检讨,上述"外来说"甚至一度被贬斥为"舶来品".与此同时,也有观点指出,将胡适文学改良主张仅仅依附于西方思潮的影响,事实上忽略了胡适文学思想和改良主张中的本土语境和本土要素.而在对上述两大派观点形成过程的检视中可以发现,无论是所谓"外来说"还是"本土说",都与言说者所处时代语境以及言说者个人对于胡适之态度存在着或隐或显的关联.而正是这些关联,影响到对于胡适文学改良主张的全面细致考察.重新检视胡适文学改良主张中三个一度存在争议之问题,可以让我们进一步澄清这些对五四新文学运动产生了一定影响的观点主张形成的过程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9.
晚清之前的中国文学史上,从未有过"革命"之说,但为何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梁启超却喊出了"三界"革命的口号?这是因为受了从西方传入的进化论的影响.进化论在晚清时传入中国,后逐渐成为近现代中国的主要意识形态,从而影响了当时学人的世界观,粱启超的文学革命论便是其进化论世界现的直接产物.  相似文献   

10.
胡适词史观探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适词史观的基础有两个 :一是文学进化论 ;一是文学形式起于民间 ,死于文人的循环论。其词史观在宏观上基本符合实际。解放后的词学研究仍能感受到胡适的实际影响  相似文献   

11.
文学作品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不能推卸其传承民族文学品质的责任,木心虽则长期旅居海外,但其用母语写作并恪守汉语习惯的创作引起人们的关注以及争议。《上海赋》以传统"错彩镂金"的文笔对上海的历史、人情、风物、民俗进行了描摹,生动再现了老上海的原貌,其继承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意义在当今尤其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2.
从女性视角介入中国当代文学 ,不仅能够以男性不能企及的女性经验弥补传统当代文学史书写的诸多局限 ,而且能够构成迥然有异于传统文学史观的意义体系 ,便于我们从另一个重要的侧面对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流变的脉络进行梳理。从焦灼书写“空白之页”向构建一种宽容的言说氛围的转型———是中国当代女性文学新世纪里呈现给我们的值得期待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当代儿童文学发展之初的儿童观呈现为“儿童本位”的特点。从20 世纪30 年代开始, 以成人为中心的“儿童教育观”成为主流并一直持续到新时期。在处于文化转型期的20世纪八、九十年代, “儿童教育观”中以成人为中心的一元价值观逐渐消解, 儿童作为个体生命现象, 其主体地位开始回归。本文在考察中国现当代儿童文学儿童观的理论发展的基础上, 提出在成人与儿童的两极世界中, 一种双主体规律的实现将是建立新型的当代儿童文学儿童观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鲁迅的比较文学观是在近代中西文化冲突与交汇的特定历史文化语境中生成的。这种具有广阔视野与独创性的比较文学观及其实践 ,对 2 0世纪中国新文学的建构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特别是鲁迅对有关文学的影响性、可比性、民族性的理论建构 ,为 2 0世纪中国新文学的理论建构与发展 ,提供了新的价值支持。  相似文献   

15.
文学史观是人们对文学历史发展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它不仅与一个人的世界观紧密相关,而且还深受到社会心理和时代感受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时下影响较大的几种现代文学史观的分析,反思了“盛世心态”对它们的渗透和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道家哲学对现代人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家哲学曾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文化心理结构、社会理想、艺术追求和审美情趣。在现代社会,道家哲学以自然的终极关切、智慧生活、本真的生命和道德的社会,为现代人提供了带有超越意境又合乎道的规律性,带有理想境界又达于人类终极需要的指导,为现代人过上更有意义和尊严的生活树立了"方向标"。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文学近代转型有其特定的现实原因和时代动力,转型过程仍受中国文学的传统影响。古代文学发展的式微与晚清文化语境中的强大变革压力为文学近代性的最初涌起准备了合适的条件。中国文学的近代转型是社会转型期中国人重新定位价值方向和精神需求的一种反映。但文学形式具有民族性,通常与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民族文学传统的特点、民族审美心理的趋向紧密相连。因此,中国近代文学终究无法摆脱中国文学的古代影响,也无法突破中国古代文学的民族形式。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全球化背景下青年人生观模糊问题,使中国文化成为强势文化,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人生理想等方面,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及对现代人生观的影响,其理论价值是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并使其迅速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的文化文学尤其是小说史上,梁启超以自己倡导的“小说界革命”和“政治小说”奠定了他在中国近代小说理论和创作史上的无人可及的地位。他在文学上的成就离不开近代这一大的时代和政治、文化、文学背景,而其出现则使近代的文化和文学尤其是近代小说更有声色和内涵。本文拟以近代的政治、文化和文学(小说)为背景,探讨梁启超在近代小说的创作上所取得的成就和不足(即他在发现了小说的同时又丢弃了小说)及对近代文学和“五四”新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李光洙是韩国近现代文学史上富有传奇色彩的巨星级作家,他的文学创作对于韩国近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奠定了日后韩国现代文学的基础。他的文学创作思想主要体现在·巨常的文学观、功利主义文学观、启蒙主义文学观和“情”的文学观四个方面。李光洙文学思想的形成与他的成长经历、时代背景、思想倾向等密不可分。他独具特色的文学思想对韩国社会、韩国文学以及其他诸多作家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