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小姐"一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意义变化反映了社会生活及人们观念的变迁。汉语"小姐"作为一种称谓语,具有悠久的历史,但其命运"多灾多难",词义演变一波三折,几度沉浮。通过对"小姐"的语义演变的回顾浅析词义发展的基本趋势和词语语义发展的普遍规律。  相似文献   

2.
古往今来,无论中西,政治与历史关系密切.本文在分析西方历史观和政治观历史演变的基础上,对西方史学发展进程中政治与历史之间关系的演变进行了论证和剖析;最后指出在西方史学发展的新阶段,新史学提出了新情境下的"政治"与"历史"的新内涵,从而改造了传统的"政治"与"历史"的关系,事实上起了非政治化和泛政治化的作用,但无论就内容还是本质来看,"历史"从未离开过"政治","政治"也须臾没有离开过"历史".  相似文献   

3.
孔子早在2500多年前就明确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这是人类和平共存的最基本的原则和保障.本文主要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浅析了<论语>中的和谐、和平意识.  相似文献   

4.
今年为我校"教学质量管理年",以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各项工作。本文结合"教学质量管理年"具体实践,围绕教师教学能力、学生学习氛围、教学管理机制三个方面,浅析如何提高高校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知青"作家经由"文化寻根",远离了"政治反思"的主流话语,走向乡村和民间,重获对历史和现实言说的权力,从而建构了自我身份的合法性。但是,个人的乡土"记忆"在提供给"寻根派"写作资源的同时,也使他们距离真实的历史渐行渐远。不管他们是以温情的目光重建自我的"历史"记忆,还是以精英姿态彰显自我的"启蒙"情怀,这种剥离了"个体"的真实历史境遇和拒绝历史承担的群体式身份认同,也构成了对"自我"和"群体"真实"身份"的遮蔽。  相似文献   

6.
以普京担任俄罗斯国家总统为背景,浅析普京时期俄罗斯在中亚及里海区域的能源外交活动。中亚里海地区自然资源丰富,成为美国、欧盟及俄罗斯争相夺取的"心脏地带"。中亚里海沿岸主要国家历史上隶属于前苏联,虽然苏联解体后各国出现"去俄罗斯化"倾向,但普京执政后为了巩固独联体的团结与发展,在这一地区开展了一系列能源外交活动,既满足了自己的能源需求,又促进了中亚里海沿岸国家的能源开发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现代文学"与"现代中国"的互动关系出发,以"边地中国"为立足点,在"冲击-回应"模式和"传统的创造性转化"论之外,指出了"现代中国"国家意识和国家历史形成路径的特殊性。在此基础上,以抗战时期新文学对"大西南"的发现和书写为例,对这种特殊性作了梳理,分析了"大西南"书写给"现代文学"带来了哪些特殊历史品质,指出了这些特殊历史品质的世界性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其战略目标及实践路径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和政客的重视。关注"复兴"一词的内涵及其与"振兴""崛起"等词的差异,从中发现此概念的特殊意旨必然和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有关,因而希望努力追寻历史印迹,找到民族复兴需要对接的历史"坐标",让"复兴"的外延指向更加明确清晰。三百年前也许是最近一个中华民族"复兴"的参照"坐标",当时中、法、俄三国鼎足而立,各自都达到了至今很难超越的历史高度,总结当时成功的经验以及后来衰落的教训,是对标历史的核心目的。从历史的兴衰轨迹中定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走向,既是对历史的最大尊重,也是对现实的最好交待。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曹操为样本,概述了曹操历史形象的变迁,浅析了这个变迁背后中国社会思潮的转变,并由此引出了对"历史史料"与"历史真相""、史料背后的思想"等一些历史哲学方面的浅思。  相似文献   

10.
对于历史人物"爱国"还是"卖国"的争议,在史学界来说已然涉及到能否对一个历史人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从秦桧到李鸿章,一旦戴上"卖国贼"的帽子,那么其历史评价就脸谱化的定型为"卖国"了,而忽视具体分析历史人物活动的特定历史环境和历史心理。本文以中日甲午战争时期的李鸿章为中心进行具体地历史分析,以期历史人物都能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揭示了人类历史的走向,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着重从三个方面对这一理论 作出总结与反思.澄清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的关系,对"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的关系 作出了剖析,并且阐明了这一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坚持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卡夫卡在其短篇小说《变形记》中选择了"甲虫"这一荒诞而奇异的意象来表现小人物格里高尔的变形,以写实的手法表现了个人在家庭和社会压迫下的恶劣处境,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人的普遍异化现象。"甲虫"因其深刻的象征寓意而成为了西方变形文学中的经典意象,在整个西方变形文学系统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并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试从可能性与必然性两方面浅析卡夫卡缘何对"甲虫"情有独钟。  相似文献   

1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蕴含着深刻的价值观基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党的先进性和时代发展的统一,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和社会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标准和共产党人价值标准的统一,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和价值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规律与历史创造主体的统一,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群众史观.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历史环境”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历史环境"理论是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它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又为东方社会提出了一条与西欧国家不同的发展道路."历史环境"理论是"卡夫丁峡谷"理论的依据;"历史环境"决定论与"地理环境"决定论有着本质的区别."历史环境理论的提出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历史哲学用实践界定"历史事实"。历史本体不是实在论的"神秘东西",也不是非实在论的语言虚无,而是"现实的人"在实践活动中的生成。排斥或强化"历史事实"的知性或价值属性,都可能使得对于历史本质的理解走向神秘主义或虚无主义。对于"历史事实"属人实践意谓的开启,使得历史敞开了对于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可能性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灿 《东方论坛》2013,(1):6-12
《尚书》在中国学术史上,最早按照虞、夏、商、周四代的顺序编纂,这种"四代"观念多见于先秦古籍,应是春秋战国时代才形成,是反向构筑起来的华夏历史系统,即由周、商、夏依次上溯而至尧、舜时代,体现了华夏历史意识。这种历史意识的内涵是:历史是在"天下一统"的情形下运行的,历史的主体是"一统"的华夏民族文化共同体,而不是分裂的各个小族群。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华夏历史意识也是一种"大一统"政治观,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华夏历史意识还与"华夷之辨"密切相关。《尚书》"华夷"思想以文化为根本标准,并没有绝对的血缘界限和地域区隔,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灵活性,与现代民族意识有很大不同,这是王道史观最重要的体现之一。  相似文献   

17.
加强高等院校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过程中,在这一过程中,客观上要求加强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强化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把握好"宽进严出"的关口,以期能够适应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的要求。在浅析了高等院校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素质现状及其成因之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素质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历时比较语言学和共时比较语言学的方法,浅析共同语词与方言词的历史层次及其词义差异,揭示共同语与方言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共同语词与方言词之间存在着的历史继承和亲属渊源等错综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9.
诠释学在加强了视域与"前见"的历史联系的基础上,其理解方式"视域融合"不仅具有更为明显的辩证特性,而且与历史比较存在着深刻的内在关联。"视域融合"观念有助于加深对历史比较真实本质性的现代理解,彰显历史比较是一个辩证的扬弃过程,突出历史比较的效果历史特征及其比较的意义。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从现代历史比较观念出发,对"视域融合"观念进行再理解,可以准确把握和认识"视域融合"观念的价值及其历史地位。探讨"视域融合"与历史比较之间所存在的关联及互动关系,对于哲学诠释学和历史比较的进一步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孟德斯鸠系统地阐述了"三权分立"的思想,并明确提出了分权制衡理论.五权宪法思想是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中民权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西方资产阶级"三权分立"思想的重要发展.对"三权分立"与"五权宪法"的比较,应从两大思想的立论基础、构成形式和分权实质等方面入手.虽然"三权分立"与"五权宪法"思想都有历史局限性,但不可否认,它们是中西政治思想发展史上两座辉煌的历史丰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