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成才不忘形     
在社会生活中,在成才道路上,我们每个人都会产生得意或失意的时候,诸如文学作品获奖了、技术革新成功了或体育比赛失败了、竞争招标落选了等等。面对得失。一个有修养的人,往往能够做到得意而不得意忘形;失意也不“失意忘形”,从而使自己获得更大的成功,或获得更多的成才机会。 得意忘形一词源于《晋书·阮籍传》,说阮籍“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意即高兴得忘其所以,失去常态。古诗云;“春风得意马蹄疾”,得意时,连春风都诌媚、马蹄子都起劲儿。因此,世人在得意时,极容易忘形忘德忘本……想当初,范进中举…  相似文献   

2.
当一个人在思想上和物质上推受到关心时,精神和肉体的劳累就可以解脱或减轻,从而使体办和智力得多做展,进而去施展才华。这时你就会发现奇迹出现了──人生由失意变为充满希望,由低沉变为高昂,并有勇气向困难挑战。于是,普通人的价值就由黯淡而发光。当一个人在思想上和物质上推受到关心时,精神和肉体的劳累就可以解脱或减轻,从而使体办和智力得多做展,进而去施展才华。这时你就会发现奇迹出现了──人生由失意变为充满希望,由低沉变为高昂,并有勇气向困难挑战。于是,普通人的价值就由黯淡而发光。当一个人在思想上和物质上推受…  相似文献   

3.
考试失败,出人头地比别人慢一步时,我们都很容易想:“唉,我失败了!”但仔细一想:“究竟是谁决定失败?”大部分失败者的宣言都是自己向自己说的,我们看看各种例子即可知道,这真是奇怪,我们变为“完全失效”的时候,在第三者的立场看来却仍有可为。这是我们太夸张...  相似文献   

4.
输者风度     
赛场是一个残酷的舞台,有竞争就会有输和赢,人们往往只把鲜花和掌声赠给胜利的一方,而忽略和冷落失败的一方。人们不知道其实,竞争是一把双刃剑,一瞬间可以把一个人抬得很高,也可以把一个人抛落谷底。与此同时一个人的风度和素养,也淋漓尽致地体现在他对待失败的态度上。  相似文献   

5.
直面失败,不是口头上讲讲.而是宽容与理解,难! “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当今许多企业往往以成败论英雄,喜欢大谈其经验与成功,有的人把失败看得很重,甚至讳言失败,有的人遇一丁点失败就投降,或者根本连失败也不敢尝试,就幻想不经过失败侥幸获得成功。其实,小到我们学会走  相似文献   

6.
人有尾巴吗?若说有,你拉出来一个让我看看,若说没有,为何人一骄傲就说“翘尾巴”,人一失意就谓之“夹尾巴”,还有“畏首畏尾’,“摇尾乞怜”,“尾大不掉”那么多与“人尾巴”有关的说法呢?可见人是有“尾巴”的,当然这只是一种形象的比喻罢了,既有“尾巴”,必有功能,“马尾巴的功能”,是赶虫蝇、挠痒痒、保持平衡等,而“人尾巴”的功能则另有不同。一曰“翘尾巴”以示骄狂。人因事业的成功,官位的升迁,钱袋的鼓涨,甚至上司的几句夸奖,都能把“尾巴”翘上天去。而人一翘尾巴,势必头脑发热,目空一切,狂妄自大,也就离失…  相似文献   

7.
, 《国际人才交流》2012,(12):12-12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网站11月2日发表彼得·福特的文章:《中国人怎样应对失败》。作者在文中说,如果说有一件事是中国官员不愿意承认的,那就是失败。  相似文献   

8.
我上大学时,系里有位姓张的副教授,他早己退休,名气却很大。说来有意思,张老之所以很出名,并非因为取得过骄人的成就,反而是源于他的失意。  相似文献   

9.
《变形记》讲述了旅行推销员格里高尔"变形"直至"死亡"的过程,在无奈的悲剧命运中,我们看到了格里高尔面对"异化"了的世界时所做出的"反异化"的努力,只是这些努力也归于失败。然而,对这种失败原因的分析,却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思考"异化"这样一个时代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北岛曾经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细节的时代,他在大学里教散文写作,让大家写写童年,发现几乎没有人会写细节,这个非常可怕,意识形态化、商业化和娱乐化的时代正在从人们生活中删除细节。一个概念出来,大家纷纷去跟风。说话也是一样,有些人,说话只有炫耀和抱怨,却听不到任何清新动人的细节,这个是越来越明显了。所以,有砦话越说越累人,越说越不想开口,有些人见了不如不见。但是,有些话,过去了这么多年,我却一直记得。  相似文献   

11.
张玮 《人才瞭望》2014,(8):60-61
每个领导者都希望自己成功,但现实总是有的领导者做得很成功,有的领导者就做得很失败。作为一个成功的领导者肯定要具备一定的能力,但更重要的是要具备成功领导者应具备的重要性格。总结一些领导者失败的原因,我们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些领导往往不是失败在自己的能力上,而是失败在自己的性格上。科学研究已经发现:人们的智商差别并不大,90%以上的人智商都介于90—115分之间。俗语讲,性格决定命运。  相似文献   

12.
1、既然没有翅膀,就别总用天空折磨自己。 2、我们不是活给别人看的,而是活给自己乐的。 3、"朋友",不仅是你对对方的定义,而应是对方对你的定义。 4、我们要问,继续爱一个人是因为爱在继续,还是不继续爱,自己会难以接受爱的失败。  相似文献   

13.
阿生 《人才开发》2011,(9):45-47
如今,很多年轻人都希望找到一份理想的职业,以实现自身价值,而面试无疑是他们成功道路上的“必修课”。虽然有才华的人才最终总能脱颖而出,但也有不少人在面试时失败。  相似文献   

14.
侯斌 《人才瞭望》2009,(6):64-64
是什么造就了冠军?这等于是让我来思考谁是命运的主宰。很多人最迷茫的可能就是这个问题:究竟是你选择了自己的命运,还是你的命运选择了你。多数冠军都认为是自己选择了命运,自己是命运的主人。但也有不少人失意的时候会认为自己是不幸的人,是不幸的命运选择了他们。  相似文献   

15.
罗旻 《人才开发》2005,(1):45-45,55
一历朝历代,得志少年多是一样的,失意才子则各有各的失意。三国时"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属于后者。阮籍,字嗣宗,自幼丧父,饱读诗书,文武双全,一表人才。少时的他既向往明经济世,也憧憬军旅生涯,渴望成就一番事业。然而他生不逢时。青梅煮酒的时代已成过去,中原大地滚动着曹魏皇室与司马氏集团明争暗斗的政治浊流,气氛诡异,时局险恶。他身性高洁,不愿趟这股浑水;又顾念红尘,不能与权势集团断然决绝。于是便只有忍受"大隐隐于朝"的尴尬,在仕与隐,进与退,违心与任性,容迹与抗争间往返挣扎。阮籍的心灵深处常常被痛苦折磨着。缄口不言是隐忍着的…  相似文献   

16.
上篇:陈肇雄像许多经受磨炼的年轻人一样,他们着与众不同的坚韧意志,他们不甘平稳度日,有着勇于探索,不怕失败的性格,他们经过屡次成功与失败的冲击之后的结果,便是奉献给社会的一份份丰硕的成果,成为人们称赞的对象。人怎么活都是~辈子,有的人选择手平稳稳,有的人选择苦苦求索,求平稳的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福祸飞来,而在苦中求索的,也说不定会柳暗花明苦尽甘来。于是有人说谁也无法把握命运,当然也无法把握未来,但眼下的事,人自己应该是能把握的,而今天所做的,恰恰就是走向明天的通行证。陈肇雄的今天是被人称道的,国…  相似文献   

17.
“失败是成功之母”可能是中国最著名的一句格言,它在我们生活中出现的频率是相当的高。原因之一是几乎所有人都经历过失败,原因之二是在失败之后人们需要用这句话来安慰自己破碎的心灵。  相似文献   

18.
即使是再普通的上班一族,内心中一定怀有成功的渴望。法国作家莫罗阿说:“失败足证欲望的不够强烈,而非欲望的过于大胆。”而成功是需要计划的,虚度光阴则不需要计划。成功是需要不断检讨自己、超越自我的,甘于平庸则只需要自我安慰!失败并不可怕。有失败感,恰恰说明你有更高的追求并深切感受到自己的差距。有失败感的人比没有失败感的人,距成功可能更近。真正的失败不是失败本身,而是对失败的无知。愿你经常检讨与反思,提升自我,迈向成功。——编者  相似文献   

19.
一百个人读《红楼梦》,就会有一百个林妹妹。新媒体时代,用户不仅有获取信息的权利,而且有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的权利,新媒体时代的用户已经越来越频繁地同时扮演传播者与用户的双重角色。  相似文献   

20.
失败可能是人生最疲劳的经历。再也没有比成功受阻、进退两难给人的打击以及心理创伤所造成的心理疲劳更使人衰弱的了。这是一种恶性循环。失败产生疲劳,疲劳使工作难以推进,于是造成更广泛的失败。 心理学家把这一类的疲劳分为两种:一种是始动疲劳,另一种是表现疲劳。始动疲劳会使我们一再拖延我们应该做的事。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我们已经在这件事面前碰过壁,或者是因为这件事太乏味或太困难,所以我们要躲避它,结果是越拖延越使人感到疲倦,并且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 始动疲劳指的是在一开始就提不起精神来做某一件事,习惯的做法是把它压在应处理事件的最后一桩,如果是应处理的文件,就把它压在文件堆的最底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