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代诗学专著严羽的《沧浪诗话》以禅喻诗,倡导“妙悟”为核心的审美认识论,以“兴趣”为重心的审美特征论,以“入神”为极致的审美标准和“优游不迫”与“沉着痛快”的审美趣味共存论,构建了严羽《沧浪诗话》的美学思想体系。《沧浪诗话》所总结的宋代诗歌的经验和教训,对明清诗坛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对于当代诗歌美学理论的发展也具有借鉴意义。   相似文献   

2.
袁宪泼 《船山学刊》2014,(1):137-142
严羽《沧浪诗话》对明代复古诗学深远,其诗学建构和诗学演进动力都与《沧浪诗话》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包括,他们对《沧浪诗话》的评价呈现出由众口一词的称赞到有选择性的批评,对《沧浪诗话》的诗学理论由外到内、由局部到全面、由客观部分到主观部分有选择性的接受,对《沧浪诗话》中的关键性理论进行重新阐释和建构,最终确立明代复古诗学的理论架构。  相似文献   

3.
严羽所著《沧浪诗话》是有宋一代最为重要的一部诗话,也是最具有理论体系的一部诗话.正因如此,后世对《沧浪诗话》的评论也很多,态度上也褒贬不一.这里并不准备对《沧浪诗话》作一全面评论,而只想就其中严羽自称的“莫此亲切”的也是最为后人诟病的问题,作一番深入探究,以洗严羽所蒙恶名,以还严羽在这一问题上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4.
严羽的《沧浪诗话》问世七百多年来,对它的研究和称述缕缕不绝,尤其明清两代谈艺说诗者无不沐浴其言,浸染其说;直到现在,古典文艺理论研究者和爱好者对它的重视和兴趣犹未衰减。本文不想谈人们谈得很多的问题,仅就《沧浪诗话》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理论倾向发表一些看法,着重探测一下严羽对儒家诗教的社会功利说的态度。  相似文献   

5.
严羽的《沧浪诗话》,在中国古代诗歌理论的发展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它超越了以往诗话那种以记载诗林轶事、零散评点诗作为主的感性形式,对诗歌的本质特征以及诗歌创作的特殊规律给予高度概括的揭示,表述出作者较为完整的诗学思想体系。对于后代的诗歌理论有着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严羽在其《沧浪诗话》中通过对“识”、“悟”、“趣”三个重要概念的厘定,对传统诗学的形象思维思想作了深入论述,从而揭示了古代诗学中形象思维的活动本质与规律。严羽对形象思维的相关论述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张颖 《船山学刊》2013,(1):143-147
张戒的《岁寒堂诗话》和严羽的《沧浪诗话》是宋代诗话中的两部杰出著作,且两部诗话都对苏黄诗风进行了锋芒毕露的批判,强调了诗歌作为中国传统抒情文化的载体所应具备的审美品格和艺术特征。但两者也存在显著的区别,张戒继承了儒家传统的雅正诗教观,注重诗歌的伦理价值而兼及艺术,严羽则喻诗以禅,唯艺术为尚,摆脱了传统道学的束缚,对诗歌美学的超越性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高迎刚 《船山学刊》2005,(2):141-144
本文通过对《沧浪诗话》关于诗歌的特殊材质和审美特质之认识的分析,说明严羽的“别材别趣”说其实是对中国古典诗歌本质特征全面的、总结性的阐述,因而主张对之做出新的认识和评价。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古代众多的诗话、词话中,严羽的《沧浪诗话》特别引人注目,因为严羽对于文艺创作的特殊规律具有独到的研究和深入细致的体会,他的美学思想的触角深入到创作规律的隐微之处。但是,为什么历来的诗人、诗论家、美学家对于《沧浪诗话》的理解和评价又多分岐呢?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严羽对于文艺创作规律虽有独到的研究和深入细致的体会,却找不到一套比较科学的概念,而不得不借助于唯心的禅宗语言来表述,这就形成了严羽深  相似文献   

10.
<正> 严羽的《沧浪诗话》(以下简称《诗话》)是宋人诗话中最有名,对后代影响也最大的一部。196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郭绍虞先生的《沧浪诗话校释》。截至1985年底,全国各地报刊共发表有关严羽和《诗话》的论文约60篇左右。1985年10月底,全国首届严羽学术讨论会在福建邵武市召开,又提交论文52篇。这篇综述,以近几年发表的论文为主,兼顾大会论文。一、关于严羽的生卒年和生平严羽,《宋史》无传,有关的生平资料传世很少,生卒年难以确定。关于生年,主要有1174至1189年间、1192年、1195年左右、1189至1195年之间、1197年、1203  相似文献   

11.
黄昌年 《船山学刊》2006,(1):108-110
在对严羽《沧浪诗话》的评论中有一种很流行的观点,即认为严羽的诗论旨在“提倡复古”。这是很值得商讨的。我以为,《沧浪诗话》以禅喻诗,以悟论诗,推尊盛唐,以为师法,其主旨不在“提倡复古”,而在于反对江西诗派的流弊与提倡一种新的诗论标准。  相似文献   

12.
张颖 《云梦学刊》2013,(6):88-94
诗话是诗歌史的生动记录,《沧浪诗话》作为宋代最有影响的诗话著作,是以宋代诗学为背景与依托的,对宋诗的评点是其诗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沧浪诗话》的宋诗评语入手,通过疏证严羽以文字、才学、议论为诗的著名论断,以及对宋代诗坛上的重要流派江西、四灵、江湖诗派的点评,从而对严羽诗学理论中的宋诗观进行更为深微、立体的剖析与诠释.  相似文献   

13.
严羽《沧浪诗话》出现后,几百年来对此书的争议一直未曾停止,可谓毁誉参半。不仅有对此书观点的不同意见,连他使用的"以禅喻诗"的方法也遭人批判。严羽之所以"以禅喻诗"来说明他的诗学理论,与当时的时代环境和诗学风气有很大关系。"以禅喻诗"只是他采用的一种方法与手段,目的是为了说明诗歌的主旨即是"吟咏情性",这重新开创了中国诗学理论的审美本质。  相似文献   

14.
严羽是宋代重要的诗学家,著有《沧浪诗话》。以往对严沧浪的研究虽然较多,但大都集中在以禅喻诗上。本文指出严羽具有浓郁的宗教情结。严羽的宗教情结是一个得杂的复合体,从表面上看他钟情于佛教,从深层做探索则可以明白严羽的思想底蕴其实是道教。基于这种基本认识,本文在诗意、气象和诗文极致三个方面提出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蔡厚示 《阴山学刊》2003,16(1):35-38
据现有材料考察 ,严羽的卒年大致在 12 5 5年左右 ,严羽的《沧浪诗话》在宋代诗话中为最有理论价值的著作 ,其“别材”、“别趣”说 ,“妙悟”说等 ,都表达了他卓越的理论建树和艺术创见。  相似文献   

16.
虽然南宋严羽的《沧浪诗话》是王渔洋神韵说的理论渊源之一,但严羽在《沧浪诗话》里却并没有正式提及神韵一词。钱锺书在《谈艺录》和《管锥编》两书中多处征引的严羽所谓诗之有神韵者,从文献上考证,是一个子虚乌有的命题。但令人遗憾的是,学界已经出现了以讹传讹的现象:由于钱锺书在学界的权威地位,有些研究者未加辨别就直接引述了钱锺书的错误观点。事实上,神韵这一概念范畴在严羽所处的南宋尚未出现,但严羽的诗论主张与神韵说确有着密切联系,而钱锺书在《谈艺录》和《管锥编》两书中论述神韵的相关内容,则是混淆了神韵的提法和它的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17.
严羽的《沧浪诗话》是宋人一部重要的诗歌理论和诗歌批评著作。全书由《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和《考证》五部分组成。其中,《诗评》评南朝宋谢灵运的文字有六条,加上《诗辨》、《诗体》各一条,整部《沧浪诗话》论及大谢的文字多达八条,在全书论及到的诗人中是比较多的。《诗评》云:“谢灵运之诗,无一篇不佳。”郭绍虞先生《沧浪诗话校释》  相似文献   

18.
一 对严羽及其《沧浪诗话》的研究始于南宋末年,至20世纪则翻开了新的境界阔大而又厚重的一页.20世纪的严羽研究,从空间上看可以分为三个区域:一是中国大陆的严羽研究;二是台湾和香港地区的严羽研究;三是海外的严羽研究.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明七子派对《沧浪诗话》相关命题的论述为材料 ,以七子派为视角 ,认为严羽的“妙悟”说指的是对诗法的透彻掌握和灵活应用 ;其“兴趣”说指的是作品以作者的审美情趣为对象 ,以因物作喻为表现手法而形成的一种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20.
张戒的《岁寒堂诗话》与严羽的《沧浪诗话》都是批判宋诗、标举唐诗的力作。但细绎两部诗话,它们批判宋诗的立场却截然有别。张戒衡诗以道,批判宋诗乃是基于儒家"诗言志"的传统,其终极目的是为了捍卫诗歌的风雅之道。严羽论宋诗则以识为主,以盛唐为法,批判宋诗是站在维护诗歌审美特性的纯艺术立场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