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社会主义出版事业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一部分,属于上层建筑。它的活动必须遵守上层建筑运动的一般规律,即出版工作要为经济基础服务,为社会主义四化建设和改革服务。这是社会主义出版工作的质的规定性。我们党提出的社会主义出版工作必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就是根据这个规律制定的。  相似文献   

2.
策划编辑制度浅论陈海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出版事业迅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随着出版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出版社内部的运行机制也随之进行了改革,一系列新的规章制度应运而生。其中,策划编辑制度在部分出版社的设立,引起了全国出版界的热切关注,并在报刊上展...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改革是一篇大文章,如何做好这篇大文章呢?通过近几年国有企业改革实践和对市场经济理论的学习,笔者认为,要做好国有企业改革这篇大文章,必须大力深化国有企业体制改革、运行机制改革,努力推进各项配套改革,全面实现这三方面改革到位。深化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坚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方向,深化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是做好国有企业改革这篇大文章,从而搞好搞活国有企业的首要问题。因为企业管理体制属上层建筑范畴,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对生产力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当企业管理体制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要求时,它就会…  相似文献   

4.
报刊出版事业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报刊出版体制改革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实践证明,改革要深化,理论是先导.马振行著《教育报刊论》(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版)一书,对报刊出版体制改革,特别是教育报刊体制改革的实践,进行了可贵的理论探索.这是迄今为止我国第一部全面论述教育报刊出版现象的理论专著.  相似文献   

5.
(一)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指出:“我们改革经济体制,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这就是说,我国当前的经济体制改革,不仅仅是改革生产关系,而且也要改革上层建筑。为何改革经济体制还要包括改革上层建筑?我认为这必须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及其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方面来认识。对社会发展中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马克思早就有过明确的阐述,他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马克思恩格新选集》第二卷第82页)在这里,马克思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划分出三个基本领域,并抽象出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三个基本范畴,揭示出社会发展过程中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从三个不同的层次上说明了社会结构中它们各自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划清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界限。马克思的论述无疑是我们坚持唯物史观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出版事业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长足的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就如何改革、发展和繁荣出版事业,制定出一系列政策法规措施。正在积极推行的图书发行体制的改革就是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 出版是基础,发行是关键。出版社自办发行正是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产物,是出版题中应有之义。几年的实践表明社办发行以及自身的卓著成绩昭示着它巨大的生命力。同时也提出了它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改进和完善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7.
“双效益”目标管理是借鉴工业企业目标管理的方法,结合出版社的具体情况和特点提出来的。近几年来一些出版社运用这种方法的实践表明,其不失为一种深化出版社改革、加强出版社经营管理、促进出版事业繁荣发展的好方法。为使“双效益”目标管理进一步臻于完备,发挥更大的效用,有必要对它的含义和特点做出分析。一、出版社实行“双效益”目标管理的可行性事业性质的出版社,为什么要仿照工业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法,实行“双效益”目标管理呢?其原因之一,在于出版社本身的特殊性。众所周知,我国的出版社虽然属事业性质,但历来实行经济核算,即通过出版物的定价收入使出版过程中的种种耗费得到补偿,并力争从中获得利润。特别是在改革中进一步明确了出版社实行企业化经营管理之后,为了适应出版社由单纯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由封闭性向开放型转变的现实,必须采用适合现代化要求的方法,改善和加强经营管理,不断提高出版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求得出版社的生存地位,求得出版事业的不断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们的改革从农村经济体制起步,取得了初步成功之后,又把改革扩大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这两大步都是抓经济,因为经济是整个社会的基础,经济体制对生产力的发展作用最直接,经济体制改革在整个体制改革中处于中心地位。但是,作为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政治体制,对于经济发展的反作用和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能忽视的。因此,当经济体制改革步步深化之时,党的十三大及时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由于十三大提出的这一任务还没有在实践中落实,以致子在商品经济发展中出现了经济环境和经济秩序严重紊乱  相似文献   

9.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省企业改革的方向宋光华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改革的深化和发展1978年我国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起因是经济缺乏活力,造成长期的短缺经济,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因此,我们提出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的经济体制改革轮廓。当时设想经...  相似文献   

10.
鲁鹏 《文史哲》2005,4(1):135-141
中国经济、社会能否持续健康地发展取决于深层改革。“深层问题”存在于上层建筑领域。上层建筑与生产力有直接联系 ,它为生产力发展提供社会环境和条件 ,制约生产者生产活动的空间 ,整合系统力量 ,协调社会发展。上层建筑的作用与其运作方式密切相关。历史发展到今天 ,“间接—放权—法治”应当成为我们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实现政企职责分开仍然是现阶段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一句空话。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措施,加快政企职责分离,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是经济体制的根本变革。政府职能必须随之转变,这是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客观要求。十几年来,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一直是循着一条政企分开的思路进行的。尽管当时对这个问题提的还不是那么明确和重要,从最开始的简政放权到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从股份制试点到现在的建…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战略高度出发,提出了“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的重要思想。深入学习这一思想,对于揭示改革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深刻变革作用,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改革理论和革命系统,为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步伐,将有很大促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革命是解放生产力,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出发点。邓小平同志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充分地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存在的尖锐矛盾,明确提出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仍然存在一个解放生产力的问…  相似文献   

13.
今年2月,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提出了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这一重要思想是江泽民同志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在深入剖析现代社会结构特别是我国社会结构及历史走向的基础上,对作为我国政治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执政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性质、宗旨、地位和作用所作出的崭新定位,具有很强的理论前瞻性和实践性。“三个代表”之间内在的辩证关系亦充分体现了江泽民同志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的深刻把握。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文化是上层建筑的重要部分,对经济和政治的发…  相似文献   

14.
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一项重要的社会分工。长期以来,我国的社会工作比较落后,远未达到学科化、专业化、规范化的程度。在当前深化社会改革的过程中,如何不失时机地推动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以适应我国社会改革、开放的新形势,这是我国社会学界需要关心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试图对这个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一、产业化趋势是我国广播电视改革的必然历程长期以来,广播电视业是以被界定为纯粹上层建筑而存在的,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其市场化行为日益突出,且产业化的要求也越来越大。广播电视业也不再以单纯的上层建筑的概念立于社会之中。广播电视业市场化经营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广播电台、电视台一改以往主要依赖于政府拨款生存、发展的状况,尝试实行自收自支、自负盈亏,有的现在已在经济上完全与政府脱钩,这一状况是与广播电视单位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密切相关的。作为一个独立的利益主体,广…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提出和讨论的原则(1)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在广泛的社会领域内不可遏制的发展,对社会结构的各个方面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它不仅使现存的社会关系和人们久已习惯的生活方式经受着严峻的考验,而且每时每刻地鞭策着人们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以至思维方式;它不仅震动着整个社会的经济基础,而且摇撼着整个社会的上层建筑.这就迫使人们不能不依据商品经济发展规律去重新认识我们进行?年的社会主义各个方面,以顺应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调整我们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而为商品经济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社会环  相似文献   

17.
报刊出版事业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报刊出版体制改革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实践证明,改革要深化,理论是先导。马振行著《教育报刊论》(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版)一书,对报刊出版体制改革,特别是教育报刊体制改革的实践,进行了可贵的理论探索。这是迄今为  相似文献   

18.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给企业带来的变化,并没有改变公有制在企业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没有改变企业的社会主义性质,没有改变工人阶级在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地位和主人翁地位,职工仍然既是国家的主人,也是企业的主人,所以也不能动摇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这个基本原则。本文着重就国有企业改革中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从理论和实践上作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一、“主人翁”的科学内涵对“主人翁”地位问题应予以恰当、科学的界定。从政治上看,这是由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所决定的。我们的国家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9.
十年改革期间,经济学界积极探讨改革理论,设计改革方案,为改革期间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作出了很大贡献。但是,由于学科性质的关系,经济学家更倾向于关心整个社会财富的增长、经济效率的提高,而较少关注社会各阶层群众在改革引起的利益关系变动中的心理状态、行为方式、以及上层建筑中各种非经济因素对经济改革的影响,使得改革后期许多累积的社会矛盾得不到有序的释放,导致了社会危机的产生。这说明,在指导改革的理论中,应引入社会学,尤其是需要从社会学角度研究经济问题的经济社会学。现在是在我国建立经济社会学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20.
<正>社科学术期刊是我党重要的思想理论阵地.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它在贯彻党的理论工作方针、坚持理论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引导舆论、繁荣理论、培养人才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无可替代的作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两个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我们又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社科学术期刊的现状与建设和改革的需要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进一步办好社科学术期刊.使之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我们所面临的必须认真思索的问题.一、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仅是我们立党立国之本,而且也是社会主义出版事业之本,决定着我国文化出版事业发展的性质和方向.社科学术期刊就其表象而言.是反映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和传递科研信息的重要载体,从这方面说它是没有阶级性的.但是,它又属于上层建筑领域的意识形态范畴,其所反映和传递的内容又无不表现出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在国际还存在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