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西文化冲突是晚清政治改革动机产生的主要原因;政治改革中,改革力量与反改革力量的对立不仅表现为政治冲突,而且更多地表现为文化冲突;这种文化冲突决定着晚清政治改革的失败命运。  相似文献   

2.
中西文化冲突是晚清政治改革动机产生的主要原因;政治改革中,改革力量与反改革力量的对立不仅表现为政治冲突,而且更多地表现为文化冲突;这种文化冲突决定着晚清政治改革的失败命运。  相似文献   

3.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其承载的关于人类价值规范和交往秩序决定了它本质上属于一种规范性存在样态。作为超越实体性存在的特殊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规范性存在样态主要在于其内在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价值张力,这种价值张力在现实中表现为共同价值与价值存异、公共权威与个体自主、超越旨趣与适度稳定的合理关系。上述价值关系的处理也充分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实践方案中,即中国传统"和文化"价值引领下的共享发展格局、"承认的政治"下民族自主与"中国方案"的价值威信、战略举措下的区域化样态与价值超越下的全球化趋势,以上方案推动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构建在"中国与世界"的相互关系中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对于深化"两课"课程改革有着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邓小平强调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既为"两课"课程建设提供了理论根据,又为"两课"课程建设指明了方向,邓小平关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决定了"两课"课程建设的形式和内容,决定了今天高校"两课"课程建设的门类和课程改革的方向.邓小平关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指导着我国高校"两课"课程门类、评价指标体系的改革,特别是指导我们加强对大学生进行近现代史课程、艰苦奋斗传统教育课程的开设和建设.真正使"两课"起到教育大学生,培养合格的革命接班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政治问题是决定国家命运、民族命运、党的命运和社会主义制度命运的全面性大问题.领导干部,尤其是党的高级干部,一定要讲政治,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  相似文献   

6.
流行于20世纪50、60年代的"红色传奇"小说是一种带有浓厚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小说叙事模式,对中国传统小说叙事方略的继承与沿用,使得"红色传奇"小说在叙事特征上表现出诸多的与当时主流政治意识形态需求的相悖之处.这些因素的存在,较为明显地妨碍了政治意识形态因素在"红色传奇"叙事中的充分发挥,从而不可避免地构成了"红色传奇"小说在当时情形下的政治意识形态"软肋",并进而决定了此类小说在当代十七年文学演变进程中的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7.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携手各国共同应对全球变局、推进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具有合理的国际定位.当前,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失灵,人类面临着严重的治理危机,全球秩序调整和变革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适应全球治理需要,并通过"一带一路"建设促进政治互信、民心相通和文明互鉴,引领全球变局,促进沿途各国共同发...  相似文献   

8.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本质是实现一种理想的人类生存形态和世界发展状态.这种追求更高生命形态的构想汲取了"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的儒家政治思想精华.作为新时代中国在全球治理舞台上的政治话语表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人与自然、人与人、国与国以及世界整体发展维度倡导构建自为性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发展共同体、国家间合作共赢的利益共同体、世界共商共建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更具现代意义和实践向度的政治主张,实现了对儒家政治思想的理论升华和实践超越.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与中国传统小说叙事理念有着深远的渊源关系的小说叙事模式,当代十七年时期的"红色传奇"小说在叙事时空体的构建方面体现了较强的传统特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它们在执行政治意识形态教育功能时的效用,并进而决定了其当代命运.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站在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制高点,高度评价青年知识分子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把青年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他提出全面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强调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建设和改革的胜利是不可能的论断.江泽民结合国内外形势,提出了一系列青年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强调思想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加强青年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任务;弘扬科学精神;加强科学世界观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强调要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使之成为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推动力;提出坚持"四个统一"和"五个希望"的育人思想.江泽民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上的系统性与科学性.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的论断,要求不断提高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