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英语学习上,可以说我既没有受教于多少“洋”教员,也从未喝过“洋”墨水。中国学英语的人千千万万,究竟有多少人能喝“洋”墨水,在“洋”环境里泡出来呢?难道大多数人不是都像我这样土生土长,靠自己奋斗吗?如果说我还有所成就,可能更多的是得益于自学。  相似文献   

2.
今天一大早,我收拾好东西,以最快的速度奔向学校。马上就要进行期中考试了,俗话说:“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突击复习一下,相信不是坏事。在校门口,我正跑得气喘吁吁,同桌李辉从后面追来,一把拽住我,一本正经地说道“:你鞋带开了。”我先是一愣,既而低头望了望鞋,没有哇!“Goodmom-ing!节日快乐。”李辉向我眨了眨眼睛,做了个鬼脸,丢下这句半洋不洋、半土不土的话,飞也似的跑远了。节日,今天是什么节日?我不由得放慢了脚步。可是,没容我细想,迎面走来二班的卫生检查员高扬,他憨厚地笑了笑,拍拍我的肩膀,一脸真城地说“:你的鞋带真的开了。”…  相似文献   

3.
今天晚上,一家人在餐桌上边吃饭边各自诉说着当班干部的滋味。妈妈以前是学习委员,后来当班长,我的爸爸是一个老班长了,我是一个新班长。妈妈总结说:“真是‘土班长’和‘洋班长’汇聚一堂。”“土班长”和“洋班长”这话从哪儿说起呢?先说“土班长”怎么“土”吧,爸爸在谈话中比了  相似文献   

4.
“洋打工”向你走来 近几年,当羡慕国外月亮的人们争相出国之时,中国大陆这块被洋人誉为“东方的黄金海岸”,正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异国“打工族”。 请看一组数字: 辽宁的“洋打工”超过5000; 海南“洋打工”已逾6000; 广东“洋打工”至少达到8000; 在首都红桥“国际自由贸易市场”、在上海浦东开发区。放眼“洋摊”、洋人少说也上万; 在黑龙江、新疆、广西、云南这些近年来边贸迅速发达的省、区,境外各种来“扒分”、行商、就业的  相似文献   

5.
苏平 《社区》2007,(11)
“洋雷锋”丹尼·华莱士丹尼·华莱士今年20多岁,单身一人住在伦敦东区。一年多以前发起了一个名为“加入我”的组织。入会既无学历要求,也不限年龄、职业、家庭住址,更无需缴纳会费。唯一的要求是每名会员都要  相似文献   

6.
大概是由于自行车是从外国传来的缘故,我家乡的人们便把这种不吃草料却能当马骑的车子,称为“洋马”。我童年时的乡村,有“洋马”的人不多,务农兼做点生意的父亲便有一辆。逢集赶会时,父亲让我坐在车梁上,他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边礼貌地喊着“请借个光,借个光……”一边蹬车前行。瞧着路旁孩子们投来的羡慕的目光,我高兴极了!当我上高小时,便在村里的打  相似文献   

7.
在过去的七八十年中,从乡下到城里,从国内到国外,从小学、中学、大学到洋研究院,从“志于学”到超过“从心所欲不逾矩”,曲曲折折,坎坎坷坷,既走过阳关大道,也走过独木小桥;既经过“山重水复疑无路”,又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喜悦与忧伤并驾,失望与希望齐飞,我的经历可谓多矣。要讲后悔之事,那是俯拾皆是。要选其中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的悔,也就是永久的悔,那也是垂手可得,因为它片刻也没有离开过我的心。  相似文献   

8.
我们全家住在后洋郑菜市场后面的一栋楼房内。每天,我都能听见菜市场嘈杂刺耳的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汽车的嘟嘟声,这些声音聚集在一起,热闹非凡,也讧我的心情烦闷异常。不过,这些我都还能忍受,最让我受不住的,也最让我头疼的就是我家的“交响乐”。  相似文献   

9.
2011年以来,福州的餐饮业投资者不约而同将目光投向了“洋餐厅”。一时间,各种主打异国风味的“洋餐厅”纷纷涌现。2011年规模较大的新开业“洋餐厅”就已经超过了十五家。那么,“洋餐厅”为何会如此受投资者追捧呢?  相似文献   

10.
网红这一“意见领袖”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愈发重要,而“洋网红”作为一支新生力量已参与到新公共外交的实践中。针对当下炙手可热的“洋网红”现象,以抖音平台上8名“洋网红”为研究对象,对“洋网红”的特征进行梳理,分析其对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的作用,进而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以助力中国文化更好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11.
据《工人日报》载,上海私企花费 40万元年薪聘请日本蓝领技工曾经 轰动上海,在上海3名日本技术工人 的年薪超过40万元人民币,待遇最 高的达70万元。天津市一家涉外咨 询公司收集了1000多名海外失业工 人信息库,其中多名“洋技工”很快被 天津开发区企业高薪聘用。 “洋技工”登陆中国市场,带给我  相似文献   

12.
《今日南国》2008,(5):67-68
中央电视台英文频道外籍主播埃德温·马尔是中国国家级电视台的第一位“洋主播”,在埃德温看来,自己就是“用外国瓶装中国酒”,他惊讶中国30年来的发展,他说:“我很骄傲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别人看法可能和我不同,但我不在乎。”  相似文献   

13.
魏城 《华人时刊》2006,(9):70-71
收藏其实是个很私人化的东西,据说透过藏品,可以窥见藏者的种种隐私。故此文凡涉及藏家均用化名,以与国际通行的“保护隐私权”规则接轨。不过,姓名虽假,言行皆真。“小资玩洋,大款玩古”老贾是我过去在北京工作时的同事,现在一家大的传媒公司当高管,收入颇丰,名气颇大,但工作“相当”忙。就连这次约见久别的我,他都找不出上午或下午的时间:“这样吧反正中午我也要吃饭,我们边吃边谈”。  相似文献   

14.
在国人的眼里,我国是一个劳动资源丰富的国家,人才市场供大于求的现象较为突出,“人才高消费”盛行,下岗职工甚至大学生就业尚且困难,何况再引进“洋人才”,无疑更会使国内的就业市场压力增大。不过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人才分布却不均匀,人才结构也不合理,在许多地区不少的岗位,国内的人才无法满足,只好请“洋人才”“拾遗补缺”。  相似文献   

15.
目前社会上“洋”名称到处泛滥,这被视为是“文化殖民主义”现象的重要表征之一。 那么,“洋”招牌,“洋”商标创造者们的初衷是什么?是什么力量促使他们在中国的土地上大书特书洋味儿十足的名称?他们对“文化殖民主义”的提法作何感想?对此《经济日报》记者在北京繁华的商业地段西单和新街口,做了一番随机采访,现将其采访内容摘要如下:  相似文献   

16.
朋友,你一定见过南京的大萝卜,有红皮的、青皮的、白皮的,形状大小各异,最小的那种叫“洋花萝卜”,既可爱,又可口。我喜欢南京的萝卜,我更喜欢被谑称作“大萝卜”的南京人。 来中国学习汉语已有三年。三年时间,除了学习汉语,就是到中国各城市走走。但我最喜欢的是南京——这个具有“大萝卜”特点的城市。  相似文献   

17.
今天是母亲节,我和妈妈乘车来到了外婆家为她过节。我推开门,外婆已经笑盈盈地把我迎在了门口,我撒娇地说:“外婆,我要吃你的拿手好菜。”外婆神秘地说:“你等着,外婆给你露一手。”我怀着好奇的心理随外婆走进了厨房。外婆将事先准备好的原料一盘盘地一字摆开。看着这些陌生的东西,我不禁向外婆问道“:外婆,这是什么‘美味’呀?”外婆回答道“:一会儿你就知道了……”这时,妈妈也进了厨房。看到了我一脸迷茫的样子和这些陌生的东西,她向外婆问道“:这些是什么东西呀?怎么从来没有见过?”“这是比萨饼,洋玩意儿,好吃的哩!”外婆回答说。我拿…  相似文献   

18.
90年前爆发的义和团运动,以它独特的斗争形式和内容席卷中国大地,震惊了资本主义世界。对于中国近代史上这次重大历史事件的研究,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得到学术界的重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不少的歧见。这里,我们仅对有关评价义和团运动历史地位的几个问题谈些看法。一如何评价“扶清灭洋”“扶清灭洋”是义和团在斗争中提出的口号,对这个口号的内含和属性,学术界一直有不同的看法,我们认为还是把它看成是义和团的斗争纲领更符合历史实际。理由是: 第一,从字面上看,“扶清”与“灭洋”是并列的,并没有策略与目的之分,也看不出有方  相似文献   

19.
城市园林绿化具有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提高城市形象的功能。各地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发展速度很快,但也出现了许多问题。该文通过对园林绿化建设中出现的“广场-大树”风、“彩叶-南国”风、“洋花-洋草”风等现象,进行了哲学思考,提出以生态哲学来指导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提高城市园林的管理水平,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每次见到扬琴,我就想起从呼和浩特遣送回老家,进行劳动改造的那个会打“铮棒铮”的人。 记得那还是在文化大革命初期,我们村里(代县阳明堡镇七里铺村)活跃着一支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当时,在轰轰烈烈的“破四旧、立四新”的运动中,也不知道红卫兵从哪里弄回一架扬琴来,可是宣传队里的人们谁也不会鼓捣这个洋玩意儿,就把它摆放在大队部里当稀罕物来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