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诗》“绵绵瓜瓞,民之初生”是葫芦崇拜吗──和刘尧汉先生商讨易谋远《诗·大雅·绵》“绵绵瓜瓞,民之初生”,刘尧汉先生一贯释为“葫芦崇拜”。此说能成立吗?这是本文要讨论的主题。“葫芦崇拜”是刘尧汉的“文化三要素”之一。他提出“宇宙万物雌雄观、葫芦崇拜、...  相似文献   

2.
《伏羲与中国文化──关于中国文化发生的符号学研究》序刘尧汉编者按:此文为刘尧汉教授为朱炳祥先生《伏羲与中国文化──关于中国文化发生的符号学研究》一书写的序。现将刘教授给朱先生的一封复信刊出,以便更好地了解刘教授的新观点。朱炳祥先生:3月22日来涵询,...  相似文献   

3.
刘尧汉先生把他几十年来对彝族历史文化调查研究的作品,赞喻为是在彝区寻找到的“山野妙龄女郎群”。其中,民主改革前川、滇大、小凉山彝族社会性质是“氏族奴隶制”,则是被他自诩为是在彝区寻到的第一个“山野妙龄女郎”。正如他在总结其学术生涯三十年过程时所说,他在第一个十年(1956—1966年)“从事凉山彝族父系氏族制及其氏族奴隶制”的“实地调查研究”,是“在四川大凉山、云南小凉山”寻找到的一个“山野妙龄女郎。”“足见“氏族奴隶制”说在刘先生的学术生涯中具有起步性的重要作用。而《彝族文化研究丛书》副  相似文献   

4.
增进共同性是新时代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方向,而民族工作的主线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意识的最终目的是推动实体层面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这就意味着增进共同性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内在要求。从关系实在论的视角看,共同体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共生共在的社会关系模式,由具有共同性的多元主体联结而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个基于多维关系联结而成的复合型共同体,不管是从民族关系、地方与整体关系,还是从个体与国民共同体关系来看,共同性都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根基和命脉。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需进一步增进中华民族共同性,助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共同体。因此,需要以国家认同和国民身份为关系纽带,增进政治之维的共同性;以共同富裕和共同利益为关系纽带,增进经济之维的共同性;以共有精神家园和文化认同为关系纽带,增进文化之维的共同性。  相似文献   

5.
江河源文化是大江大河起源段的“地理—社会”空间文化。在黄河文化的研究中河源文化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从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看,黄河河源文化具有久远性、复合性、辐射性、传递性特征。黄河河源文化在自身的演进过程中一直推动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表现为:将游牧文化带入到中华文明之中,形成中华文明的底色;古羌人在华夏族形成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带动众多族群(特别是藏族)融入到中华民族大家庭;江河源区共同的源头、共同的文化和横跨黄河长江的人口迁徙将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联结为一个整体。对江河源文化的整体性认识,有助于形成各族人民共同的历史文化记忆,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6.
历史再现鉴古明今──电视剧本《德化碑》序二刘尧汉云南民族学院院长赵嘉文(白族)创作的电视剧本《德化碑》,艺术地再现了云南(南诏国)是中国(唐朝)的西南屏藩。南诏王国(647—936)是以今天彝族先民“乌蛮”为王室和白族先民“白蛮”为辅佐建立的,其疆域...  相似文献   

7.
检巡当代散文作家队伍,周同宾无疑是富于特色的一位。这特色在于他把自己的审美视角凝固于养育他的故乡热土,几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以其浓郁的乡土性、地域性文化特色标定自己的存在。曾先后出版《乡间小路》、《葫芦引》、《情歌·挽歌》等散文集。《皇天后土──九十九个农民说人生》更是以其思想性和艺术的创新性荣获首届鲁迅文学奖,尽现他散文创作的艺术功力。守望乡土:本土化文学观与乡村情感的聚合孙荪先生在对南阳文学星空散点透视时,曾称南阳作家为“故乡的痴儿”,这是一种极富理性的洞见。诸多的故乡痴儿中,周同宾最痴情…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程志方先生在《彝族文化学派的学术贡献》一文中,将以刘尧汉先生为代表的“中华彝族文化学派”对民主改革前“凉山彝族父系氏族奴隶制土地租佃关系的典型研究”,表之为是“提出了社会发展形态的新见解”,是“令人嘱目”的“为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突破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的第十一大“学术贡献”。很清楚,程文所说的这一“贡献”,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刘先生首倡民主改革前凉山彝族社会是“父系氏族奴隶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百家争鸣”之后今古经文学派并存的秦汉尤昌。我们以为,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心态文化──之所以辉煌灿烂、延绵不绝,秦汉训诂专著的承传作用不可低估。本文拟以《尔雅》、《方言》、《说文解字》、《释名》为例,就其对传统心态文化的影响的方式、途径、范围、程度、意义等略陈管见。一、影响的方式首先,有必要指出,我们这里所说的文化指的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①主要着眼于以汉语为通用语的中华民族在“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10.
分析祖国疆域区域板块之间的有机联结,是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个重要路径。在我国广袤的疆域版图中形成了诸多具有类型学意义的区域板块,不同区域板块因其地缘之上的民族关系又产生了必然的有机联结。不同区域板块之间形成的交错地带,不仅是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空间,也是中华民族多元结合为一体的一个缩影,更是理解国家疆域空间与民族整体关系的理想园地。在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关头,探讨区域板块之间的交错地带的民族交融状况,不仅是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方法论,也是重新认识新时代中华民族国际地位与作用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1.
文化基因的理论观照,可以帮助我们从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上,认识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凝聚的奥秘,而葫芦神话则是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2.
以平常心作平实之研究──读张铁荣《周作人平议》钱理群张铁荣先生是中国有数的名副其实的周作人研究的“专家”──像我辈似的,虽也写过有关周作人的著作与文章,但“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只能算是“打游击”的;而张铁荣先生却是把整个的学术生命投入到“这一个”研究...  相似文献   

13.
刘尧汉先生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文化能如虎伏羲文化具有如此悠久的历史和深远广泛的影响。”余伏读刘先生此大著后,确感体大思繁,内容包罗万象,贯及中外古今。但笔者迩思刘先生构筑“虎伏羲文化”体系,似乎是以“伏羲的族别为西戎”这一问题作为起点的。而这个问题也应是我们直探刘先生的“虎伏羲文化”之堂奥的第一步,故我们的商  相似文献   

14.
文化交流中的价值评判和社会发展──关于明清之际反西学思潮的思考许序雅1关于文化,定义歧异,众说纷坛。不过,学者们二般都认定是一个整体,只有继承性和传播性。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按文化的存在方式和表现形态.大体上把文化整体分为三个由表及里的层面。其外层是...  相似文献   

15.
刘尧汉先生新近发表的许多文章反复告诉读者,他新发现了中国文明源头。本人读完了《中国文明源头新探》这本学术著作后,犹如心里塞了个闷葫芦,有许多话要说,要问。现谨择其要者请教于学术界诸位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这个伟大的整体,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应该通过甚么途径找到她发展演变的源流及其自然融合的客观规律?不久前,读了费孝通先生关于《民族社会学调查的尝试》①之后,从中受到不少的教益和启发。为了探索这一十分现实和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的科学命题,费先生特别强调“民族社会要把宏观研究与微型研究结合起来”,就是说必须借助宏观的视野,把中华民族看成一个整体,从各民族历史上不断兴衰,流动中探寻他们之间融汇东演变的趋势,从不断消长、分合中理解其形成的必然规律。然后,从我国现实地理分布的特  相似文献   

17.
费孝通先生对中国人类学的理论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孝通先生的人类学理论贡献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从中华民族整体出发研究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及其规律,是中华民族关系过程的概括;2.将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与人类学研究相结合,发展了功能派文化理论;3.提出全球化过程中的“文化自觉”,不同传统文化的人们如何形成和平共处的世界秩序,建立世界范围内文化关系的多元一体;4.社区研究理论,以类型比较法为例。  相似文献   

18.
情系中华文华泽被士林学子──田家炳先生捐资助学记略香港著名实业家田家炳先生,出生于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一个书香世家,对中华文化情有独钟,在他的商旅生涯中,从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把儒家的道德精华与西方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思想相结合,以“诚”、“...  相似文献   

19.
情系中华文化泽被士林学子──田家炳先生捐资助学记略香港著名实业家田家炳先生,出生于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一个书香世家,对中华文化情有独钟,在他的商旅生涯中,从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把儒家的道德精华与西方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思想相结合,以“诚”、“...  相似文献   

20.
试说费孝通的历史功能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民族学、社会学研究中,功能论的重点在于把文化视为一个整体。然而在西方功能论者的观念中,这一整体是平面的。费孝通先生认为应把它转换为垂直的,即加入历史的因素。经过费孝通先生这一转化并融入中国文化的洗礼,功能论在包容度和诠释力方面同时得到了增厚与加强,成为“历史功能论”。另外,他通过“文化自觉”提出的“和而不同”观点,也已成为解决当今世界纷扰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