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李秀成     
为纪念太平天国建都天京一百三十周年和太平天国苏福省建立一百二十三周年,我刊特邀请省内外一些史学工作者、专家、教授,参加本刊笔谈。笔谈力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科学分析的精神,认真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点围绕对李秀成的评价和太平军在苏州的一些政策等问题,进行自由讨论,以对推动太平天国史的深入研究、促进学术成果的交流等方面有所裨益。这么多省内外的史学工作者为我刊撰稿,参加讨论,这无疑是对我刊的关怀和支持,我们表示衷心感谢。笔谈篇目顺序,按内容编排。  相似文献   

2.
李秀成是太平天国后期最重要的军事将领之一。一八五六年天京事变以后,太平天国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他在革命的危急关头,同陈玉成等人共同挽救危局。他六解京围,英勇机智地奇袭杭州而破江南大营,打退了湘军和江南、江北大营的进攻,使曾国藩“心已用烂,胆已惊碎”,从而一度稳定了太平天国后期的战局。他乘胜东进,所向披靡,建设苏福省,开辟江浙根据地,有力地支持了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他两次进军上海,多次把外国侵略军打得落花流水,望风而逃,以致不敢“见仗”,“战则即败”。这些就是李秀成被俘以前的主要实践。  相似文献   

3.
4.
略论李泌     
李泌,字长源,京兆(今陕西西安市)人,唐玄宗开元十年(722)生.他“少聪敏,博涉经史”,以神童闻名天子,曾受玄宗召见,又为宰相张九龄赏识.“及长,博学,善治《易》,常游嵩、华、终南间,慕神仙不死术”,并以白身与皇帝、太子作布衣交.李泌时仕时隐,先后任侍谋军国、元帅府行军长史、江西判官、澧州刺史、杭州刺史、左散骑常侍、陕虢都防御水运使、陕虢观察使、检校礼部尚书等职.德宗贞元三年(787)六月,出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累封邺县侯.贞元五年(789)卒,享年68岁.  相似文献   

5.
略论李邕     
李邕是盛唐时期在文坛上有着崇高声望与巨大影响的人物,他直言极谏的政治品格,爱民疏财的仁义举动,能文养士的领袖气度,驰猎自恣的豪侠生活作风等,正是盛唐文士极其张扬个性,扬厉奋发的精神风貌的突出表现。在文章创作上,他是盛唐时期的一代文宗,其文章风格具有形象鲜明,格调高昂,气象恢宏,气势充沛等特征。置于文学发展史中,可以看出李邕是改革南朝文风,推进古文运动的一位杰出代表。但是长期以来,对李邕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这应该说是唐代文学研究中的一个疏漏。  相似文献   

6.
略论敌后抗日根据地在抗战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略论敌后抗日根据地在抗战中的作用王骅书一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或称“持久的消耗战”。用什么方式来支撑持久战呢?中国共产党认为虽然“在整个战争中,运动战是主要的,游击战是辅助的”,但“长期的残酷的战争中间,游击战不停止于原来地位,它将把自己提高到运动战”。...  相似文献   

7.
在揭批“四人帮”影射史学斗争的推动下,史学界热烈讨论了怎样评价杨秀清?由此而提出又一问题,即怎样理解一八五六年“杨韦事变”后洪秀全对杨秀清的怀念? 洪秀全对这次事变,是从一八五七年石达开出走之后,才有步骤地用文字形式向全国军民表明态度的。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在受日寇、伪军残酷的军事“扫荡”的同时,还受到日伪的经济封锁,给抗日根据地带来严重的财政经济困难,军需民用得不到保证。为战胜根据地的财政经济困难,根据地军民积极响应党中央和毛主席提出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口号,进行经济建设。淮南抗日根据地同全国其他根据地一样,开展了根掂地的经济建  相似文献   

9.
厦门大学历史系教师热烈参加李秀成评价问题的讨论。在八月下旬福建省历史学会厦门分会举办的李秀成及其《自述》评价问题的讨论会上,随后又在九月下旬系内举行的多次讨论会上,对这个问题展开了争论。在八月下旬的讨论会上,有一些教师同意罗尔纲同志的意见,认为李秀成写《自述》  相似文献   

10.
11.
略论李觏的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觏长期从事教学实践活动,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在吸收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就其“立人以善,成善以教”,“提倡兴立学校,重视选择教师”及“教学方法思想”三个方面,对其主要教育思想进行了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2.
李觏是个生于衰世,奋起国运,心怀天下,康国济民的一代儒宗,面对北宋中期积贫积弱,民困国危的形势,他身在民间,心存社稷,力主变革,爱国爱民,受到当时和后世的推崇、景仰。文章以其人格为视点,具体论述和评价了李觏人格精神的几个层面。包括:1、穷且弥坚,抗争命运的精神;2、批谬驳伪,正本求真的精神;3、心忧天下,康国济民的精神。同时对李觏的人格精神的现实意义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发生在十九世纪中叶的太平天国革命,是我国历史上一次规模巨大、影响深远的农民运动。在这次运动中,洪秀全作为一位伟大农民领袖,不仅发动和领导了太平天国革命斗争,而且提出了改革社会,“开创新朝”,建立一个平等“平均的、自给自足的、公有的”人间天国的理想社会的思想主张。这一思想主张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探索过程,它与太平天国的斗争紧密结合在一起,充满着矛盾的双重性。  相似文献   

14.
胶东革命根据地是民主革命时期我党在山东半岛东部建立起来的一块根据地.它创建于1938年胶东地区的蓬莱、黄县、掖县,后来发展到包括潍坊、昌邑以东,诸城、五莲以北至半岛沿海的广大地区.1946年辖有东海、北海、西海、南海和滨北五个地区、四十个县,面积为3.5万平方公里,人口1100余万.其面积和人口均占全省的五分之一,居全省之首.胶东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从胶东的实际出发,适应于民族解放战争的发展,服务于民族解放战争的需要,制定了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经济政策和经济措施,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建设经验.  相似文献   

15.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为挽救中国革命,深入农村用武装斗争推动土地革命,创建了大小十五块农村革命根据地,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犹如一把锋利的钢刀插入敌人的心脏。国民党反动派对此极端仇视,在军事上对革命根据地疯狂“围剿”的同时,又在经济上实行了残酷的封锁政策,造成了根据地军民的严重经济困难。为了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保证军需民用,党从根据地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了以发展农业为主,同时发展工业、商业的经济建设方针,领导根据地军民进行了各项必要和可能的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6.
山东抗日根据地乡风建设在短短数年取得了明显成效,其成功之处在于将乡风建设寓于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之中,使各项工作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党和政府组织领导与乡贤、社会组织、民众等相互配合、积极参与,将乡风建设变成抗日根据地多元主体的共同行动。以各种组织为基础,以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为规范,做到组织保障、制度保障和法律保障有机结合。以党和政府部署推动为主导,多种社会传播方式和宣传方式综合运用。其主要经验包括通过宣传动员,为乡风建设创造良好舆论氛围;通过思想工作,让乡风建设变成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将乡风建设与百姓生产生活密切结合;根据群众认识水平和各地实际,逐步开展,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创建了十多个抗日根据地,形成以延安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洪流。中国共产党直接担负着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的领导责任,指明了文化建设的方向、遵循的原则、完成的任务、采取的方式。抗日根据地文化继承五四以来的革命文化传统,它的直接源头是苏区文化。党和边区政府实现了有效的文化控制和文化整合。文化社团、社会文化、教育事业、文学和艺术事业的建设为根据地巩固和壮大发挥了巨大作用。它是政治为核心、为战争服务的战时形态文化。大众化风格、“军民共建”形式、行政干预为动力、发动群众、搞群众运动为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8.
谈李秀成的“洋务”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纪念太平天国建都天京一百三十周年和太平天国苏福省建立一百二十三周年,我刊特邀请省内外一些史学工作者、专家、教授,参加本刊笔谈。笔谈力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科学分析的精神,认真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点围绕对李秀成的评价和太平军在苏州的一些政策等问题,进行自由讨论,以对推动太平天国史的深入研究、促进学术成果的交流等方面有所裨益。这么多省内外的史学工作者为我刊撰稿,参加讨论,这无疑是对我刊的关怀和支持,我们表示衷心感谢。笔谈篇目顺序,按内容编排。  相似文献   

19.
如何评价李秀成,这是一个大是大非的问题。争论双方,针锋相对,营垒分明:有人认为,他是应被歌颂的人民英雄;有人认为,他是应受历史裁制的革命叛徒。这两种本质不同的结论,是不能调和的。正确的结论只有一个,折衷的办法是说不通的。可是,也有一部分同志在这場争辩中,采取了这样一种作法:举起一只手打前者一棍;又举起另一只手打后者一棍。然后又从前后二者之中各拿出一部分,搞出一个东拼西凑的花样“拼盘”。譬如,朱仲玉同志说,李秀成的投降变节是“英雄一世,糊涂一时”,不应当追溯他以前的革命动机有什么不纯正;祁威龙同志说,“不能够因他晚节有亏而否定他十余年血战之功;也不能因他卓著勋绩而曲谅他最后向敌输诚的罪过”;周衍发同志说,李秀成的投降变节是因为“时代、阶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什么是教书育人,为什么要教书育人和怎样教育人等问题,从多方面论述了教书育人的基本含义、客观依据,有效措施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