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元世祖至元末,以乃颜、哈丹为首,东道诸王曾起兵反叛中央政府.事态之严重,迫使世祖不得不统军亲征.但有关这次叛乱的具体情形,却多散见诸相关人物的传记里,《元史·本纪》则语焉不详.在对参与叛乱的诸王的处理上,《本纪》只简单地记载:至元二十四年八月,“谪从叛诸王赴江南诸省从军自效.”至元二十九年二月,“诏从诸王阿秃作乱者,朵罗带以付阔里吉思,脱迭出以付阿里,  相似文献   

2.
代理北洋舰队提督刘步蟾于光绪二十年八月二十三日以丁汝昌名义致李鸿章报告黄海海战经过的电文提出方伯谦的罪名有三:1、首先逃跑;2、将队伍牵乱;3、撞坏“扬威”。其巾2、3两罪名之属于捏造已成定论,只有第一罪名是否成立尚有不同意见,现先对第2、3两罪名略作说明,然后讨论第1罪名。北洋舰队在开战后未久即为日舰队冲击不成队形,“济远”撤离战场在北洋舰队已被冲乱以后。这一点太明显了,绝大多数论文都认为这一罪名是不能成立的。只有戚其章同志曾有“济远”首先逃跑,牵乱队伍,‘广甲’随逃,这也是如实反映”的论断。但最近戚其章同  相似文献   

3.
咸丰三年八月二十二日(1853年6月24日),围攻南昌的太平军撤围北去。八月二十七日,太平军占领九江。随即,西征军分兵两路:一支,从九江溯江而上;另一支,由护国侯胡以晃,检点曾天养率领,返安庆,由安庆经略皖北。 九月十四日,胡以晃、曾天养所部,攻克了安庆城北二十里之集贤关,十月十四日克桐城,十月二十九日又克舒城。十月三十日,胡、曾大军进逼当时安徽的新行省庐州  相似文献   

4.
近十年来,戚其章先生在中日甲午战争与近代社会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已发表有关论文100多篇。《甲午战争与近代社会》一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是继《中日甲午战争史论丛》(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之后对近几年研究成果的又一个总结。关于海陆战的研究,是中日甲午战争史研究中的一个重点问题。该书通过对丰岛海战、黄海海战、威海卫之战及成欢之战、金州保卫战的论述,辨析了史学界存在的一些不同观点。关于北洋舰队在黄海海战中究竟以  相似文献   

5.
<正> 甲午海战,包括三次海战,即丰岛海战、黄海海战和威海海战。威海海战,乃是甲午战争期间中日双方海军的最后一战。这次海战,虽然由于种种原因而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但北洋舰队广大将士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精神,却是将永远彪炳史册的。  相似文献   

6.
卷五<齐本纪下第五> "永元元年……八月……戊午,斩遥光,传首."(中华书局1975年版校点本,下同.第148页)按:<南齐书·东昏侯纪>亦记始安王遥光之被杀在是月戊午.考是月甲辰朔,戊午为月之十五日,然<南齐书·宗室·始安王遥光传>则记遥光之被杀在是月十六日.据<南齐书·天文志上>云:"永元元年八月巳未,月蚀尽,色皆赤.是夜,始安王遥光伏诛."此月巳未为月之十六,与本传正自相应.<通鉴>卷一四二从之,亦记在巳未日,是也.此"戊午"乃"巳未"之讹.  相似文献   

7.
“病中和黄道元至日禅寺梦愁诗”(134页,诗题) 笺:“[日禅寺]苏州无日禅寺之名,日疑西之误.西禅寺,即南观音庵,在吴县县学前。吴中四大禅寺之一。”按:对此诗题的理解似误。不应改“日”为“西”。“至日”,指农历“冬至”。当时苏州“俗重冬至”。宏道《岁时纪异》(182页):“尤重冬至,三日罢市,驰贺一如元旦。”据题意,当是黄道元于冬至日随众游禅寺而作恶梦,疑为将死之兆而发愁作诗,宏道因和诗慰解之。宏道从这年八月十三日患疟疾,拖延了五个月,几乎死去。所以这首诗都是写自己病中生活和病中所想到的对人生  相似文献   

8.
1859年,世界上第一艘铁甲舰诞生。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的黄海之战,是世界史上首次以蒸汽铁甲舰为主力的大规模海战,在海战史上占显著地位。对清政府在黄海之战中的失败,笔者认为北洋海军军事技术及其运用方面的落后,是造成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 近代海军是大工业的产物,其军事装备、武器与技术革命关系密切,谁抢先用最新科学技术改革武器、装备,并制定适合新武器的战略战术,谁就有可能在军事力量对比上取得优势。  相似文献   

9.
<正> 在中日甲午海战中,济远舰管带方伯谦因首先遂离战场而被清政府以“临阵退缩”罪正法。九十多年来,人们对此看法不一。近年来随着新资料的发现,为方伯谦翻案的呼声愈来愈高。笔者通过对有关材料的分析认为,方伯谦在黄海海战后被杀不能视为冤案;新发现的材料尚不能成为翻案的证据。一、方伯谦确因犯“临阵退缩”罪被杀1894年9月23日,清政府对方伯谦作了如下判决:“李鸿章电奏查明海军接仗详细情况,本月十八日开战时,自致远冲锋击沉后,济远管带方伯谦首先逃走,致船伍牵乱,实属临阵退缩,着即行正法。广甲管带吴敬荣随济远逃至中途搁礁,着革职  相似文献   

10.
一九八八年八月二十九日至九月三日,新加坡东亚哲学研究所主办了以“儒学发展的问题及前景”为主题的“国际儒学研讨会”.会议由东亚哲学研究所所长吴德耀教授主持,美国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担任主席,普林斯顿大学余英时教授、台湾师范大学戴琏璋教授、北京大学汤一介教教、香港中文大学刘述先教授等担任  相似文献   

11.
甲午海战,海军将士,战勇死烈,北洋海军战败,系由于政略战略错误,快船快炮太少。实人谋之不臧,非缘战阵之不力。而大臣诿过,方伯谦蒙冤,驯致海战胜败之因果不明,责任不清。特就伯谦之被诬代罪,详研经过,以剖白乡贤百年之沉冤。一、《冤海述闻》所见之诬陷情形(一)大东沟海战济远作战实况据《冤海述闻》所载“济远”作战情形,与中、日双方所纪实况均相符,《冤海述闻》所述摘录如次:  相似文献   

12.
甲午丰岛海战失败责任在李鸿章郑守正丰岛海战是中日甲午海战的序战,发生于1894年7月25日(清光绪二十年六月二十三日)。丰岛在朝鲜酉海岸,因海战发生于该岛附近海面,故称丰岛海战。丰岛又位于牙山锚地以西约20埋,故是役亦称牙山海战。六月二十日(农历,下...  相似文献   

13.
《韩昌黎文集校注》卷四《送权秀才序》,权秀才之名历来注家未能注出。今按权秀才应是权德舆从兄权南仲。昌黎序云:“相国陇西公既平汴州,天子命御史大夫吴县男为军司马,门下之士权生实从之来。(中略)愈常观于皇都,每年贡士至千余人,或与之游,或得其文,若权生者百无一二焉。如是而将进于明有司,重之以吴县之知,其果有成哉!”陇西公为董晋,其平汴州在贞元十二年(796);御史大夫吴县男为陆长源,《旧唐书·德宗纪》贞元十二年八月,“丙子,以汝州刺史陆长源为宣武行军司马”。由此可知,权秀才是在贞元十二年八月陆长源离汝州刺史任时随其赴汴州的,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线索。四部丛刊本《权载之文集》卷三七《送从兄南仲登科后归汝州旧居序》云:“今兄能溯其末流,泳于深源,志之所之,不迁于物。以为洙泗弟子,起予者商;而又嘉回之屡空,鄙赐之屡中,故带经  相似文献   

14.
瞿式耜略论     
<正> 340年前的元月八日,在桂林叠彩山,抗清名人瞿式耜绝命于清将孔有德的屠刀之下,以热血头颅谱写了一曲为国捐躯的悲壮之歌,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养料.关于瞿式耜的忠烈及抗清功绩,学者已有论述,这里拟从时代与人物的关系着眼,探讨他面对历史潮流所作主体选择的动因及其意义,以此纪念这位历史先贤.一瞿式耜,字伯略,又字起田,号稼轩,江苏常熟五渠里人,明万历十八年八月初八日 ( 1590年9月6日)诞生于一个封建官僚家庭.“四代甲科,鼎鼎名家”,四世祖至父亲四代均通过科举成为朝廷高级命官.式耜走的也是一条“学而优则仕”的道路.幼时受父训,熟颂四书五经.14岁从名儒王季和学习,16岁即在拂水山房师事东林党魁钱谦益,接受东林党人和儒家文化的熏陶.万历四十  相似文献   

15.
1894年9月24日凌晨,清政府以北洋舰队“济远”舰管带(舰长)方伯谦在中日黄海海战中“首先退避将队伍牵乱”、“撞坏‘扬威’”等罪名,将其正法于军门之前。方伯谦被处以军前正法极刑,是罪有应得抑是一桩冤案?本文拟就此问题,提出个人看法。一个奇怪的提法光绪二十年八月二十三日,北洋大臣电告军机处的电文中称:“前饬丁汝昌查明海军接仗详细情形,顷据电称:‘查十九丑刻,济远先回旅,据称船头轰裂漏水,炮均不能施放,  相似文献   

16.
明万历四十七年已未公一岁九月初一日子时生于衡州府城南回雁峯王衙坪时武夷公年五十谭太孺人年四十有三明万历四十八年庚申公二岁八月光宗即位诏以明年为泰昌元年九月熹宗即位诏以是年七月以前为万历四十八年八月以后为泰昌元年十二月初一日大凌武夷公五十齿满杯盂凝冱七十自定稿庚申腊月一日寒雪有作注是为先征君弧辰闻之先慈云泰昌  相似文献   

17.
公牍     
呈湖南省政府改组湖南船山学社文二十年八月十二日呈请鉴核准予令行教育厅严令改组船山学社整理讲学机关以崇先贤而重文化事吾湘明末先贤衡阳王船山先生为今代党国所奉民族主义之先声河著  相似文献   

18.
船山学报第一期刊行於民国四年乙卯岁八月二十日其时距学报社成立两阅春秋自甲寅六月十四日社友会讲以来月圆十四度矣当筹备之初征材(冓斗)文至蕲矜慎重以时政杌(木圼)戕(口后)之下动则生戎洪宪发端言禁瘉厉蔚庐刘先生以为此民气生死之秋人心之存亡学说虽微与有力焉慨然主持为发刊学报之举未久  相似文献   

19.
甲午中日海战是世界海战史进入“钢铁时代”的第一次重要的海战。投入战争的中国和日本的海军力量,与西欧列强相比,实是微不足道,但在战略和战术、海军装备等方面,在世界海战史上却处于一个新的变革时期,因而这次的海成就具有深远的意义。就中日两国而言,其筹建海军的起点和时间大体相同,但结局却大不一样,其中原因,本文拟做些论述。由于此战争发生于世界军舰装备重要改革时期,这些海军军备变革也直接反映甲午黄海战役,影响于海战的结局,本文也同样子以论析。一、清政府和李鸿章对海军建设的态度长期以来,以陆军为主的观念在清…  相似文献   

20.
顺治十七年(庚子年,1660年).清廷利用郑成功攻打南京严重受挫的有利时机,派遣安南将军达素统率大军进攻被郑军占据的厦门岛,企图一举歼灭这支东南抗清武装.达素决定以福建的满、汉清军为主力,同时咨调粤东、浙南的水师赴闽,合攻厦门.五月初十日,清军兵分两路向厦门发起进攻;一路由福建总督李率泰统领大型战船,从漳州经海门,由西向东进逼厦门;一路由达素指挥,乘小型战船从同安渡海,挺进与集美隔海相望的高崎.郑成功调兵遣将,分路迎击.对这次海战清、郑双方投入的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