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为我国知名的民俗学专家,余悦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即在考虑将中国茶文化纳入他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2.
文艺学副研究员余悦余悦同志,祖籍江西新建,1951年2月出生于武宁。1968年:月参加工作,曾务农、做工、当机关干部。1978年考入江西大学(现名南昌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毕业后分配到江西省文学艺术研究所从事研究。1989年10月任《文艺理论家》杂志...  相似文献   

3.
《茶经》的成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茶经》是应时而生的产物———外因纵观我国数千年来茶道文化的发展历史,茶道文化之兴衰从来都是以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客观条件为依存的。陆羽《茶经》的问世使茶文化发展到一个空前的高度,标志着中国茶文化的形成,正与大唐盛世这一时代背景息息相关。1.经  相似文献   

4.
评《中国词学史》扬忠完整而科学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理应包括如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历代文学创作与文学思想的发展、演进过程的研究,即通常所说的古典文学史研究;另一方面是对历代关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思想的研究之研究,这就是中国古典文学学术史研究,这两个方面的...  相似文献   

5.
致力于红学研究的开拓与深化——读《红边漫笔》余悦最近,有幸读到著名红学家胡文彬先生的大作《红边漫笔》(华艺出版社1994年10月出版),虽是隆冬时节,但在那行云流水般的字里行间,令人又一次感受到新时期红学研究的扑面春风,体悟到作者致力于红学研究开拓与...  相似文献   

6.
在近年许多音韵学新著当中,张鸿魁先生的《金瓶梅语音研究》(以下简称《研究》)尤其让我注意,认真阅读之后,我认为这本书是凝聚了作者智慧与心血的佳制。一、扎实的学风,严谨的文风。语言文字之学容不得浪漫主义的挥洒,任何微小的独创之见,都必须有确凿的材料去证...  相似文献   

7.
2004年是中国和法国建交40周年。双方商定,2003年10月至2004年7月,中国在法国举办文化年,2004年秋季至2005年7月,法国在中国举办文化年。中法两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文化大国,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都十分重视保护、弘扬民族文化和维护文化主权。作为东西文化的代表,中法两国主张开展不同文明间的对话和进行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合作。中法互办文化年有利于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有利于东西方文化相互学习,共同发展,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受中国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委托,我刊主编余悦研究员担任在巴黎举办的“中国茶文化展”的策划人,并于2003年11月至1月作为中国茶艺表演团负责人之一率团赴法国巴黎、里昂表演,获得巨大成功。在巴黎期间,余悦研究员与全法中国学者学生联合会(UniondesChercheursetdesEtudiantschinoisenFrance,UCECF)进行了交流,增进了了解。现特将由全法中国学者学生联合会主办的《巴黎学人(EtudesàParis)》提供的综述《当代法国学者论中国文化》刊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尽管我国国民经济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但就我所看到的论著而言,系统研究和阐述公有制并能令人信服的经济理论专著却不多见。读罢全治平新著《中国现代公有制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不禁感慨万端!当他邀我为之作序时,为了切磋便欣然应允。所有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和关键环节。改革开放以来,所有制改革主要是在两方面展开。一方面,冲破社会主义经济越公越好、越纯越好观念的束缚,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一个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格局。另一方面,公有制内部的调整…  相似文献   

9.
读到李新宇先生的这本《走过荒原》时,已是炎炎七月了。那清雅素朴的装帧,那淡淡的油墨香气,以及书名本身所浸染着的空旷辽远之感,让我在这北方沤热的时节里,蓦然感受到一阵清冽冽的风。称作者为“先生”,不仅仅是出于敬意,就在上个世纪的90年代,曾经有三年的时间,在曲阜,那个古朴幽静的小城里,我有幸跟随他,攻读当代文学专业的硕士。也正因为此,这本副题为《1990年代中国文坛观察笔记》的著作,不仅让我窥见了属于先生的“文学十年”,也让我获得了一次重温过往的契机:我仿佛又看到了十年前的那个自己,青涩而懵懂,在文学已然失去轰动效应的90…  相似文献   

10.
从《社会科学研究》创刊以来,我一直是她忠实的读者,她是我的良师益友。在庆祝创刊十周年之际,回顾《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的历程,留给我的最鲜明的印象,是刊物的时代性、综合性和严肃性。《社会科学研究》诞生在当代中国发生了划时代巨变的历史时期。她从创刊之日起,就同改革、开放事业,同呼吸共命运。这是开拓的十年,探索的十年。有过胜利的喜悦,也有失败的困惑。值得庆贺的是,《社会科学研究》不是这风雨兼程的十年巨变的旁观者,更未  相似文献   

11.
十多年前,我在《中原文化圈与20世纪河南文学》(《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2年第4期)一文中,谈了自己对乡土文学研究的粗浅看法,认为对苦难的抗争与对中原文化的反思,构成了20世纪河南文学的两大创作母题。“苦难制造了愚昧,愚昧又恶性循环地加重了苦难”,几代中原人“决心结束苦难命运的果敢行动,构成了中原文化重获新生的精神支柱和雄厚基础。”中原作家创作中文化反思力度的不断强化,让我对创作前景充满着期待与憧憬。  相似文献   

12.
刘庆俄 《学术界》2001,(1):137-139
伍铁平先生在《我国语言文字学界不存在伪科学吗 ?》(见《学术界》2 0 0 0年第 4期 )一文中对我的《双百方针万岁》进行了尖锐的批评 ,言辞之激烈令人咋舌。既然他已经把问题提到我在保护伪科学的高度 ,我就不得不说清自己的观点 ,让广大读者去判断是非曲直。《双百方针万岁》是我在庆祝《汉字文化》创刊十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中心是说双百方针是发展科学艺术唯一正确的方针 ,八十年代以来 ,这一方针逐渐得到了贯彻 ;没有党的双百方针 ,或这一方针贯彻不好 ,科学艺术就发展不起来 ,《汉字文化》就没有今天 ;为了贯彻好双百方针 ,除了党和政…  相似文献   

13.
最初看到刘君生章研究著名记者林里的专著《中式新闻学———论林里的新闻作品》书稿时,是让我为该书稿写序言的。我坚决辞谢了。理由说来也很简单。第一,我写了几十年文章,到了离休后才算悟到点自知之明,即阅读或评论一部研究专著时,如果对被研究的对象及其著作所知...  相似文献   

14.
语言学所的成立是一件喜事,但我想关键是要在外语方面作出成绩来。北欧的语言学家叶斯珀森写了《English grammar)即《英语语法》,成为英国人承认的英语权威,中国也有个例子,高本汉,虽然他有的地方过时了,但赵元任、罗常培、李方桂三大家联合起来翻译高本汉的著作,胡适之对高本汉非常佩服,反过来,我们研究日、韩语言让日本人、韩国人钦佩也是能做到的。为什么中国人拿不出来让外国人承认的外语权威成果呢,别人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所以,最重要的是拿出成绩来,别的都是次要的。  相似文献   

15.
谢重光和白文固二君是近些年活跃于佛教史研究领域的优秀中青年学者,主要致力于中国佛教寺院经济和教团史的考察,功底扎实,治学谨严,学术成果累累,已引起海内外学界的注目.他们二人合著《中国僧官制度史》一书,在出版之际,约我作序,表示了对我的信任和尊重.但我的专业在中国哲学,近些年也研究一点中国宗教,只不过对传统宗教和道教稍有涉猎,对佛教则仅有粗浅的了解,于僧官制度更不在行,不是合格的作序者,故当辞之以让高明.无奈谢君恳切相约,难以拂其好意,诚所谓恭敬不如从命,又我对谢白二君所从事的研究专题十  相似文献   

16.
我是《社会科学研究》的热心读者。每期《社会科学研究》我都认真、仔细地看。在省市级学术刊物中,我认为,《社会科学研究》名列前茅,质量是很高的。《社会科学研究》创刊至今十周年,已经逐渐形成了这么三个特点: 一是刊物发表的文章有新意。没有新意的文章,《社会科学研究》看来是不登的。所以,每期《社会科学研究》的文章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读后深受教益。  相似文献   

17.
关于建立中国民族社会学数据库的设想和倡议郑凡一、设想的由来欣闻中国民族社会学研究会在京成立!我们对自己正在进行的一个云南省重点课题《民族社会学概论》,也更增添了研究信心。我们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深切感到,一方面,现时代的民族问题与和平、发展主题交织在一...  相似文献   

18.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蕴涵丰厚,可是研究专著尚不多见。本书从广义文化的角度,对中国茶文化的含义、特点、茶文化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中国茶文化对人类文明的作用等,进行了翔实的考察与探索,给人们以有益的启迪。本书作为一部专著具有如下的鲜明特点: (一)对中国茶文化的萌生、形成、发展和演变过程,以及茶文化所包含的茶艺、茶道、茶的礼仪和生活中与茶相关的社会文化现象,茶文化所融汇的儒、道、佛诸家的思想和哲理等,都依据翔实  相似文献   

19.
O世纪之交,加强中国的东西合作与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陈文科研究员在《论区域特色经济与中国东西合作》一文中从结合点、支撑点和新起点的角度,系统论述了区域特色经济的具体内涵及其实践意义。作者认为,以市场公平竞争和遵循非平衡发展规律为前提,构建各地区的特色经济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特色相结合的必然要求,是中西部转变传统发展思路、经济振兴崛起的有力支撑,也是东西合作、协调发展的治本之策。O“集体利益至上论”是社会主义道德观的核心。但是,一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20.
我的书架上并排摆放着两套有关中国文学史的大部头著作:一套是由张炯、邓绍基、樊骏三位先生主编、华艺出版社1997年推出的《中华文学通史》、一部是由范中华策划、郭杰、秋芙任总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最近的刊行的《中国文学史话》。这两套书均涵盖古今,皆为十卷,总字数都是500多万,颇有珠联壁合,相互辉映之感。《中华文学通史》我已多有翻阅,收益匪浅。《中国文学史话》进入我的书房不过才几天的时间,怀着迫不及待的心情把各卷粗略浏览一遍,顿时产生和阅读《中华文学通史》全然不同的感觉。如果说《中华文学通史》展示的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