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父母离婚那年我有四岁,我清楚地记得当时父亲流着泪跪在地上求母亲不要走,母亲不停地用脚揣父亲。我平静地看着母亲头也不回地跑了,到现在我都很奇怪,为什么我那个时候没有追出去。一直到现在,我对母亲唯一的印象就是,她瘦瘦的,头发很长,特别的喜欢穿漂亮衣服,经常打我,特别是打麻将输了钱的时候。在母亲打我的时候父亲经常是用身体挡着将要落在我身上的棍棒,流着泪说,输了就输了,你打孩子干什么?后来父亲开始喝酒了,特别是在农闲的时候,一到晚上他就把自己灌得烂醉,但是他从来没有打过我,甚至发火的时候都不会骂我,只会流着泪摸着我的头呆呆地看着我。我上小学六年级的时候父亲和村里的一个寡妇结婚了,那不是件光彩的事情,那个寡妇是出了名的"扫把星",还不到三十五岁就嫁了四次,让人害怕的是只要和他结婚的男人不出一年不是生病死就是发生意外死亡,她的第三个男人和她在一起是时间最长的,结婚一年零五天就在开山炸石头的时候被炸死了,听说尸体都没有找到,而父亲就是她的第五个男人。  相似文献   

2.
资本:我是英语八级的小厨师 1979年,我出生在川北山区一个穷苦的农民家庭。3岁的时候,父亲在一次开山放石中被炸死了。父亲死后,身有残疾的母亲咬着牙艰难地把我们兄弟俩拉扯大。母亲坚忍不拔的性格深深地影响了我。 1995年7月,仅仅读完高一的我,就到省城成都去闯世界了。  相似文献   

3.
很多年前,我在整理照片时,发现了一张很老的照片,上面有母亲、我和4个妹妹。我记不得当时的情景,就问母亲。那是1959年的圣诞夜,空气中弥漫着节日的喜庆。当时母亲带着我们姐妹离开父亲已经一个多月了。那个时代单身母亲是不被社会接受的,周围的人都用歧  相似文献   

4.
为了父亲,我献身给母亲的情人我出生于1970年,是父母的独生女。记忆中的父亲宽厚仁慈,他在武汉的一所大学任教。在他休息的日子里,总要抽出一个又一个下午陪我在楼前的草坪上玩蚂蚁。每天从学校归来,父亲都是揽下全部的家务,而母亲则悠闲地坐在椅子上看报纸。母亲是一个国有企业的工人。在我14岁以前的记忆里,父亲和母亲从未红过脸,我对双亲十分孝敬。我们的小家庭是那么的平静、温馨而又幸福。1984年6月,父亲由于车祸卧床不起。最初,母亲为父亲的不幸遭遇落了不少泪,精心地在父亲的床头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一年后,当医生宣布父亲  相似文献   

5.
最疼我的是母亲,可我当时没感到那个最字1942年,母亲在四川成都育婴堂街生下了我,不久便依父亲来信所嘱,带着我兄姊们回到偏僻的老家避难,直到抗战胜利,我们才开始在一起住。从1950年到1959年,我8岁到17岁。那时父亲在北京的—个国家机关工作,除了星期天和节假日,他都是早出晚归,并且我的哥哥姐姐们或本来就已在外地,或也陆续地离家独立生活,家里,平时就我和母亲两人。回忆那十年的生活,母亲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对我的哺育,都是非同寻常的。  相似文献   

6.
圆子 《现代妇女》2009,(7):50-50
我父母感情不好.父亲对母亲关心不够,遏事总站在祖母一边,致使母亲心生怨恨.加上母亲总抱怨父亲的养家能力.不爱父亲.后来终于自寻短见。由于父母的事.结婚以后,我对妻非常忍让。特别是经济方面,全都交给她支配,但婚姻还是出现了问题。结婚前她有一个男友.都发展到快结婚了,分开后也一直联系着。她很能干,但独断专行,  相似文献   

7.
母亲的遗像在落日余辉中渐渐模糊了,而父亲还在忧伤地张望着,不肯挪动半步。父亲与母亲一生相亲相爱相守。母亲走了,父亲的魂也跟着去了。办完母亲的丧事,我要父亲跟我们一家住些日子,父亲不同意,他还要守母亲。后来,又多次劝说,父亲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农村的老家,来城里和我们住到一起。父亲闲不住,总想为我们分担些家务。可是,他从来没有干过家务活,别的干不了,就成天拿着拖把擦地板。当他一次次把地板擦成大花脸之后,我拿走了他手里的拖把,父亲便闲着没事做了。父亲不识字,读不懂我那些厚厚薄薄的书,看不懂那些能让妻时哭时笑的电视连续剧,…  相似文献   

8.
一直到几十年后的今天,我都不敢相信父母竟会相伴到老。父亲像他那个时代大多数的男人一样有着高涨的工作热情,整天奔波忙碌。从记事起,我们几个孩子就经常接连几天看不到父亲的踪影。每当问及母亲,她便会若无其事地回答:“你爸爸单位又加班了。”说这话的时候,她脸色很平静,口气中却充满了怨怼。  相似文献   

9.
我是湖南耒阳人,父亲去世后,母亲改嫁,家也就不是往日的家了,再没有了幸福和温暖。然而,我到广东打工,却碰上了好心人,一位叫陈建仁的长者,他像亲爸爸一样关心、照顾我,使我又有了一个温暖的家。人生,常常在偶然中改变了命运。2002年下学期,我在耒阳一所中学读高三,学习成绩很好,满可以考取一所不错的大学,走向美好的明天。在煤矿做工的父亲,也常常夸奖我,鼓励我,说将来我就是他养老“的摇钱树”。可是,这年秋末,一场矿难活活地夺去了我父亲的生命。父亲死了,母亲撑不起这个贫寒的家,不久便改嫁到了邻村。继父姓李,又老又怪,我不懂母亲怎么…  相似文献   

10.
乔鲸 《当代老年》2010,(7):37-38
1966年,父亲被下放到张家口进行改造,母亲日夜牵挂,犯上了哮喘病。我当时只有10岁,虽然还很小,但作为家里的老大,我想都没想,开始正式承担父亲的职责。可这场文化大革命却声势浩大起来,很多人不堪凌辱自杀。我也和母亲一样,担心父亲会想不开,下午放学回家,我就着昏黄的灯光,参阅着毛主席语录和最新的政策,一笔一划地给父亲写信,鼓励他坚持下去。好在父亲还算乐观,  相似文献   

11.
我的父母在彼此目光相交的第一瞥即坠入了爱河,他们恩恩爱爱地生活了53年。我的父亲不仅浪漫.而且很幽默,他信口拈来的故事总能为我们的生活增添很多的乐趣。比如说,父亲常常提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从日本归来第一次与母亲交谈的情景。当时,他正驾驶着他哥哥的新车穿过镇子,一眼瞥见母亲走进一家家具店。他一脚踩  相似文献   

12.
父亲49岁患病前,从没见他流过一滴泪,即使我的祖母去世,我的二哥被水淹死,遭受这样的噩耗打击,也没见父亲流过一滴泪。其实,父亲的身世很凄苦,6岁丧父,9岁母亲改嫁,自己跟着祖母相依为命,直至我的母亲走到父亲的身边,他的痛苦人生才有好转。然而,父亲自患病动过第一次大手术后,  相似文献   

13.
正我的"树世界"春暖花开那一年我十七岁。父亲有了外遇,每天不见人影,母亲成了祥林嫂,整日以泪洗面。偶尔俩人见着了,便是火星撞地球。我成了沉默寡言且极度自卑的女孩,除了坐在课堂上规规矩矩地听课,就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发呆。母亲恨恨地骂我,这家里一个犯了走马星,日日不着家,一个就成了哑巴。她抓不到父亲,把恨与怨气全撒到我身上。  相似文献   

14.
爱的纪念日     
颜彦 《老年世界》2006,(16):20-21
母亲没有戒指,没有耳环,什么首饰都没有。每次除夕夜吃年夜饭的时候.父亲总是很小心地为母亲斟一杯酒,端给她并且保证来年一定会努力地开车(父亲是一个汽车司机),努力地攒钱,给她买一条金项链。母亲每次都用微笑接受了父亲的承诺,也用微笑接受了下一年里无数个意料之外的起起伏伏和升升落落。  相似文献   

15.
俗话说“一娘生十子,十子不一样”,母亲与小姨长得差别很大,小姨苗条而白净,当初,相亲的时候,父亲和漂亮的小姨一见钟情,在媒婆的撮合下,定了这门亲事。父亲结婚那天,鞭炮声中,掀开轿帘,眼前不是我那漂亮的小姨,而是黑瘦矮小、满脸麻子的母亲。满面春风的父亲脸色一下变得惨白。父亲无奈地娶了母亲,因为母亲家有钱有势,父亲不敢反抗这桩欺骗性的婚姻。几年后,姥爷患病去世,我的几个舅舅为了瓜分财产,亲情反目,同室操戈,家道很快败落,几个舅舅对我母亲的生活不再过问。做民办教师的父亲对母亲的厌恶一下子剧烈地表现出来了,经常无缘无故地发…  相似文献   

16.
永远的伤痛     
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那个冬夜是怎样的让人寒心彻骨. 1987年的除夕前夜,母亲和我们兄弟俩围着炉火在等父亲回来.父亲那时有些经济头脑,从两年前就一直在外跑生意.敲门声响起,却是常和父亲一起跑生意的隔壁四伯.四伯把母亲拉到屋外,嘀咕一阵后,母亲一脸惨白地回到屋内,泪水从她的眼角不住地往下流.原来父亲在外面有了女人,那女人是个寡妇,拖着一个孩子,父亲和她已经有一年多的来往了.  相似文献   

17.
时尚的母亲     
王霞 《老年世界》2008,(16):28-28
母亲虽然上了年纪,却很时尚。我指的时尚,绝对不是说收拾打扮。她很随意,穿衣原则是四个字:干净整洁。所以,母亲一身行头加起来绝对不超过两百元。母亲的时尚,是思想上的,对于当今社会的新事物新思潮,母亲都能很客观地接受,并且常常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这点上,父亲倒更像个出土文物。  相似文献   

18.
我的父亲比母亲大好几岁。父亲是从城里下放到城郊农场的知青。说是知青,却没学到什么知识。由于某些原因,他被迫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上,留在了他深恶痛绝的农村。成了大龄青年的他,无奈之下,忿忿不平地娶了农村姑娘并且是半文盲的我母亲。他们的婚姻像玩笑一样开始了。这情景仿佛是一幕永远演不倦的戏,贯穿了我的整个童年和少年。  相似文献   

19.
我的父亲17年如一日悉心照顾瘫痪在床的母亲,直至她安详地闭上眼睛。他们相携走过了30多年的风雨历程。灰色的黄昏我的母亲徐秀芸是山东省莱阳市邮电局的一名干部,父亲车炳文是市气象局的技术负责人。父亲虽然工作忙,但闲暇时喜欢在家里的院子内种上四季花木,每逢傍晚,母亲下班归来后总会和父亲一同摆弄这些花木,我和哥哥便在小院中疯跑或是捉一些蚂蚱、蛐蛐之  相似文献   

20.
那是我考上高中,到县城上学的第一个冬天。那天我冒着刺骨的寒风走三十余里山路回家,给父亲送学校的一个关于学生自带口粮的通知。学校要求,学生们要自带口粮到学校才能吃饭。这样一来,我一个人每月最少要从三十多里外往学校扛去近五十斤粮食。这几十斤粮食,对于那时身子骨很弱小的我来说,简直就成了天方夜谭。父亲看了学校的通知后,又回头看看我,没有说一句话。接着,父亲就回到自己屋里,叫母亲过去。我不知道他和母亲说了什么,母亲出来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