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第一部分:介绍演讲者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晚上好.首先欢迎大家与我们同聚一堂共话"北大发展".今天晚上,我们请来了两位重量级的嘉宾,这两位嘉宾都是我们北大的院系掌门人,也是同学们眼中的风云人物.那么,就让我们一同看看作为科学与人文的代表,他们眼中的"大学之道"究竟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2.
孙洁琼 《云梦学刊》2012,33(6):5-15,22
时间:2012年5月10日下午 地点:北京大学一林肯研究中心会议室 李剑鸣主持:今天我们大家非常亲密的聚集在这个会议室里面。主要是祝贺曹德谦先生九十华诞和他的《美国演义》的新版的首发,这两件事其实是合在一起的。主要是我们大家一起来向曹先生表达我们的敬意和我们的祝贺,这个事是北大出版社和杨玉圣老师策划张罗的。杨玉圣老师推我出来做一个司仪,我也觉得特别的荣幸。我首先跟大家介绍一下今天会议出席的各位嘉宾。  相似文献   

3.
庙堂太远江湖很近——底层文化视角的中国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持人(赵国君:法律文化学者,“中国律师观察网”负责人。本期演讲主持人):现在要开始今天的讲坛,在开始之前,给大家介绍一个好一点的消息,今天还是一个特别的纪念日,博闻讲坛开坛一年了,很高兴,一年来,13位嘉宾对我们这个讲坛进行支持。  相似文献   

4.
邵昕 《家庭科技》2008,(2):23-23
投资基金的朋友.常会犯一些毛病。我给大家总结几个典型的“病例”。 例一:有一点短期闲钱.买只基金挣个快钱。 很多投资者看别人赚钱了,手里有点零花钱,心里痒痒,想投资基金。有位投资者曾问我:“我们家前两天刚卖了一套房子。手头有一百多万元,想买点基金,过两天赚了钱再买一套房子。”我问他买多长时间,他说1个月。  相似文献   

5.
2008年10月28日晚上的事件.并不只是一件往事。它应当是精英、知识分子和全民族都应当深思的问题:我们怎么会走到这一步?一位象征着知识与智慧的大贤刹那间死于非命,甚至死在了每个知识分子最引以为傲的讲台上.死在了他布道、传递人类文明火种的祭110坛上。  相似文献   

6.
心轩 《快乐青春》2009,(11):29-29
一位教授在讲台上展出一张幻灯片,是物质结构的两幅图片。教授问台下的学生:“同学们,你们能看出这两幅图中的物质结构有什么区别吗?”这两种物质的结构相似,同学们看了好一会儿才发现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7.
可怕与可敬     
青莲 《快乐青春》2014,(9):64-64
一次,前外贸部副部长龙永图要坐飞机去国内某地出差,登机前在候机室休息。突然,从一个角落里传来了十分嘈杂的声音,热闹非凡的气氛几乎弥漫了整个候机室。后来他得知:原来是一位县委书记要出国考察,下属三四十人竞争先恐后纷纷前来送行。龙永图和同事谈起此事时,感触颇深:这就是角色意识的错位,但错得令人可怕,错得令人生畏!不久,他到意大利参加一个国际会议。会场上没有豪华的摆设,更没设领导席和嘉宾席,大家都坐在一样的普通长凳上。  相似文献   

8.
这是四年级的一堂美术课。老师教我们学习画人手。老师说:“手,看起来不复杂,但请同学们先听我讲一个故事,之后大家可能就会画得更好了。”  相似文献   

9.
讲台上的花     
白玉欣 《快乐青春》2011,(10):28-29
一天,老师带来一盆花放在讲台上,说:“同学们,为了改善一下教室的环境,我今天带来了一盆花,就放在这个讲台上,希望同学们主动为它浇水。为了不让大家每人都浇一次水使它淹死的事发生,我希望同学们轮流给它浇水,顺序你们自己定,  相似文献   

10.
文化立国与大学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谢华中师范大学新学人论坛的同学们给我这个讲演机会。今天我讲的文化立国与大学重建,是我对中国现代进程的一种不同于主流观念的思考。我先从上个世纪80年代武汉的三所大学说起:武汉大学,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在当时,这三所学校在全国都是非常有分量的。我们首先从三位校长说起。  相似文献   

11.
主持人(赵国君:法律文化学者."中国律师观察网"负责人,本期演讲主持人):现在要开始今天的讲坛,在开始之前,给大家介绍一个好一点的消息,今天还是一个特别的纪念日,博闻讲坛开坛一年了,很高兴,一年来,13位嘉宾对我们这个讲坛进行支持.  相似文献   

12.
<正> 孙以悌先生逝世已经63年,但在我们的心目中,他始终存在。《诗》云:“岂不尔思,我心忧伤”,正表达了我们的心情。那是1934年春,一天,张苑峰(政烺)得到北大三院以悌同宿舍的同学通知:“不知为了什么,孙以悌卖光了所有衣物。”苑峰立时找到我,约定当晚去三院宿舍,探询究竟是为了什么?一直等到晚上11点多,以悌始终没有回来。我们不能再等,因为宿舍要锁大门,只好回自己的宿舍。第二天听说,孙以悌已去天津。那天晚上,可能是他隔玻璃窗看到我们两人而躲开,我们走后他才进屋,第二天一早离京去津。  相似文献   

13.
上大学的时候,从杭州实习回来,同学们与带队教授已经混得很熟,回校后争着要上他家撮一顿。 毕业在即,大家自然放肆了许多。愉快的晚餐结束时,桌上已是杯盘狼藉。几个热爱劳动的抢着要洗碗,教授却笑容可掬:“不急,不急。有人洗呢。”于是,大家又疯起来。  相似文献   

14.
一、我的遗憾 我总是感慨:自己与罗荣渠先生没有缘分,或者说有一点缘分,但远远不够。 22年前,即1985年,大学毕业考研究生时.我报考的是北大历史学系欧美史专业美国史方向。因导师齐文颖教授到牛津访学.故招生事宜由罗荣渠教授代办。罗老师那一年招的是拉美史方向,曾一度想把我转到拉美史,而且来复试了。  相似文献   

15.
跨文化的文本形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本是一面魔镜,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形象,又可以看到西方文化精神的形象。从柏朗嘉宾所说的契丹到曼德维尔的大汗,文本中“契丹形象”的形成与演变.透露出从自我结构化到非我结构化再回到自我结构化的一个文化编码过程。  相似文献   

16.
电视相亲交友节目《非诚勿扰》来了一位身份有点特殊的男嘉宾,他是一位副乡长。我之所以印象深刻,并不是因为他的身份,而是他在台上面对24位女嘉宾所做的真情告白。他说,他是一个很顾家的人,孝敬父母,善待妻儿是他做人的底线,如果哪位女嘉宾能与他牵手,他一定会将她照顾得体贴入微,因为一个男人只有先将"小"  相似文献   

17.
一、追求卓越:做孜孜以求的创新者此时此刻,我同在场的所有人一样,非常高兴同你们——每一位2012届本科毕业生一起,共同见证你们的毕业典礼,分享毕业典礼给我们大家带来的喜悦、激动和快乐。  相似文献   

18.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校董、校友们、老师们、同学们: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隆重庆祝中国华侨最高学府———暨南大学百年华诞。这是海内外暨南人欢欣鼓舞的盛大节日,也是检阅百年侨校办学成就的庄严典礼!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向前来出席庆典、指导工作的各位领  相似文献   

19.
李卫鹏 《南方论刊》2009,(11):71-71,69
大学生科技活动是指学校为培养大学生的科技意识、科研精神,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而开展的活动。在过去的几年中,我院先后举办了许多颇受师生欢迎的活动。这些活动内容和形式都比较新颖,不但丰富了校园生活,而且活跃了学习气氛。在同学们中间造成了良好影响,使大家把实践和动手能力相结合,同时也带动了大家参加科技活动的兴趣。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以往的经验进行归纳整理,充分认识到在工作中的优势和不足,以便于今后工作更好的展开。  相似文献   

20.
我每每在红绿交通灯前慨叹:只劝大家忍让,我们哪能自由自在地驾驶?就算有了交通灯制度,如果大家不遵守法规而讲忍让,依然会阻塞交通。我们虽然难有十全十美的法规,但却可以利用它把忍让大量减低。我觉得:自由、忍让、民主的法治三者的关系,也可作如是观!1.胡适引述某史学大师的话:“我年纪越大,越感觉到容忍比自由更重要。”胡先生再三强调自己也有同样的感想。他越想越觉得这话是一句不可磨灭的格言,甚至认为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①。评析:自由是我们的目的。如果真的象胡先生所说:“没有容忍就没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