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传统和声中,那不勒斯六和弦是下属和声组中常用的和弦之一。由于该和弦内部结构的特殊性,所以它具有调式交替性和弦与变和弦两种特性。通过对该和弦的起源概述、和弦内部结构的分析以及它在早期那不勒斯乐派作曲家A.斯卡拉蒂、J.S.巴赫、海顿、贝多芬的作品中的应用分析,可以看出,那不勒斯六和弦具有的这种双重性,使该和弦在应用中带来的既有由大六和弦在小调中产生的那种明朗的效应,也有与大调中应用所带来的色彩变换。了解该和弦的这种双重性,希望能有助于我们深刻地认识那不勒斯六和弦在音乐表现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理查施特劳斯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是德奥晚期浪漫主义音乐的重要代表人物,艺术歌曲是他创作的重要艺术形式之一。本文通过对歌曲和声进行中各种根音关系和弦的艺术处理及线条化和声的艺术处理两个方面的论述,揭示了作曲家在和声进行的处理方面个性化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文[1]的结果推广到三维空间,并初探一下求切点平面的方程和弦为定定长的中点方程的两个问题。一、关于过定点二次曲面弦的中点轨迹命题1:过定点P_0(x_0y_0z_0)的直线束与二次曲面F(x,y,z)=0相截得的二次曲面弦的中点p(x,y,z)坐标满足方程:  相似文献   

4.
在大小调和声体系中,变和弦的应用主要是为了加强半音化的声部进行与紧张的和声效果。根据变音和弦的不同结构、功能属性、倾向特性等因素,又可构成不同特性的变音和弦。该文主要在大小调和声体系的范围内,讨论离调性变音和弦——副属和弦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5.
副属和弦的运用突破了大小调自然音体系,引入了非本调的变化音或变化音和弦。运用副属和弦要把握旋律条件、节奏条件和曲式位置,把"好钢"(副属和弦)用在刀刃上(全曲情绪发展的至高点),会收到意想不到的音乐效果。  相似文献   

6.
苏轼《卜算子》枢纽句“谁见幽人独往来,寂寞孤鸿影”可有四种解说,其中第四种为“意象叠加”,即让叠加的两个意象在读者想象中幻化成“视觉和弦”——一种人雁“化二而一”的崭新意象,给读者以奇妙的新鲜感和唯美的艺术享受.第4种此为我们的新说.意象叠加,即把两个仿若无关实则契合的意象(主意象)序列并排,使之叠加融汇,形成读者的视觉和弦——在想象中幻化出一种超自然的崭新意象,收获新颖奇妙的愉悦和美感.意象叠加须具三个条件:1.两个意象(主意象):一个或多个意象(并排)不能构成叠加关系;2.化二为一:两个主意象叠加后幻化出一个“不同于两者的”崭新意象,具有“化二为一”的独异创造性;3.超离现实自然:这种崭新意象是现实自然界中所没有的,它只存在于人们的想象和感觉中,属于艺术创造的“第二自然”.叠加形式主要有两种:地铁式叠加;嵌入式叠加.  相似文献   

7.
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的和弦结构及其标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声性调式和声中有多种不同的和弦结构方式,运用不同的结构方式构成的和弦会有不同的和声效果。由于分类标准不同,不同和声著作对和弦结构的分类方式也不尽相同。通过对几部和声论著的比较分析,本文将五声性调式和声的和弦结构重新划分为基本结构与复杂结构两大类,并结合新的和弦标记方法和大量的谱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8.
筝源于瑟,说法有三:一、"筝,小瑟也";二、"颂瑟,筝也";三、分瑟为筝.其说起因不外两个方面:一、筝与瑟的形制相似;二、瑟之弦数(多谓"二十五弦",亦有谓"二十七弦"者)或为十二弦和十三弦两种筝的弦数之和,或可分出两张十三弦筝.筝源于瑟说虽非空穴来风,但其根据汉代之后筝与瑟的形制以及二者弦数的某种巧合而作的推断,仅仅是关于筝发展演进中的形制的变化,从未真正触及到早期的"五弦筑身"或"鼓弦竹身"之筝的源起问题.  相似文献   

9.
谈音响色彩感的培养与音程、和弦的听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音响色彩感是解决音程、和弦听辨这一视唱练耳课难点的关键。基于音乐是一种双重特性的艺术的认识以及形成音响色彩感与进行音程、和弦听辨教学两个过程,具有辩证统一关系的判断,提出通过“聆听─—赋义─—强化”的基本途径,以达到培养音感和形成技能的双重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0.
“洁”癖     
沈珺  乐玮祎 《成才与就业》2016,(Z1):104-108
(一)于子程一边听歌一边在纸上写着和弦,一会儿又放下笔,拿起床边的吉他弹几下。他要学会弹这首歌,就得这么做,专业术语叫做“扒歌”。还好,和弦走向挺简单,只消把歌听两遍,再稍微一推导,整首歌的和弦就编配好了。于子程咬着笔帽感叹:“能用几个并不复杂的和弦写出这么好听的歌,作曲的家伙真是个高手!”说来也怪,这首歌在他脑中萦绕好多天了。  相似文献   

11.
副属和弦是作曲和为歌曲、器乐曲配伴奏时常用的一种颇具特色的和弦,它有着丰富的表现力。本文一改以往“和声学”教科书中沿用的以“曲式位置”和“主旋律的旋律进行特征”为依据的观点,指出如何在实际作品中运用副属和弦应主要以音乐内容的表现需要和音乐美感的听觉要求为依据,并以全新的阐述方式和实例,较为透澈、直观、详尽地说明了应怎样在实际作品中运用副属和弦。  相似文献   

12.
分析和讨论了影响马尾松木材横向液体渗透性及其各向异性的机理.对马尾松木材的径向液体渗透性和弦向液体渗透性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马尾松木材的径向液体渗透性大于弦向液体渗透性,并且,马尾松木材的径向液体渗透性和弦向液体渗透性都是从边材向心材逐渐减小,并随着含水率的下降而升高.其原因是径向液体流动的主要通道是木射线和水平树脂道,弦向主要是管胞壁和交叉场上的纹孔.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几种五声性和弦结构观点的比较分析 ,认为用五声纵合性理解五声性和弦的结构 ,更具有合理性与包容性 ,其它的几种结构分类 ,只是五声纵合结构的五声性和弦在具体作品与各种和声手法中的不同表现形式。根据五声性和弦在音乐作品中的表现作用 ,尝试将其分为调式色彩和弦与特征音响和弦  相似文献   

14.
丁德昭同志的“盐溶液的水解度与其酸碱度及浓度的定量关系”一文发表于九江师专学报1982年第二期。读罢此文后细想,觉得文中有一些地方颇欠考虑。其中提及的三种类型盐中至少有两种,作者提出的定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是值得商榷的。下面我们着重就文章中第一种类型(一元强碱弱酸型盐溶液)的水解问题提出几点意见。对于第二种类型(一元强酸弱碱型盐溶液)的水解问题,意见相似,故不再重复。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一种想法直观、演算简便、易于掌握的解法一一坐标转换法 ,以供参考。基本思想 :直接设弦的中点坐标为P (x ,y) ,将中点坐标 (x ,y)转移到已知圆锥曲线上去考虑。基本方法 :引进两个参数t、u ,设弦的两个端点坐标分别为P1(x +t,y +u) ,P2 (x-t,y -u)。这样P (x ,y)作为P1P2 的中点就自然而然地体现出来了 ,同时也将中点坐标(x ,y)转移到圆锥曲线上去了 ,将P1、P2 的坐标代入已知的曲线方程 ,得到t,u与x ,y的关系 ,再根据弦的已知性质 ,消去t,u后就得到弦P1P2 的中点P (x ,y)的轨迹方程。优点与使用范围 :由于P1、P2 的坐标的…  相似文献   

16.
在19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著书立说的第一代美国对外关系史学家,根据他们以前的政史教育提出了两种不同的分析方法,因此也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两种对外关系史流派。第一种被内鸟(Neu)称为“保守的进化论者”的流派,主要关心国际舞台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第二种所谓“革新主义者”流派则更着眼于美国外交政策中国内政治、经济和观念上的根  相似文献   

17.
桑桐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和声学专家、音乐教育家,在我国新音乐创作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桑桐早期的《林花谢了春红》、《在那遥远的地方》、《夜景》三首作品来看,虽有较多传统形态的和弦,但也尝试运用半音和三全音构成的和弦以及纯四度与三全音叠加的和弦来取代传统的三度叠置结构和弦,推动了中国新音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歧义句与修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一个句子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含义,有不同的讲法,这样的句子就是歧义句。例如: (1)一边站着一个孩子,看来年纪还很小。(转引自《语法修辞讲话》) (2)他对共产国际及对他的错误的处理有意见,…例(1)第一个分句可以理解为只有“一边”,一个孩子;也可以理解为“每一边”,两个孩子。例(2)“对他的错误的处理”也有两种理解:  相似文献   

19.
亲属关系因不断联姻而扩展,联姻的前提是有性别的存在.但是任何一种性别(男人或者女人)都面对两种异性:可以与之婚配和不可以与之婚配,并衍生出两个相对的亲属体系.性别的分类是亲属分类的基础,不同民族可能有不同的分类原则和表现形式.既然有两性之分,两性之间也必然存在着特定的权力关系,不同的民族也可能表现为不同的性别权力结构.西江苗族亲属制度理论上将人群分为两个对应的血缘集团,两个集团的男性以交换他们的姐妹实现联姻,其性别关系中男人占主导地位,同时也给妇女留下一定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0.
国际经济法的含义国际经济法的概念是个不确定的概念。就概念的范围而言,从来就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主要有以下两种说法。(1)国际经济法是国际法的一个部门法;(2)国际经济法包括调整经济关系的国际法和有涉外因素的国内经济法两种。对上述说法进行深入的争论虽无意义,但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