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往往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类文明的传递者”等话语来赞誉教师工作的伟大 ,但相当一个时期以来 ,在绝大多数人民教师忠实而光荣地履行职责的时候 ,也出现了不少令人遗憾甚至是令人愤怒的事情 ,这就是消极的、不良的影响效果——教师负效应。一、教师负效应的表现教师负效应是客观存在的。笔者运用随机抽样方法从新生中抽取 78人为被试 ,做了一次开放式问卷 :“从小学到现在 ,在教过你的教师中 ,对你产生消极的、不良影响的有没有 ?若有 ,在哪方面 ?影响程度如何 ?”这次回收有效问卷为 78份 ,回答为有影响的占 5 7.6 9% ,…  相似文献   

2.
通常,人们只讲实践活动的正效应,而不大讲实践的负效应.其实,由于人们看不到实践的负效应,而使自己受惩罚的事,是屡见不鲜的.这是由于人们不懂得实践正负效应统一这一规律的结果.为此,我们必须克服对于实践的片面认识和对实践规律的盲目性状况,以便自觉地掌握实践规律,取得改造世界活动的主动权.一、实践活动的正效应实践的正效应,属于实践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呈现出的积极的、肯定性的作用.以往的论者,通常是从这个角度来论证实践的功能和作用的.关于实践正效应的观点,是正确的,也是应当加以肯定的.实践活动的正效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相似文献   

3.
哲学不能回避历史和人生最尖锐、最紧迫的问题。在当代,认识和避免实践的负效应就是一个涉及人类前途和命运的重大课题。实践的负效应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实践自身的矛盾运动,伤害间接客体、伤害间接主体、破坏主客关系都是可能的,这是形成实践负作用的内部根据;历史上形成的一系列错误成见、狭隘眼界、排他心理和狂妄态度,由于历史的惯性仍在发挥着作用,激化着实践的负效应;自私心理和贪婪行为对实践负效应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论道德法律化的负效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秦红岭 《社会科学》2000,1(9):51-55
一、问题的提出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转型期社会道德评价失范、价值取向紊乱等现象的存在 ,以及道德约束力趋弱的问题 ,“道德法律化”或“道德规范法规化”的问题逐渐凸显为一个我国伦理学界 (包括法学界 )普遍重视并探讨的课题。从目前学界对道德与法律关系的认识及道德法律化的阐述来看 ,道德法律化的含义应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 ,道德法律化是伦理制度化的主要内容 ,一般是指在道德建设中将一定社会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要求转化或规定为制度 ,尤其是法律制度 ,目的是以制度这种硬约束手段 ,规范并提高人们的道德行为水平 ;从狭义上说…  相似文献   

5.
论网络对社会的正负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的发展,电脑网络正以日益迅猛的速度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角落。如何对网络科技发展所带来的物质层面上的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深层次变化作深刻的理解和清醒的认识,这不仅是当今人类所面临的一大课题,也是社会科学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使命。 一、网络下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 1.网络使社会生产力空前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带来的是一场新的信息技术革命。以信息技术为主的一大批相关技术,如微电子、激光、生物、空间、海洋工程等技术以及新材料、新能源技术都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巨大发展,进而使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比以往更为突出和重要,逐渐上升为一种独立的力量进入物质生产过程,并成为决定性要素。而信息作为社会经济、科技赖以发展的重要资源,其开发使用也因网络而变得更为容易。在宏观上,网络使得国家经济决策建立在及时、准确和科学的信息基础上,使国民经济总体水平得以大幅度提高。近年,西方各国经济普遍陷入衰退,在低增长或零增长甚至负增长上徘徊不前。如在美国经济长期处于低增长情况下,  相似文献   

6.
论转型时期的负效应及其对策王康中共陕西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一、转型时期负效应的基本特征我们把转型时期的负效应区分为常规性负效应和超常规性负效应两种情况。所谓常规性负效应,是指共同性特征的负效应,即是说当代任何一个处在转型时期的社会主义国.家,由于新旧体...  相似文献   

7.
论人际关系新变化时正负效应林世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和理论探索,借鉴国际经验和历史反思而作出的正确抉择,必将使我国生产力得到大的解放和发展。但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到,人际关系也已...  相似文献   

8.
政策是政治体系实现政治目标的主要手段。对于政策主体来说,总是力图使政策产生符合其意愿的良好后果。然而政策一旦实施既可能出现良好的效果,亦会产生一些悖离政策主体意愿的后果,即发生政策负效应。笔者在此试图对政策负效应的相关问题作些初浅的探讨,以利我们的政策实践。  相似文献   

9.
论《三国演义》的烘托艺术及其正负效应吕福田烘托,被毛宗岗称之为“用村”、“以宾衬主”法,在评点《三国》一书时,毛氏强调了“用村”对刻划人物性格的意义,也将“以宾衬主”归入叙事法范畴,肯定其在叙事上勾连情节线索的作用、但毛氏囿于评点派的粗线条勾勒,不可...  相似文献   

10.
马太效应在教育领域中普遍存在,英语教学中马太效应的产生与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有关。作为英语教师,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合理设置问题的难易度和具有耐心是避免马太负效应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1)人口老龄化导致老年负担系数增高,使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堪承受。 (2)人口老龄化使劳动力人口结构老化,直接影响到生产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3)人口老龄化导致家庭结构发生  相似文献   

12.
人类的思维活动总是追求真善美的有机统一,努力创造出有利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思维成果。但实际上,人类创造的思维成果,不可能完全地、绝对地符合真善美有机统一的要求,总是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这样,人类创造的思维成果对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既有积极的正效应,又有消极的负效应。关于正效应,人们一向比较重视,研究很多,而关于负效应,则至今关注不够,探讨不深。有鉴于此,本文将着重探讨思维成果负效应及其预防问题。  相似文献   

13.
略论科学技术的社会负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重新审视科学技术的社会负效应 ,应深刻地认识科学技术的“双刃剑”性质。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价值观对待科学技术负效应 ,针对不同类型的负效应分别从科学技术本身、人和社会的角度采取措施 ,减弱、消除其负效应 ,从而实现科学技术、人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教育内容的负效应研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以儿童接触最早、受影响时间最长、受影响程度最深的一批教育故事为研究对象,从对人的灵魂和自身价值进行关怀的角度,剖析了它们所造成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5.
教育内容的负效应研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以儿童接触最早、受影响时间最长,受影响程度最深的一批教育故事为研究对象,从对人的灵魂和自身价值进行关怀的角度、分析了它们所造成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6.
储蓄持续大幅度虚假增加,部份储蓄形成没有物资保证的虚拟资本。城乡居民货币收入连年超过国民收入增长速度,而同时大部份商品又严格限制其价格上涨,造成我国市场供需差额逐年加大,结余货币购买力大幅度增长。1988年当年形成的零售商品货源达到7900亿元,比1983年增长1.6倍,这样快的增长速度是历史少有的,而同期全国零售社会商品增长速度更  相似文献   

17.
清代中叶人口急剧增长 ,使人口和土地之间的比例发生很大变化 ,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 :人口规模过大 ,造成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降低 ;农业剩余过少 ,造成商品经济发展缓慢 ,市场狭小 ;大量过剩劳动力的存在 ,也是农业科技落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家庭暴力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负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家庭是对人的影响最长久、最深远的社会基本单位,其功能是否健全,父母关系是否和谐对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的健康成长起着关键作用。由于家庭暴力的存在,使长期生活在其中的未成年人在人生观、个性和人格上出现缺陷,容易形成错误的人生观和扭曲的个性及人格。  相似文献   

19.
<正> 改革开放以来,理论界在强化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能力,加快专业银行改革进程,合理运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理顺银行与地方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对于货币政策时滞问题及时滞产生的负效应给经济运行效果的制约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就货币政策时滞对货币政策运行效果的影响谈谈不成熟的见解,以起抛砖引玉的作用.货币政策时滞的一般原因及类型货币政策时滞,系指货币政策从研究、制定到实施后发挥实际效果的全部时间过程,货币政策时滞之所以发生,其主要原因有:第一、货币作为货币政策的一种载体,它的综合性同经济的多层次性并非完全一致.在国民经济  相似文献   

20.
刑事自由裁量权负效应及其克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刑事自由裁量权能够克服刑法局限性,但同时此种权力也有一定的负价值,这种负价值主要体现在此权力容易造成司法随意性和司法腐败。为了克服刑事自由裁量权的负面价值,必须对其进行静态控制和动态控制。其中静态控制包括完善刑事立法,完善刑事司法解释,加强刑事判例编纂。动态控制包括完善对刑事自由裁量权的司法审查,强化判决理由,强化媒体监督。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因素是司法官员的个人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