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字母词在新时期大量涌现,在语言生活中的使用已日益广泛。汉语字母词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混乱现象,汉语字母词的规范问题是当前语言生活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字母词在汉语中的出现有其积极作用,它总是表达了一定的概念,填补了汉语词汇在概念表达上的缺项;语言交际中的便捷性,使其在语言交融、语言吸收中起着先锋作用。字母词也有着明显的局限,主要体现在概念内容的衍生、词语功能的更新、风格色彩的嬗变、词语形式的改造等方面。作为汉语应用中的一分子,字母词已经超越了"局部使用"的范围而慢慢进入了社会语言使用层面。《现代汉语词典》对一些新出现,并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字母词予以收集、整理,体现了关注社会语言,关注大众百姓的服务意识。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因收录239个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再次引发人们对汉语词典可否附字母词的热议。《现代汉语词典》收录字母词是反映语言事实和适应语言发展的需要。对第6版字母词的读音、构成形式及释义领域进行分析后发现:新《现代汉语词典》对字母词的词条处理尚有改善空间,对个别字母词的释义需进行补充和完善。因此,广大读者对待字母词应持开放态度,不禁用、不滥用,而汉语词典编纂者在收录时亦要规范用词、解释到位,为读者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4.
汉语的欧化在本体方面主要表现为文字、词汇、语法的欧化,欧化汉语研究经历了两次高潮。第一次高潮出现在"文革"前,研究热点主要是汉语受到外语影响引发的语音标注系统、文字系统、词汇系统、翻译、规范化等方面的问题,规范观方面纯洁语言的呼声比较高。20世纪90年代以来是第二次欧化汉语研究的高潮:外来词尤其是字母词成为研究热点,研究成果主要有七类;句法的欧化也受到一定关注,呈现四个方面的特点;规范观趋于弹性,注重语言调查,倾向于引导规范地使用欧化的汉语;研究视野由内地汉语向港澳台汉语和新加坡等海外汉语扩大。  相似文献   

5.
只要有语言接触,两种或多种语言之间就会有交流,最直接的产物就是外来词。语言接触越频繁,外来词的数量就越多,这是语言接触的基本规律。字母词是汉语词汇中一个比较独特的类集,其主体是汉语外来词。从字母词在汉语中的产生和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汉语字母词是语言接触的产物,汉语中字母词的使用是语言接触的正常现象。  相似文献   

6.
作为字母词的重要组成部分,外来缩略词可以更快地满足汉语交际的需要,避免了音译转写可能造成的麻烦。但是外来缩略词的使用贬低了汉语吸收外来词的功能,也不利于汉语词汇的长期发展。外来缩略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达到了使表达简洁、与国际接轨的目的,但是过多地使用,就会影响汉语表意的明晰性,不利于更大范围的日常交际。在语言发展的新时期,必须对外来缩略词及字母词的使用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7.
词汇借用是语言接触最常见的方式。汉语在吸收英语外来词时,除了音译和意译外,还将外来词直接以字母的形式或英汉混合的形式引入汉语。受强势语言英语的影响,汉语中还出现了自创字母词的现象。改革开放以来,汉语中的字母词大量增加,字母化现象日益凸显。分析当前汉语言生活中字母化现象的表现形式、语用功能以及如何规范使用,有助于人们了解现代汉语的发展状况和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8.
从汉外语言交互影响的视角探讨当代汉语中混合字母词的衍生路径。研究发现,重新分析与类推为其生成提供了前提。尔后,通过截搭与糅合衍生出混合字母词,反映了异质成分融入汉语时所经历的趋同演化,同时,也是本土化理据的一个重要表征。  相似文献   

9.
汉语中“字母词”的流行及其驯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汉语中字母词的使用与日俱增,形式方面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一现象正越来越受到国内语言学家、媒体及大众群体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从三方面探讨汉语中字母词汇:1.字母词的六大分类;2.字母词流行四大主因;3.汉语对字母词驯化的四种途径。  相似文献   

10.
越来越多的外来词进入现代汉语词汇,字母词的归属问题是争议比较大的部分。在汉语中的实际使用情况已经证明,像CD、MTV、B超等词确实已经成为汉语中的词语。本文从构词法、汉语对字母词的“汉化”以及字母词的适用范围来阐述字母词应视为现代汉语词汇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