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文以跨文化视角论述信息伦理学的理论和实践,讨论"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提出的跨文化伦理问题,特别提出交流和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人权问题.作者研究了有关信息伦理学的案例和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被誉为当代德国法哲学和法伦理学领域最有成就的哲学家、图宾根大学政治哲学研究中心负责人奥德弗利德·赫费教授,从法和国家理论、伦理学和哲学三者结合的角度讨论全球化、跨文化问题,开辟了全……  相似文献   

3.
在跨文化传播理论中,文化的全球化已经作为一个术语构成了一种研究的视角。有些跨文化传播理论顺应全球化的逻辑,偏向于讨论消费主义的地域的流动性、社会的流动性、想象的流行性和促销的流动性,使人们只知道交流技术的价值,而不再理解文化和跨文化的价值。与此同时,跨文化传播理论也试图面对身份认同危机,以科学的名义修正全球化的身份偏向,寻求在互动中形成身份的动态平衡;或者以自由的名义揭示全球化反人性的内容,提供资本主义的内在修正机制和大众的反抗路径。  相似文献   

4.
面对全球场域的整体性变动,跨文化传播研究需要立足时代和现实关怀,在学术理念、理论范式、研究方法等方面做出调整,提升学术研究的科学性和实践价值,努力呈现全球社会中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的变迁实质.面向中国对外交往和对外传播的需要,中国的跨文化传播研究亟待加强本土化探索,寻求全球视域与本土场景的"视域融合",努力建构与本地和时代特征相适应的学科体系,逐步以科学形态形成对话能力,提升自身在国际学术共同体中的学术话语权,以此为基础,参与调整、解释、建构和传播中国的国际话语.这一努力具有三个侧重:立足中国社会、文化和历史的语境;建立跨学科的整体性视野;坚持以本土议题为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5.
据苏联《社会科学》杂志1988年第2期报导,在第八届国际逻辑、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大会期间由苏联学者出面邀请国内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一些权威性代表人物,举行了一次圆桌会议,专门讨论对人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和理论问题。会议主持人、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Б.洛莫夫在明确会议任务时,建议谈论以下一些问题:人的进化及其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人与人所创造的世界;过去、现在和未来;综合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法国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M.马努瓦认为,关于人的科学是一个“多学科的庞大星系”。这门科学早已诞生,只是现在我们才开始考虑它的起源和规律性。智人在整个生  相似文献   

6.
任何一门科学都有自己的研究对象;任何一门科学的研究对象都具有客观的规定性。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也是这样。只有当人们正确地认识和解决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时,才能把这门科学的研究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去,从而促进这门科学的发展。在我国,几十年来,政治经济学这门科学发展极其缓慢,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还没有正确地解决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问题。近几年来,学术界对这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百家争鸣,集思广义是正确地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方法。本文本着这种精神,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望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分析沃勒斯坦对文化概念的两种用途的论述,从"世界体系"理论出发对作为意识形态战场的文化概念进行讨论,并探讨其对在全球化背景下思考文化问题所具有的现实意义.论文从对跨文化传播主体的再思考,从整体上考察当代文化,以及关注传播过程中资本全球化的影响等三个方面来展开,为跨文化传播研究带来了新的视角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本文作者在《论西方科学哲学中的科学统一问题》①一文中,曾讨论过西方学者对科学统一问题所做的认识论──方法论研究(正统方向)。这里将从本体论角度(非正统方向)做进一步的讨论,并对整个西方科学哲学的科学统一理论给出总的评价. 按照英国学者雷得黑德(M.Redhed)的观点,科学统一这个概念在西方哲学中的含义有六种:.a)方法的统一;b)语言的统一; c)归化(或译还原,reaductive)的统一,d)本体的统一;e)结构的统一;f)交互作用的统一。其中a)、b)显然是属于正统研究,方向,e)是寻求把前此分解为各个部分的经验内容统一起来的单一理论结构,也是正…  相似文献   

9.
据苏联《社会科学》杂志(季刊)1984年第1期报道,全苏人的综合研究问题讨论会1983年3月于莫斯科举行。从事人的研究的苏联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出席讨论,约300名学者听取了21个报告。讨论主题有三个:1、人的综合研究与创立人的统一科学的前景,综合研究的方法论;2、人的研究的医疗和精神分析方面及其跨学科性质;3、与研究人—  相似文献   

10.
跨文化传播研究面临的"知识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足于全球化语境中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概括了社会学、人类学、符号学、心理学、哲学等学科与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结合点,及其在理论建构、研究方法等方面所提供的基础性贡献,指出当前跨文化传播研究应努力建构与时代特征相适应的学科体系,完成从传统学术形态到现代学术形态的过渡。这就要求发挥该领域理论开放性和思想灵活性的学术传统,运用综合学科视角进行“知识整合”,建立和完善符合时代要求的学科话语体系和逻辑范畴,为建设跨文化传播“科学共同体”和本土化研究的拓展、深化做出实质贡献。  相似文献   

11.
苏联科学院和苏联科学与技术协会联合会于1988年在莫斯科召开了题为“对人的综合研究问题”全苏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哲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历史学家、教育学家、医学家、生物学家以及作家、文艺活动家、党务工作者和经济工作者、宣传机构代表。这是第二次会议,第一次是1983年召开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具体科学里的人及其在关于人的知识一体化中的作用。这次会议讨论两个问题:为什么要对人进行综合研究?有没有关于人的统一科学?B.德鲁日宁对这次会议作了分析性地评述。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社会学一直存在的两个重要而复杂的问题:科学和意识形态的关系;大学教师的作用.这两个问题在1914年柏林召开的社会政策协会会议上就有争议,M.维贝尔在会议上提出了意识形态必须同科学分开的重要性.1957年,达伦多夫又旧话重提.由此产生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论点:社会学是而且可能成为一门不受价值观念制约的客观科学;客观科学本身不可能象社会学理论一样只反  相似文献   

13.
中西跨文化研究五十年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 世纪50 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方面发生了急遽的变化, 人类对文化多元化的研究和探讨蓬勃发展。作者通过对中国跨文化研究50 年来历程的回顾,认为跨文化研究是促进异质文化间对话和沟通的一种最重要的手段, 必将在21 世纪文化研究界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在这世纪末的深处, 展望和迎接即将到来的新的千年, 系统整理已然逝去的20世纪后半叶中国跨文化研究的成果, 探讨其存在的问题, 把握其跳动的脉搏,显然是面向新世纪的一项十分必要而极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蔡仲 《学习与探索》2012,(9):10-13,1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对科学和技术进行经验考察与哲学反思,已经成为国际S&TS学界的焦点问题。这种考察与反思采取了以下三种进路:单向扩散模型,主张科学技术是一种脱离语境的、可以跨文化传播的知识;多元文化论,主张各种地方性科学最终都落脚于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因此西方科学并不具有认识论的特权;后殖民主义的技科学研究,认为在西方科学与各种非西方科学的地方性互动中,一种真正全球性的科学技术才得以涌现。技科学的研究代表了后殖民主义科学观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文化与人格关系问题的研究产生于20世纪初叶的西方,文化对人格形成的影响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格普遍性和文化特殊性为其主要研究内容;"文化决定人格"理论及"文化与人格交互作用"理论的形成,使文化与人格的研究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20世纪90年代后,文化与人格研究呈现出多层面、跨学科的研究势态,跨文化层面、文化间层面和文化内层面上的人格研究均有突破性进展。用宽厚的理论整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已成为这一研究的趋势。文化与人格相互作用的机制、跨文化的普遍性人格特质问题、文化间的差异与典型人格的关系等问题成为这一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6.
据苏联出版的《社会科学》杂志1978年第3期报道,目前,苏联东欧七国正在共同研究科学技术发展的理论问题,目的是对科学的作用和发展的规律性进行综合性的理论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研究如何提高科学活动的效果和学者的劳动效率。在许多东欧国家近十年来建立的科学学研究小组和中心当中,有近二十个科学中心投入上述问题的研究工作,并各有重点:保加利亚科学院的科学学中心和社会学研究所,研究科学(作为情报和组织系统)的结构功能模式以及科学的社会学方面的问题;匈牙利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和有关科学组织方面的科学研究小组,  相似文献   

17.
东北亚跨文化认同中的日本因素及其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一体化的持续发展,有关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跨文化认同问题也日益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注意。2 1世纪的世界经济中心在亚太,而亚太的经济中心又在东北亚。本文从跨文化认同这一概念入手,讨论了东北亚跨文化认同在地缘上、传统上的优势以及现实可能性,提出了克服东北亚跨文化认同面临的障碍的途径及其方法。东北亚跨文化认同的核心问题是中日问题。因此讨论其中的日本因素及其应对是解决跨文化认同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简讯     
1991年8月26—30日将在香港召开。发起单位是世界合作教育协会和深圳大学。会议将讨论教育如何适应国家的目标;政府支持的作用;雇主的观点、机会和挑战;初始教育和继续教育;合作教育如何适应特殊的技术、工业和本地的条件;教育、研究与评估;以及跨文化的方面。将有400人参加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19.
文尚卿 《社科纵横》2011,(11):21-22,25
扶持和发展中国的大型跨国集团公司的主要思路:1.从国家、历史责任的高度强化中国大型企业经营者的跨国经营意识,培养他们的世界市场眼光;2.借鉴美日韩等国家支持大企业国际化的经验,建立促进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政策体系;3.提高我国民族企业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培育自己的国际知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4.政府要为有实力的民族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创造政策环境,建立扶助企业跨国经营的信息通路、服务部门,完善相关中介服务,为企业跨国经营构建良好的体制环境;5.民族企业要抓住机遇,通过跨国并购的形式走出国门。  相似文献   

20.
马列主义社会科学中的学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年来的讨论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学术理论的问题以及对学派采取恰当的科学政策是带根本性的问题.当前需要进一步深化现有的理论阐述,继续讨论有争议的问题.马列主义社会科学内部的学派就是这样一个特殊问题.过去有关学派的讨论几乎只限于自然科学方面,现在该是广泛讨论社会科学学派问题的时候了.由于对学派运用了很多不同的概念和规定,这就要求初步概括已有的认识,以便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的讨论.我认为,"学派"的质的标志应该有如下六个条件和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