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近代中国国家与社会的互动中,市民社会的发生和发展,一方面与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关系密切,同时也有赖于现代公民意识的觉醒,而清末学校的国民教育与国民意识的塑造正是为公民意识的觉醒服务的。国民意识的渐次生成带来了救亡的希望与专制的危机。 相似文献
2.
3.
随着西方列强经济侵略不断加深,晚清社会经济"外耗"愈益增大,导致清政府财政拮据,国力衰弱.为了遏制垄断资本的经济渗透和掠夺,晚清政府发起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由于国内资本短缺,而海外华侨资本增长较快,晚清政府企图以华侨资本替代和抵制西方垄断资本,制定了一系列吸引侨资的政策,鼓励华侨商人回国投资,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民族经济独立,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4.
论财政对晚清新政的制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晚清新政是在财政十分困窘的情势下展开的,而新政改革又需要财政的全面支持。晚清的财政改革未能适应新政的需要,因此反过来制约着晚清新政。首先,财政经费的困窘,使各项新政缺乏必要的经费而得不到落实;其次,以筹款为重点的财政政策又失之偏颇,未能起到导引新政改革的作用;第三,财政制度的改革严重滞后,从而对新政形成一种制度的梗阻。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初期的经济改革是清朝中央政府在内忧外患压力下开展的,对中国经济社会的现代化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由于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改革没有能够达到挽救清王朝的统治.从经济改革本身来讲,实施改革的主体清朝中央政府权力和权威的缺失、经济政策自身的缺陷、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法制环境的恶劣是经济改革没有达到预期目的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始于晚清的法律制度近代化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发展变迁的必然结果。它的近代化是通过调整旧法体系和构建新的法律体系来完成的,有力地促进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全面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法律意识的进步。 相似文献
7.
近代中国社会文化的思想启蒙运动是从服饰的变化开始的。晚清时期,剪发、易服、戒缠足的发难及其历经磨难终有成的艰辛历程,不仅冲击了衣冠之治的古代服饰文化传统,而且也开启了中国服饰乃至生活方式近代化变革的大门。 相似文献
8.
9.
10.
清末“新政”与中国政治体制的近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中国政治体制近代化历程,重大变革主要有三:即总理衙门之设;戊戌变法中的政治体制改革;清末“新政”中的政治体制改革。就变革广度和深度而言,清末“新政”中的政治体制改革已大大超过了前两次。文章就清末“新政”与中国政治体制近代化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1.
曾经在民国学界风行一时的“整理国故运动”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晚清学术的传统。无论是从“整理国故”的口号与主张,还是从具体研究对象和方法来看,以章太炎为首的晚清国粹派都可谓是“整理国故运动”的前驱;而作为“整理国故运动”的另一个重要主体,“古史辨派”又明显受到了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清末今文经学的启发。 相似文献
12.
郑金彪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4):85-87
清末新政时期,为了发展农林实业,安徽官绅筹款创办了多处农事试验场。这些农事试验场开展了诸如改良各种农林作物的种植、试验和研究蚕桑种植技术、分析土质和试用肥料及农具等农事试验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安徽农业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13.
吴畅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3(2):73-76
外国列强在华攫取的领事裁判权,对我国清末律师制度的产生和发展起了重要的催化作用,同时使当时的中国律师业呈现出很大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4.
晚清秘密教门大多数是从青莲教和八卦教派生出来的,基本上属于罗教系统。步入晚清社会后,由于近代社会变迁,秘密教门的发展出现了相对的停滞。晚清的秘密教门从其宗教色彩、组织结构和与会门的关系来看,应该处于由民间秘密宗教向民间秘密结社的转变期。晚清秘密教门的活动虽然触及到一些时代主题,但从本质上而言是对近代社会的一种反动。 相似文献
15.
清末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引导士子读书趋向于新学,书业面貌随之改观。在科举变动过程中,各地主政者对新、旧学的态度,是造成读书风气地域差异的重要因素。取士新标准也带来了科场文风的变化,成为学界风气转移的象征。制度变革的知识效应,是理解清末社会知识转型的一个重要视角。 相似文献
16.
17.
革命思潮是革命思想的发展,而革命思想则源于革命意识。晚清革命意识的形成,固然为国人受不良现实剌激的结果,也与仇满、反满的历史记忆和西方革命学说传播不无联系。不断汇聚的革命意识经过"编码",逐渐形成较为理性和系统的革命思想。而职业革命者对革命的论证与宣传,则使革命思想的张力增强,传播强度提高,革命的观念场与意识流逐渐成型,且不断发展,革命思潮于焉形成。 相似文献
18.
电力是重要的能源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梳理清末民国时期电力的发展轨迹,它是推动近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具体而言,这时期电力保障所取得的成效日渐显著。一是在国家经济政策的引导下,电力保障的制度化建设得以逐步完善。二是在电网建设上实现从区域分布不均衡逐渐朝趋于均衡、覆盖面更为广泛的方向发展。三是在经营格局上实现从外资主导向自主经营、从民营渐次向国营发展的转变。进而言之,探讨电力保障问题是从一个视角观察近代中国能源经济发展演进的轨迹。 相似文献
19.
晚清小说理论在界别小说与历史小说与其它文学门类的同时,对小说的本体特征作了多层面、多角度的揭示,而以"美的制作"、"虚构性"、"繁言如画"和"近世性"等提法最有理论代表性.晚清小说理论批评对小说本体的认识,已从传统中突围出来,在对西方哲学、美学和文学思想的融会中,达到了一个新的理论境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