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孔子的敬畏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敬畏意识是外在神圣性在内心唤起的真实情感.孔子敬畏感表现为三个方面,对"天"的敬畏,对伦常秩序的根据的敬畏,对道德律令和人道使命感的敬畏.孔子对"三年之丧"的解释以自然人性为根据,"三年之丧"具有神圣性,是人常伦理成立的先决条件."知天命"是孔子在理性高度对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命运的认同与理解,体现为儒学传统特有的乐观主义.敬畏感唤起的是一种神圣指令,"仁、"义"、"诚"、"敬"等观念之所以有力量,因为它以崇高性打动人,从而让人产生敬畏之情.敬畏感为儒学传统的使命感提供动力,凸现的是中国文化传统超越性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2.
孔子一生以继文王周公之业为己任,其饮食态度甚至还保留着周初部分饮食制度的影子。孔子薄恶之酒不食,坚持饮用适合供奉祭祀的鲁国清酒,以至于魏人将圣人当作清酒的代名词,成了曹操禁酒期间私下饮酒相互沟通的暗号。礼是孔子思想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论语》中语涉饮酒的地方虽然不多,但却处处可见周礼对孔子饮酒行为的规范与约束,包含了非常丰富的礼制意蕴。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规则意识研究是有待深入开掘的邓小平理论研究的新视域,推进这一研究是拓展邓小平理论研究领域的内在要求.邓小平规则意识既具有“钢铁公司”的原则坚定性,又兼有“一切看情况”的策略灵活性,达到了对柔与刚恰到好处拿捏的境界.对上级,敬重但不盲从;对同级,合作但不作“好好先生”;对下级,信任但不放任;对亲属,保持共产党人本色但不拒斥俗世情怀:这构成了邓小平规则意识的基本框架.其重要启示在于,只有切实加强法制才能为潜规则解毒.邓小平规则意识是矫正社会不良风气的榜样,学习和探究它,对潜规则大行其道,严重伤害社会公平、扰乱和谐社会构建的现实,具有毋庸置疑的警示意义和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4.
5.
赖换初 《云梦学刊》2002,23(6):16-18
孔子的“礼育”思想是孔子礼学思想体系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和方面,它不仅包括一般意义上的礼仪、礼义的教育与培养,也包括了古代的政治、法制亦即古代典章制度的教育与培养。“礼育”较德育宽泛,也与“礼教”有着显著区别。  相似文献   

6.
公民的规则意识与法治秩序的构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关于公民意识概念的描述中,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就是没有把公民的规则意识作为公民意识内涵的一个重要方面加以强调.公民规则意识是公民意识中最基本或核心的要素,是法治秩序建构的客观要求和前提条件.我国公民规则意识缺失的主要表现是缺乏诚信意识、正当程序意识、合法权利保护意识、积极守法精神和权利滥用.公民规则意识的培养应着重体现在:权利意识、权利行使的正当性意识(正当程序意识)、权利的节制意识(控制权利的"超前消费")、自觉守法意识、社会公德意识.  相似文献   

7.
廉政文化首先应是一种规则文化;规则意识是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和非制度性资源,规则意识能够有效规范从政行为,规则意识中的权利——权力意识和个人诚信意识为廉政文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法理基础和伦理基础。廉政文化建设若取得实效,必须将规则意识培育融入其中并着力培养规则权威意识、规则平等意识和规则约权意识。  相似文献   

8.
李桂民 《东岳论丛》2019,40(1):52-61
祭孔源于先秦时期的民间祭祀,自汉代起,祭孔所彰示的道统获得了官方认可,并通过丁祭和官方不定期告祭得到固化,进而使得祭孔成为一种历时性的祭祀活动。由于不同时代孔子形象和祭祀礼仪的不同,使得祭孔乐舞的复原难以避免选择上的偏好,而不像韩国等沿承了传入时的释奠礼。公祭不同于孔氏家祭,礼乐的因时而变原则,要求当下祭孔需要建立起符合时代精神的现代祭祀礼仪,突出孔子的先师地位,把孔子祭典和教师节结合起来,把祭孔大典办成中华民族的文化盛事,使之成为倡导尊师重道、展现礼仪中国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9.
张春英 《齐鲁学刊》2000,(3):108-113
孔子德育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正心。为纠正当时人心不正、上下尊卑关系不清的时弊,孔子给西周教学内容的六种技能──“六艺”赋予新意,使“扎”具有抑制人性、规制人心膨胀的意义,使“射”具有人心之正、校正人心偏邪的意义,使“乐”具有升华人心、从而达到仁心高度的意义等等,并以此训练和培养学生的道德人格,实现他的道德理想。这些,形成了他正心的育人观。这种正心的育入观,对后儒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我们今天仍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论孔子和谐思想的有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价值取向.在孔子所处的那个百花齐放的时代,诸子百家中少有不论及"和谐"者,但只有五行家的思想较为接近"全面和谐".相对于"五行和谐",孔孟儒家学说的人文价值取向太过明显.就儒家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而言,与之相对的是道家.矫枉常须过正,儒家之"仁"最好与道家之"静"相结合,如此阴阳互补才能达成人们身心内外切实和持久的和谐.  相似文献   

11.
公正是孔子思想中的隐问题隐概念,即虽然孔子没有直接使用公正概念以论说问题,但在其思想中却含有丰富的公正意蕴。考察孔子的公正思想,不应仅是简单地概念比附或释义,也不应随意扩大公正的视阈范围,而当以公正之实质为主线,加以梳理和提炼,否则就失去了中西思想对话的可能,也不利于中国传统公正思想的传承。通过对公正思想实质的分析可见,"仁"是孔子思想中的最高道德原则,"义"是基本道德原则,"礼"是从属于仁义的外在制度规范,而公正则是从属于"仁"和"义"的一种具体道德原则,其基本要求通过"中"和"正"表现出来,以最终达到"和"的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12.
孔子的天命观继承了西周天命观中的理性主义传统,承认天命的存在及其对人的命运可能产生的作用,但不承认宿命论,而重人事之功,敬鬼神而远之。这种理性主义精神,在经汉代以来形成的独尊儒家思想的文化传统以及宋明儒学的发挥下,对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也成为影响中国人宗教意识的最为主要的思想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13.
孔子对孝作了两个方面的解读:一是以礼解孝,一是以仁解孝。孔子前期主要继承三代之礼,主张以礼解孝,由于礼体现为制度性规范,以礼解孝,则孝极易沦为外在形式,因此孔子后期则着眼于以内在仁爱之情解孝,为孝礼奠定了深厚和坚实的伦理情感基础。以仁解孝,更能够反映和契合孔子原创性的仁的思想。他引仁入礼,以仁释礼,以仁解孝,孝道思想实现了从外在向内在的转变,其内涵较以往更加充实和丰富,这是孔子对孝道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然而,孔子同时又兼顾两者,并不偏废,只是有所侧重。以礼解孝和以仁解孝既各自独立又融为一体,成为孝道思想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徐燕斌 《兰州学刊》2006,(12):108-110
“礼”是古人取法天地而创设的一套理想的人间秩序,它代表了古代中国人对和谐精神的追求。礼对中国传统法律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对秩序与和谐的追求,构成了中国传统法律的一个基本特征。因而,我们对礼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中国的传统法律文化。  相似文献   

15.
孔子是伟大的,但孔子的学说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对孔子要一分为二。孔子伦理哲学的核心是"仁",这是精华。孔子的政治哲学的核心是"礼",其中糟粕较多。对孔子学说的正确态度是吸取精华,弃去糟粕。  相似文献   

16.
孔子预设了当下世界中人类群体生存和发展的绝对性,在天命所照耀、先王伟大传统所灌注的人类整体性存在的视域内,将"仁"显明为人类群体秩序建构的内在亲和力,将"礼"提升为人类群体生存的本质形式,从而为人类整体性存在赋予一种来自天命的神圣辉光,并以自己的亲身践履为身后的大众启示了一条通向人类尊严的大道;他促成了道德标准的内在化,催生了以"行道"为职志、以"圣人"为人格理想的士人阶层,为社会大众提供了在群体中成就自我的方式和途径;他"下学上达"的天命观照亮了人性的幽暗和文化的永恒,开启了人性、物性与天道相贯通的途径,为天下一体的人类礼仪性存在赋予无可置疑的神圣性,标志着即将进入文化勃发期的中华民族对自己历史的觉知和对未来的祈愿。  相似文献   

17.
王恩来 《理论界》2008,(3):160-161
上文《君子和而不同》发表后,一位朋友对我说:孔子“君子和而不同”的命题确实很深邃,但他提出的对君主要"勿欺也,而犯之"的意见,却有些害人害己,不如改为"勿欺也,勿犯之"。尽管我没有认同朋友的意见,却引起了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张喜彬 《理论界》2010,(7):132-133
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以"仁"为核心,并构建了"克己复礼"的道德实践模式。其内在的逻辑理路充分体现了政治伦理化和伦理政治化旨趣,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色。  相似文献   

19.
吴惠敏 《学术论坛》2007,(10):18-21
文章主要论述了《论语》中孔子以贵生重死为主要特征的生命意识.文章从孝悌慈爱、养生要诀、对险危之境的预警教育、对人生逆境中乐天知命的精神、对病残老衰的人生苦境的关怀态度以及仁政理想等方面分析了孔子生命意识中珍爱人生的重生思想;又从孔子以"礼"治丧的态度、以"仁"作为生死的取舍标准、以道德价值为其核心的死亡观等侧面阐述了孔子对死亡问题的高度重视.并指出了孔子的仁礼思想是其生命意识之核.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儒学史上,孔子人性论的提.出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徐复观,作为现代新儒家第二代的重要人物,对孔子人性论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和独树一帜的阐发。他的研究从考察”忧患意识“和人文精神的产生及其在历史中的转进入手,对孔子人性论产生的动力、原初形态、逻辑起点做了系统的归纳和整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