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问题老早就有过讨论,近几年又有不少论及这方面的文章和著作,对问题的研究不断取得进展。但关于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经济根源却探讨不足,即或有人想用经济原因去说明问题也往往是就事论事或者不够贴切。我对这类问题缺乏深入的研究,只是先后在《中国经济史问题论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9月出版)、《中国  相似文献   

2.
汤明檖著《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春秋战国至南北朝)一书,已由中州书画社于一九八二年七月出版了。这是我国古代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新成果。汤明檖副教授是长期从事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教学和研究的学者之一。五十年代,他作为我国著名经济史专家梁方仲教授的助手。参加《中国历代户日、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出版)这部巨著的编写工作,检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之后,他在梁方仲教授的热情鼓励下,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最后编著出《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以下简称《经济史》)。在这部书中,著者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通过对丰富的历史资料的分析,精当地论述了中国封建社会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繁荣和衰落的历史过程,阐明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基本经济问题,并精辟地说明了历代封建王朝的财政经济制度、政策、法令,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这是一部理论性较强、综合贯通、精炼慎密的封建社会经济史。它的出版,为大专院校的经济系、历史系的师生和经济史研究人员提供了一部新教材,对  相似文献   

3.
1、《德国统治时期胶州湾地区地政资料》([德]威廉·施密尔著中文译者周龙章) 2、《萧铮回忆录:土地改革五十年》(台湾土地银行董事会主席萧铮著3、《中国农村经济史问题:民国二十年至民国三十年》(台湾朱树德博士著) (以上三本研究新作均为1980年台北“中国地政研究所”出版) 最近几年,中华民国(台湾)出版了许多回忆录和多种研究著作。其中有三本由“中国农村经济研究所”(按即台湾的“中国地政研究所”——译注)出版发行的研究著作,应该特别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因为这三本书包含许多诱人的第一次发表的重要资  相似文献   

4.
一九八○年以前,大概很少有人知道傅筑夫这个名字,自一九八○年以来,人们相继读到了傅筑夫的《中国经济史论丛》(上、下集,三联书店版),《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七卷本已出一、二、三卷,人民出版社版),《中国古代经济史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版,已被教育部定为大专院校文科教材)和《中国经济史资料——秦汉三国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版),此外,还有些散见的论文。仅三年多的时间,傅筑夫的宏论共出版约三百万字,真叫人目不暇顾。于是,这个名字在学术界声誉鹊起,从他那新鲜的思想,流畅的白话文来看,很难想象他竟早已过了“古稀之年”,是位白发苍苍的老先生。他曾任北京经济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5.
喜读孙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姜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孙健的新著《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问世了。这是作者继1989年出版的《中国经济史──近代部分》以后的又一本中国经济史巨著。两本书先后出版的时间仅隔4年半,前一本洋洋60万言,后一本也有56...  相似文献   

6.
1964年,我国学术界曾进行过民族形成问题的讨论,本文作者发表了题为“关于‘民族形成问题’的一些意见”的文章,文中画了一份民族形成示意图。1980年出版的《民族形成问题研究》、1984年出版的《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收入了这篇文章,但文中所画的民族形成示意图出现了原则性错误。本文作者现对此作出重要正误,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诚恳进行自我批评,体现了老一辈学者的胸怀和对科学事业、对读者高度负责的精神。  相似文献   

7.
赵德馨主编的《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教程》(以下简称《教程》),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问世了,这是新中国最完整最全面的一本中国近代经济史教科书。 过去陆续出版的近十本中国近代经济史,包括赵主编的《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讲义》在内,共同的缺陷,正如作者在《教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的历史与现在》一书是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马若孟的新著,出版于1980年。该书研究了1644年—1978年中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作者认为,对该时期中国经济史的研究,须解答三个关键问题:一、何种经济制度使中国的人口在十七世纪末至十九世纪中叶的一百余年  相似文献   

9.
近数十年来,国外中国学有了迅速的发展。在各国之中,苏联和日本的中国学是比较有特色的。 苏联汉学家、民间文艺学家、语文学博士鲍里斯·李福清自五十年代开始从事中国民间文学的编译和研究工作。写过《万里长城的传说与中国民间文学的体裁问题》(1961)、《中国的历史长篇小说和民间文学传统(论三国故事的各种口头及书面材料)》(1970)等专著和论述中国各种体裁的民间文学论文。1980年他为苏联出版的  相似文献   

10.
在近年出版的有关建国以来经济发展历程的著作中,中国现代经济史学会副会长、中南财经大学赵德馨教授主编的四卷本《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出版,以下简称《经济史》)部头最大、论述最为系统、详尽,堪称这一领域的台柱之作。8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刚从一个行动陷入迷乱的年代走来,又面临着开创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历史使命,这使得80年代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史上“历史思索的时代”。进行历史思索,让历史告诉未来,是这个时期中国人民面临的历史任务。《经济史》试图承担这一历史使命。首先,它系统地反思了1949—1984年间中国人民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经济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学术界,关于资本主义萌芽问题,是近年来讨论比较热烈的问题之一,有不少专家学者对于这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提出了各自的独到之见。作者也曾在五十年代中出版过一本小册子,后来又写了一篇专题论文:《有关资本主义萌芽的几个问题》,收在拙著:《中国经济史论丛》(下)中,陈述了自己的管见。随着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不断  相似文献   

12.
出版简讯     
△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经济史研究室编著的《旧中国开滦煤矿的工资制度和包工制度》,今年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 △ 由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谷书堂教授、辽宁大学经济系宋则行主编,北方十三所高等院校编写组编写的《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修订版),于今年2月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已被教育部定为高等院校统编教材。 △ 《银行家》中译本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著者(美)迈耶,译者南开大学经济系杨敬年。  相似文献   

13.
友人姜允明主持澳洲马奎里大学汉学系多年,新加坡大学在1980年出版他的博士论文《心性探微——明代哲学诗人陈白沙》(Paul Jiang Yun-ming,The Search for Min-d:Chen Pai-sha,Philopher-Poet)。1988年台北东大图书公司出版姜教授的中文论集《心学的现代诠释》。首两篇《中国传统哲学中普遍性和现代性的问题》及《中国哲学的现  相似文献   

14.
经济学家周宪文编著的《台湾经济史》一书,1980年5月由台北开明书店出版。据编著者在本书“自序”中说:他在台湾光复前,就开始撰述《台湾经济史》;光复后到了台湾又继续撰述。 本书内容以客观叙述台湾地区经济发展历史为主,从原始时代起,止于台湾光复时的经济形态。全书共分六大部分:第一编、结论。第二编、原始  相似文献   

15.
宋代有个苏洵,《千字文》中称赞他:“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后来成了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著名古文家.今有唐文起(1940-),从四十一岁起发奋从事江苏近代经济史的研究,三十几年后终于卓然成家,出版了《江苏近代经济史探讨》(江苏大学出版社2013年10月出版),成为江苏近代经济史研究的先行者.  相似文献   

16.
高增德主编,晋阳学刊编辑部编辑的《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略》(第1-10辑)已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传略》从1980年开始筹备,1982年出版第一辑,至1987年7月已出版了十辑.《传略》收社会科学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文学、语言学、考古学等22个学科,从写“五四”至今有过一定影响,在某一领域中有所建树的社会科学家283位(周谷城自写传略和张志哲代写的传略共二篇)284篇传略,其中101篇由社会科学家自己写作,183篇由别人写作,共360多万字.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中国经济史研究会最近在武昌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学术讨论会。会议围绕两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热烈的研讨。1.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分期问题。有的同志同意现有的通史和专史的划分方法,即将1957年以前划分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年10月—195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1957年以后划分为“大跃进”和经济调整时期(1958—1965)、“十年动乱”时期(1966—1976)、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时期(1976—1983)。这种分期方法与目前流行的国民经济计划原理教课书中关于我国计划管理体制沿革的分期大致相似,主要是沿袭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的划分方法。《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七卷本)除了战争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业年鉴》创办于1980年冬,《中国农业年鉴1980》首卷本出版于1981年11月,截止到2009年末已连续出版30卷。为满足与国际农业文化交流的需要,1985年农牧渔业部批准出版《中国农业年鉴》英文版,截止到2009年末已连续出版25卷。《中国农业年鉴》属于全国创办比较早的年鉴之一。  相似文献   

19.
新近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贾大泉同志所著《宋代四川经济述论》,是迄今为止第一本公开发行的中国断代区域经济史著作。毫无疑问,在中国人民努力建设四个现代化的今天,加强我国经济史的研究自然显得格外重要。不过,要把上下几千年的一部中国经济史弄个清楚,谈何容易。分地区、分时期、分部门的考察研究是综合性研究的基础,中国经济史研究的深入尚有待于区域经济史、断代经济史、部门经济史研究的加强。在纵横数万里、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千差万别的中国,区域经济史的研究尤其具有特殊意义。《述论》的作者首先把自己多  相似文献   

20.
吕振羽是中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是他的第一部成名作。这部著作是作者30年代执教于中国大学经济系时,在所编《中国上古及中世纪经济史讲义》(曾由北平聚魁堂讲义书局铅印发行)的基础上写就的,并于1933年11月定稿,1934年6月由北平人文书店出版。该书计十余万言,共分十节,目次如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