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汉字的现在与未来汪大昌你了解汉字的演变吗?现在写繁体字是弘扬书法艺术还是为了时髦?汉字是否比拼音文字优越?21世纪,汉字能变成拼音文字吗?古老的汉字,记录了几千年的中国文明;文明的中国人,应该懂得汉字。方块汉字是一种古老的文字。由于书写繁难,在三千多...  相似文献   

2.
猪要喝酒     
美国一位新闻学家有句名言:“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套用这句话的格式,我想这样说:“人要喝酒不是新闻,猪要喝酒才是新闻。”有人或许会问,猪是世界上智商低下的动物,君不闻“蠢猪”的说法吗?既然是蠢猪,怎么会像人那样要饮酒、要品酒、要过“花天酒地”的奢靡生活呢?这是不是天方夜谭?是不是笔者在耸人听闻?不。这荒诞不经的奇事就发生在天津市西青区中北镇高老汉家里,并刊登在很有影响的《今晚报》上。这群猪,过去一直靠一家酒店的泔水为生,泔水中琼浆玉液,使它们过着“酒中仙”的生活,可是令它们想不到的是…  相似文献   

3.
问茫茫文人谁还记得文忠公1000岁生日?千年,这对大自然来说,没有什么,只不过是一瞬间而已,但对个人来说,可就是一个庞大的数目、一段漫长的时间。不过,在漫长的历史中,有的人只是一个匆匆过客,有的人却千年不朽,欧阳修就是这不朽中的一个——一个在千年之后仍能让人记得,并被纪念的人。欧阳修之所以能够赢得这份待遇,让后人尊重和纪念,实在是因为他确实留给了我们许多值得重温的东西,而这也就决定了,重温欧阳修必是个大题目。[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水滴 《人力资本》2009,(12):76-77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这是数学领域的一条定理,任何质疑都显得多余。在“表达”这件事上,欲想直线表达,绝不是每个人都有的能力,人与人之间的互相揣测、相互怀疑,让我们的表达日趋艰难。在职场上,直线表达更被很多人认定为不可能实现的理想状态,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相似文献   

5.
赵忆宁 《21世纪》2010,(5):76-76
做过体检吗?一定得到肯定的回答,看看体检中心近年的火爆便知。如果再问,做过“个体遗传(基因)体检”吗?可能是否定的。有两个原因,第一,大多数人可能甚至没曾听说过,这是一个技术含量高的前沿领域;第二,“个体遗传基因体检”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体检,目前检测费用昂贵。  相似文献   

6.
晚霞 《社区》2010,(14):59-60
关于生活 经常听出国的人说.国外生活也许不错,但非常孤独、寂寞,不能融入西方的文化生活。就拿语言来说,你英语再好。有汉语好吗?就算是能用英语应付工作和日常生活,但你能用英语天南海北地聊天,像引用汉语中的成语、俚语那样自如地引用英语中的有关词句吗?你能像了解中国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那样了解这个国家吗?你能像了解中国明星的八卦那样议论西方的名人吗?……交流本身就是一种很重要的生活乐趣,如果你的英语达不到以上程度.你和别人说话时,就会局限于一个很小的范围,不可能很深入地与人交谈。  相似文献   

7.
香港:殖民文化悄然退去香港一个八九岁的男孩在母亲的陪伴下,来到书店。他问:有关于邓小平的书吗?售书人回答:有,但不知道你要哪一种?孩子说:就要有电视系列片《邓小平》解说词的那种。我循声走过去,问这孩子:你为什么要买这样的书?孩子说:邓小平的逝世引起很...  相似文献   

8.
李晓才 《社区》2009,(33):24-25
理财难吗?经营生活难吗?何些人可能觉得不简单,但其实真的小难,你可以试试以下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同学们,你们感受过沙尘暴的威胁吗?想过每天呼吸着不清新的空气给我们带来的危害吗?如今,环境问题已经是关乎全球的大问题,也是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了。今天,请你就这方面的内容写一篇作文。  相似文献   

10.
要想写文章,先得有材料。过去的人谈文章,总是喜欢拿他和“人”相比,说主题犹如人的“灵魂”,材料就像是人的“血肉”。人不都是以“有应有肉”、“血肉丰满”为健美、结实吗?材料之对于文章也是这样。你没有内容,缺“血”少“肉”,皮包骨似的只有干巴巴的几条筋,那就像瘦得可怜的“小瘪三”一样,不像一个健康的人。  相似文献   

11.
可怕的遗忘     
有人说时间可以让人淡忘一切,但如果这是一个民族的痛、民族的恨、民族的悲呢?时间的流水,也许可以洗尽河底的污泥、杂质,但是能将那镌刻在卵石上的刻骨铭心的哀痛一并冲刷干净、了无痕迹吗?  相似文献   

12.
家园荒芜     
吴思 《市民》2006,(6):62-62
我们正模仿的文明类型如此贪婪地消耗过去,吞噬未来,还能维持三五百年吗?我们这几代人,莫非注定了无根的命?  相似文献   

13.
《阅读与作文》2008,(10):27
睡觉是在浪费时间吗? 人每天都需要花费一天中约三分之一的时间睡觉,否则精神状态就严重下降,最终逼迫人不得不倒头大睡。人的睡眠当然是受自身的生理控制的,这一点生物学家已经完全了解了。但对于睡觉,科学家还需要找到下列问题的最终答案:生物,包括人在内,为什么一定要睡觉?为什么要按现在的方式睡觉?  相似文献   

14.
他是主动要求到分公司任职的。他对妻子说,是总公司派他去的。妻子坐不住了,说要去找老总讲理:“凭什么让我们两地分居,而不让那些单身汉过去?你这样过去,一家就得开两灶,又没给你涨工资,这多出来的伙食费,能给报吗?”  相似文献   

15.
《阅读与作文》2008,(10):27-27
睡觉是在浪费时间吗? 人每天都需要花费一天中约三分之一的时间睡觉,否则精神状态就严重下降,最终逼迫人不得不倒头大睡。人的睡眠当然是受自身的生理控制的,这一点生物学家已经完全了解了。但对于睡觉,科学家还需要找到下列问题的最终答案:生物,包括人在内,为什么一定要睡觉?为什么要按现在的方式睡觉?  相似文献   

16.
孟谦 《社区》2010,(3):1-1
你的收入你满意吗?你的“收入”与你对社会的“贡献”相称吗?这是两个既普通又深刻的问题。两年来的世界性经济衰退让人们开始反思,重新定义很多事物的价值,并有了新的结论。过去人们习惯于用“高职高薪”来衡量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现在看来,真的很片面。高职高薪的银行家,和一名医院的清洁工对社会的贡献谁大呢?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一份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医院清洁工对社会的“净贡献值”要远高于银行家。  相似文献   

17.
《阅读与作文》2014,(3):2-9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说的是人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某一山洞时,会丢失时间,在生命历程中出现一段很长的空白,他们以为只呆了几天时间,可等再返回人世间时,却发现人间早已过了几百年、上千年。在中国历史上,有不少这样的记载,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以前,人们只是把这些故事当作神话传说,认为它们荒诞不经,顶多寄托了古代人对世外桃源的向往等等。但几百年以来,世界各地都出现了这种时空错乱的事件,几乎遍及各个地区、各个民族,所涉及的人物也包括老百姓、军人、科学家、政要等等各个阶层的人。难道,这仅仅是传说吗?  相似文献   

18.
在家者说     
史铁生 《社区》2009,(32):52-52
宇宙无边,地球广阔,且时有风雨袭来,或烈日暴晒,故不得不寻一有限之地,立以四壁。覆以顶盖,日落避于其中,日出游乎其外,这就是家吗?也可能是旅馆。备好丰足的衣食,装上成套的电器,窗外四季更迭,室内全无寒暑,排布开精美的家具,点缀些字画、古董,或再有高朋满座,窗外月黑风高,室内其乐融融,这就是家了吗?仍可能是饭店。  相似文献   

19.
《阅读与作文》2009,(3):34-35
如今几乎每个人都有一部手机,而且大部分人认为它们提供了很多便利。然而手机也引发了极大的争议。它们会引发癌症吗?它们会导致车祸吗?对于数百万的学生来说,可能最重要的问题是可以把手机带到学校去吗?  相似文献   

20.
一个人靠一道菜改变了命运,你相信这样的事吗?在吉林市,几乎没有人不知道温德远和他的“铁锅[火靠]大鹅”这一名菜和名店的。他就是靠着新创造的“中国名菜”,不仅成了百万富翁,而且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就在全国各地开了110多家加盟联锁店,光加盟费就净赚了200多万元!那么,温德远是如何想到要搞这样一道名菜的呢?他又是如何从一家设计研究院的副院长成功地转型成为一个拥资数百万的酒店老板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