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冠礼,作为一种高度理性化与人文化的入世仪式,在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分析先秦儒家对冠礼礼义的阐述,揭示冠礼“成人”之意涵。冠礼以礼服之尊重等为冠者加尊,标志着青年进入行礼而尽人道的新阶段,意谓要求冠者履行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的人伦责任,进而完成治理宗族、国家,维系礼乐秩序的政治责任,体现了社会责任与个体成全在共同体生活中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礼”作为一种伦理制度,自周朝伊始,一直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和生活,对人们的道德与行为具有较强的规范作用.有“礼之始”之称的冠礼在古代中国的众多礼仪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冠礼以其繁杂的仪式为载体,通过具体而生动的礼仪活动强化道德,成为当时社会成人时重要的活动.冠礼所蕴涵的道德精神,对当下中国文化的研究及道德建设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白华 《甘肃社会科学》2003,(6):147-148,141
本文论述冠礼筮日筮宾、三加等程序 ,认为冠礼具有庄严性、象征性和劝谕性的特征。最后总结了冠礼的意义 :冠礼作为古代成人礼赋予冠者参政权、祭祀权、婚姻权、继承权以及保卫贵族国家的义务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礼仪是在原始社会风俗和礼仪的基础上由人类继承并经过加工而形成的。就单项礼仪来看,都可以从原始习俗中觅得其踪迹:冠礼是由氏族社会的成丁礼演化而来,婚礼则是经过了后世的改造而形成的,而丧礼是保留原始文化最多的领域。本文以我国古代的冠礼、婚礼和丧礼为例,分析其中隐含的原始文化要素。  相似文献   

5.
林鹏 《社会科学论坛》2012,(12):167-169
秦始皇二十六年,兼并天下,称始皇帝,在此之前,称秦王政。秦王政十三岁继位,二十二岁冠礼亲政。冠礼亲政以后他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驱逐客士。李斯上书,谏逐客令,秦王政立刻就收回了逐客令。李斯的谏逐客令全文都传下来了。我们仔细看他的这篇著名文章,他  相似文献   

6.
白国红 《晋阳学刊》2006,(4):124-125
明清之际的著名学者顾炎武曾说:“春秋时,犹尊礼重信,”[1]1005其中“冠礼”就是时人极其重视的一项礼仪,被视作“礼之始也”[2]。它是春秋时期贵族男子的“成人礼”,属嘉礼之一。《穀梁传》文公十二年曰:“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礼记·冠义》及《仪礼·士冠礼》记载了  相似文献   

7.
古今“成人礼”漫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我国许多城市的青年团委,组织十八周岁的青年男女在烈士陵园和教育基地,举行庄严的成人宣誓议式,对他们进行内容丰富的“成人礼”教育。当代人尤其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对这个以一种新形式出现的成人礼感到新奇陌生,以为这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生事物。其实,成人礼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是人类社会非常古老的礼仪。成人礼在我国古代叫笄礼或冠礼,在周朝中原华夏族士大夫阶层中已非常讲究,据《礼记》一书记载,男子成人礼(冠礼)就含有加冠、易服、饮酒、受名等程序。所谓笄礼,是女子成年时所行的仪礼,笄是簪子,女子到了十五、六…  相似文献   

8.
富世平 《云梦学刊》2002,23(1):10-12
许富宏先生就《橘颂》的创作时间问题同赵逵夫先生的商榷 ,建立在两种误读的基础之上 ,故而其观点是难以成立的。就目前文献来看 ,赵逵夫先生关于“《橘颂》是屈原举行冠礼时的明志之作”的观点是最有说服力的  相似文献   

9.
人生成长离不开礼的教育,而《诗》正是礼的教育的重要形式。作为礼之始的冠礼,是进入婚礼的前提(它来源于氏族社会的成丁礼),包括缁布冠、皮弁和爵弁等程序,每一程序后面各有其规范教育意义;婚礼是礼之本,包括纳采、纳吉、问名、纳徵、请期、亲迎等六种礼仪,每一礼仪亦包含其伦理示范意义。《诗经》婚俗诗与礼结合,是上古人类自然行为的仪式化肯定与约束,是先秦文化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0.
陈鸿 《船山学刊》2008,(3):189-191
舞蹈是一门古老的身体语言艺术,是随着先民的仪式活动而产生的,我们可以说仪式性是舞蹈的根本属性。舞蹈的仪式大体上可分为巫术仪式、占卜仪式、祭祀仪式、傩仪式、人生仪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