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稼轩之后的词人几乎无不受到他的影响。蒋捷便是其一。他们的时代环境、人生遭际、性情禀赋都有相近之处。蒋捷词在家国之恨与人生之慨中充分继承了稼轩词内涵,并且以曲折含蕴的方式传达出来,这与稼轩言志词的特色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3.
在南宋交通的新"十"字构架上,朝廷所在地临安到西南和福建大后方之陆地交通以信州为枢纽.理学家朱熹和词人辛弃疾分别处于这两条交通干线上,夹武夷山南北而居,故这两条交通干线成为理学扩张与文学传播的交通线. 相似文献
4.
5.
本文分析了稼轩词用典的方式,其用典方式可分为“正用”、“反用”、“活用”、“化用”、“暗用”、“连用”、“集句”等七种。 相似文献
6.
文章指出,歌唱救亡的激愤性和思考人生的沉郁性,体现品节的狷介美,是辛词的重要意蕴和特色。文章着重阐述了后者,指出不管处于何种境遇,无论有多少人生感怆,稼轩关念故国的忠义志气、珍重自我的清介品操,是贯穿始终、卓立不移的。文章还指出在弘扬辛词“卓荦”一面的同时,其潇洒的一面也须尽力开发。 相似文献
7.
8.
稼轩词中的马意象不仅在数量上 ,更主要的是在质量上全面超越了其他词人以及他在词中所使用的其他意象。辛词中主要以宝马意象寄托自己的豪情壮志以及抒发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 ;另外 ,辛词中的马意象还表现在为游冶与游春主题服务 ,在大量的送别诗中使用 ,以马衬托骑马人之高贵身份 ,以及以宝马、众马衬托场面之壮观。辛词中的马意象的语言表达形式也是丰富多彩的 ,对这些马意象从不同的角度出发 ,还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分类。 相似文献
9.
辛稼杆是南宋一位兼具文才武略的英雄豪杰人物,不仅有报国之才,且有报国之志.他力图实现收复中原的理想,可怯懦腐朽的南宋朝廷却奉行投降政策,压制、排挤主战派人士.辛稼轩多次遭受沉重打击,内心淤积了大量的忧愁愤慨,不便明说而又不能不说,所以只好借幽默的力量,用戏谑的态度,释放内心的苦闷,化解人生道路上的失意和郁闷,进行思想和精神上的自我调整,写下了大量的戏谑词.这些戏谑词无论是讽刺丑恶、自嘲自解,还是游戏玩笑,都围绕着一个严肃的主题即收复中原、统一祖国.论文从辛稼轩受挫后的心理状态入手,分析其五种类型的戏谑词创作的心理动因,论述其戏谑词的内容所透视的辛弃疾理想与现实间矛盾的心理,以及这种矛盾状态折射出来的哀怨和悲凉. 相似文献
10.
稼轩词总的审美特色是“气”长“韵”短。其不同题材的词都具有一种气势奔放、富有力度美的审美特色。而这种特色的形成,不仅在于诗人胸中有一股英气贯穿始终,也在于章法的不同于一般词作,而语言的白话化更加强了文气的畅达。 相似文献
11.
刘贵华 《高等函授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3):51-53
宋人的词派观念、词派意识虽落后于创作实践,但后代词论家对宋词词派作了仔细梳理和辨析,提出了多种词派观点。尤其是对宋词三派的批评,既符合宋词发展的实际,又揭示了词派各自独特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12.
刘敏中《中庵词》中有"援稼轩例"作,其对稼轩词的效法达到形似和神似的高度统一。刘敏中之学稼轩反映了元代前期词坛一种有意识的群体性审美追求,而元代前期稼轩风盛之原因是:稼轩词之创作"法度"为文人学词提供了可资模仿的便捷途径;稼轩词中英雄豪杰之气和当时"中州气象"式的审美趣向契合;学术文学风会造就了词的体式特征的某些类文、类曲的变异,而以文为词又雅不避俗的"稼轩体"成为体现这些变异的最好范本。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凤林书院草堂诗余>是宋末元初的一部词选,所选多为江西词人词作,厉鹗据此提出了"凤林书院体"和"江西词派"的概念.对于凤林书院体的风格特点,学者们大多认为是"接近干苏辛一派词的风格",但从该书所选词作的选调用韵、用典和用字等几个方面来看凤林书院体与"稼轩词风"的关系,可以发现,它与辛派词人的豪壮词风差异较大,有些地方接近于张炎一路格律派词人,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17.
在辛弃疾的爱国词篇中 ,恢复统一这一现实主题 ,往往与民族文化心理中古老的“补天”原型纠结在一起。“补天”作为一种象征 ,显示了词人强烈爱国主义精神的深层心理基础和深刻的文化底蕴 ,大致包涵了圆满情结、忧天情结和补阙情结这样三个层面。由此可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稼轩词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 ,从而更准确地理解其爱国主义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18.
稼轩词多用魏晋典故,其中有深刻的时代文化原因:一是稼轩所生活的南宋一朝动荡偏安的时局与魏晋时期相似,稼轩自身遭际亦与魏晋士人有暗合之处,故易引起稼轩今古同悲之叹;二是稼轩在精神情怀上与魏晋风度的接近使其更易受魏晋风度的影响。稼轩在酒、深情、陶渊明三者上对魏晋风度的接受和扬弃反映了其独特的精神内涵,而在词中运用魏晋典故亦对稼轩词深沉厚重、刚柔相济的风格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稼轩田园词大我之境的艺术成就丝毫不亚于其壮词的千古名篇,同样雄深雅健、丰神俊朗、独此一家,散发着大丈夫的浩然正气与英雄之风神。独特的人生经历、道家的高洁旷达、豪迈的军人意识、儒家的济世情怀、超越自卑,共同造就了稼轩田园词的大我之境。 相似文献
20.
辛弃疾的俳谐词数量甚多,约有九十多首。稼轩在俳谐词中或自我解嘲以解脱苦闷,或讽刺社会而嬉笑怒骂,俳谐词成为稼轩化解内心痛苦的手段,也是他针砭时弊的工具。辛弃疾对淳于髡、东方朔、扬雄等俳优型知识分子的认同,奠定了他对自我解嘲、嘲讽他人、谈笑讽谏等俳优传统的领会与运用,这不仅是他能创作出众多意味独特的俳谐词的重要原因,对于《答客难》、《解嘲》等俳谐文赋创作手法的承继,也是理解稼轩以文为词特质的重要视角。 相似文献